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明日探秘雲南撫仙湖 古城之謎將揭開(組圖)

2021-01-09 搜狐網

  央視明天下水探秘撫仙湖

  以「探秘撫仙湖,復原俞元古城」為主題的澄江撫仙湖二次水下探秘活動將於明天拉開序幕。昨日上午,央視水下探秘設備已經全部抵達澄江,探秘期間每天的論壇主題已經基本確定,部分專家也相繼進駐撫仙湖水下探秘現場,水下探秘準備工作全部就緒,潛水選手們也在抓緊探秘之前的各種熱身訓練和體能測試,為掀開水下古城的神秘面紗做著堅實的準備。

  潛水選手抓緊熱身

  二次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仍舊由中央電視臺和玉溪市聯合主辦,旨在對撫仙湖水下古城進行進一步探索和研究,挖掘撫仙湖沿岸歷史文化。

為了探尋撫仙湖水下秘密,展示撫仙湖歷史文化,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海外中心和社教中心的工作人員50餘人於近日陸續抵達撫仙湖,部分記者已在本月11日抵達澄江,對帽天山、大青魚等撫仙湖周邊的歷史文化進行拍攝。

  昨日上午,央視記者已經全部抵達澄江,水下拍攝設備及潛水員水下探秘設備昨天已全部抵達,雲南大學文物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李昆聲等部分專家已經進駐澄江,對撫仙湖的歷史文化提前進行了解。央視將以新聞報導和《走近科學》系列節目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

  在央視積極準備的同時,潛水選手們也在抓緊探秘之前的各種熱身訓練和體能測試,為掀開水下古城的神秘面紗做著準備。水下古建築群的發現者耿衛也在做著認真的準備,忙著確定此次水下探秘的一些技術性問題,調試設備,確保水下探秘活動萬無一失。此次水下探秘的下水地點已經確定為東風旅遊度假村,與前次探秘點相同,探秘範圍則將視具體情況而拓展。

  據悉,此次探秘以「探秘撫仙湖,復原俞元古城」為中心線索,結合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擬採用空中飛艇、水下拍攝、聲納探測等特殊拍攝手段,挖掘和展示撫仙湖周邊的各種謎團,考察探究撫仙湖周邊文物古蹟、神奇傳說、歷史文化、民族民俗等內容,再現古滇國的歷史文化。此次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四套、十套和新聞頻道播出。

  業餘選手要二次選拔

  昨日下午,潛水選手們開始在東風旅遊度假村海灘開始進行下水前的最後訓練,穿上灰褐色潛水服的選手們看上去像一個個「蛙人」,他們在海灘上先對自己的潛水服和背後的空氣壓縮瓶進行檢查,然後連續演練戴在嘴上的面罩,反覆進行裝取動作的訓練,整個過程看上去快速協調,一絲不苟。他們時而潛入水中,手腳平伸,像一支利箭一樣穿梭於水中;時而手腳翻飛,在水中做出反覆旋轉的動作,仿佛花樣遊泳選手一樣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據了解,昨日進行訓練的潛水選手都是澄江撫仙湖水下古蹟研究協會的專業潛水選手,通過央視公開招聘並通過選拔的業餘潛水愛好者則將於今天抵達澄江,經撫仙湖水下古蹟研究協會潛水專家進行二次選拔後,可以參加此次水下探秘,具體人數暫未確定,但知情人士透露,業餘潛水愛好者的選拔人數將控制在10人之內。

  探秘力助旅遊升溫

  2001年6月初,央視與玉溪市聯合主辦了首次澄江撫仙湖水下探秘,媒體的聚焦和不時曝出的水下發現的各種猛料,撫仙湖在外界的知名度驟然提高,相應而來的是當地旅遊的突然升溫,旅遊產業的發展被當地視為「朝陽產業」來進行規劃發展,通過幾年的培育發酵,旅遊產業的高速發展已讓當地政府嘗到了「甜頭」。

  根據澂江縣旅遊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01年--2005年共5年間,前往撫仙湖旅遊的人數增加了兩倍左右,從70萬、93.4萬、113.53萬、120.45萬到了去年的127.46萬,旅遊收入則出現了1.43億、1.89億、2.14億、2.76億、3.41億的數字變化。上述統計還未包括與撫仙湖接壤的江川和華寧兩縣。從玉溪市政府的統計數字也顯示,曾經菸草業一枝獨大的經濟發展格局,非煙產業從去年開始首次過半,達到了GDP產值的61%,其中旅遊收入的增加是改變這一現狀的直接因素。

  相關人士解讀認為,數字的變化不僅表明了撫仙湖水下探秘為當地財政收入帶了的直接的增加,也表明了撫仙湖應有的文化潛力和旅遊價值並未充分發掘出來,近年的增值疲軟就是一個最直接的證明。因此,二次撫仙湖水下探秘可以說是對當地旅遊產業的添柴加油,考古只是一個直接的切入口。

  有人認為,「只說探秘,避開考古」,這也許是當地政府一個聰明的嘗試。從當地政府的視角看來,通過明天開始並為期1個星期的水下探秘活動,可以為該地賺足人氣、發展旅遊業,而考古的事,則再慢慢推進,視具體進展而開展下步的發展計劃。

  記者 張科

相關焦點

  • 雲南神秘撫仙湖:撫仙湖「千年屍庫」「湖底古城」
    反正就是在夏天去了不想走,風景空氣氣候一流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撫仙湖,這個中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雲南省風景名勝之一,傳說在撫仙湖水下有著一座巨大的水下古城。然而央視在2001年第一次潛水直播開場40分鐘居然中途停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央視播的東西也會被封?撫仙湖湖水水量是太湖的4.5倍,洱海的6倍,滇池的12倍。
  • 央視探秘撫仙湖錄像不示人 潛水員稱湖裡秘密多
    關於撫仙湖,在世上流傳著種種說法,有的人認為撫仙湖下面真的有座千年古城,又有人說所謂的水下古城只是地殼運動的結果……眾說紛紜。今日起,央視將再探澄江撫仙湖,持續時間長達7天。央視將以新聞報導和《走近科學》系列節目的形式,全方位展示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   據悉,此次探秘以「探秘撫仙湖,復原俞元古城」為中心線索,結合撫仙湖水下探秘活動,擬採用空中飛艇、水下拍攝、聲納探測等特殊拍攝手段,挖掘和展示撫仙湖周邊的各種謎團,考察探究撫仙湖周邊文物古蹟、神奇傳說、歷史文化、民族民俗等內容,再現古滇國的歷史文化。
  • 中國版龐貝古城——撫仙湖水下古城
    簡介 澄江撫仙湖水下古城,是神秘的撫仙湖是中國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 ,位於雲南玉溪。 一個被當地人稱為水鬼的潛水愛好者———耿衛,在撫仙湖潛水時發現在湖底有大量的人工建築遺蹟,遺蹟的規模之大令人稱奇。
  • 戶外實錄,愛好者深潛撫仙湖底,探秘古滇國古城遺址,看到什麼?
    其實,撫仙湖最吸引人之處,在於有個叫做司馬遷的偉人在《史記》當中,記錄下古滇國的神秘故事之後,隨著近年來考古,真實的金質「滇王之印」的出土,我們才知道了這世間真有古滇國,一段真實歷史的再現。公元1992,是一個值得記住的日子,這年,一名叫耿衛的專業潛水愛好者,在撫仙湖東岸的一次潛水中,偶然發現了很多有人工痕跡的石板石臺。另外,從建築材料上附著的厚厚的青苔來看,這些水下建築的年代非常久遠,這些水下建築,它們究竟是是從哪裡來的?又是如何到水中的呢?直至2005年,國家級水下科考隊通過進一步的探秘,才確定了「水下古城」傳說原來是真實存在的。
  • 撫仙湖水下探秘發現驚人
    趙亞輝 攝  ■2.4平方公裡的水下古城 眾多謎團待解   湖面面積216.6平方公裡的撫仙湖,是除東北長白山天池外我國已知的第二大深水湖泊。其平均深度95.2米,最深處達158.9米,水質為可直接飲用的I類水。  1992年,隨著一個被當地人稱為「水鬼」的潛水愛好者耿衛在撫仙湖潛水探險時的一個驚人發現,撫仙湖水下古遺蹟進入人們的視野。
  • 探秘撫仙湖的水下千年古城,走進中國最大的高原深水湖泊
    「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渾濁,惟撫仙湖最清」在《徐霞客遊記》中,我們能看到撫仙湖的美離不開撫仙湖的清澈湖水。在這撫仙湖下,有一座傳說中的水下古城,有人說是俞元古城,也有人認為是古滇遺址,但這些都不是定論。
  • 在雲南有一個神秘的高原湖,湖底有古城,傳說可能是古滇國的國都
    瀘沽湖、洱海和滇池是雲南最著名的湖泊,而最神秘的高原湖泊則是撫仙湖,據說這裡的湖底是一個古城遺址,漂浮著數不清的屍體,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古滇國都城,也可能是漢唐時期突然消失的古俞元縣城。耿衛,從小在撫仙湖長大,是一位專業的潛水員,在水下發現了一些古老的建築遺址,讓他想起了當地一個神秘的傳說,撫仙湖底沉著一座古城。之後耿衛又多次潛入湖底,拍攝了大量照片,刊登在雲南《春城晚報》上,引起人們種種猜測,其中有水下建築是祭臺,有碼頭,有古城,眾說紛紜,還引起了央視和考古隊的注意。
  • 能量通道——揭開日冕加熱與太陽爆發之謎的鑰匙
    現在,這些問題的謎之面紗被漸漸揭開,讓我們看看科學家們是如何探索揭開日冕加熱與太陽爆發之謎的吧。日冕加熱之謎太陽不是一個質地均勻的氣體球,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太陽更像一個巨型「大洋蔥」。因此,科學家們24小時監測太陽爆發活動,力求揭開太陽爆發之謎。科學家發現,太陽爆發前有一個很重要的物理過程,那就是能量儲存過程。當能量儲存到一定程度,並受周圍環境的擾動時,太陽上的大尺度磁場結構就會爆發並釋放能量。而科學家也已經確認,這些能量也來自於太陽內部。
  • 撫仙湖的水下古城,真實存在還是「騙局」,專家都無法回答
    撫仙湖是中國最大的深水淡水湖,有著清澈見底的湖水優美的環境還有一些神秘的傳說,其中最吸人的就是流傳撫仙湖湖底有一座水下古城,關於這座古城,都是眾說紛紜,有人覺得是碼頭水壩,也還有人感覺是祭祀臺和廟宇,也有人感覺是滇國古城或者俞元城,甚至有人感覺是這是一個「騙局」。
  • 寒武紀化石頻出的雲南撫仙湖北岸
    即便是今天,倘若你在登陸澄江市官網,這個可能是全國最有文化底蘊的官方網站,它將歷朝歷代大事件和名人,一一羅列出來,名單之細、羅列之全,讓人嘆為觀止。當然,所有的這一切,都是澄江的底氣和澄江人的自豪。湖面面積達212平方公裡的撫仙湖,在地球上顯得微不足道。撫仙湖平均水深約95米,最大深度約159米,被列為全國第二深的淡水湖泊,撫仙湖儲水容量位列雲南九大高原湖泊之首。
  • 玉溪撫仙湖的傳說,桑田變滄海,古滇王國的寶藏仍睡湖底
    雲南玉溪撫仙湖是一個十分美麗的湖泊,湖面海拔高度為1720米,總的面積為212平方公裡,是我國第二大深水湖,湖水清澈,環境怡人。1992年,在一次科學考察中,科學家們發現撫仙湖底有一個驚世的古城遺蹟,一下子打破了撫仙湖的平靜。那些流傳的傳說如湖中飛騰的海馬,水下古城一再被當地百姓提起。
  • 撫仙湖底驚現兵馬俑?近3000萬人圍觀!請看本期走進科學…
    一時間 微博話題#雲南撫仙湖有多神秘# 圍觀者近3000萬 撫仙湖再次衝上熱搜! 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 一些神秘只流傳於一些古鎮典籍中 甚至變成了一種傳說 雲南撫仙湖 這名字那真是起得仙氣十足 而且水下的神秘世界 多年來都被許多人追蹤待解
  • 「硬核科普」撫仙湖發現神秘「古物」?馬館長這樣解讀……
    而自上世紀末出現的「湖底有古城」的傳言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2001年起,由央視組織的幾次水下考古節目,以直播的形式向全國展示對撫仙湖水底的探尋。大小媒體也隨之連篇累牘地報導,令傳聞中的「水下古城」名氣暴漲,「水下古國」「水下金字塔」等傳說也越傳越神秘。
  • 央視《探索·發現》開播《探秘盤龍城》
    來源:武漢晚報2020年11月10日至17日,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組在盤龍城遺址拍攝。盤龍城遺址1954年被發現,迄今已60餘年,一系列考古發掘工作,逐步揭開了這座3500年前商代早期城邑的神秘面紗。
  • 中國最神秘的水下古城,千年歷史,八個謎團,疑雲重重
    就在2000年的一個冬日,位於雲南專業潛水員耿衛在一次潛入撫仙湖深水中發現了一些較為奇怪的東西,這些東西多為大石料、成規模的石板、石塊,為什麼說這些尋常可見的東西比較奇怪?如果在陸地,這些或許都是較為常見,可在水底,在一些沙、沼澤、泥濘遍布的水底,發現這些東西,絕對令人嘖嘖稱奇。
  • 李耀煌新作《揭開恐龍大滅絕之謎》獲著作權證
    7月8日,國家版權局發布公告,給我市李耀煌原創完成的科學著作《揭開恐龍大滅絕之謎》頒發著作權證。這是李耀煌繼《長成於海洋的山的年輪》《地球古海蝕地貌研究》《探秘古海岸》後獲得的第四張著作權證。
  • 埃及金字塔謎團有望破解機器人將二次探秘(組圖)
    神秘的金字塔機器人探測胡夫金字塔  埃及古老的金字塔藏有許多不解之謎時隔4年,一款新型機器人將在明年春季再度探秘胡夫金字塔,試圖揭開石門之謎。  再次探秘  據法新社12月1日報導,這次的機器人金字塔探秘行動,由英國和中國香港組員的一支聯合考察隊,以及分別由新加坡和埃及組建的兩支考察隊聯手展開。  明年2月,考察隊打算把一個機器人派入胡夫金字塔內,探尋石門內的秘密。機器人由新加坡一所大學設計。
  • 撫仙湖抗浪魚不能吃,你知道為什麼嗎?
    在距昆明市五十二公裡的玉溪澂江縣有一個美麗的湖,名曰撫仙湖,面積約216平方公裡,最大深度159米,平均水深95米,最高透明度達8米,這裡水質清澈,風景優美,湖邊農家樂甚多,每到周末,三五好友,湖面蕩舟,吃吃湖魚,優哉遊哉!這裡盛產一種名貴魚種,稱抗浪魚,是一種小巧細長的湖魚,全長124——186毫米。
  • 17日央視直播石棺打開 數億人目擊金字塔揭秘(圖)
    信報訊:埃及金字塔南北通道懸念將於17日揭開,中國觀眾可在當天CCTV一套(昨天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欄目主編盛振華向記者透露,央視已經正式獲得金字塔探秘活動中國內地的現場直播權。本報將於即日起與央視聯動報導這次探索。  盛振華介紹說這是央視繼老山漢墓發掘、撫仙湖考古後第三次也是首次跨國組織這種大規模的考古現場報導,基於前兩次的經驗,這次組織將更為嚴密,工作人員隊伍和資金投入也都比較龐大。
  • 揭開雲南恐怖湖之謎
    雲南驚現恐怖湖當地人談湖色變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走近科學》。在我國雲南省有一個非常漂亮的湖泊,叫勐梭龍潭,它漂亮到什麼程度呢?據當地居民說,如果從龍潭邊的大樹上掉下一片樹葉落到湖面上,都會有飛鳥飛下來把樹葉銜走,大家可以想像勐梭龍潭的乾淨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