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阿爾卑斯山熬過漫長寒冷的冬季不是一件容易事,捕食者窮兇極惡,被捕者飢腸轆轆還得逃命,動物們為了生存,進行了一系列令人大開眼界的生存行動。
被捕食者的生命時刻被威脅著,它們是逃跑的好手,面對捕食者,撒開腿就跑是第一反應,但跑向哪裡,也是有講究的。一頭落單的鹿被狼群盯上了,它的逃跑方向是——鹿群。鹿群聽到動靜,也紛紛向遠方跑去,但是,有一頭鹿沒動,它病了,跑不動了。
最初被盯上的那頭鹿安全了,狼群的目光投向了那頭病鹿,有了更容易捕獲的食物,那麼放跑原有的食物也不算損失。
鹿將狼群引入鹿群,用犧牲同伴換來自己的安全,犧牲了病鹿,有助於防止疾病蔓延,這也是一種適者生存的道理。
但只靠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必要的互幫互助也是生存的另一奧義。
大帕拉迪索山上的鳥兒們或許對此很有發言權。不同的鳥兒們聚集在一起,佔領了一棵樹,那是一棵還未有鳥兒們光顧過的樹。
交嘴鳥首先佔領了樹頂,它在為同伴們放哨,站得高看得遠,如果有危險襲來它會通知同伴們。
褐頭山雀佔領了交嘴鳥所處往下一些的地方,它在那裡咬碎松球尋找松果;再往下是褐冠山雀與旋木雀,它們尋找著青苔下的蜘蛛;在最底層,煤山雀與藍山雀尋找著蝴蝶幼蟲來填飽肚子。
交嘴鳥一聲叫,鳥兒們飛離了這棵樹,他們的合作結束了,也該各自回巢了。互相幫助,互相警告危險,是鳥兒們度過危險冬季的方法。
除了損「鹿」利己,互幫互助,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在阿爾卑斯山活下去呢?藍閃蝶給出了它的答案——偽裝自己,不勞而獲。
藍閃蝶會產卵在紫色的地榆上,這樣粉紫色的蝴蝶幼蟲不容易被發現,能安全的存活。蝴蝶幼蟲能分泌出屬於幼蟻的味道,有「眼神」不好的工蟻路過,會將它帶回蟻穴,和幼蟻們一起餵養,就這樣,藍閃蝶幼蟲通過味覺偽裝,不勞而獲,每日只需等待螞蟻的餵養就能一天天的長大了。
在幼蟲破繭成蝶的那天,它的味覺偽裝也會消失,它要在幾秒內爬出蟻穴,不然就會被螞蟻們圍住攻擊。當然,爬出蟻穴它就成功了,可以展翅飛翔了,可以進行新一輪的繁衍生息了。
在阿爾卑斯山,動物們究竟埋藏了多少秘密呢?我們對動物們的秘密又知曉多少呢?讓我們繼續探索這神秘的動物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