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榨出更多的「果汁」?相信很多讀者看到這樣的一個標題都會認為是標題黨,其實這樣的一個東西,還真實的存在,據說太陽能榨出更多的「果汁」還能給汽車充電。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早些時候,德國一位名為安德烈·布羅塞爾的建築師,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其公司的一項發明。從圖片上看這項發明組成部分並不複雜,由一巨大的「玻璃球」以及兩端的支撐物組成,架構類似於我們常見的地球儀,看似並沒有什麼獨特支持,但是它的功能卻不容小覷。
據了解,這個名為「Beta.ray」的發明,是一種球形太陽能發電系統,通過特殊的幾何球面與雙軸跟蹤系統相結合,在配上混合收集器,可以同時轉換每天的電能和熱能,使傳統太陽能電池板在小得多的表面積上獲得兩倍的產量。另外在夜間甚從月球收集能量,球透鏡在夜間還可以轉換成一個高功率照明燈,起到照明的作用。當然這樣發明最主要的作用形成了一套微型發電、儲能系統、供熱系統,可以為新能源汽車供電,夜間可以起到照明作用,還可以源源不斷的輸送熱水。
這樣的一項發明,在實際應用中有多大意義呢?
從積極方面來講,這是把光熱、光伏、儲能以及太陽能跟蹤系統的結合,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該電站的設計是為了滿足斷電條件,以及補充建築物的用電和熱水等的消耗。用戶可以通過這套系統可以獲得以下便利:光伏發電節約電費,光熱可以提供熱水,儲能系統可以夜間為用戶供電,同時還可以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源,可謂一舉多得。
這樣一項發明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吸睛功能,但受限於價格以及技術制約,這樣發明還處在調試、磨合階段,要想要在國內外正式推廣,估計還有段距離。這裡筆者要說的是太陽能的應用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不斷的鑽研,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太陽能發電、光熱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為人們榨出更多的「果汁」造福社會,造福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