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2 2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說起魚,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吃魚聰明、鯉魚躍龍門、年年有餘、烤魚等?魚類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你知道為什麼魚在水裡來去自由?吃魚為什麼變聰明?常見的魚叫什麼名字嗎?
中國兒童中心攜手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研究中心推出「探索魚類生命奧秘,智慧點亮兒童健康生活」主題科普活動。為你普及魚類生物學特點、魚類與營養健康、魚類與人文自然的知識。培養熱愛生活、珍惜食物的情懷,養成健康飲食、健康生活的好習慣,喚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快來跟緊我們的腳步,一起探索有關魚的那些奧秘吧!
第1 期:魚兒的傳說
1.吃魚眼明目?
吃魚眼明目的說法可能源於「以形補形」的理論首先。魚眼中含有膠原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大部分水分。這些確實是好東西,當人體缺乏這些營養素時可能會引起近視。但是,魚眼睛裡面這些好東西的含量,比起魚肉簡直是微乎其微。
對眼睛而言,最應該補充的是維生素A、胡蘿蔔素、蛋白質等抗氧化能力強的營養元素,它們是參與視網膜代謝、色素上皮生化等活動不可或缺的物質,而魚眼中並不富含以上元素。
所以啊,想保護好眼睛,要多出門運動、少看點手機!
2.孩子吃魚仔會變笨?
魚籽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所含有的卵清蛋白、球蛋白、卵類粘蛋白和魚卵鱗蛋白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大量的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和核黃素等都是我們人體重要的營養補充劑,魚籽含有大量的磷酸鹽和石灰質,對於大腦和骨髓的發展都是有好處的,所以吃魚籽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好處的。所以說,小孩吃魚籽是不會變笨,更不為會因為吃魚籽寫字手就會顫抖了。
但是魚粒吃多了不易消化,容易拉肚子,父母在孩子吃魚籽的時候注意避免食用過多,魚籽的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多,老人不可多食;隨著環境汙染加劇,喜歡吃魚籽的老人小孩以及腸胃不好的人,都應適可而止。
3.吃魚膽解毒明目?
吃魚膽不僅不能解毒,反而可能造成中毒!魚膽的膽汁中含有膽汁酸、組織胺、鯉醇硫酸酯鈉及氫化物等多種生物毒素,具有細胞毒作用,致使細胞變性或壞死。
此外,這些有毒物質還可刺激機體釋放炎症介質和細胞因子,引起全身過度炎症反應。因為膽汁毒素不易被熱和乙醇所破壞,所以魚膽不論生吃、煮熟或泡酒,均可能引起中毒。所以不要再聽信生吃魚膽明目的「偏方」啦!
4.魚類從來不用睡覺的?
魚是睡覺的。魚同所有脊椎動物一樣,為了消除疲勞,都要睡眠。但魚類絕大多數沒有眼瞼,所以它們在睡覺的時候也都睜著眼睛。魚睡覺是通過兩個腦半球交替進行的,平時總是一個半腦處於睡眠狀態,另一個醒著,每隔十幾分鐘,就有節奏地更替一次。由於間隔時間較短,也讓人覺得它好象是從來不用睡覺一樣。
5.魚的記憶真的只有7秒?
傳說魚的記憶只有七秒,七秒後便不記得過往物事了,所以小小的魚缸裡,它也不覺得無聊。這是節選自徐志摩的那篇長篇敘事詩《阿詩瑪》中的幾句話。也是這幾句話讓人們熟知魚的記憶只有7秒。
事實上並沒有任何研究表明魚的記憶只有七秒。相反,實驗研究發現,天堂魚,斑馬魚都有較強的記憶力。
公眾號
cncc-1982
原標題:《魚兒童行 | 魚類從來不用睡覺?魚的記憶只有7秒?關於魚兒的傳說哪些是真的?一起探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