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探測器為何要到貝努小行星採樣

2020-10-22 晨株洲

奧西裡斯-REx探測器降落小行星(模擬畫面)

美國奧西裡斯-REx探測器20日在小行星貝努表面「一觸即走」採集樣本,並計劃把樣本送回地球進行研究。這是美國第一個小行星採樣探測任務。那麼美國為何送探測器赴貝努採集樣本?採樣具體如何進行?小行星採樣又有何重要性?

尋找太陽系形成乃至生命起源的線索

奧西裡斯-REx探測器英文全名為「起源、光譜釋義、資源識別與安全-風化層探測器」,它的首要任務就是去貝努小行星採集樣本,尋找太陽系形成乃至生命起源的線索。它配有一個機械臂,上面的探頭專門用於收集小行星表面物質樣本。該探測器於2016年9月8日發射升空,2018年12月3日抵達貝努附近。

在對貝努表面採樣區域進行探測研究、綜合分析後,任務團隊最終選定採樣點「夜鶯」,因為該區域被認為擁有數量最多的細顆粒物質,同時地理狀況最有利於保證探測器安全。

遠程操作,探測器自動完成採樣

整個採樣過程持續約4.5小時,任務團隊遠程操作,探測器自動完成。探測器首先點燃推進器,脫離繞貝努運行軌道,緩緩靠近貝努表面。下降過程中,其太陽能電池板在探測器上方以Y字形翼狀展開,以避免接觸到貝努表面。隨後,探測器採取「一觸即走」式採樣:探測器噴出加壓氮氣吹起貝努表面的塵土和小卵石,幫助探測器機械臂上的採樣探頭收集樣本。採樣探頭是探測器唯一與貝努進行「親密接觸」的部分,整個接觸時間僅數秒。

在完成採樣任務後,探測器點燃助推器飛離小行星至安全距離。據介紹,奧西裡斯-REx探測器此次會收集最少60克、最多2公斤的樣本帶回地球。這將成為自阿波羅任務帶回月球樣本以來,人類從太空帶回樣本量最大的採樣任務。

按計劃,探測器將於2023年9月從地球近旁飛過時把樣本艙彈出送回地球。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如果一切順利,這些樣本將供數代科學家持續研究。

研究如何保護地球免受撞擊危險

小行星貝努目前距離地球約3.2億公裡,有45億年歷史,蘊含源自太陽系早期的物質。據美航天局介紹,貝努有可能在下世紀末撞擊地球,撞擊概率為2700分之一。

科學家認為,類似貝努的小行星可能曾為地球提供水和有機化合物,可能富含有價值的資源和貴金屬。研究貝努將增加人類對行星形成及地球生命起源的了解,為將來進一步探索太陽系打下基礎。同時,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貝努找到更多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了解它們的軌道和物理特徵,在此基礎上研究如何保護地球免受撞擊危險。(據新華社)

【來源:株洲晚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科普:美探測器為何要到貝努小行星採樣
    新華網新華社華盛頓10月20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奧西裡斯-REx探測器20日在小行星貝努表面「一觸即走」採集樣本,並計劃把樣本送回地球進行研究。這是美國第一個小行星採樣探測任務。那麼美國為何送探測器赴貝努採集樣本?採樣具體如何進行?
  • 美宇航局探測器在貝努小行星採樣成功,三年後返回地球
    ,2018年底到達,探測發現貝努小行星存在含氫氧基的分子,說明這顆小行星曾在某個時刻與水發生過反應,天文學家推測認為它很可能是從一顆存在過液態水的更大的行星母體上分離出來的。除了對貝努小行星進行近距離觀測之外,奧西裡斯-REx探測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去貝努小行星採集樣本
  • 小行星上採樣太多,美國探測器太空「漏石頭」
    10月22日拍攝的三張圖片製作的動圖顯示一些碎石樣本正在從美國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洩漏到太空中。(圖片來源:美國航空航天局網站)新華社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袁原)由於在小行星貝努表面採樣過多,美國小行星探測器「奧西裡斯-REx」收集的一些碎石樣本洩漏到太空。據美聯社24日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科學家23日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上述消息。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冥王號」探測器將從貝努小行星上收集60至2千克的巖石物質。這將是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從太空中收集地外物質數量最多的一次任務。以下是NASA關於貝努小行星已知的信息:1、很黑貝努小行星被劃分為B型小行星,這意味著它富含碳。由於這個原因,其表面反射的光極少,約為入射光的4%。相比之下,太陽系最明亮的行星金星可以反射大約65%的入射光,地球可以反射30%的入射光。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
  • NASA小行星採樣探測器緊急返航,或將解開生命起源之謎
    起因——近地天體的威脅 奧西裡斯-REx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第一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於2016年發射。 下圖是貝努小行星的軌道示意圖。註:藍色軌道是地球,綠色軌道則是貝努。不過他們非常有信心——奧西裡斯-REx採集到的樣本比預想的更多。 奧西裡斯-REx 任務設定了一個目標,即從貝努小行星上收集到至少60克的小行星樣本。根據機械臂和收集器拍攝的圖片,團隊成員有信心他們已經抓到了至少400克的樣本,甚至更多。
  • 人類探測器完成對小行星「貝努」的採樣,將帶回太陽系早期信息
    就能源資源而言,從木柴、水力,到煤炭、石油、天然氣,乃至到核能的利用,都是基於人類基礎科學的探索,可以說每一次技術革命的進步,都是因為人類的探索又向前邁進了一步。也正是如此,所以人類也在努力地探索宇宙,從原始人類的仰望星空,到我國明代的萬戶飛天,到現在的空間站建設,都是探索精神的體現。
  • 美探測器完成對小行星貝努的採樣
    2016年9月8日,人們觀看搭載奧西裡斯-REx探測器的「宇宙神5」型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新華社/美聯)新華社華盛頓10月20日電(記者譚晶晶)美國航天局20日報告說,探測器奧西裡斯-REx當天在小行星貝努表面「一觸即走」,利用機械臂採集了一些表面樣本。整個採樣過程持續約4.5小時,由探測器自動完成。按計劃,探測器將於2023年將樣本送回地球進行研究。
  • 德媒:NASA採集貝努小行星碎石樣本 或在下世紀靠近地球
    在這次歷時約4個半小時的活動中,「冥王號」探測器以每小時0.3公裡的緩慢速度接近貝努小行星,隨後著陸,停留5秒鐘收集碎石。NASA稱,該太空飛行器隨後成功發射推進器,使其離開小行星表面。報導描述了採集過程:大小相當於一輛大麵包車的「冥王號」探測器朝著小行星大傾角下降,然後進入一個大約3個停車位大小、周圍巨石環繞的區域。該探測器伸出一個名為「塔格薩姆」的機械臂,接觸小行星大約5秒鐘。期間,探測器噴射加壓氮氣攪動小行星表面,吸走一份60到2000克的樣本,然後滑離。由於距離遙遠,NASA在地球上的團隊看到這些事件有18.5分鐘延時。
  • 蓋子沒蓋嚴,NASA探測器採到的小行星樣品正在漏掉
    NASA「奧西裡斯-雷克斯」探測器10月23日的採樣行動從貝努小行星表面採集到了太多物質,以至於其採樣頭的口蓋都因被卡住而沒關好,導致這些物質漏出,進而正迫使NASA改變任務實施方案。官員們在10月23日由NASA匆忙召集的一場媒體通報會上說,從所拍到的採樣設備頭部照片來看,有物質正在通過一個聚酯膜上的一道縫隙從容器中漏出,而那個膜片原本應封住採樣頭底部。
  • 貝努小行星2135年將近距離「拜訪」地球,到時地球還安全嗎?
    貝努小行星的直徑約為500m,每隔六年就會接近地球一次,這時,天文學家可以在地球上看到這個天體。所以,人類必須要完全認識貝努,研究貝努。模擬小行星撞擊地球美國航天局在2016年9月發射了一顆貝努小行星探測器
  • NASA歐西裡斯號OSIRIS-Rex探測器的最新研究:「貝努」是顆含有生命成分的古老小行星
    「一觸即走」的採樣目標是鑽探並收集至少數10克至2公斤的樣本。 PHOTOGRAPH BY NASA/GODDARD/UNIVERSITY OF ARIZONA(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美國國家地理(撰文:MICHAEL GRESHKO 編譯:邱彥綸):美國航太總署(NASA)歐西裡斯號(OSIRIS-Rex)探測器的最新研究結果為即將展開的採樣行動更添刺激。
  • 來看地外星球採樣返回那些事
    例如,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在完成對龍宮小行星採樣任務後,將於今年底返回地球;而美國首個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奧西裡斯-雷克斯」也在今年10月對貝努小行星進行了採樣。地外星球採樣返回,正成為空間探測的一大熱門。
  • 來看看地外星球採樣...
    例如,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在完成對龍宮小行星採樣任務後,將於今年底返回地球;而美國首個小行星採樣返回探測器「奧西裡斯-雷克斯」也在今年10月對貝努小行星進行了採樣。地外星球採樣返回,正成為空間探測的一大熱門。
  • 跟蹤可能撞地球的小行星轉了1年,NASA探測器決定下手了
    跟蹤貝努小行星「偷拍」了一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探測器終於確定了採樣地點。肩負NASA首個小行星採樣返回任務,OSIRIS-Rex在2016年9月發射升空,經歷近兩年的長途跋涉才接近貝努,此後圍繞著這顆小行星觀察,伺機接觸採樣。
  • 美國3億公裡外好不容易採到的小行星樣品卻洩漏太空,怎麼辦?
    採樣臂(TAGSAM)與貝努表面接觸後,先是向貝努表面發出高壓氮氣,然後使用採樣臂頭部捕獲氣體揚起的貝努表面物質。採樣完成後,「奧西裡斯-雷克斯」會進行兩次確認採集樣品是否足夠,如果超過60g就會送到樣品返回艙,待送回地球。然而,在2020年10月23日的採樣行動中,由於「奧西裡斯-雷克斯」由於從貝努小行星表面採集到了過多樣品,採樣頭的口蓋被卡住沒關密封緊,導致樣品漏出。
  • 為何要去小行星挖土?專家:這是意義重大的「太陽系考古」
    從工程角度,首先要考慮可行性。例如項目預算能買多大推力的火箭,能把探測器送到多遠的地方,以此劃定一個選擇範圍。如果要登陸採樣,那麼小行星的自轉速度就不能太快,以免增加任務難度和風險。  同時還要從探測價值方面考慮。
  • 為何要去小行星挖土?專家:這是意義重大的「太陽系考古」
    從工程角度,首先要考慮可行性。例如項目預算能買多大推力的火箭,能把探測器送到多遠的地方,以此劃定一個選擇範圍。如果要登陸採樣,那麼小行星的自轉速度就不能太快,以免增加任務難度和風險。  同時還要從探測價值方面考慮。太陽系裡有近地小行星、主帶小行星等多種類型,其軌道分布、成份等都有差異。
  • 除了嫦娥五號,還有哪些探測器從太空採樣返回?
    三次採樣分別帶回了101克、55克和170克月球樣品 | NASA/Meyer [3] 阿波羅和月球任務採回的樣品被接下來四十多年裡的行星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鑽研至今,幫助人們揭開了諸多月球謎題。但遺憾的是,隨著阿波羅載人登月的成功,美蘇太空競賽迅速進入了尾聲,月球採樣熱潮在鼎盛時期戛然而止——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任務之後,月球採樣沉寂了整整44年。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採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探測器傳回數據,仿真採樣區地理模型並全程模擬採樣,為採樣決策和各環節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並給予採樣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