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多字篇——遠水不救近火

2020-11-25 騰訊網

成語

每日

遠水不救近火

拼音:yuǎn shuǐ bú jiù jìn huǒ

出自《韓非子·說林上》:「失火而取水於海,海水雖多,火必不滅矣,遠水不救近火也。」

故事

戰國初期,魯國是個小國,魯國的國王擔心鄰居齊國侵略他們,便想要結交晉國、楚國兩個強國,希望以後魯國遭到齊國侵略的時候,能夠得到晉楚兩國的援助。為了達到友好的目的,魯國的國王派他兒子們到晉楚兩國去做官。

一名大臣認為這種做法並不能解決問題,他對魯國的國王說:「遙遠的越國是水鄉之國,人們都善於遊泳。可是,如果我們這裡有人掉進水裡,去請越國的人來搶救,那麼不等人家趕來,溺水的人早就淹死了。又比如,如果著了火,我們到千裡之外去取海水救火,海水雖然很多,但是大火也一定來不及撲滅。這道理很簡單:遠水不救近火。同樣的道理,晉國與楚國雖很強大,但是畢竟距離我們魯國較遠,而齊國距離我們魯國較近。一旦齊國侵略魯國,恐怕晉楚兩國也來不及救我們吧!」

解讀

遠處的水救不了近處的火。

比喻:用慢的辦法解決不了著急的事情。

使用

姐姐在溫哥華生病了,雖然爸爸在北京找到了藥,但是卻不能很快把藥寄來溫哥華,遠水不救近火,我們還是要想想別的辦法,為姐姐治病。

溫哥華教師介紹

鄧嘉佳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

師範專業本科;

國內高級中學教師資格證書;

諸葛學堂最溫婉的老師。

鄧嘉佳

鄧嘉佳老師教學風格親切自然,樂於與學生分享,寓教於樂,寓學於樂。

溫哥華諸葛學堂暑期活動 7堂網課免費領取!

【掃碼參與活動吧】

諸葛學堂訂閱號

1

相關焦點

  • 成語故事:一衣帶水
    【成語】: 一衣帶水 【拼音】: yī yī dài shuǐ 【解釋】: 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 燎原之火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燎原之火,燎原:火燒原野。大火。比喻氣勢壯大的群眾運動。出自:《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近義詞有: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燎原之火是中性成語,可作主語、賓語;指新生的勢力。燎原之火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燎原之火(liáo yuán zhī huǒ)成語釋義:燎原:火燒原野。大火。比喻氣勢壯大的群眾運動成語出處:《尚書·盤庚上》:「若火之燎於原,不可嚮邇。」
  • 以湯止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成語知識
    以湯止沸,用開水去制止水的沸騰。比喻處理問題方法不對,反而助長其氣勢。出自:戰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盡數》:「夫以湯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則止矣。」近義詞有:以火救火,以湯止沸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巴蛇吞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一蛇吞象,反義詞有:知足常樂,巴蛇吞象是貶義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人貪心不足。巴蛇吞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巴蛇吞象(bā shé tūn xiàng)成語釋義:巴蛇:傳說中的大蛇。一條蛇想吞吃一條大象。
  • 大殺風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近義詞有:大煞風景,反義詞有:興致勃勃,大殺風景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不合時宜。大殺風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大殺風景(dà shā fēng jǐng)成語釋義:破壞興致的意思成語出處: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
  • 《瘋狂猜成語》一個火一個薪是什麼成語 答案大全匯總
    導 讀 瘋狂猜成語一個薪一個火是什麼成語?
  • 瘋狂猜成語之引狼入室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引狼入室的成語故事 2013-08-23 12:26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小學語文常考基礎知識:「成語填空」資料合集,太有用了!
    (1)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2)來源於神話傳說的成語:(3)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4)描寫自然景物的:(5)描寫人物神態的:(6)描寫建築物的:(7)表現人物的英勇行為的:(8)形容知識豐富的:(9)含有動物名稱的:2、寫幾個含有疊詞的成語AABB
  • 水火無情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水火無情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主語、補語、分句;指水和火是不講情面的。水火無情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水火無情(shuǐ huǒ wú qíng)成語釋義:指水災和火災兇猛可怕。成語出處:元 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俺城中把金鼓鳴,正是外合裡應,教智伯才知水火無情。」成語用法:主謂式成語;可作主語、補語、分句;指水和火是不講情面的。
  • 這個成語你經常用,但你卻不了解它的背後故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成語也是源遠流長的一種文化經典。我們都知道古人說話是文言文,簡短精煉,往往會將一句話表達為一個成語,短短的字詞間濃縮了諸多意義。如果我們在理解時望文生義,曲解了成語含義,甚至在運用時出現錯誤,就會鬧出不少笑話和誤解。那麼,有一個成語,我們經常用它,不知道你是否真正了解它的故事呢?
  • 三個成語,三個故事,看透人情冷暖
    今天看花就以三個成語,三個故事,帶著大家,一起看透人情冷暖,看一看我們在日常與人相處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這個成語的典故來自戰國時期蘇秦的故事,蘇秦早年周遊列國,卻始終不得重用,只好垂頭喪氣回到家中,家嫂不給他做飯,甚至訓斥了他,其後蘇秦努力學習和奔走,促成了六國合縱的局面,擁有了地位權勢。衣錦還鄉之後,嫂子等親戚都熱烈歡迎,甚至跪拜行禮,蘇秦於是問自己的嫂子,為什麼前倨後恭,態度轉變如此之大呢?
  • 綿延不絕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綿延不絕,綿延:延續不斷的樣子。延續不斷的樣子。出自:巴金《懷念·悼範兄》:「我知道生命無處不在,我知道生命綿延不絕。」近義詞有:綿延不斷,反義詞有:斷斷續續,綿延不絕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延續。
  • 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十道選擇題,五百多年歷史你能了解多少?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歷史時期,這一時期跨度五百多年,不僅是諸侯爭霸從分裂到統一的過程,同時也是人才輩出、百家爭鳴和思想文化璀璨的時代;其它不說,後世的不少成語都和這一時期息息相關,今天就以春秋戰國成語故事競猜出十道選擇題,看看你對那段五百多年歷史能了解多少?
  • 數不勝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數都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很難計算。出自:《方巖記靜》:「類似這樣的奇蹟靈異,還數不勝數,所以一年四季,方巖香火不絕,而尤以春秋為盛。」近義詞有:不計其數、多如牛毛,反義詞有:屈指可數、寥寥無幾,數不勝數是中性成語,緊縮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數量極多。
  • 不喝西北風是成語,這些奇怪的詞也是成語,成語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最近一期《挑戰不可能》中「北大不行」撒貝寧認為加減乘除、喝西北風都不算作成語,實際上加減乘除、喝西北風都是成語。蒙曼老師在節目中簡單為觀眾朋友們介紹了一下加減乘除和喝西北風這兩種成語,實際上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於加減乘除這樣看起來不像成語的成語。
  • 成語中的合肥文化:聆聽成語故事 品味廬州經典
    比如古老的神話傳說、民間典故,還有精彩的人物傳記、歷史戰役等,其中衍生出的大量成語故事,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文脈氣象,彰顯出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魅力。你知道這些熟悉的成語涉及哪些歷史人物嗎?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和合肥有著什麼樣的淵源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華成語中的合肥文化。
  • 小升初語文複習資料(成語盤點七)
    綠樹成蔭 揮汗如雨 烈日當空 電閃雷鳴 酷暑難耐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夏日可畏   3.描寫秋天的成語   金風送爽 雁過留聲 秋色宜人 天朗氣清 一葉知秋 春花秋月 秋高氣爽 秋高氣肅   秋色宜人 秋風蕭瑟 秋雨綿綿 春華秋實 天高雲淡 紅衰翠減 霜天紅葉 金桂飄香   丹楓迎秋 楓林如火 楓林盡染
  • 小升初語文複習資料(成語盤點7)
    綠樹成蔭 揮汗如雨 烈日當空 電閃雷鳴 酷暑難耐 烈日炎炎 驕陽似火 夏日可畏   3.描寫秋天的成語   金風送爽 雁過留聲 秋色宜人 天朗氣清 一葉知秋 春花秋月 秋高氣爽 秋高氣肅   秋色宜人 秋風蕭瑟 秋雨綿綿 春華秋實 天高雲淡 紅衰翠減 霜天紅葉 金桂飄香   丹楓迎秋 楓林如火 楓林盡染
  • 各類成語大全!快替孩子存下吧,很難找到的!
    孩子語文課常用的成語都在這裡,掌握了這些,你孩子的作文成績想不提高都難!的成語 觀眾多(座無虛席) 貴賓多(高朋滿座) 人很多(摩肩接踵) 人才多(人才濟濟) 兵馬多(千軍萬馬) 事物多(林林總總) 色彩多(五彩繽紛) 類別多(千差萬別) 困難多(千辛萬苦) 話兒多(滔滔不絕) 讀書多(博覽群書) 見識多(見多識廣) 變化多
  • 工力悉敵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雙方的功夫、力量;不相上下。多指藝術方面的造詣不分高低。出自:宋 計有功《唐詩紀事》:「及聞其評,曰:『二詩工力悉敵。』」近義詞有:勢均力敵、不相上下、不分軒輊,反義詞有:天壤之別、截然不同,工力悉敵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指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