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腦洞 瘦身後的太陽能電池能否移動化?

2020-12-05 中關村在線

1太陽能電池能否移動化?

    [中關村在線投影機頻道原創]上帝說,要有光,於是世界便有了光。陽光是萬物生長生活所必需的因素之一,仿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而太陽能也成為風能、水能之後最被大眾看好的「未來式」能源。之所以加上「未來式」前綴,是因為目前太陽能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並且雖然太陽能資源優勢較多,但因為能源轉化能力較弱、對資源的利用程度不夠,致使國內太陽能產業一直呈過剩現象。


    太陽能的發展大概要追溯到19世紀中期,那時候運用蒸汽動力產生電能的相關發明讓人們意識到,熱能和電能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而太陽能,則是產生熱能的最直接來源。發展到現在,民用市場中應用較多的大概還是太陽能電池板,它能夠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


蒸汽動力開啟了科技的大門


民用太陽能電池板

    太陽能電池板由多塊太陽能電池拼接而成,只要接觸到太陽光,瞬間便能夠輸出電壓以及在有迴路的情況下產生電流。如果不考慮技術因素,單就太陽能—電能的轉化而言,太陽能電池無疑是能夠秒殺當下所有類型電池的完美選擇。不過太陽能電池多用於交通領域、通信領域以及軍事領域等大型固定場所,對於目前正在快速發展的消費電子品行業似乎影響不大。如果有一天太陽能電池能夠「瘦身成功「並且應用到移動電子設備當中,帶來的必將是整個科技產業整體方向的轉變。

2太陽能電池與鋰電池的區別

    現在的大部分智能電子產品都是用的可循環充電的鋰電池。尤其是移動電子設備,因為輕巧便攜和應用功能多等特點,用戶在使用過程中不受環境場合限制,而且操作時間長,所以鋰電池雖有續航弱點,還是成為最普遍的選擇。


手機中的鋰電池示例

    雖然太陽能電池與鋰電池聽起來是同一類產品,但其實不盡然,二者之間還是存在最本質的區別的。簡單來說,太陽能電池是一種發電設備,其本身並不能夠直接儲蓄電能,而鋰電池則是蓄電池的一種,而且能夠持續蓄電以供用戶使用。


手機中的鋰電池可以循環充電


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離不開陽光)

    跟鋰電池一對比,太陽能電池的一個劣勢便顯露無餘,那就是不能夠脫離陽光的照射,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是與日照實時同步的,因此對太陽能來說,只有白天甚至只有晴天才是自己的主場,但無法像鋰電池一樣只要蓄滿電,就能夠完全擺脫時間和環境的限制,靈活使用。 

3太陽能電池「瘦身」難點

    因為太陽能電池本身並不能存儲電能,對於實際應用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bug,所以研發人員靈機一動,將太陽能電池與超大容量的蓄電池聯合使用,鉛蓄電池是太陽能供電系統中應用較多的一類大容量蓄電池。兩種產品的結合,使本來體積就不小的太陽能電池變得更加「龐大」,如果想要應用到行動裝置當中,就必須先經歷「瘦身」的過程。


鉛蓄電池

    因為能源轉化率不高,太陽能電池的日照面積通常較大,這是其「瘦身」途中面臨的第一大技術難點。當下太陽能轉化率的極限是24%左右,跟昂貴的太陽能面板製作相比,除非大面積使用,否則實用性會大打折扣,更不用提用於行動裝置當中了。


 因為能源轉化率不高,所以太陽能電池的日照面積通常較大



太陽能電池該如何「瘦身」?

    將太陽能電池與可循環蓄電的鋰電池結合使用是當前科研人員研發的方向之一,也是太陽能電池移動化的一種有效途徑。最常見的太陽能電池便攜產品莫過於移動電源。通過將光能轉換成電能並儲藏在內置的鋰電池裡,太陽能移動電源可以給手機、數位相機、平板電腦等產品充電,既節能又環保。

4太陽能電池移動化是否能夠實現?

太陽能電池移動化是否能夠實現?

    真正能實現產業化的太陽能電池主要分兩大類:第一類是晶矽電池,包括多晶矽和單晶矽電池,這類佔市場份額80%以上;第二類是薄膜電池,又細分為非晶矽電池,其工藝簡單,成本低,但效率低,有衰退跡象。


薄膜太陽能電池

    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厚度只有數毫米,而且可以彎曲卷折,還能夠採用多種不同的材質作為基板材料,它能夠與鋰電池直接對接充電,這意味著,將太陽能電池發展成為新型環保充電器,還是非常有可能的。並且這類充電器可以以不同的形狀呈現,攜帶會更加方便,比如掛在書包上或者衣服上,便能夠給手機充電,續航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薄膜太陽能電池相較於傳統太陽能電池來說更薄


太陽能充電板

    現在很多研發者認為石墨烯材質的鋰電池是解決移動電子設備電池續航能力的重要突破口,如果能夠有效提升太陽能電池單位面積的轉化率,那麼隨時隨地移動充電的酷炫形式,將會成為未來能源應用問題的完美方式。

    總結:太陽能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只是太陽能的利用目前還不是很普及,利用太陽能發電還存在成本高、轉換效率低的問題。只有有效提升單位面積內太陽能的轉化率,才能夠有效利用能源,實現太陽能——電能的完美過渡,到那時,太陽能電池的移動化也將不再是問題了。

相關焦點

  • 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有望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
    導讀近日,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成功地提出了一種新方法,可以解決與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光學活性層厚度相關的問題。這種新方法將促進工藝設計,並進一步推進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如今,佔主導地位的太陽能電池仍是以無機半導體為主要材料製成的,單晶矽、多晶矽和非晶矽系列的矽基太陽能電池的商業應用最為廣泛。但是,傳統的矽基無機太陽能電池具有製造成本昂貴、製造能耗大、汙染高、工藝複雜等缺點。此外,傳統的無機太陽能電池是笨重、剛性、易碎的,不便於運輸以及靈活的安裝使用。
  • 科學家的腦洞!用咖啡改造太陽能電池後,能效提高了20%
    圖片來源:pixabay撰文 | 張華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開始崛起,因為單晶矽與多晶矽的太陽能電池在提煉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製造成本較高,而鈣鈦礦太陽能具有與單晶矽接近的光電轉換效率、但其製備工藝相對簡單,成本也較為低廉,所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受到了全球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關注,發展迅速
  • 腦洞大開的太陽能應用,你見過哪些?
    帶你看看這些腦洞大開的太陽能應用,這才是全太陽能生活模式的正確打開方式!這艘以氫氣推動的遊艇「能源監察者號」(Energy Observer) 停靠在法國馬賽港口,準備前往地中海。「能源監察者號」航行所用的氫氣,就是利用船上的太陽能板收集轉化而來的。儲存氫氣的氣缸代替了傳統的電池,讓諾大的遊艇身輕如燕自由穿梭。
  • 腦洞大開的太陽能應用(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將讓人類進入一個全新的能源時代。儘管能源轉換率還有待提高,但人們早已開始憧憬全太陽能的生活模式,各種腦洞大開的設計紛紛被付諸實際,在嘗試中不斷改進前行。這些都讓我們相信,全太陽能的生活絕非只是空想。
  • 全聚合物非富勒烯疊層太陽能電池
    採用經典的N型共軛聚合物N2200作為電子受體,製備了單節光電轉換效率達到6%的全聚合物非富勒烯電池器件。通過對器件的外量子效率和活性層的吸收進行表徵,我們發現基於PBFSF/N2200的器件在600-800 nm有較強的光響應,而在紫外和可見光區域的吸收和光譜響應卻很低,這些結果表明PBFSF/N2200是一種理想的用於疊層器件後置子電池的活性層材料。
  •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新型非碘氧化還原電對研究進展
    發表於:2011-01-10 09:25:52     作者:索比太陽能來源:Solarbe.com   在新一代薄膜太陽能電池中,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因其成本低廉、製作工藝簡單、光電轉換效率高等優點,被認為是最具市場潛力的太陽能電池之一。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已經成為新一代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研究熱點。
  • 上科大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破紀錄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支持下,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寧志軍課題組在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通過器件結構的改進將錫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路電壓提高到了0.94 V,實現了12.4%的光電轉化效率,這是目前國際上已報導的穩態輸出效率最高的非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降低有機太陽能電池非輻射複合損失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周二軍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孫豔明、東華大學教授馬在飛合作,在降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非輻射複合損失研究中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 化學所在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系列進展
    由於富勒烯類受體存在可見區光吸收較弱、分子能級調製範圍小、合成和提純成本較高的局限性,人們逐漸將目光轉向基於非富勒烯型聚合物太陽能電池。長期以來國內外的多個研究組聚焦於非富勒烯類受體的研究,但基於聚合物給體-非富勒烯受體的太陽能電池效率仍明顯低於聚合物給體-富勒烯受體的太陽能電池。
  • 以後的太陽能電池裡會出現辣椒素嗎?
    辣椒素是一種使辣椒具有辛辣味的化合物,中國和瑞典的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辣椒素可能是更穩定、更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秘密成分。研究成果最初被發表在《焦耳》雜誌上。為什麼用辣椒素?太陽能電池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直接發電的光電半導體薄片。發電的是一種利用光生伏打效應把光能轉變為電能的器件,又叫光伏器件。
  • 那些關於太陽能大開腦洞的發明
    那些關於太陽能大開腦洞的發明 2018-08-29 11:21 來源: 漢能商城 關於太陽能的黑科技上周,小編給大家細數了人類利用智慧,研發的太陽相關科技產品及建築
  •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缺點_薄膜太陽能電池的生產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薄膜型太陽能電池由於使用材料較少,就每一模塊的成本而言比起堆積型太陽能電池有著明顯的減少,製造程序上所需的能量也較堆積型太陽能電池來的小,它同時也擁有整合型式的連接模塊,如此一來便可省下了獨立模塊所需在固定和內部連接的成本。
  • 太陽能電池如何柔為美
    才可以獲得大面積的高光電轉換效率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柔性太陽能電池的一個重要應用領域是光伏建築一體化,高柔性和輕質化使得它可以集成在窗戶、屋頂、外牆或內牆上。此外,柔性太陽能電池還可以廣泛應用於背包、帳篷、汽車、帆船甚至飛機上,為各種可攜式電子及通信設備、交通工具提供輕便的清潔能源。
  • 【前沿技術】用發光受體分子提高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
    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 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能級偏移對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的影響,指出提高效率的關鍵是研發可發光的受體分子。有機太陽能電池具有一定柔性,能大面積印刷,可為載具、建築分布式供電,功率轉換效率已達到16%,但與無機太陽能電池仍有一定差距。這種電池利用供體-受體界面的能級偏移產生載流子,很小的能級偏移就能增加開路電壓,但相關原理仍不清楚。研究人員以非富勒烯為受體,苯並二噻吩與喹喔啉衍生物為供體,構建了4種不同能級偏移(0~300 meV)的有機太陽能電池。
  • 揮發性固體添加劑在非富勒烯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但是,殘留的高沸點溶劑會嚴重影響器件的穩定性以及重現性,使這種方法在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大規模生產中面臨嚴重的問題。近期,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侯劍輝研究員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題為「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volatilizable solid additives in non-fullerene organic solar cells」的文章中,研究了揮發性固體添加劑在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 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從而實現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d、e、f分別來自於a、b、c的虛線方形框)採用的是反式器件結構,加上合適的能級匹配,MABr-Eth處理後,器件的能量轉換效率由17.06%提升到21.53%。外量子效率(EQE)以及集成電流密度(JSC)與器件J-V測試結果是相一致的。MABr-Eth-鈣鈦礦太陽能電池(MABr-Eth-PSCs)在正反掃條件下具有改善的遲滯現象。
  • 太陽能電池如何發電?30秒讀懂太陽能汽車未來!
    太陽能電池是太陽能汽車的重要部件,也是決定太陽能汽車成為新能源汽車主流的關鍵,那麼太陽能電池是怎麼定義的?你對太陽能電池歷史知道多少?太陽能電池應用難在哪?貓哥為你展開深入分析:1、太陽能電池是什麼?太陽能電池又稱太陽能晶片,是一種利用太陽光直接發電的光電半導體薄片,它只要滿足一定照度條件下的光照到,瞬間就可輸出電壓及在有迴路的情況下產生電流,物理學上成為太陽能光伏,當前以光電效應工作的晶矽太陽能電池為主流,以光化學效應工作的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尚處萌芽階段。2、太陽能電池歷史知多少?
  • > HJT電池的降本之路 - 異質結太陽能電池
    但即使這種技術已做好了投入主流生產的準備,但行業仍然擔心降解機制可能會影響這類電池用於這一領域的長期性能。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科學家表示:「技術矽異質結(SHJ)技術能否得到廣泛採用,在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在電池組的整...
  • 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突破,能否替代矽並大規模安裝?
    然而,有一種基於鈣鈦礦的潛在新興技術,鈣鈦礦是一類豐富的材料,具有優異的太陽能電池甚至電池性能。鈣鈦礦薄膜太陽能電池板比矽片更便宜、更薄、更高效。然而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它們不穩定。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很快分解。鈣鈦礦太陽能研究的重點是找到使其穩定的方法,同時又不會犧牲太多的好處,在其他技術使其過時之前,可能不會發現這一點。
  • 單組分非滷素溶劑處理的高性能有機太陽能電池
    體異質結(BHJs)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由於其在高通量印刷製造大面積太陽能電池板和彩色半透明器件方面的巨大潛力而受到廣泛關注。近年來,由於非富勒烯受體(NFA)的快速發展,OSCs在功率轉換效率(PCE)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表現出高光生電荷和分離效率、低能量損耗低、吸收光譜和能級可調等顯著優點。最近,非富勒烯受體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是Y6及其衍生物,這使單結OSCs的PCE增長了16%以上,並且在獲得高性能組件方面顯示出巨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