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7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下班吃過晚飯,四航院新入職員工陳燦鵬便拿上筆記本,匆匆趕往四航院主樓710會議室。剛到會議室門口,陳燦鵬就聽到同事們在用英文討論施工設計方案。這裡是英語角,陳燦鵬之前只在學校見到過,沒想到工作後在設計院也會有英語角。
這次參加英語角學習的人中除了一位年紀稍長的外籍教授,其他很多人都和陳燦鵬一樣是四航院的新員工。
隨著四航院海外業務的拓展,對員工外語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雖然新招的員工英語成績都不錯,可一遇到設計與施工的專業術語就「敗下陣來」。為此,新員工入職培訓時,四航院組織人事處策劃了英語角活動。英語角活動每周四舉辦,從下午六點半持續到晚上八點半,英語角還拓寬了「招生」範圍,所有四航院的員工都可報名參加。課程主題涵蓋碼頭設計與施工、國外風土人情、發音糾正、書寫表達等方面。
「晚上好,今天英語角主題是高樁碼頭的設計,請大家用英語簡單介紹一下高樁碼頭。」這是加拿大籍教授愛德華在英語角學習前的開場白。
陳燦鵬雖然入職不到一年,但他已經參與過多個高樁碼頭的設計,也了解設計高樁碼頭要考慮水文條件、地質狀況、上部荷載等因素。正當他想發言時,卻犯了難。這些專業名詞用英語如何表達?陳燦鵬掏出手機,查起了電子詞典。這時,同事盧玉敏熟練地用英語和教授交流了起來。看著正在查單詞的陳燦鵬,盧玉敏想到了三個月前的自己。
三個月前,四航院英語角還不溫不火,盧玉敏對英語角的學習動態也並不關注。「總覺得自己英語挺不錯的,在學校每次考試都能考高分,所以並沒有熱情去參加英語角活動。」盧玉敏說。
第一次去英語角還是陪著其他同事來「打醬油」的,沒想到卻幫了自己。那一次英語角分享的主題是混凝土的種類和適用範圍。盧玉敏第一次感到對英語的無力感,明明都是熟悉的中文詞語,卻無法用英語準確地表達出來。「如果公司派我到海外項目工作,我該怎麼辦?不可能現查詞典吧,多不專業啊,以後得多來英語角。」盧玉敏下定了決心。
從那以後,盧玉敏堅持每周來英語角學習。每次課程主題他都能學到很多專業詞彙。愛德華還教大家地道的英語表達方法,糾正錯誤發音……有一次帶外國業主參觀碼頭,盧玉敏用英語介紹沉箱碼頭時的流利和自信給業主留下了深刻印象。
看著盧玉敏從容地用英語談完了自己對高樁碼頭設計的看法。陳燦鵬充滿了羨慕,下決心也要利用英語角把英語學好。
參加過英語角學習的很多員工已經被派往四航院海外項目。英語角越辦越火,主題也更加豐富,從高樁碼頭的設計到水下自護混凝土的發展……這不,學員們正在討論希望每周再增加一次英語角學習活動。
來源:四航院
點擊圖片,回顧精彩內容
原標題:《設計院裡的英語角》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