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武漢科協回應稱,兩名小學生的成果經老師專門培訓,能夠獨立完成。
據武漢科協官網消息,近日,關於武漢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的網絡報導引發社會關注。經初步核實,獲獎作品《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學生李某怡和李某卿完成的對比實驗觀察報告。
實驗想法由李某怡在參加學校的科技節小課題研究活動中向科學老師提出,並在科學老師的建議下聯繫到從事腫瘤實驗技術工作的醫院實驗技術員作為指導老師,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釐清了實驗思路並進行了對比觀察實驗。2名學生在對比觀察實驗中的動物抓取、稱重、小鼠藥物注射、腫瘤測量等簡單操作,均經過指導老師的專門培訓。
小鼠的腫瘤剝離操作嚴格按照實驗動物操作標準和倫理,在麻醉處死後開展,實驗腫瘤屬於皮下腫瘤,剝離實驗屬於簡單基礎操作,在老師演示教學後,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並從實踐中得出報告結果。然而,評論區的網友紛紛表示並不相信:
「你讓她們說出用的什麼麻醉方式,止痛藥和消炎藥物怎麼選擇時機打進去的,往哪打,打多少。只要這些能說對我覺得還是有可能是她們自己做的」
「先把茶多酚的結構式寫出來吧,研究這個用不難吧」
【2名小學生其父為武漢大學基礎醫院院長李紅良】
7月16日,武漢兩名小學生2017年的「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獎引熱議。她們姐妹倆的父親就是武漢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李紅良。李紅良回應稱自己未參與,孩子由指導老師帶著實驗,操作都在能力範圍內,不存在違規情況。
而李紅良又是何許人也?相信現在有的小夥伴也許還有些印象,2019年11月,饒毅實名舉報武漢大學醫學院院長李紅良教授,中國科學院裴鋼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所長耿美玉的阿爾茲海默病論文涉嫌造假。
此事迄今為止,尚無定案,然而不到一年,其女又曝出涉嫌學術造假,讓人唏噓不已,不禁感嘆國內的學術浮誇風,造假風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