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中有著許許多多的小行星,對我們人類來說,它們都是將來可資利用的豐富礦藏,未來人類可以在小行星上挖礦,可以移民小行星,也可以將小行星打造成星際飛船,但在現階段,我們還只能對小行星進行觀察測量,處於科研探索階段,最多也就是從小行星上採樣返回測定它上面的物質情況了。
在小行星取樣研究方面,美俄日三個國家技術最先進,近期美日兩個國家都進行了了對小行星的取樣返回,日本隼鳥二號探測器於2019年11月份對龍宮小行星進行了表面取樣,3月13日開始返回,預估今年12月份返回地球。
而據美國媒體報導,10月20日,隸屬於美國宇航局(NASA)的奧西裡斯-REx探測器在小行星貝努表面採集了樣本,下一步該探測器將會把樣本送回地球。
貝努是一顆近地小行星,目前距離我們約3.2億公裡,它的軌道經常會與地球的軌道的某個位置重合,因此未來有與地球相撞的可能。
這顆小行星最早發現於1999年,直徑500米左右,科學家認為它上面保存著太陽系初期的原始物質,所以對它的探測研究有助於揭開太陽系初期狀態和形成之謎,美國宇航局於2016年向貝努發射了奧西裡斯-REx探測器,2018年底到達,探測發現貝努小行星存在含氫氧基的分子,說明這顆小行星曾在某個時刻與水發生過反應,天文學家推測認為它很可能是從一顆存在過液態水的更大的行星母體上分離出來的。
除了對貝努小行星進行近距離觀測之外,奧西裡斯-REx探測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去貝努小行星採集樣本,它配有一個機械臂,末端有一個小盒子專門用於收集小行星表面物質樣本。10月21日,美國宇航局對外宣稱探測器挖礦成功!已經收集了貝努小行星上的巖石樣本,採樣地點位於一個被命名為「夜鶯」的地方,因為這裡細碎顆粒物比較多,容易取樣,整個採樣過程持續約4.5小時,但是真正取樣的時間不到15秒鐘。
取樣過程是遠程操作探測器完成的,探測器得推進去點火脫離原有的繞貝努運行軌道,緩緩靠近貝努表面,下降過程速度很慢,到達貝努表面時採取「一觸即走」式採樣,探測器機械臂噴出加壓氮氣,將貝努表面的塵土和小卵石吹起,採樣探頭收集樣本,數秒鐘時間便完成了採樣,預估這次採樣將採集60~2000克貝努小行星的表面物質。
之後奧西裡斯-REx探測器將開始返回地球,預估它將於2023年9月從地球近旁飛過時把樣本艙彈出送回地球,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將其回收後,就可以研究來自貝努小行星上的原樣物質了。
參考資料:
《北京晚報》10月22日文章《整個採樣過程持續約4.5小時!美探測器為何要到貝努小行星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