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歷史!NASA下月開啟人類首次小行星採樣任務

2020-09-27 全球每日趣聞

據美國SPACE.COM當地時間9月2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準備在下個月創造歷史,開啟人類首次小行星採樣任務。

OSIRIS-REX探測器計劃於10月20日完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小行星採樣操作,從一塊1640英尺寬(500米)的太空巖石本努(Bennu)上捕獲珍貴的泥土和礫石。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OSIRIS-REX首席研究員Dante Lauretta在周四(9月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無法告訴你我有多興奮。」「我相信我們有能力迎接擺在我們面前的挑戰。」
這個挑戰是相當大的。OSIRIS-REX已經在小行星本努(Bennu)軌道上運行了近兩年,它將於10月20日螺旋形下降,前往一個名為南丁格爾的小隕石坑,目標是一個相對平坦、沒有巨石的區域,寬度只有26英尺(8米)。對於太空飛行器來說,這將是一個相當緊張的擠壓,它的大小相當於一輛15名乘客的麵包車。



位於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的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OSIRIS-REX項目副經理邁克·莫羅(Mike Moreau)說:「這個地方只有幾個停車位那麼寬,周圍環繞著小型建築大小的巨石狀建築。」
而OSIRIS-REX必須獨立採取這一大膽的舉措。信號從地球到10月20日的太空飛行器將需要超過18分鐘的時間,對於實時控制來說太長了。



安全著陸區比任務團隊最初設想的要小得多,他們在設計OSIRIS-Rex時考慮到了165英尺寬(50米)的緩衝。但事實證明,小行星本努比地面望遠鏡所觀察到的要大得多。而最好的採樣材料-新鮮和細粒度的材料,長期沒有暴露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恰好居住在南丁格爾。



OSIRIS-Rex不會在那裡停留太久的。取樣裝置固定在11英尺長(3.4米)的機械臂的末端,只需幾秒鐘。這些汙垢將被一股氮氣吹起,並由採樣頭收集,研究小組成員將其比作汽車空氣過濾器。



然後,OSIRIS-Rex將緩慢而謹慎地離開小行星本努。目標是獲得至少2盎司(60克)的小行星樣本。Rex可能會在不早於2021年1月的一個名為魚鷹的後備地點進行另一次嘗試。
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OSIRIS-REX將於2021年3月離開小行星本努,帶著樣本返回地球。小行星樣本將於9月9日降落在美國猶他州沙漠。


然後,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將研究這些樣本,他們想要了解太陽系的早期,以及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開始的。NASA官員強調,畢竟,小行星是行星形成時期遺留下來的「時間膠囊」。



小行星本努富含含碳有機化合物和水合礦物。因此,它與許多研究人員認為在很久以前通過無數次撞擊幫助地球成為一個宜居世界的太空巖石相似。
據悉,這項耗資8億美元的OSIRIS-REX任務-其名稱是「起源、光譜解釋、資源識別、安全-雷格魯探索者」的縮寫——於2016年9月發射,並於2018年12月31日抵達小行星本努周圍的軌道。

相關焦點

  • 「隼鳥2號」將於下月開始小行星採樣
    日本宇宙研究開發機構(JAXA)近日宣布,其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Hayabusa2)將於2月18日開始俯衝至其目標小行星「龍宮」(Ryugu)表面,開展首次採樣任務。
  • NASA準備創造歷史!準備下個月進行史詩般的小行星採樣演習
    NASA準備在下個月創造歷史。NASA準備創造歷史!NASA準備創造歷史!準備下個月進行史詩般的小行星採樣演習OSIRIS-REx不會長時間停在那裡。探針將通過其採樣機制親吻細小的汙垢,該機制固定在3.4 米機械臂的末端,僅需幾秒鐘。這些汙垢將被一股氮氣鼓風攪動,並被採樣頭收集,該採樣頭團隊將其比作汽車空氣濾清器。然後,OSIRIS-REx將緩慢而小心地從本努撤退,任務小組將評估其捕獲量。目標是獲得至少2盎司(60克)的小行星材料。
  • NASA登陸「貝努」採樣引關注,中國小行星探測任務穩步推進
    ,90年代以來,小行星探測活動日益增多,美、歐、日等國和機構先後完成了各自獨特的標誌性任務,實現了飛越、伴飛、採樣返回等多種方式的探測。、高精度的小行星飛越探測;2010年6月,日本「隼鳥號」(Hayabusa)探測器成功實現了小行星25143糸川(Itokawa)採樣返回,成為世界上首個實現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的探測器;2020年12月13日,我國「嫦娥二號」首次實現小行星4179圖塔蒂斯(Toutatis)
  • NASA探測器奧西裡斯-REx將首次著陸小行星「貝努」Bennu 收集巖石樣本
    NASA探測器奧西裡斯-REx將首次著陸小行星「貝努」Bennu 收集巖石樣本(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宣布,將於下月首次派太空探測車登陸位於地球和火星之間、距地球約3.34億公裡的小行星「貝努」(Bennu),以機械臂收集貝努表面的塵埃和巖石樣本並送回地球,是太陽神載人太空任務計劃以來收集最多樣本的任務
  • 3億公裡外,NASA探測器完成首次小行星採樣
    近日,美國宇航局NASA的首次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迎來重大突破——在3.2億公裡外,OSIRIS-REx探測器完成了對小行星貝努的樣品採集。整個採樣過程大致是這樣的:OSIRIS-REx探測器推進器點火,脫離原本的環繞貝努軌道,伸出觸摸式採樣裝置向貝努慢慢靠近,直到與貝努表面接觸,停留約6秒鐘,期間射出一發壓縮氮氣,將貝努表面物質激起進入採樣裝置頭部的儲存室,然後揚長而去。嗯,場面一度十分混亂。
  • 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月面採樣返回核心任務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首個月面採樣返回任務,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為後續月球及深空探測等任務奠定科學和工程基礎。如果成功,我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相比最近的前蘇聯1976年月球24號採樣返回任務,時隔44年。
  • NASA探測器即於下周降落在貝努小行星的表面,並採樣返回
    如果登陸成功,將是繼日本登陸小行星龍宮後,人類第二次登陸小行星,意義重大。此次登陸,將是探測器通過逐漸降低軌道高度,小心翼翼地進行長達4.5小時的降落,然後在幾秒鐘內接觸並離開這顆小行星。通過接觸其表面幾秒鐘-足夠長的時間將其收集起來灰塵和小卵石。
  • 這是人類距離小行星最近的一次!雷克斯探測器準備採樣模擬
    人類準備對小行星實施採樣模擬!近日,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小行星探測器準備對小行星進行採樣模擬演練!據消息稱,美國宇航局的「歐西裡斯-雷克斯」號宇宙飛船已經成功完成了對小行星「本努」的部分彩排,為其歷史性的小行星表面之旅做好了準備。此次彩排是人類距離小行星Bennu最近的一次。
  • NASA探測器首次觸地採樣,親吻「不死鳥」
    圖片來源: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University of Arizona/NASANASA首次在太空深處對小行星進行採樣,要判斷今天這場史詩般的行動是否成功,可能需要10天左右的時間。
  • 到64億公裡外的小行星採樣!NASA宣布史上最遠採樣地點!
    美宇航局NASA終於要對這顆人類探索過的最遠天體下手了!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也不是開玩笑,日前美國宇航局正式宣布了在64億公裡外的小行星採樣點!64億公裡,什麼概念?要知道,我們距離太陽有一個天文單位,大約149,597,870千米,約為1.5億公裡,而這顆小行星距離我們有近43個天文單位,毫無疑問,這是人類史上最遠的採樣地點,同時這顆小行星本努也是人類探索過的最遠天體。NASA的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雷克斯(OSIRIS-REx)於2018年12月3日到達本努,比預先的計劃早了1年。
  • 「胖五」送「嫦五」 「奔月」採樣去|我國首次,510所擔綱嫦娥五號...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首個月面採樣返回任務,也是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規劃中至關重要的一步,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等科學研究,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將為後續月球及深空探測等任務奠定科學和工程基礎。如果成功,我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三個獲取月球樣本的國家,相比最近的前蘇聯1976年月球24號採樣返回任務,時隔44年。
  • 嫦娥五號採樣任務成功後中國還會到哪些天體上挖土?
    「嫦娥五號」探測器開啟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之旅,目前已經順利完成大部分任務,將返回地球。有了「嫦娥五號」月球「挖土」的成功經驗後,我國是否還會登上其他地外天體進行採樣?被譽為「嫦娥之父」的中國探月工程科學應用首任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為我們進行了解答。
  • 10月21日凌晨6時,NASA太空飛行器將登陸小行星Bennu
    美國在航空航天科技領域內的高水平讓人不得不服,他們不僅早在50年前就將人類太空人送往了月球,更是向太陽系外發射了人類文明史以來飛行最遠的太空飛行器旅行者1號和2號,而明天,也就是北京時間10月21日凌晨6點,
  • 人類首次小行星著陸:NASA深空探測器成功在小行星本努星著陸
    為什麼要探測小行星本努太陽系中光兩條小行星帶就存在數百萬顆小行星,那麼為什麼上百萬顆小行星中偏要選擇本努進行著陸探測呢?其實,在深空探測任務中對目標的選擇都是有不同維度的綜合考量的。利於深空探測器的採樣工作。
  • 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即將登陸小行星並採樣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布,旨在進行小行星採樣並返回的OSIRIS-REx探測器將於10月20日登陸小行星貝努(Bennu,即小行星101955)。  這臺卡車大小的探測器裝有一個機械臂,用來收集小行星表面的樣品。科學家們希望這項任務能加深我們對行星形成及生命起源的了解,並更深入地探索可能影響地球的小行星。
  • 太空採樣大盤點·阿波羅和月球號
    隼鳥2號返回艙再入地球大氣層形成的「火流星」 | JAXA [1]主動前往太空採回樣品,在人類歷史上還不多見。短短半個月裡兩份來自太空的「土特產」,這無疑是2020這個坎坷之年回饋人類智慧和堅韌的一份大禮。
  • 小行星上採樣太多,美國探測器太空「漏石頭」
    (圖片來源:美國航空航天局網站)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袁原)由於在小行星貝努表面採樣過多,美國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收集的一些碎石樣本洩漏到太空。據美聯社24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23日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上述消息。
  • 在小行星上採樣太多 美國探測器「漏石頭」到太空
    由於在小行星貝努表面採樣過多,美國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收集的一些碎石樣本洩漏到太空奧西裡斯-REx20日在小行星貝努表面「一觸即走」,利用機械臂採集表面樣本。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估計,機械臂掘進貝努粗糙、易碎表面48釐米深,採集了大約400克樣本。這是美國航空航天局探測器首次執行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任務項目首席科學家丹特·勞雷塔說:「說實話,採樣試驗進行得不可能更好。」但是,由於樣本洩漏,「我們幾乎成了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 安貝斯 | 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完成!一圖回顧嫦娥五號...
    來源: 安貝斯控制臺 舉報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著陸地球,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 NASA對特洛伊小行星的首次飛行任務整合了第二臺科學儀器
    露西(Lucy)將是第一個研究特洛伊小行星的太空任務,這是太陽系外行星的遺留構件,在木星的距離內繞太陽運行。該任務的名稱來自化石人類祖先(她的發現者稱其為「露西」),其骨骼為人類的進化提供了獨特的見識。同樣,露西任務將在40億多年前徹底改變我們對行星起源和太陽系誕生的認識。由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的一個團隊開發的L'TES實際上是一種遠程溫度計。當露西(Lucy)飛船首次執行對這群人的飛行任務時,它將測量史無前例的七個物體,它將測量特洛伊小行星發射的遠紅外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