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殘疾人日|愛殘助殘,不止在今天

2020-12-05 騰訊網

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屆聯合國大會舉行了自聯合國成立以來首次關於殘疾人問題的特別會議。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2月3日定為「國際殘疾人日」,旨在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

殘疾,可分為先天性殘疾和後天性殘疾

導致先天性殘疾的常見原因有近親婚育,遺傳因素,子宮內發育缺陷,父母吸毒、吸菸、嗜酒等不良行為,母親妊娠期患某些疾病、服用不當藥物,生產中胎兒缺氧、損傷等。

後天性殘疾也稱獲得性殘疾,導致後天性殘疾的主要因素有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如乙型腦炎、麻疹、糖尿病、高血壓、精神疾病等;意外傷害也可以導致殘疾,如交通事故、工傷、輻射和其他傷害。

目前全世界有超過10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殘疾,其中80%居住在發展中國家。殘疾人更容易遭遇歧視和偏見,他們面臨許多障礙,經常難以享受到普通人所享有的教育、保障、就業及其他基本社會服務。

為殘疾人同胞做好以下六件事,讓每個生命得到同樣的尊重!

來源:南京同仁醫院

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謝。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

抗擊疫情

大醫同盟與您在一起!

相關焦點

  • 愛爾公益基金會丨獻禮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殘健共融
    (記者/魏炯才)2020年12月3日是 「國際殘疾人日」,扶殘、助殘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殘疾人事業是人道主義的事業,是一項崇高而又光榮的事業,是人類進步和正義的事業。近日,愛爾公益基金會以助殘公益舉辦足球友誼賽、慈善晚會等系列活動形式為第29屆「國際殘疾人日」獻禮。
  • 【國際殘疾人日】讓每一個生命自由舒展
    今天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今年的主題為——更好地重建:朝著一個包容殘疾人、無障礙和可持續發展的後新冠肺炎疫情世界。 12.3國際殘疾人日 他們雖沒有明亮的雙目
  • 國際殘疾人日|一個也不能少!這張助殘脫貧成績單,很暖心!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我國「十三五」殘疾人脫貧攻堅已取得決定性成就,貧困殘疾人數逐年減少,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殘疾人康復服務逐步完善,殘疾人就業幫扶邁出堅實步伐......一張張助殘脫貧成績單顯示我國8500萬殘疾人正在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豐碩成果。
  • 我省將成立助殘就業創業公益聯盟 -政府信息公開-廣元市人民政府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今年的主題是「重建更美好生活」。記者從省殘聯當天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獲悉,省殘疾人服務中心、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等10個單位將共同發起,邀約一批在全省範圍內有廣泛影響力、有助殘意願的機關事業單位、高等院校、愛心企業和社會組織等,聯合籌備成立「四川省助殘就業創業公益聯盟」,合力促進殘疾人較為充分、較高質量就業。
  • 【國際殘疾人日】用微笑面對生活……
    【國際殘疾人日】用微笑面對生活…… 2020-12-03 19: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100戶農村家庭今年可免費安裝光伏發電設備 貧困殘疾人將有「陽光...
    ▲今年全國助殘日前夕,「光伏助殘」項目正式籤約啟動。  實施「精準扶貧光伏助殘」公益項目對於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尤其是幾乎沒有穩定收入的一戶多殘困難家庭來說,是長期穩定的收入來源。  【亮點】  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努力給殘疾人送福利  開辦「助殘超市」  贈予困難殘疾人生活用品  2010年,廈門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了全國首個「助殘超市」,並陸續拓展出翔安、同安、集美、海滄四個「助殘超市」分部,定期向一戶多殘困難殘疾人家庭分發大米
  • 溫州招行舉辦 「國際殘疾人日」公益活動
    溫州招行舉辦 「國際殘疾人日」公益活動 2020/11/30 07:48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1494
  • 《好人在身邊》文化助殘「絲路行」走進張掖
    從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從秋末到初冬,經歷三周多的時間,往返3000多公裡,甘肅衛視《好人在身邊》欄目走進張掖、酒泉、嘉峪關三座城市,為當地的殘疾人朋友帶去了精心準備的文化助殘活動。文化助殘「絲路行」系列活動,是由甘肅省殘疾人聯合會以及甘肅衛視《好人在身邊》共同策劃並發起的一項大型文化助殘活動。
  • 張海迪:帕運健兒讓更多殘疾人看到生活希望
    原標題:帕運健兒讓更多殘疾人看到生活希望——專訪中國代表團團長張海迪 新華社裡約熱內盧9月17日體育專電(記者姬燁 顧涓 何軍)2016年里約帕運會即將於18日結束,中國代表團發揮出色,暫列金牌榜和獎牌榜雙第一。
  • 今天是國際殘疾人日,「特教園丁獎」頒給了這群有愛的老師們_新華...
    交匯點訊 今天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由中國殘聯、教育部、交通銀行共同設立的「特教園丁獎」頒獎儀式在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隆重舉辦。江蘇省副省長趙世勇出席並講話。  諸多獎項的背後,是黃豔萍對學生的拳拳之愛。黃豔萍告訴記者,她曾連續兩年多,每月自掏腰包為班級一名家庭困難的學生訂午餐。這個男孩笑容可掬,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只能說出簡單的詞語。「我發現,每頓飯他都狼吞虎咽,吃了還想吃。後來調查才得知,男孩特別的吃飯習慣是因為家庭困難。」黃豔萍說。
  • 講好重慶殘疾人故事:田應生求真務實推進綦江區石角鎮殘疾人事業...
    華龍網11月23日15時訊(記者 劉柳)連續五年擔任綦江區石角鎮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田應生在殘疾人工作中不斷改善殘疾人的生產生活狀況,以確保社會穩定為重點,求真務實,愛崗敬業、勤政為民、真抓實幹,切實推進該鎮殘疾人事業不斷向前發展。
  • 3769戶殘疾人與龍湖的故事 看11個殘疾人創業扶貧基地的滴水效應
    11月18日,在涪陵區藺市鎮萬松村,來自涪陵區各個地方的11位殘疾人創業典型人聚在了一起,與龍湖公益基金會的負責人一道,開展了一場殘疾人創業扶貧交流座談會。早在2014年,龍湖集團與重慶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合作的「龍湖年貨?
  • 今天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全市「志願北京」註冊人數超400萬
    今天是第35個國際志願者日。記者從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了解到,全市通過「志願北京」平臺實名註冊的志願者已達442.4萬人。今天,在朝陽區創享空間,志願者指導小朋友學習打各種應急繩結。本報記者 和冠欣攝今天上午,由市委宣傳部、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等單位主辦的「匯聚志願之光·點亮美好生活」國際志願者日主題宣傳系列活動在朝陽區創享空間舉行。活動現場,各志願者組織展示了服務冬奧、垃圾分類、應急救援等志願服務主題宣傳,吸引了不少居民。
  • 國際殘疾人日|關愛特殊人群 愛和尊重一起同行
    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今年的主題為——更好地重建:朝著一個包容殘疾人、無障礙和可持續發展的後2019冠狀病毒病世界。我國現有約8500萬殘疾人,他們或許看不見,或許聽不見……你知道嗎?很多普通人做起來輕而易舉的事,對於殘障人士來說,卻難如登天。請給他們多一些關愛和幫助,也多一份理解和尊重!
  • 掌閱作書匠殘疾人員工:「讓我從家庭『累贅』變成頂梁柱」
    11月4日,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雲州中心敬老院「掌閱科技—『作書匠』助殘公益項目優秀殘疾人表彰活動」上,獲得「卓越個人」獎的掌閱作書匠殘疾人員工趙小玉剛上臺就哭成淚人,哽咽著說完自己的得獎感受。出生於1996年的趙小玉,因為小兒麻痺症導致腿腳殘疾。在成為掌閱作書匠之前,她成天窩在家裡,是家裡的「累贅」。
  • 國際殘疾人日|我們站起來了!四川殘疾人體驗外骨骼機器人
    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 韋維 攝影報導12月3日是聯合國設立的「國際殘疾人日」,旨在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促進和維護殘疾人的權利和福祉,並提高人們對殘疾人處境的認識,包括政治、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來臨之際,12月3日,由四川省殘聯指導,四川肢殘協會和電子科技大學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承辦的「科技改變殘疾人生活——外骨骼機器人」展驗活動在四川大學江安校區舉行,來自四川省殘聯、四川大學和成都、眉山的20餘名肢體殘疾人及志願者參加體驗活動。
  • 殘聯:「義肢助殘」在行動
    11月21日,南縣殘疾人聯合會與長沙本和假肢廠共同開展「義肢助殘」活動,免費為殘疾人士安裝義肢取模。 活動現場,技術人員仔細為每位殘疾人士測量、取樣、記錄,並結合殘疾人士自身實際情況和個人喜好為他們打模取型。
  • 河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身體好了,有了穩定的收入,付學淨愛笑了,臉上經常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她說,雙創園讓她站了起來,這個站不單單是身體站起來了,她的精神也站起來了,人生也站起來了。所以,她一直心懷感恩,努力工作,在創業園實現著自己的價值。像付學淨這樣的殘疾人,在雙創園還有很多,他們在這裡不但脫了貧,更找到認同感、價值感。
  • 【每日一習話】殘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為人類社會作出重大貢獻...
    習近平: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古今中外,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自尊自立、奉獻社會的奮鬥事跡不勝枚舉。殘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為人類社會作出重大貢獻。這段話出自2014年5月16日習近平在會見第五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時的講話。
  • 聯合國舉行活動紀念國際殘疾人日
    新華社聯合國12月2日電(記者尚緒謙)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韓國、土耳其、澳大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團2日舉行線上活動,通過殘疾人知識問答、殘疾人藝術品展示和殘疾人樂團表演等形式紀念國際殘疾人日。他在致辭中說,各國在從新冠疫情恢復的過程中,應考慮殘疾人的需求。博茲克爾說,新冠疫情影響到每一個人,但對於全球超過10億的殘疾人來說,疫情使業已存在的不平等和邊緣化更加嚴重。他說,世界並未對新冠疫情的到來做好準備,但可以為從疫情中恢復做好準備,在恢復過程中,必須考慮殘疾人的需求。他呼籲各國政府、聯合國系統、各利益攸關方確保將殘疾人列為新冠恢復計劃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