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起香菜?亞洲交易規模最大農貿市場北京新發地調查:8月菜價上揚...

2020-12-03 東方財富網

北京8月中旬迎來一波蔬菜價格上漲。

北京菜價上漲,與壽光水災是否有關聯,影響有多大?8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實地走訪了北京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在與新發地市場商販、餐廳採購、新發地市場統計部負責人等溝通後發現,近兩周北京菜價確實有一波明顯上漲,上漲幅度較大為綠葉蔬菜,尤以香菜、茼蒿等品類為甚,但最近幾日部分綠葉蔬菜價格有明顯回調。

新發地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北京這輪菜價上漲,主要受部分地區高溫、持續降雨影響。受颱風影響的山東(包括壽光在內)、江蘇、河南等地,其蔬菜尚在生長期,還沒有上市,受此影響北京10月份供應可能偏緊。但10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適宜蔬菜生長,可以找到新的貨源地。

香菜從每斤25塊降至12塊

「在新發地市場上市蔬菜中,壽光蔬菜年佔有率在1%左右,北京菜價上漲跟壽光水災沒有多大關係」,劉通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強調。

蔬菜產地壽光遭遇水災,引發外界關注。8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新發地市場統計部採訪時,眼見著農業部、北京市統計局等相關部門致電新發地統計部,了解新發地市場最新報價和未來走勢。

新發地作為「買全國」的農貿批發市場,主要保障首都農產品供應,交易規模為亞洲最大,市場價格也能較好反映全國農貿產品價格。官網信息顯示,新發地蔬菜供應量排名前4的地區分別為河北、山東、東三省、北京,佔比分別為20.5%、19%、8.5%、7%。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新發地市場走訪發現,蔬菜、水果商販,餐廳採購人員,其他市場批發商,以及市場管理人員等,大家普遍感受到8月份以來菜價明顯上漲,綠葉蔬菜漲幅較大,菌類、硬菜(包括土豆、冬瓜、蘿蔔等)略有上漲。

8月27日上午11點,在大興承包十餘畝菜地的周師傅,還在自己託運香芹的小車前張羅生意。「我在大興承包菜地有20年了,沒有哪一年菜價上漲這麼厲害的,天氣太熱了,香芹種不出來」,周師傅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周師傅的香芹現在賣價5塊一斤,昨天價格在6塊,而今年春季有時候賣價幾毛錢。

25歲的張明(化名)是香芹的中轉批發商,他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北京香芹的產地主要在北京房山、大興,還有河北唐山、天津等地,今年因為天氣比較熱,很多小苗熱死了,供應量比較少。前段時間香芹價格高的時候到7-8塊一斤,現在基本回落到4-5塊錢一斤。

有部分蔬菜價格已經回落到正常水平。做蔬菜物流運輸的李遠(化名)正在幫鄭州的客戶打包小蔥,他有時候幫忙客戶打包,有時候直接幫忙客戶採購,他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蔬菜價格前段時間漲得比較厲害,最近價格在回落。蔥現在是3塊一斤,價格略微上漲了些,原來是2.8元一斤。」

而像北京當地產的油菜,前幾天價格高的到2.8-3塊一斤的,現在賣價是1.5元一斤;油麥菜前段時間高至7-8塊一斤,現在也回落到5塊錢一斤。

「目前蔬菜價格上漲比較快,尤其是香菜、香芹這類的,辣椒之類的也稍微漲了些,不過當前價格也在回落。像香菜最貴的時候賣到了25塊一斤,今天上午8點我們採購的價格是12塊」,專門為餐廳配菜的王偉(化名)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

10月供應可能偏緊

8月份菜價的明顯上漲,高溫、持續降雨為主要原因。

劉通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今年夏季蔬菜波動上行,主要受不良天氣影響。像北方蔬菜產地雨季延長,今年雨季為6月下旬至8月中旬(往年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茄果類蔬菜坐果率下降;夏季冷涼地區的氣溫出現極值,內蒙的一些地方高溫天氣達到有紀錄以來的高點,蔬菜爛根、爛葉現象嚴重;8月上旬颱風北移,影響面覆蓋至河北、遼寧等地,農田被淹,蔬菜受損嚴重等。

「市場上炒作的香菜,每到夏天供應量都會減少,價格都會提升。往年北京產量下降,我們還能去赤峰調貨,但今年赤峰也出現高溫,供應相較往年確實偏緊」,劉通表示。

新發地市場統計部張君華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北京這邊香菜最遠的產地在寧夏,屬於夏季冷涼地區。香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17-20度,超過25度就不長,下雨也不長,對溫度要求很嚴格,產量比較低。香菜是隨行定價,有可能7點鐘去賣1.5元一兩,隨著供應車輛減少,到8點可能就漲到3塊一兩。「類似香菜、茼蒿都屬於蔬菜很小的品類,對整體菜價影響不大。」

新發地電子交易中心數據顯示,8月份以20日為分界點,20日價格達到高點後,隨後出現緩慢回落。8月20日,新發地市場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2.17元/公斤,比8月1日的1.90元/公斤上漲了14.21%;比去年同期的2.01元/公斤上漲了7.96%。到8月27日,蔬菜的加權平均價是2.09元/公斤,比8月20日的2.17元/公斤下降3.69%。

「隨著高溫天氣的遠去,目前的氣溫很適宜蔬菜生長,供應偏緊的情況會得到緩釋,菜價還有進一步回落的空間」,劉通表示。

雖然壽光水災對北京菜價影響微乎其微,但由此帶來菜價上漲的預期仍在。

在弘燕路菜市場做零售生意的林芳(化名)已經有段時間不賣茼蒿,他們從大洋路農產品市場購進的價格已經到25塊一斤,進貨後怕賣不動。8月27日,林芳攤位上出售的香菜價錢還保持在2.5塊一兩的高位。

林芳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菜價上漲很多,現在綠葉蔬菜的價格已經比往年冬天還貴,山東那邊好些大棚被淹,不知道價格要上漲到什麼時候。」

新發地市場辦公室相關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由於壽光水災,前幾天山東大蔥的價格迅速攀升至3.8元一斤的高位,除了供應受影響,部分商家也存在借勢炒作的行為,現在大蔥的價格回落到2.8元一斤。

新發地屬於批發市場,加上物流、中間商分成等因素,到消費者的價格還會進一步提升。

「北京現在銷售的鮮嫩蔬菜主要來自夏季冷涼地區,包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內蒙中東部及東三省等地。8月中旬山東及華東地區連續2次受到強颱風的襲擊,包括菜地在內的農田被淹,這部分蔬菜是每年10月份開始上市供應北京市場。這些受颱風影響的地方,要等洪水退去後才能重新播種,蔬菜上市會推遲,所以10月份北京蔬菜供應可能偏緊」,劉通表示。

不過,劉通表示,「我們現在就要謀劃10月份保供的方案,10月份全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都比較適合蔬菜生長,在蔬菜供應大流通的格局下,可以找到到新的貨源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相關焦點

  • 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
    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多地啟動食品安全大檢查,畜禽肉類、水產品等將被重點監管 北京的菜籃子「新發地」,因為出現了新冠肺炎病例休市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發出開展食品安全大檢查工作的通知。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這裡......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北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中旬,北京進一步推進核酸篩查,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北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中旬,北京進一步推進核酸篩查,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頭條 | 北京新發地市場疫情源頭,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北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中旬,北京進一步推進核酸篩查,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病毒來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
  • 北京疫情病毒是三四月份的「老」病毒,進口冷鏈傳入可能性降低
    但經過全國各地物流、人流匯集的北京新發地農貿市場,(病毒)汙染市場後,再傳人,形成規模性爆發。此前據官方媒體報導,6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已完成相關病例樣本病毒全基因組序列測定和分析,初步結論已上報並正在積極開展病毒溯源。昨晚,北京將應急響應級別從三級調到二級。其中一項重要措施是嚴格進出京管控,中高風險街鄉、新發地市場相關人員嚴禁離京。
  •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文談北京新發地疫情暴露出的問題
    每經編輯:王鑫6月1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刊文《北京新發地疫情暴露農副產品流通設施體系滯後問題:農貿批發市場急需改變髒亂差》,文章指出,疫情是一面鏡子,不僅照出了批發市場髒亂差方面的問題,更折射出其低水平低層次運營的狀態,此次疫情也暴露了批發市場在供應鏈可追溯體系方面的短板。如何建設與現代大都市相匹配的乾淨、衛生、現代化的批發市場?
  •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冷鏈進口食品
    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北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中旬,北京進一步推進核酸篩查,共發現368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北京發布會:絕大部分病例和外環境陽性標本主要在新發地市場綜合...
    龐星火 介紹,6月16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2例;年齡平均43歲,最小8歲,最大70歲;北京戶籍6例,外省戶籍25例;豐臺區19例、大興區5例、東城區3例、海澱區3例、西城區1例;臨床分型輕型10例,普通型20例,重型1例,全部病例均與新發地市場有關聯。
  •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病毒來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
  • 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源頭何在?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針對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對該市場538名員工擴大進行病毒核酸篩查,又發現45人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新發地市場隨即成為關注的焦點,北京市有關部門果斷對該市場採取關閉措施,以有力遏止疫情的蔓延。6月15日,北京市啟動了全市核酸篩查。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冷鏈進口食品
    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在《國家科學評論》發文,通過分析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揭示,該疫情中病毒源頭極有可能是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並提出,冷鏈運輸或為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來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該論文通過對2020年6月北京疫情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分析,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揭示了該疫情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提出冷鏈運輸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的新途徑。針對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北京新發地疫情病毒源頭最新結論:單一性新發境外輸入
    最新一份研究認為,來自境外疫情高發區的冷鏈進口食品,極有可能是今年6月北京新發地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源頭。10月23日,清華大學、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國家科學評論》上在線發表題為《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再現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的研究論文。10月27日,清華大學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通過微信公眾號披露了該成果。
  •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資料圖:2020年9月6日,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主市場鐵路以北區域開放營業,標誌著新發地批發市場全面復市。中新社記者趙雋攝 2020年6月11日,1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突現,打破了北京連續56天無新增病例的平靜。該患者馬上就被收治,病情也很快得到控制,但是他從何處感染了病毒,卻成了一個謎。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多單位合作解析北京新發地疫情源頭
    該論文通過對2020年6月北京疫情相關病例、環境與食品等樣品的核酸測序和病毒基因組序列分析,結合全面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揭示了該疫情可能源於冷鏈食品汙染,提出冷鏈運輸可能是新冠病毒傳播的新途徑。
  • 北京新發地聚集性疫情病毒來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
    北京新發地市場聚集性疫情的病毒源自何方?最新結論來了!2020年6月11日,1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突現,打破了北京連續56天無新增病例的平靜。該患者馬上就被收治,病情也很快得到控制,但是他從何處感染了病毒,卻成了一個謎。結合指示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和大數據分析,通過對其所到地區和接觸人員的排查,本市繼而發現,2份來自北京新發地市場的環境樣本呈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隨後,新發地市場538名員工接受病毒核酸篩查,又有45人呈陽性。
  • 北京新發地新冠疫情病毒源頭有了最新結論
    據證券時報網報導,6月19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也提出了類似看法。對於北京疫情源頭,吳尊友認為,「新發地發生這樣一起疫情很蹊蹺。它不是源於北京,一定是北京以外的人或物把病毒帶到了新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