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金斯:為什麼神創論者「一無所知」?

2021-01-19 科學公園

視頻連結:http://www.56.com/u31/v_MTE1Mjg2MTgw.html#st=0&fromoutpvid=MTE1Mjg2MTgw&


  進化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就他個人經驗談進化論和為什麼神創論者「一無所知」


  我認為我們應當看看宗教的歷史,並為之著迷,就像你看藝術或其他歷史一樣。不過我認為宗教在使我們受教獲益方面一無是處。


  人們信教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生命明顯是被設計出來的,而這一觀點已經被達爾文徹底顛覆了。如果你真的讀過生物學家所寫的關於進化方面的書籍,很難相信你能不被說服,證據絕對清晰明確。毫無疑問,這不是一個存在爭議的話題。歷史是完全確定的,就像地球和其他行星繞著太陽運行一樣確定。


  如果調查是可信的,那麼認為世界的存在不超過10000年的美國人超過40%,這個比例是令人震驚的。這表明了根深蒂固的無知。同時教授兩種截然相反的理論似乎值得稱道,但根本不存在兩種理論。只有一種理論——科學的理論。當然,神創論者不會同意你的觀點,但誰會在乎這幫神創論者呢,他們根本一竅不通。


  我記得最初是父親讓我知道了達爾文和進化論。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我生命中的過山車就此啟動了。從那時起,我成了一個徹底的反宗教者。我經歷過一種可能被你們稱為「自然神論」的中間地帶。在我放棄基督教信仰之後,我最終也徹底放棄了存在某種創意設計師的觀點。


  達爾文使人們成為充滿理性的無神論者。在達爾文之前,你或許也能成為一位無神論者,達爾文本人就是,但那是非常困難的,因為你對於生物所展現出來的完美設計無法做出解釋。達爾文提供了解釋。


  成為宗教信徒還有一些別的理由,比如道德原因,或者因為人們有時會感覺到他們和神之間存在某種私人關係,不管這神是上帝,是耶穌,還是穆罕穆德或別的什麼玩意兒。這些原因導致的宗教信仰不會為進化論所削弱,但認為科學會減少人性,科學為人們描繪出的宇宙和生命是蒼白、寒冷、空虛和荒涼的觀點是大錯特錯了。正相反,科學使它們更加豐富多彩。


  當我死的時候會發生什麼?萬一我死後真的見到上帝怎麼辦?雖然這不可能發生,但我想首先我會說,好吧,你到底是誰?你是宙斯?你是雷神託爾?你是巴力太陽神?你是光明之神密特拉?你是耶和華?到底哪個神是你?為什麼你要煞費苦心地隱藏自己,不讓我們發現你?


  翻譯:無窮的探索 校對:叮噹藍色魚 字幕:RhettZhang

相關焦點

  • 實用英語:「了如指掌」v.s「一無所知」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了如指掌」v.s「一無所知」 2007-08-29 18:19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書邏輯混亂之處
    但無論怎樣,這些都不是本書所要探討的內容。我的定義只涉及行為的效果,是降低或提高這個假定的利他主義者生存的可能性,以及這個假定的受益者生存的可能性。」根據上述內容概括一下,道金斯給「利他性」下的定義:某實體的行為或存在本身能在客觀上縮減自身的生存延續的概率,而增加其他實體的生存概率。
  • 6分鐘讀完道金斯經典作品《自私的基因》
    《自私的基因》是道金斯早年的書,是他一生成就的奠基之作。我們都是從一個受精卵發展而來的,並把所有生存和繁衍的努力還原為另一個受精卵。這是道金斯筆下的瓶頸:一座基因的獨木橋。 注意道金斯說的:「當生物學家來到這裡,開始詢問關於生物學的問題時,他們的問題大多是關於載體的。這些個體生命最初得到生物學家的注意力,而基因則被當做個體生命中的部分零件。我們需要特意的腦力勞動來將這種思維方式掉個頭,並時刻提醒自己,生物體是基因建造的生存工具。」
  • 【荒漠甘泉】(mp3)「應當一無掛慮.」
       「應當一無掛慮。」(腓4:6)    許多基督徒不斷地過著焦急掛慮的生活,有的竟煩惱得可憐。怎樣能在日常忙亂的生活中得到完全的安息是一個值得知道的秘訣。這本書是她在其丈夫重病時開始提筆所著,記錄了她的靈修生活,以及如何在苦難當中如何藉由基督教的禱告來獲得「盼望、忍耐與喜樂」。該書以日記形式書寫,其內文引言主要以《聖經》為依據,也引入了其他神學著作中的段句,並結合夫妻二人的見證和靈修生活,對《聖經》中某些經文展開了非常深入的闡釋。教導人們如何通過閱讀聖經聆聽「神」的話語並明白神的旨意。
  • 二戰中法國的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但在德軍的閃擊戰進攻下,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那麼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但在德軍的閃擊戰進攻下,基本沒有發揮作用,那麼馬奇諾防線真的一無用處,完全是個擺設嗎? 單以軍事論,馬奇諾防線非常有用,起碼它迫使德國人放棄了正面進攻,不得不繞道北方的低地國家進攻,這一點就很值。馬奇諾防線的問題,在於它本身並沒能完全封閉法國邊界,北段沒能像南段直接面對德國的邊界那樣修成,荷蘭人就不太願意,比利時人直接反對,一直扯皮到開戰,北段都沒修。
  • 原形畢露 梁宏達到底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梁宏達到底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閱歷之後,大家就會發現,《老梁故事匯》的質量並沒有多高,所談論的東西也沒有太多的深度。為什麼會知道這麼多事情呢?其實老梁本人就是一個見識很光的人物,興趣廣泛而且口才極好。
  • 一無所取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一無所取,原指一點都沒拿。後也形容什麼都未得到。出自:《三國志·魏志·鍾會傳》裴松之註:「會前後賜錢帛數百萬計,悉送供公家之用,一無所取。」近義詞有:一無所得,反義詞有:不勞而獲,一無所取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沒有可取的東西。
  • 為什麼龍蝦能在臭水溝生存,而在養殖中,死亡率那麼高?
    再加上我們一種客觀的感知,也就是我們對養殖池塘中死亡的小龍蝦心裡會記著,而自然環境中死亡的小龍蝦一無所知。這就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池塘中死亡率高,而外界好像沒什麼死蝦的。
  • 為什麼這麼說?
    為什麼這麼說?「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從字面上不好理解,會讓人一頭霧水。其實,這裡的「三」,並不是實指三次,而是取其在古語中的意思「多次」。「男怕三搖頭」農村人過去深受「女主內,男主外」思想的影響,在一個家庭中,女的幹好家務活,撫養孩子就行,其它的事用不著操心。男人通常才是一家之主,既要承擔養家的重任,又要掌管家裡的一切。
  •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有個特點,大家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
    本文為你解讀的這本書是《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進化論破除了人類直覺所製造的一系列迷信,解釋了很多神創論解釋不了的現象,理解進化論會幫助人類更加了解自己。進化論和相對論一樣,都是科學領域裡少數幾個經久不衰的全民話題。
  • 梁宏達為什麼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呢?
    在後來,老梁經常去中國教育電視臺做嘉賓,所料的話題也不再僅限於體育,教育、娛樂、時政、歷史都有涉獵,做了很多節目,出了很多書。當然,很多人也會說,老梁在很多話題上都是淺嘗輒止,聊得並不透徹。但沒人能否認,如此涉獵之廣的老梁,國內並沒有幾個。首先聲明,我儘管肯定梁宏達的才華,但我不贊成他輕薄雷鋒。
  • 據我所知,喜歡裸睡的人都有這個特點
    你如果去問一個愛裸睡的人:你為什麼不穿睡衣呢?TA多半會說:睡覺穿什麼衣服?或者,TA會接著說:穿著衣服睡覺感覺怪怪的,睡不踏實。他們為什麼不愛穿睡衣呢?真相之一就是:他們怕熱。原標題:《據我所知,喜歡裸睡的人都有這個特點》閱讀原文
  • 為什麼夢裡劇情這麼狗血,還是知不了夢?
    本文關注的是夢界第一奇案:「淡定案」,即為什麼人在夢中見怪不怪?人們常常發現一件奇異的事情,夢界充斥著荒誕離奇的狗血劇情,人會飛,狗會說話,冰冰圓圓投懷送抱,異形大戰天線寶寶。如果將夢體系統比擬為計算機模型,前面所講的迷魂案涉及的是數據的初始化。而這次的淡定案涉及的是如何在第一時間處理接收到的數據,或者稱為數據預處理。關於數據預處理,肉體和夢體的區別是:肉體是聯網,夢體是單機;肉體接收的是網絡數據,而夢體接收的是本地數據。
  • 我們所知的最小的粒子是什麼?
    然後原子就成為了人類所知的最小的粒子。亞原子粒子到了1897年,J.J.湯姆森先生經過深入研究發現了更基本的東西——電子!這是一個革命性的發現,電子技術的先驅們對此感激不盡。一個電子的「平均」直徑是10^-13釐米,比一粒沙子小20000億倍。
  • 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 的意思被扭曲了 本意竟完全不一樣
    楊震說:「老朋友知道你,你為什麼不知道老朋友呢?」王密說:「現在是深夜,沒有人會知道。」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慚愧地離開。楊震自大將軍鄧騭徵召入府任職,到被罷免太尉止,共出仕了二十多年。他為人剛正不阿,為官克盡職守,公正、廉能,他的品德為世人所稱讚。
  • 《自私的基因》告訴你,為什麼擁有更多資源的人找伴侶有優勢?
    書名:《自私的基因》作者:【英】理察·道金斯譯者:盧允中 等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不要小看了這個作者,雖然這本書的題目看上去很宏大,和許多偽科學的書相差無幾,但是出生於1941年的道金斯可是正宗的學者,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和牛津大學教授。
  • 進化論為什麼越來越被質疑?
    現在很多人開始不相信進化論,轉而開始相信神創論,主要是因為進化論還存在很多無法解釋的疑點,神創論者就利用這些疑點就斷章取義全盤否認進化論並推行他們的神創論說。其中最為人熟知的疑點應該是是從猿到人的過渡期化石中,出現了斷層。化石研究中並未有充足證據顯示有物種過渡類型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