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山的秘密——為生存無所不用其極

2020-08-28 新目看世界

要在阿爾卑斯山熬過漫長寒冷的冬季不是一件容易事,捕食者窮兇極惡,被捕者飢腸轆轆還得逃命,動物們為了生存,進行了一系列令人大開眼界的生存行動。

被捕食者的生命時刻被威脅著,它們是逃跑的好手,面對捕食者,撒開腿就跑是第一反應,但跑向哪裡,也是有講究的。一頭落單的鹿被狼群盯上了,它的逃跑方向是——鹿群。鹿群聽到動靜,也紛紛向遠方跑去,但是,有一頭鹿沒動,它病了,跑不動了。



最初被盯上的那頭鹿安全了,狼群的目光投向了那頭病鹿,有了更容易捕獲的食物,那麼放跑原有的食物也不算損失。

鹿將狼群引入鹿群,用犧牲同伴換來自己的安全,犧牲了病鹿,有助於防止疾病蔓延,這也是一種適者生存的道理。



但只靠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必要的互幫互助也是生存的另一奧義。

大帕拉迪索山上的鳥兒們或許對此很有發言權。不同的鳥兒們聚集在一起,佔領了一棵樹,那是一棵還未有鳥兒們光顧過的樹。

交嘴鳥首先佔領了樹頂,它在為同伴們放哨,站得高看得遠,如果有危險襲來它會通知同伴們。


褐頭山雀佔領了交嘴鳥所處往下一些的地方,它在那裡咬碎松球尋找松果;再往下是褐冠山雀與旋木雀,它們尋找著青苔下的蜘蛛;在最底層,煤山雀與藍山雀尋找著蝴蝶幼蟲來填飽肚子。



交嘴鳥一聲叫,鳥兒們飛離了這棵樹,他們的合作結束了,也該各自回巢了。互相幫助,互相警告危險,是鳥兒們度過危險冬季的方法。

除了損「鹿」利己,互幫互助,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在阿爾卑斯山活下去呢?藍閃蝶給出了它的答案——偽裝自己,不勞而獲。

藍閃蝶會產卵在紫色的地榆上,這樣粉紫色的蝴蝶幼蟲不容易被發現,能安全的存活。蝴蝶幼蟲能分泌出屬於幼蟻的味道,有「眼神」不好的工蟻路過,會將它帶回蟻穴,和幼蟻們一起餵養,就這樣,藍閃蝶幼蟲通過味覺偽裝,不勞而獲,每日只需等待螞蟻的餵養就能一天天的長大了。



在幼蟲破繭成蝶的那天,它的味覺偽裝也會消失,它要在幾秒內爬出蟻穴,不然就會被螞蟻們圍住攻擊。當然,爬出蟻穴它就成功了,可以展翅飛翔了,可以進行新一輪的繁衍生息了。

在阿爾卑斯山,動物們究竟埋藏了多少秘密呢?我們對動物們的秘密又知曉多少呢?讓我們繼續探索這神秘的動物世界吧。


相關焦點

  • 2.25億年前的滅絕事件,科學家進入阿爾卑斯山,發現其中的秘密!
    2.25億年前的滅絕事件,科學家進入阿爾卑斯山,發現其中的秘密!部分科學家認為,這和西伯利亞的暗色玄武巖有一定的關係,一直到科學家真正進入了阿爾卑斯山深處之後,才發現了其中的秘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西伯利亞平原廣袤無垠,在這裡散布著大片的暗色玄武巖。據估計,總面積大約在300萬平方公裡,而這一面積是經過了數千萬年的風化之後所形成的,西伯利亞平原上暗色玄武巖的面積在形成之初,據推算大約在700萬平方公裡左右。
  • 男教授活了14000年,為套出永生的秘密,女學生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他在地球上活了14000年,但容貌始終停留在35歲,離開了上一個地方的10年後,約翰改了個名字,就來到了一所大學,繼續教學。身材火爆的大眼妹,覺得約翰學識淵博,很快就迷上了他,於是大眼妹拉著學霸們來約翰家裡借書。通過查閱書籍的作者,他們了解到了一位生活了14000年的地球人,但他們不知道這就是白天給他們上課的約翰。
  • 阿爾卑斯山——歐洲的脊梁
    阿爾卑斯山是歐洲最高的山脈,位於法國、義大利、瑞士、德國、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6個國家的部分地區。西起法國東南部的尼斯附近地中海海岸,呈弧形向北、東延伸,經義大利北部、瑞士南部、列支敦斯登、德國西南部,東止奧地利的維也納盆地,整個山脈延綿1200千米。阿爾卑斯山山勢高峻,平均海拔約達到3000米左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有一百多座。
  • 阿爾卑斯山冰川融化,誰應該為溫室效應負責?
    專家警告,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上,一塊約50萬立方米的融冰,可能隨時融化崩落,周邊居民已經被緊急疏散。由於冰蓋呈現為白色,所以它可以在極大程度上反射太陽光,而如今冰蓋的消失,就意味著海水會吸收更多的熱量,這將導致全球平均溫度升高20攝氏度左右。
  • 阿爾卑斯山腳下的蘆勝湖,靜如處子,嵌在群山懷抱中
    因為蘆勝湖之賜,又有阿爾卑斯山著名的山脈-瑞吉(Rigi),很久以來即成為冬天滑雪、夏天避暑之勝地,全年遊客不絕,尤其每年八月中旬舉行的音樂年會,更是成為歐洲的重要活動。不論天晴或陰雨,它都有一種絕世之美。清澈無波的水,是一面亮麗的鏡子,照出了阿爾卑斯山的倒影,湖上天鵝、海鷗,悠閒駐足、戲水,真正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安寧。
  • 5900年前阿爾卑斯山峰頂無冰
    科技日報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18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及地質學研究表明,一直到約5900年前,也就是提洛爾冰人(即「冰人奧茨」)出生不久前,海拔3000米到4000米的阿爾卑斯山峰頂可能都是無冰的;當時,新的冰川正開始形成。
  • 5900年前,阿爾卑斯山峰頂無冰
    峰頂可能都是無冰的;當時,新的冰川正開始形成。研究結果顯示,只有阿爾卑斯山最高峰(海拔4000米及以上)在當前地質時期的整個階段都是被冰覆蓋的——當前地質時期是指從約11650年前開始的全新世。理解過去的冰川動力學與氣候變化的關係,或有助於評估阿爾卑斯山今後的冰川流失速度。根據之前的研究,一些海拔4000米以上峰頂的最古老的冰可追溯至11500年之前。
  • 存在於阿爾卑斯山的神秘生物,是傳說還是未被發現?
    正如名字所說的那樣,也許它真的沒有後足,即使有後足,也是不能留下痕跡的不太強壯的後足。它雖然也會在陸地上活動,但據說它基本上還是在水中生存。  但是,1717年,探險家在阿爾卑斯山中就遇到了前足蛇,並將它的樣子畫成了銅版畫,從這件事情來看,前足蛇很有可能是一種真實存在的未知生物。閒魚號搜索用戶:王芝珏442160;正品特價進口寵物用品購買。
  • 阿爾卑斯山出現粉色冰川,好奇怪
    阿爾卑斯山冰川變顏色了!近期,歐洲最高的山脈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出現了奇異現象,原本白色的冰川雪地變成了粉紅色。有人認為,2020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阿爾卑斯山冰川變粉紅色,有可能是不吉祥的兆頭,或許有什麼大災大難發生。真的有這麼恐怖嗎?不要驚慌!大家還記得前幾天貴州威寧,發生奇異的叫聲嗎?也傳聞是龍的叫聲,結果是一種鳥叫聲。阿爾卑斯山冰川變成粉紅色,也不是什麼詭異的現象。而是一種叫「雪衣藻」的藻類導致的。
  • 2.25億年前的滅絕事件,科學家進入阿爾卑斯山,發現其中的緣由!
    部分科學家認為,這和西伯利亞的暗色玄武巖有一定的關係,一直到科學家真正進入了阿爾卑斯山深處之後,才發現了其中的秘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據估計,總面積大約在300萬平方公裡,而這一面積是經過了數千萬年的風化之後所形成的,西伯利亞平原上暗色玄武巖的面積在形成之初,據推算大約在700萬平方公裡左右。而這些玄武巖形成的原因,很可能是一次超級火山噴發的結果,這極有可能是二疊紀到三疊紀之間生物滅絕的原因。
  • 來自阿爾卑斯山小木屋的瑞士原產奶酪
    阿爾卑斯山的農夫生活生活在本地的牧人從五月底開始趕牛上山,牛兒們就自由的在阿爾卑斯山上吃著新鮮的青草和野花,到九月底,主人和牛兒們就在這片叫奧蒙特的草原生活。這片草地的主人是布萊斯和他的家人。他們從1989年就在這裡經營農場了,現在有50頭成年奶牛和15隻小牛,還有一些雞和豬。青草碧綠,雞犬相聞,是阿爾卑斯山下一個漂亮的農場。
  • 立山黑部|日本的「阿爾卑斯山」
    立山黑部向來有「日本阿爾卑斯山」、「日本最後秘境」之稱,位於日本中部,自古即被視為日本靈山,與富士山和白山並列為日本三大神山。 除了雪牆壯觀外,還有另外一番絕美的景色,從立山車站到扇澤的阿爾卑斯路線約90公裡的路程中,必須乘搭6段以上換搭7種交通工具,包括全球最長的無支架高山纜車、日本唯一電力無汙染隧道巴士、坡度達3.5度的地下纜車。
  • 乘船在瑞士琉森湖中徜徉,遠遠可以看到阿爾卑斯山的雪峰
    乘船在瑞士琉森湖中徜徉,遠遠可以看到阿爾卑斯山的雪峰。琉森,有的譯成琉森,但個人更喜歡琉森這個譯名,極具詩意,是阿爾卑斯山下最美的一個城市,一片碧綠的湖水上白帆點點、天鵝成群,人們可以卸下身上所有偽裝,在湖中的小島上享受明媚的陽光,還可以彈奏起優美的樂曲,盡情地放聲歌唱。
  • 阿爾卑斯山在哪個國家,世界著名雪山大盤點
    山脈主幹向西南方向延伸為庇里牛斯山脈,向南延伸為亞平寧山脈,向東南方向延伸為迪納拉山脈,向東延伸為喀爾巴阡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可分為3段。西段西阿爾卑斯山從地中海岸,經法國東南部和義大利的西北部,到瑞士邊境的大聖伯納德山口附近,為山系最窄部分,也是高峰最集中的山段。
  • 旅遊:挑戰馬特峰,乘坐火車欣賞阿爾卑斯山,體驗小鎮風情
    馬特峰又名「馬特洪峰」「切爾維諾峰」,海拔為4478米。 若論高度,它不但在阿爾卑斯山脈的眾多山峰中不算突出,甚至在瑞士也不算最高峰。阿爾卑斯山脈的最高峰是位於法國和義大利之間的勃朗峰,海拔高度為4810米;瑞士的最高峰為海拔4634米的羅薩山。然而,馬特峰在世界範圍內的名氣卻遠遠大於這兩座山一這得益於它獨特的外形。
  • 阿爾卑斯山的「眼睛」,斯洛維尼亞的寶島湖!
    歐洲山脈最高點阿爾卑斯山面積廣大,在法國,瑞士,義大利都能看到它的倩影。阿爾卑斯山分為中,東,西三段:中段在法瑞的邊境;中斷緊挨著瑞意德的三座大山;西段海岸線綿長,其中白朗峰是阿爾卑斯山的最高峰點。著名的布萊德湖既不在阿爾卑斯山的這三個「段位」上,它是在不起眼的阿爾卑斯山南部山頭下。中,東,西三段的冰雪大多堆積在阿爾卑斯山的南端,南端積雪融化,順著山頭留下來,形成了布萊德湖,而這個湖的水位隨著阿爾卑斯山的移動而變化著。
  • 無所不用其極!
    真的無所不用其極啊!看著舊照片,很容易想像過去是一個單調乏味的情景,即使是老畫也會讓我們覺得歷史上沒有人喜歡五彩繽紛的東西。但這些舊照片和棕色的漆畫並不能說明全部的故事,人們首先得尋找材料來製作顏料。為了給布料染色,人們做了很多年的試驗來獲得合適的顏色。有些實驗的方向很奇怪,這裡有十種歷史悠久且非常奇特的顏料。
  • 是傳說還是未被發現,存在於阿爾卑斯山的神秘生物
    在地球人類經歷漫漫歲月的發展,來自於世界不同的地方,也有很多關於怪獸方面的傳說,甚至有關於這種傳說的版本有很多,這些被人類視之為怪獸的東西也一直都存在於傳說之中,從來就沒有被人們親眼所見過,或者是有一些或許被人們親眼目睹,但是,卻讓這種怪物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 阿爾卑斯山現粉紅色冰川!科學家:這不是自然奇觀,而是對環境的威脅
    阿爾卑斯山現粉紅色冰川!圖片來源:推特截圖阿爾卑斯山現粉紅色冰川。義大利科學家正在調查歐洲最高山脈阿爾卑斯山突然出現的粉紅色冰。他們認為,自然產生的藻類使雪的陰影變成了粉紅色。然而,這並不是好消息,因為深色的雪會自然地吸收更多的熱量,這將加速其融化。這種被稱為Ancylonema nordenskioeldii的藻類本身並不危險。來自義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的Biagio Di Mauro告訴法新社:「這是一種自然現象,發生在中緯度地區的春季和夏季,在兩極也會發生。」
  • 專家預測,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將融化
    因為全球變暖,世界各地的冰蓋、冰川面積都在減少,專家們預測,到2050年,阿爾卑斯山冰川或將只剩一半。阿爾卑斯生態系統研究中心曾給出數據稱,在20世紀,阿爾卑斯山的氣溫上升2攝氏度,這是北半球氣溫增長紀錄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