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2020-09-05 網信和平

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我市共記錄鳥類416種,包括遺鷗、丹頂鶴、大鴇等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大天鵝、小天鵝、白琵鷺等59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根據近期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對我市鳥類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30日,我市共記錄鳥類已達到452種,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過境北大港溼地候鳥數量累計達到100餘萬隻,相較往年增長5萬隻左右,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並且在去年首次觀測到白頭硬尾鴨和雪雁,多年不見的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鸛、大鴇也現身北大港溼地。

  七裏海溼地是我市候鳥遷徙的另一處重要驛站。近年來,通過實施溼地保護修復措施,加大保護管理力度,七裏海溼地的鳥類種類由2016年的227種增加到2020年的258種,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近危鳥類又重返七裏海。七裏海溼地觀測到的鳥類總數也由此前每年20萬—30萬隻增加到2019年的40萬—50萬隻。

  團泊溼地和大黃堡溼地鳥類種類和數量也呈現出較大幅度增加,團泊溼地鳥類種類由2015年的113種增加至2020年的200種,每年棲息在此的鳥類總數達到5萬餘只;大黃堡溼地目前共有鳥類219種,2019年以來,東方白鸛、白鶴、白枕鶴、大白鷺等珍稀鳥類數量明顯增多。此外,我市沿海灘涂每年有上萬隻遺鷗棲息越冬,數量約佔全球總數的90%以上。天津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盤山風景名勝區近年還新記錄到鳳頭蜂鷹、丘鷸、白背鶇、畫眉等鳥類物種。

  隨著市民環境保護意識提高和城市生態環境改善,野生鳥類與人們的距離日益拉近,一些鳥類從最初短暫停留到選擇留下越冬或繁殖。「比如,2016年至2019年,東方白鸛在北大港溼地累計成功做巢22個,繁殖幼鳥50餘只。2019年,北大港溼地越冬未走的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灰鶴多達1000多隻,雁類等更是高達3萬多隻。」該負責人表示,我市每年迎來大量紅嘴鷗在海河城區段越冬,連續幾年在市區湖泊中觀察到極危鳥類青頭潛鴨等,科研團隊還多次在城區池塘、郊野公園、田間溼地發現有著「鳥中熊貓」之稱的震旦鴉雀和有著生態環境重要指標物的極危物種低斑蜻,這些變化均展現出我市生態環境的整體提升和人與鳥類的和諧共生。

來源:天津日報

相關焦點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本報訊(記者 陳璠)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 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近危鳥類重現
    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根據近期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對我市鳥類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30日,我市共記錄鳥類已達到452種,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 我市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從市規劃資源局獲悉,隨著溼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和雙城生態屏障建設等生態工程的有力推進,我市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吸引越來越多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我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  天津擁有適宜鳥類棲息的多種自然環境,每年春秋兩季經我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野生動植物保護|天津:野生鳥類種類增至452種
    根據近年來對天津主要鳥類棲息地監測結果顯示,全市野生鳥類數量逐年增加、種類明顯增多。根據近期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對全市鳥類最新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30日,天津市共記錄鳥類已達到452種,較2014年增加了36種。
  • 天津市野生鳥類種類達到452種
    新華社天津11月19日電(記者黃江林)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野生鳥類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一級巡視員路紅介紹,2014年發布的《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顯示,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資料圖作為候鳥遷徙本市的重要驛站之一,北大港溼地去年過境的候鳥數量累計達到100餘萬隻,較往年增長5萬隻左右,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近年來通過實施溼地保護修復措施,七裏海溼地的鳥類種類由2016年的227種增加到2020年的258種,不僅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近危鳥類又重返七裏海,以魚類為食的黑翅長腳鷸,也時隔多年後被再次觀測到。七裏海溼地觀測到的鳥類總數也由幾年前每年20萬至30萬隻增加到去年的40萬至50萬隻。
  • 生態宜居 | 天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生鳥類已達452種
    作為候鳥遷徙本市的重要驛站之一,北大港溼地去年過境的候鳥數量累計達到100餘萬隻,較往年增長5萬隻左右,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近年來通過實施溼地保護修復措施,七裏海溼地的鳥類種類由2016年的227種增加到2020年的258種,不僅震旦鴉雀、中華攀雀、文須雀等近危鳥類又重返七裏海,以魚類為食的黑翅長腳鷸,也時隔多年後被再次觀測到
  • 青島膠州灣溼地成鳥類天堂,5種極危鳥類都能在這裡看到
    眼下正值候鳥遷徙季,作為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城市之一,青島對於野生鳥類的吸引力再創新「紀錄」。記者從青島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站獲悉,截至目前,在膠州灣溼地觀測到的野生鳥類極危物種已經達到5種,包括青頭潛鴨、黃胸鵐、中華鳳頭燕鷗、白鶴、勺嘴鷸等。據了解,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鳥類紅色名錄上被列為極危物種,是極端接近絕種危險的最嚴重等級。
  • 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市鳥類增至673種
    掌上春城訊 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野生鳥類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   據2014年《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天津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據天津師範大學專業團隊監測數據,截至目前,天津市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較2014年記錄種類增加了36種。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
    野生鳥類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路紅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相關工作情況。據2014年《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我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隨著我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圖)
    野生鳥類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路紅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相關工作情況。據2014年《天津市第二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報告》,我市共記錄野生動物種類485種,其中鳥類416種。隨著我市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經我市遷徙、停歇。
  • 一年新增13種,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薛瑞2020年泰山新增野生鳥類13種,其中2種為山東省新紀錄,泰山野生鳥類增至346種。泰山新增13種鳥類分別是白喉斑秧雞、酒紅朱雀、小濱鷸、大杓鷸、蒙古沙鴴、小嘴烏鴉、灰卷尾、北短翅蝗鶯、斑背大尾鶯、蘆鵐、灰斑鴴、紅腹紅尾鴝、禿鷲。
  • 新記錄到兩種鳥類!保山鳥類增至673種 居全省第三
    原標題:【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今年2月以來,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記錄到了多個鳥類新記錄。近日,在日常監測工作、鳥類專項監測以及在鳥類攝影愛好者的觀察記錄下,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的鳥類增加了11種,分別是:白頭鷂、灰背椋鳥、寶興歌鶇、鳳頭雀嘴鵯、黑喉山鷦鶯、黃腰太陽鳥、黑短腳鵯、黑喉紅尾鴝、紅翅鵙鶥、理氏鷚(田鷚)和赤胸擬啄木鳥。其中,白頭鷂和灰背椋鳥是保山首次記錄到的鳥類。
  • 居延海鳥類種類增至65種
    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8日電(記者 哈麗娜)記者日前從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居延海溼地保護管理站獲悉,近年來,隨著額濟納旗不斷加大居延海溼地恢復保護力度,溼地鳥類種類不斷增多,由2010年的14種增加至目前的65種。
  • 「十三五成就」每年經停天津候鳥多達百萬 種類多達452種
    津雲新聞訊:11月18日,記者從天津市政府新聞辦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天津生態環境不斷好轉,目前,共觀測記錄鳥類已達452種,每年春秋兩季經本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2020年過境北大港溼地的候鳥,春季數量為40餘萬隻,進入秋冬季以來數量已達32萬餘只。觀測記錄鳥類種類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2020年的279種。七裏海溼地也是我市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觀測到的鳥類數量由幾年前每年20-30萬隻,逐步增加到2019年的40-50萬隻。
  • 【生態】新記錄到兩種鳥類!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
    這個地方的鳥類增至673種,居全省第三 2020-07-26 06: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武漢新增10種越冬野生鳥類
    市林業局公布2011年度鳥類普查報告武漢新增10種越冬野生鳥類本報訊(記者吳昊 通訊員湯鵬)昨日,市林業局公布2011年度鳥類調查報告。根據報告,記者發現去年我市又增加了10種越冬候鳥。昨日,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負責人介紹,近些年,市林業局每年與武漢市觀鳥協會聯手,進行年度鳥類調查,了解我市野生鳥類的變化情況,並共同完成年度鳥類調查報告。最新報告顯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我市共增加十種來漢越冬的候鳥,種類包括蓑羽鶴、淡眉柳鶯、橙胸姬翁、針尾沙稚、藍胸秧雞、白腰雨燕、藍喉蜂虎、煙腹毛腳燕、布來氏鷚等。
  • 神農架新發現7種鳥 全區野生鳥類記錄增至438種
    經專家評審,大賽共記錄鳥種219種,其中新發現鳥種記錄7種。新發現的鳥種記錄包括白眉鵐、綠背姬鶲、靴隼雕、灰喉山椒鳥、鱗胸鷦鶥、鴝姬鶲、白斑尾柳鶯。其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靴隼雕系在湖北境內首次發現。  10月12日,第二屆「神農架國家公園杯」觀鳥大賽開幕,來自全國16個省34支觀鳥隊100多名隊員深入木魚、神農頂/紅坪、大九湖3個賽區,穿行在山林、溼地等鳥類生境,尋訪飛羽精靈的蹤跡。
  • 連雲港生物多樣性調查春季植物近400種 鳥類13目
    目前,我市已開展了1次植物春季調查、3次鳥類越冬季調查和2次鳥類春季遷徙季調查、1次哺乳動物春季調查和1次海洋生物冬季調查,正在進行兩棲爬行動物繁殖前期調查、哺乳動物第2次春季調查、淡水和海洋水生生物春季調查。截至3月底,調查單位已開展春季植物調查樣線46條和隨機調查樣方若干,重點調查了錦屏山和雲臺山等生態系統保存較完好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