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聯:「義肢助殘」在行動

2020-12-05 生態南縣

11月21日,南縣殘疾人聯合會與長沙本和假肢廠共同開展「義肢助殘」活動,免費為殘疾人士安裝義肢取模。

活動現場,技術人員仔細為每位殘疾人士測量、取樣、記錄,並結合殘疾人士自身實際情況和個人喜好為他們打模取型。南縣殘疾人聯合會工作人員還逐一向殘疾人士仔細講解假肢的日常護理以及注意事項,並叮囑家屬悉心照料,確保適配成功。

此次活動的開展,不僅減輕了殘疾人士家庭的經濟負擔,還解決了他們自身日常生活難以自理、出行不便等問題,讓殘疾人士有更強的信心和勇氣走出家門、融入社會。

據了解,本次活動將為26名殘疾人士裝配假肢26例。待假肢製作完成後,南縣殘疾人聯合會將統一發放並指導安裝,幫助殘疾人士順利度過磨合期,早日實現對假肢的靈活使用。

圖文:陳欣妤

編輯:段 建 曹 潔

審核:張 斌 崔志文

相關焦點

  • 東安縣殘聯:免費安裝義肢 讓肢殘人士「站起來」
    紅網時刻6月15日訊(東安融媒記者 廖湘)6月15日,東安縣殘聯邀請康復輔助專家,為全縣49名肢殘人士免費安裝義肢,幫助他們重新「站起來」。「來的時候我還是拄拐杖的,現在把義肢裝上去,拐杖也不要拄了,我很開心。」
  • 濟陽區殘聯新時代文明實踐扶弱助殘志願服務隊活動成效顯著
    濟陽區殘聯新時代文明實踐扶弱助殘志願服務隊活動成效顯著 時間:2020-12-04 08:49:33 來源: 濟陽區殘聯 亓京輝為推進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加強殘疾人服務工作,推動助殘志願服務活動深入長效開展,2019年5月,區殘聯成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扶弱助殘志願服務隊
  • 哈醫大一院眼科教授劉平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東北網5月17日訊(徐旭 記者葛金鑫)16日,第六次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哈醫大一院眼科教授劉平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大會表彰了167名「全國自強模範」、100個「全國助殘先進集體」、100名「全國助殘先進個人」、100個「殘疾人之家」和33名「全國殘聯繫統先進工作者」。據悉,全國自強模範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每五年舉辦一次,是中國給予殘疾人事業戰線突出貢獻者及集體的最高褒獎。
  • 株洲雲龍示範區:多措並舉 推進助殘民生工程
    為了解決熊鐵軍的出行問題,雲龍示範區殘聯為他送來了一張多功能電動輪椅。,熊鐵軍很高興,挪動木椅出門迎接,讓他驚喜的是,殘聯工作人員正在拼裝多功能型電動輪椅,這是他期盼已久的出行工具。雲龍示範區:多措並舉 推進助殘民生工程 今年,雲龍示範區殘聯共發放輪椅、坐廁椅、助聽器等輔具100多件,這些貼這「雲龍殘聯」字樣的輔具,正為殘疾朋友的生活提供服務。
  • 《好人在身邊》文化助殘「絲路行」走進張掖
    從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從秋末到初冬,經歷三周多的時間,往返3000多公裡,甘肅衛視《好人在身邊》欄目走進張掖、酒泉、嘉峪關三座城市,為當地的殘疾人朋友帶去了精心準備的文化助殘活動。文化助殘「絲路行」系列活動,是由甘肅省殘疾人聯合會以及甘肅衛視《好人在身邊》共同策劃並發起的一項大型文化助殘活動。
  • 我省將成立助殘就業創業公益聯盟 -政府信息公開-廣元市人民政府
    008450030/2020-08117 關 鍵 詞 我省將成立助殘就業創業公益聯盟
  • 永善免費為58名貧困殘疾人穿戴義肢!
    永善免費為58名貧困殘疾人穿戴義肢!近日,永善縣舉行儀式,為58名貧困殘疾人穿戴義肢。縣人大常委會主任侯志懷,縣委常委、副縣長湯如烈出席儀式。儀式上,侯志懷希望前來穿戴義肢的殘疾群眾,要常懷感恩之心,保持樂觀心態,正確面對困難,響應黨的號召,帶頭遵紀守法,服從當地政府安排,團結鄰裡,積極上進,勤勞致富,爭做對社會更加有用的人。
  • 壹步網:什麼是殘疾人義肢電商平臺
    據中國殘聯「十二五」期間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各類殘疾人總數達到 8500 萬,約佔全國總人口的6.21%。其中持證殘疾人近 3000 萬,在這之中有 1500 萬以上殘疾人生活在國家級貧困線以下,佔全國貧困人口總數的 12%以上。
  • 一周動態 | 殘聯動態大匯總
    城廂區殘聯組織轄區內兒童康復機構工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按照新冠疫情防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行業必須管疫情防控」要求,城廂區殘聯壓緊壓實常態化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行業主體責任,充分認識到核酸檢測在疫情防控中的核心哨點作用,嚴格落實重點人群核酸檢測工作,確保疫情防控「五張網」織牢織密。
  • 義肢也會進化?
    筆者高中時曾經大放厥詞,假設有一天能夠出現這樣的假肢,我願意自斷一臂裝上這種義肢。我心目中的義肢是這樣的。但現實總是很骨感,當時市面上的義肢其實是這樣的。但應該感恩的是,這樣的義肢讓很多不幸失去肢體的人免受異樣的眼光,不管是怎樣的義肢,對於這部分人來說都是具有意義的。但人們不可能滿足於這樣的效果,所以隨著科技的發達義肢也跟著「進化」。筆
  • 湖北100個人、70集體獲省自強模範和助殘先進表彰
    楚天都市報12月2日訊(記者陳倩 通訊員何莉莉)記者今日從湖北省殘聯獲悉,湖北省人社廳、湖北省殘聯日前決定,表彰一批全省殘疾人自強模範和助殘先進。
  • 豐縣殘聯開展殘疾人輔助器具發放活動
    11月27日,豐縣殘聯為353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免費發放輪椅、坐便椅、助行器等輔助器具865件。    下半年,縣殘聯緊緊圍繞精準康復行動,對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對輪椅、坐便椅、助行器等輔助器具有迫切需求的殘疾人進行篩查,協助其辦理申請手續。輔具適配員按照殘疾人需求和身體狀況為其適配輔助器具。
  • 曠視科技推出多個視覺輔助產品樣本 讓扶老助殘服務智能科技化
    一個周三的下午,在中科院殘聯職業康復中心的一間會議室裡,與會嘉賓正在熱切地討論著AI在扶老助殘領域所有可能出現的新的舉措。「盲人高空避障眼鏡」「圖像輔助閱讀項目」「老人防摔倒預警」吸引了與會來賓的目光,並引發熱烈討論。
  • 全球首款成功的意念控制義肢誕生
    據國外媒體報導,芝加哥康復中心(Rehabilitation Institute of Chicago,簡稱RIC)歷時四年終於研究出了全球首款可以由意念控制的智能仿生義肢,目前該項研究成果已被《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收錄。
  • 這款機械義肢讓截肢者豎起了大拇指
    這款叫做 Luke Arm 的義肢是由 DEKA 開發的,DEKA 的創世人 Dean Kamen,就是我們熟悉的平衡車的始祖。不久前設計癖報導過的 iBOT 平衡輪椅許多人應該還有印象,它也是 DEKA 公司的產品。從這幾款產品,我們可以看見 Dean Kamen 對於殘障人士的關懷。
  • 煙臺市殘聯首次承擔中殘聯部級研究課題
    《聽覺言語障礙兒童居家康復服務規範研究》啟動儀式在煙臺市殘聯「陽光家園」隆重舉行。記者在現場獲悉,這是煙臺市殘聯成立30年來,首次作為主要參加單位參與中殘聯部級課題研究。《聽覺言語障礙兒童居家康復服務規範研究》啟動儀式濱州醫學院副院長張慶偉、項目首席專家孫喜斌教授、煙臺市殘聯理事長王宜清
  • 扶貧助殘在行動丨湘潭市換發第三代(智能化)殘疾人證
    當天,市殘聯在嶽塘區行政中心舉行第三代(智能化)殘疾人證換發儀式,並為重度殘疾人送證上門。前期,湘潭市殘聯按照中國殘聯「統一身份編號、統一標識設計、統一基礎信息、統一服務功能、統一密鑰體系、統一卡片選型、統一證卡管理」的要求,完成了版面確認、證卡採購、業務培訓等換證準備工作。殘疾人證是殘疾人享受各項服務的重要憑證,是落實黨和政府各項優惠政策的重要依據。
  • Lifehand2:有觸覺的義肢
    十年前的煙火意外奪走了Dennis Sorenson的左手,從此他開始使用各種義肢。Dennis在裝上新的義肢後需要長期的復健,才能適應和使用義肢。即使現在他已經能夠完成生活中的部分任務,他仍然不能通過義肢感知物件形狀或者軟硬程度。他接受Lifehand2計劃,成為第一個擁有觸覺義肢的人。Lifehand2計劃是為了給肢體障礙者一個能及時反饋觸覺的義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