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眼界!人類準備對小行星實施採樣模擬!
近日,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小行星探測器準備對小行星進行採樣模擬演練!
據消息稱,美國宇航局的「歐西裡斯-雷克斯」號宇宙飛船已經成功完成了對小行星「本努」的部分彩排,為其歷史性的小行星表面之旅做好了準備。此次彩排是人類距離小行星Bennu最近的一次。
奧西裡斯-雷克斯自2018年以來一直圍繞著本努運行,計劃在4個月後嘗試俯衝到地球小行星表面取回陸地樣本,並在2023年將樣本帶回地球。周二(4月14日),在美國宇航局所謂的「檢查點預演」期間,奧西裡斯-雷克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本努的表面,同時進行了樣品採集過程。馬裡蘭州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OSIRIS-REx項目經理Rich Burns說:「這次預演讓我們驗證了飛行系統在下降過程中的性能,特別是自動更新和檢查點燃燒的執行。」
在2020年4月14日的檢查點預演中,這幅藝術家的概念圖展示了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太空飛船的軌道和配置。
在它的第一次試運行中,OSIRIS-REx完成了它在一次真正的小行星採樣嘗試中將要進行的四項操作中的兩項:軌道偏離燃燒和「檢查點」燃燒。
首先,飛船點燃引擎,離開圍繞本努的0.6英裡(1公裡)軌道,下降到更接近太空巖石的表面。大約4個小時後,當奧西裡斯-雷克斯處於大約410英尺(125米)的高度時,它進行了檢查點燃燒,使太空飛行器沿著軌道向第三次機動的位置移動,稱為「配合點」燃燒。但是,飛船沒有進行第三步,而是在下降9分鐘後後退。在返回軌道之前,它到達了246英尺(75米)的高度——這是它目前最接近的高度。
OSIRIS-REx不僅成功地執行了這兩個測試操作,而且還練習了部署採樣臂,即所謂的觸摸-移動採樣機制(TAGSAM)。「夜鶯」號上的照相機和傳感器也利用了近距離採集採樣點的數據,美國宇航局最近將採樣點命名為「夜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計劃於8月25日在南丁格爾進行首次取樣嘗試,該太空飛行器計劃於2021年3月開始其2.5年的返回地球之旅。
美國宇航局的奧西裡斯-雷克斯宇宙飛船於2020年4月14日拍攝了這一系列小行星本努的照片,這是該任務的樣本收集活動的首次預演。這個動畫顯示了SamCam儀器的視場,飛船在「檢查點」燃燒和「反向」燃燒之間的10分鐘內接近並離開小行星表面。該太空飛行器的採樣臂——被稱為「觸摸-走樣本採集機制」(TAGSAM)——可以在框架的中心部分看到。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由於冠狀病毒大流行,大多數NASA員工——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許多人——已經被命令在家工作,但任務控制人員依然能夠順利地完成周二的排練。
NASA官員在聲明中說:「作為『COVID-19』響應的一部分,任務團隊在過去一個月的檢查點預演準備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遠程工作。」「彩排當天,有限的人員從洛克希德·馬丁太空公司的設施、美國宇航局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和亞利桑那大學對太空飛行器的遙測進行了監控,採取了適當的安全防範措施,而團隊的其他成員則在遠程執行任務。」
伯恩斯補充說:「在國家危機時期完成這一裡程碑式的任務,證明了我們團隊的專業精神和專注力。」「這充分說明了他們『敢想敢幹』的態度,希望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能帶來一點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