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大獎終於公布結果,40年來,全中國獲獎的只有兩位

2020-10-16 科技公元

1

2019 年還沒有結束,瑞典皇家科學院已經宣布了 2020 年度 Gregori Aminoff Prize(愛明諾夫獎)得主名單。

這次的愛明諾夫獎,表彰了研究酶的兩位科學家:一位 Douglas Rees 教授,主要成果在固氮酶領域,另一位得主沈建仁教授,主要成果是光合作用酶的研究。

設立於1979年的愛明諾夫獎,主要用於獎勵世界範圍內在晶體學領域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每年頒發一次,每次頒發給不超過 3 名科學家。成立 40 年來,愛明諾夫獎除了在 1980 和 2004 兩個年度空缺,共頒給過來自美國、英國、法國、以色列、荷蘭等14個國家的 52 位科學家。

此次獲獎的主人公沈建仁教授,目前就職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中科院植物所的資料顯示,沈建仁1982年本科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環境保護系,1990年在東京大學生物系完成博士學位。隨後的 22 年,基本一直在日本從事科研和工作。

在日本的這些年裡,沈教授工作和科研其亮點一點也不少:

博士畢業後,先是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做博士後,隨後一路打怪升級,先是研究員、隨後擔任高級研究員,2003 年他的職業生涯出現轉折:那一年他獲得日本國立岡山大學教職,進入該校生物系擔任教授。

與此同時的 2003 年至 2008 年 5 年間,沈建仁繼續以兼職的身份,擔任著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在高校任職之餘,還有精力在研究所擔任兼職,這科研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他在此期間的科研成果也開創了很多項第一,根據中科院植物所官網個人主頁列出的科研信息,沈建仁主要研究成果非常亮眼:

1)在世界上首次確立了從嗜熱藍藻 Thermosynechococcus vulcanus 提取具有高純度,高放氧活性的光系統II (PSII) 複合體的方法;

2 ) 首次發現藍藻 PSII 特有的2個放氧反應必需的外周蛋白PsbU,PsbV(細胞色素 c550),並利用分子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等方法對其功能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闡明了它們在光合作用放氧反應中的作用;

3 )成功地製備了PSII複合體的晶體,並將其解析度提高到1.9,解析了其結構,闡明了 PSII 中幾乎所有胺基酸殘基側鏈和輔因子的詳細結構,首次鑑定了PSII蛋白複合體中水分子的位置,以及水裂解催化中心 Mn4CaO5 簇化合物的詳細結構。該研究成果被 Science雜誌評為 201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簡單概括一下就是:1)全世界首次確立了一種新的提取方法,2)首次發現了兩種作用獨特的蛋白、還解釋了它們在光合作用中的工作機理,不僅有實驗、還有出色的理論解釋哦 3)首次製備了一種晶體、還成功解析它的結構、還有好幾點非常重要的工作就不贅述了反正大多數人看不懂、總之這項成果入選了當年 Science 世界十大科技突破。

果然,開掛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2

沈教授現在受聘於中科院植物所,擔任中科院光生物學實驗室研究員、光合膜蛋白結構生物學課題組組長。事實上,沈建仁並不是第一個獲得該獎項的國內科學家。

2014年,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就單獨獲得了當年的愛明諾夫獎,評委給予的頒獎評價是,「過去 15 年運用X-射線晶體學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施一公也是獲得該獎項的首位中國科學家。

考慮到 2020 年度愛明諾夫獎將在明年春季正式頒發,沈教授可能來年三月要飛一趟斯德哥爾摩領獎了,到時候,身處同樣負責給諾貝爾獎得主頒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不知道他有什麼獨特感受。

相關焦點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公布,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於北京時間9月6日上午10:00舉行,正式公布獲獎名單。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彭實戈和Pardoux合作於1990年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BSDE)的奠基性工作。這項工作開創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其中既有深刻的數學理論,又有在數學金融中的重要應用。彭在這個領域一直持續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貢獻。彭實戈於1992年創建了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從而對一大類二階非線性微分方程給出了BSDE表示。
  • 「中國諾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
    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於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11月16-22日將舉行未來科學大獎周,為期一周的議程主要包括與知名高校合作舉辦獲獎人學術報告會,對具備前沿、交叉、應用特徵的學科或領域進行深入探討的病毒與人類健康國際論壇、產學研論壇、青少年對話獲獎人及頒獎典禮。
  • 「中國諾獎」公布,山大人第四次閃耀未來科學大獎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於北京時間9月6日上午10:00舉行,正式公布獲獎名單。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彭實戈和Pardoux合作於1990年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BSDE)的奠基性工作。這項工作開創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其中既有深刻的數學理論,又有在數學金融中的重要應用。彭在這個領域一直持續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貢獻。彭實戈於1992年創建了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從而對一大類二階非線性微分方程給出了BSDE表示。
  •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
    昨日,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摘得「生命科學獎」;盧柯因其開創性地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獲得「物質科學獎」;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獲獎
    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幾千年來,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曾被試用於多種不同的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可重複的和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和同事們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公布,96歲獲獎老教授:有高興也有憂愁
    96歲老教授王振義:我們年紀輕的人跟上來的不夠獲得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的是兩位耄耋老人:88歲高齡的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張亭棟和96歲高齡的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教授王振義。20世紀70—80年代,王振義和張亭棟等人分別證實全反式維甲酸和砒霜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APL)有治療作用,這些工作在國際上得到了驗證和推廣,拯救了眾多患者的生命。王振義在談獲獎感言時表示,作為一個受獎者當然非常高興,但是另外一個方面也非常憂愁,「就覺得這個獎為什麼頒給年紀大的人?」
  • 「中國諾獎」公布,山大人連續四次獲得未來科學大獎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於北京時間9月6日上午10:00舉行,正式公布獲獎名單。山東大學彭實戈院士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彭實戈和Pardoux合作於1990年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BSDE)的奠基性工作。這項工作開創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其中既有深刻的數學理論,又有在數學金融中的重要應用。彭在這個領域一直持續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貢獻。彭實戈於1992年創建了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從而對一大類二階非線性微分方程給出了BSDE表示。
  • 「中國諾獎」公布,山大人第四次閃耀未來科學大獎!
    10:00舉行,正式公布獲獎名單。彭實戈和Pardoux合作於1990年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BSDE)的奠基性工作。這項工作開創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其中既有深刻的數學理論,又有在數學金融中的重要應用。彭在這個領域一直持續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貢獻。彭實戈於1992年創建了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從而對一大類二階非線性微分方程給出了BSDE表示。
  •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在京公布!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獲獎
    未來科學大獎網站9月6日消息,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於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幾千年來,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曾被試用於多種不同的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可重複的和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和同事們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 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獲獎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於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彭實戈和Pardoux合作於1990年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BSDE的奠基性工作。這項工作開創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其中既有深刻的數學理論,又有在數學金融中的重要應用。彭實戈在這個領域一直持續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貢獻。1992年彭實戈創建了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從而對一大類二階非線性微分方程給出了BSDE表示。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獲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於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摘得「生命科學獎」;盧柯因其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獲得「物質科學獎」;
  •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山大教授彭實戈獲得「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魯網·泰山財經9月6日訊(記者 徐英淦 實習記者 徐文軒)今日上午,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彭實戈教授和Pardoux合作於1990年,發表的文章被認為是倒向隨機微分方程理論(BSDE)的奠基性工作。這項工作開創了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其中既有深刻的數學理論,又有在數學金融中的重要應用。彭實戈教授在這個領域一直持續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貢獻。1992年,彭實戈教授又創建了非線性Feynman-Kac公式,對一大類二階非線性微分方程給出了BSDE表示。
  • 中國第一人!26歲成副教授,49歲當院士,他近日斬獲這項大獎
    近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獲獎項目和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蘭州大學1981級化學系校友馮小明榮獲本年度陳嘉庚科學獎中的化學科學獎,獲獎項目為&34;。
  •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在京公布 張亭棟等4人獲獎
    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於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張亭棟、王振義摘得「生命科學獎」;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榮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首個由科學家、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4位學者獲獎
    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生命科學獎」獲得者張亭棟、王振義,獎勵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幾千年來,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曾被試用於多種不同的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可重複的和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和同事們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獲獎,單項獎金100萬美元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 9月6日,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張亭棟、王振義憑藉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摘得「生命科學獎幾千年來,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曾被試用於多種不同的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可重複的和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和同事們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兩名女科學家獲獎
    北京時間10月7日17時45分左右,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評選結果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女科學家珍妮弗·道德納,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作出的貢獻。
  • 「中國諾獎」2020未來科學大獎公布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幾千年來,三氧化二砷(ATO,俗稱砒霜)曾被試用於多種不同的疾病,但其療效一直沒有得到可靠的、可重複的和公認的結論。20世紀70年代,張亭棟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確ATO可以治療APL。20世紀80年代,王振義和同事們首次在病人體內證明全反式維甲酸(ATRA)對APL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 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在京公布 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獲獎
    未來科學大獎委員會於9月6日在北京公布2020年獲獎名單。張亭棟、王振義摘得「生命科學獎」;盧柯獲得「物質科學獎」;彭實戈榮膺「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未來科學大獎強調獎勵在大中華地區完成、產生巨大國際影響、具有原創性,長期重要性或經過了時間考驗的科研工作,不論其國籍、性別和年齡,旨在推動突破性基礎科學研究,表彰優秀科學家,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促進科學事業發展。
  • 剛剛,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公布
    表彰他們發現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維甲酸對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治療作用。「物質科學獎」的獲獎者為盧柯。獎勵他開創性的發現和利用納米孿晶結構及梯度納米結構以實現銅金屬的高強度、高韌性和高導電性。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