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電晶體問世:僅分子大小

2021-01-15 雷鋒網

在拯救摩爾定律的道路上,大家似乎都卯足了勁。不久前,IBM宣布研發成功7nm晶片,而現在,又有研發團隊宣稱製備成功了有史以來最小的電晶體——只有單個分子大小。

實現這一驚人成就的是來自一支德國、日本和美國的聯合研究團隊,他們在砷化銦晶體襯底上使用12個帶正電的銦原子環繞一個酞菁分子,然後就得到了一個電晶體。

早在2012年,IBM就宣稱成功將單個比特的信息集成到了12個原子構成的結構上,而這一次電晶體的製備成功又是在這一基礎上的巨大飛躍。這個電晶體直徑僅為167皮米(10-12米),比之前最小的電路還要小42倍。

這一成就的基礎是研究人員意外發現酞菁分子的取向會受到其上電荷的影響,然後通過掃描隧道電子顯微鏡的電子流限制銦原子的運動,將銦原子精確地限制在特定的柵格內。

但是這一研究成果還處於早期階段,實用化還遙遙無期,但這一研究成果鋪平了實現大規模量子計算的道路,但具體的情況還有待進一步驗證。

via Wired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大小堪比一個分子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大小堪比一個分子 2015年07月23日 09:29作者:上方文Q編輯:倪一波     Intel自己都說摩爾定律都要死了,半導體行業真的要停滯不前了嗎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僅由7個原子構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美國與澳大利亞科學家成功製造出世界上最小的電晶體——由7個原子在單晶矽表面構成的一個「量子點」,標誌著我們向計算能力的新時代邁出了重要一步。    量子點(quantum dot)是納米大小的發光晶體,有時也被稱為「人造原子」。雖然這個量子點非常小,長度只有十億分之四米,但卻是一臺功能健全的電子設備,也是世界上第一臺用原子故意造出來的電子設備。它不僅能用於調節和控制像商業電晶體這樣的設備的電流,而且標誌著我們向原子刻度小型化和超高速、超強大電腦新時代邁出的重要一步。
  • 世界上最小的磁鐵問世:僅原子大小
    (原標題:世界上最小的磁鐵問世 有望成為未來計算機不可或缺的零件)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堪比一個分子
    IBM率先公布7nm工藝晶片後,科學家們現在又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電晶體,只有區區一個分子那麼大。來自德國、日本、美國的一組科學家在砷化銦晶體襯底上,放置了一個酞菁分子,然後在周圍環繞了12個帶正電的銦原子,就得到了這個肉眼看不到的電晶體。之所以可以這樣做,是因為酞菁分子的取向會受到其上電荷的影響。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
  • 分子大小的電晶體新鮮出爐
    在一個砷化銦晶體上,12個帶正電的銦原子環繞著一個酞菁染料分子,這就是科學家最新研製的分子大小的電晶體。按照摩爾定律的硬限制,這很可能是一個電晶體所能達到的最小尺寸。  新型電晶體是由德國PDI固體電子學研究所、柏林自由大學、日本NTT基礎研究實驗室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開發的。這一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物理》上的最新成果朝著量子計算邁出一大步。
  • 最小耐高溫等離子體電晶體問世
    原標題:最小耐高溫等離子體電晶體問世   >   美國猶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研製了迄今為止最小的等離子體電晶體,其可承受核反應堆的高溫和離子輻射環境條件,有助於研製在戰場上收集醫用X射線的智慧型手機、實時監測空氣品質的設備、無需笨重的鏡頭和X射線光束整形裝置的X射線光刻技術。
  • 世界最小電晶體問世僅1個原子厚10個原子寬
    北京時間4月21日消息,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目前,英國研究人員研製世界上最小的電子電晶體,其厚度為1個原子,直徑10個原子。
  • 分子大小的電晶體新鮮出爐 尺寸或已達摩爾定律極限
    砷化銦電晶體的中心是酞菁染料分子,其周圍環繞著12個帶正電的銦原子。  7月22日電 在一個砷化銦晶體上,12個帶正電的銦原子環繞著一個酞菁染料分子,這就是科學家最新研製的分子大小的電晶體。按照摩爾定律的硬限制,這很可能是一個電晶體所能達到的最小尺寸。  新型電晶體是由德國PDI固體電子學研究所、柏林自由大學、日本NTT基礎研究實驗室和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開發的。這一發表在科學期刊《自然·物理》上的最新成果朝著量子計算邁出一大步。
  • 世界最小:僅1個分子大小電動馬達誕生
    一個正丁基甲基硫醚分子放在一個乾淨的銅質平臺表面,此時其結構中的單個硫原子充當了轉動軸的角色,圖中以藍色表示          北京時間9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近期成功製成有史以來最小的電動馬達
  • 世界最小鑷子問世 可夾住單個病毒或分子
    世界最小鑷子問世 可夾住單個病毒或分子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科學家研製出世界上體積最小的鑷子,可夾起單個病毒或分子。他說:「據我所知,這是迄今為止製造的世界上體積最小的鑷子,允許科學家操作、掃描和移動病毒等非常微小的物體。」與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鑷子不同,這種鑷子利用高度聚焦的光束抓取和操作物體。在發表於《自然-納米技術》雜誌的研究論文中,胡安和研究論文合著者——西班牙光子學研究所的羅麥恩-奎達特描述了這項技術。研究過程中,科學家讓聚焦的雷射束穿過帶有金屬層的光纖。
  • 一盒撲克牌大小!世界上最小的100W氮化鎵充電器上線眾籌
    圖片來源:HyperJuice2月2日消息,國外廠商推出了名為HyperJuice的100W氮化鎵充電器,稱是世界上最小的
  • 分子馬達:世界上最小的電動機
    由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和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的科學家聯合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分子馬達,該分子馬達僅由16個原子組成,並且可以在一個方向上可靠地旋轉。它可以允許原子級的能量收集。電機的特點是,它恰好在經典運動與量子隧穿之間的邊界處移動,並且向量子領域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令人費解的現象。
  • 世界上最小的LED射燈僅一枚硬幣大小
    「1Puck LP」雖說只有硬幣大小,但厚度還是很給力,一體化的金屬材質結構打造而成。得益於超小體積,1Puck LP能夠鑲嵌在牆體內,不破壞裝修的整體性,同時驚人的亮度讓人無法想像這是來自僅有硬幣大小的射燈!
  • 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僅中國的「鳥巢」大小,卻至今無人敢攻打!
    而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的梵蒂岡高地上,有一個最小的國家,佔地面積只有0.44平方公裡,只有中國2個「鳥巢」大小,叫「梵蒂岡城國」,常駐人口僅500人!為什麼這麼小的國家,卻至今無人敢攻打收復!原因讓人震驚。
  • 世界上第一個電晶體是如何工作的?
    就是世界上第一個電晶體設計模型,看起來它好像並不能夠改變世界,但它的確做到了。g1sednc這是一個放大了很多倍的複製品,它很大程度上完美代表原型原理。g1sednc在1947年,貝爾實驗的Walter H.
  • 單原子層溝道的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問世
    單原子層溝道的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問世 中國新聞網·遼寧 2020年03月09日 17:16
  • 新型分子大小的機械開關
    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可靠的機械開關,其大小相當於DNA分子的大小。電氣開關,作為在電路中建立和斷開連接的機械設備無處不在。他們打開和關閉我們的燈、洗碗機和烘乾機等眾多的電器產品。在斷路器中,它們會中斷危險的電流水平。固態形式的另一種類型的開關是計算機技術基礎的數字邏輯的核心。
  • 世界上最小的分子馬達被研發出來了
    來自瑞士的一組研究人員研發出僅由16個原子組成的分子馬達。世界上最小的分子馬達瑞士聯邦材料科學與技術實驗室Empa的功能性表面研究小組負責人合著者OliverGrning博士說:「這使我們能夠接近分子電動機的極限尺寸了。」
  • 納米科學:研究人員用分子和幾個原子構建電晶體!
    納米科學:研究人員用分子和幾個原子構建電晶體!一個國際物理學家團隊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創建一個由單個分子和少量原子組成的微小電晶體。觀察到的電晶體作用與常規預期的行為明顯不同,並且對於未來的器件技術以及分子納米結構中的電子傳輸的基礎研究可能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