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明天下水探秘撫仙湖
以「探秘撫仙湖,復原俞元古城」為主題的澄江撫仙湖二次水下探秘活動將於明天拉開序幕。昨日上午,央視水下探秘設備已經全部抵達澄江,探秘期間每天的論壇主題已經基本確定,部分專家也相繼進駐撫仙湖水下探秘現場,水下探秘準備工作全部就緒,潛水選手們也在抓緊探秘之前的各種熱身訓練和體能測試,為掀開水下古城的神秘面紗做著堅實的準備。
潛水選手抓緊熱身
二次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仍舊由中央電視臺和玉溪市聯合主辦,旨在對撫仙湖水下古城進行進一步探索和研究,挖掘撫仙湖沿岸歷史文化。
為了探尋撫仙湖水下秘密,展示撫仙湖歷史文化,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海外中心和社教中心的工作人員50餘人於近日陸續抵達撫仙湖,部分記者已在本月11日抵達澄江,對帽天山、大青魚等撫仙湖周邊的歷史文化進行拍攝。昨日上午,央視記者已經全部抵達澄江,水下拍攝設備及潛水員水下探秘設備昨天已全部抵達,雲南大學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李昆聲等部分專家已經進駐澄江,對撫仙湖的歷史文化提前進行了解。央視將以新聞報導和《走近科學》系列節目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
在央視積極準備的同時,潛水選手們也在抓緊探秘之前的各種熱身訓練和體能測試,為掀開水下古城的神秘面紗做著準備。水下古建築群的發現者耿衛也在做著認真的準備,忙著確定此次水下探秘的一些技術性問題,調試設備,確保水下探秘活動萬無一失。此次水下探秘的下水地點已經確定為東風旅遊度假村,與前次探秘點相同,探秘範圍則將視具體情況而拓展。
據悉,此次探秘以「探秘撫仙湖,復原俞元古城」為中心線索,結合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擬採用空中飛艇、水下拍攝、聲納探測等特殊拍攝手段,挖掘和展示撫仙湖周邊的各種謎團,考察探究撫仙湖周邊文物古蹟、神奇傳說、歷史文化、民族民俗等內容,再現古滇國的歷史文化。此次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四套、十套和新聞頻道播出。
業餘選手要二次選拔
昨日下午,潛水選手們開始在東風旅遊度假村海灘開始進行下水前的最後訓練,穿上灰褐色潛水服的選手們看上去像一個個「蛙人」,他們在海灘上先對自己的潛水服和背後的空氣壓縮瓶進行檢查,然後連續演練戴在嘴上的面罩,反覆進行裝取動作的訓練,整個過程看上去快速協調,一絲不苟。他們時而潛入水中,手腳平伸,像一支利箭一樣穿梭於水中;時而手腳翻飛,在水中做出反覆旋轉的動作,仿佛花樣遊泳選手一樣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據了解,昨日進行訓練的潛水選手都是澄江撫仙湖水下古蹟研究協會的專業潛水選手,通過央視公開招聘並通過選拔的業餘潛水愛好者則將於今天抵達澄江,經撫仙湖水下古蹟研究協會潛水專家進行二次選拔後,可以參加此次水下探秘,具體人數暫未確定,但知情人士透露,業餘潛水愛好者的選拔人數將控制在10人之內。
探秘力助旅遊升溫
2001年6月初,央視與玉溪市聯合主辦了首次澄江撫仙湖水下探秘,媒體的聚焦和不時曝出的水下發現的各種猛料,撫仙湖在外界的知名度驟然提高,相應而來的是當地旅遊的突然升溫,旅遊產業的發展被當地視為「朝陽產業」來進行規劃發展,通過幾年的培育發酵,旅遊產業的高速發展已讓當地政府嘗到了「甜頭」。
根據澂江縣旅遊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01年--2005年共5年間,前往撫仙湖旅遊的人數增加了兩倍左右,從70萬、93.4萬、113.53萬、120.45萬到了去年的127.46萬,旅遊收入則出現了1.43億、1.89億、2.14億、2.76億、3.41億的數字變化。上述統計還未包括與撫仙湖接壤的江川和華寧兩縣。從玉溪市政府的統計數字也顯示,曾經菸草業一枝獨大的經濟發展格局,非煙產業從去年開始首次過半,達到了GDP產值的61%,其中旅遊收入的增加是改變這一現狀的直接因素。
相關人士解讀認為,數字的變化不僅表明了撫仙湖水下探秘為當地財政收入帶了的直接的增加,也表明了撫仙湖應有的文化潛力和旅遊價值並未充分發掘出來,近年的增值疲軟就是一個最直接的證明。因此,二次撫仙湖水下探秘可以說是對當地旅遊產業的添柴加油,考古只是一個直接的切入口。
有人認為,「只說探秘,避開考古」,這也許是當地政府一個聰明的嘗試。從當地政府的視角看來,通過明天開始並為期1個星期的水下探秘活動,可以為該地賺足人氣、發展旅遊業,而考古的事,則再慢慢推進,視具體進展而開展下步的發展計劃。
記者 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