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地球在太陽系中安全嗎?在太陽系中有無數的星體,大家都知道的有月球,金星,木星,火星行星等,這類星球按照規定的軌道運行了數億年,不可能和地球發生碰撞。但是,太陽系中存在無數的小行星,他們質量和體積都比行星小,他們中大部分也有自己的軌道,和地球永不相遇。
太陽系及其小行星
然而,小行星的數量太多了,以至於總有一些小行星會到達地球附近,對地球產生威脅。貝努就是其中最為著名的小行星。1999年9月11日,貝努被科學家發現,其距離地球約1.22億公裡,每1.2個地球年繞太陽飛行一圈,速度約為每小時10萬Km。貝努小行星的直徑約為500m,每隔六年就會接近地球一次,這時,天文學家可以在地球上看到這個天體。
貝努小行星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和預測,貝努在2135年將會穿過地球和月球之間,大約在22世紀末將近距離靠近地球,到時候貝努有可能被地球引力所捕獲,這個概率約為1/2500。雖然其直徑只有500m,然而萬一高速碰撞地球表面,對地球將產生無法估量的嚴重後果。畢竟,一代地球霸主恐龍的滅絕,也只是因為一顆直徑10km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所以,人類必須要完全認識貝努,研究貝努。
模擬小行星撞擊地球
美國航天局在2016年9月發射了一顆貝努小行星探測器,名稱為「奧西裡斯-雷克斯」。2018年12月3日,經過兩年的漫長的「追逐」過程,探測器終於到達貝努上空約20公裡處,開始與貝努伴飛。探測器將貝努的照片傳回地球時,我們才真正地看見這顆距離我們1.2億公裡外的天體的廬山真面目,貝努的表面上存在廣泛而豐富的含水礦物。通過初步的觀測數據,科學家發現,貝努上存在含氫氧基的分子,這意味著貝努的巖體曾經與水發生過反應,這也意味著貝努的母體是一顆體積更大,含有水的行星。
探測器發射
根據貝努的特徵,科學家認為貝努是太陽系形成之初的殘留,它攜帶著太陽系早期誕生的秘密,這也證實了水在太陽系乃至宇宙中並不少見,而水的存在是我們衡量是否存在生命的一個重要標準,因此研究貝努對於人類揭開生命的起源具有重要的意義。2020年7月,探測器成功在貝努上獲取了60g物質樣本,並將物質放入了返回艙,大約在2023年9月,探測器將飛鄰地球並將返回艙送回地球,人類就可以通過物質樣本研究直接的研究貝努了。
貝努小行星真的會撞擊到地球嗎?我們現在無法獲得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就算到22世紀末貝努真的會威脅到地球,我們相信,那個時候我們人類的科技空前發達,通過科技完全在外太空摧毀貝努。然而,在太陽系中,地球遭受很多小行星的威脅,人類無法監測所有小行星的運動軌跡,一旦有某些大質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以我們現有的技術或許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