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大佛聊網際網路金融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政信領域這一塊一樣存在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會有是非,有是非的地方就會有人支持,有人反對。最近總有幾個不起眼的個人類公眾號,隔三差五就跑來黑一黑政信,偶爾提示下風險,大家還感謝您,給大家火熱的心中潑潑冷水,涼快涼快,但三天兩頭的來黑政信,我就不明白這些人的初心何在?
政信最早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就發出過第一支產品,從他問世以來,就一直有爭議之聲,結果一直爭議到2020年,爭議了二十多年,歷史上連一家城投公司破產的先例都沒有。不容易啊,年年去「爭議」別人,結果連一家破產的城投都沒「爭議上」,我也是佩服這些去「爭議」人的勇氣,真是「痴心絕對」。
那類人喜歡「以偏概,誇大事實」。居然拿政信非標類跟e租寶比較回款比例和時間,你要把e租寶打成非標類也沒啥問題,那問題是除了標準資產外,其它都叫非標啊,非標的概念實在是太大了,另外e租寶那是自融詐騙,政信非標類的即使是當地借來拿去給公WY發工資,那也是有真實的資金用途啊,而不是像e租寶那樣的詐騙,進了某個人的腰包口袋啊,這兩種有可比性嗎?也不動腦子想想,就知道咋呼小老百姓,欺負我們這些文化不高的人。
爭議完了政信非標還沒完,一會兒還又跑去「爭議」別人CA信託,ZX信託,GT信託,好的機構別人都懶的搭理您這種野媒體,非常招人恨,招人討厭,若有本事能像黑P2P一樣的把68家信託公司「爭議」倒了,都算他有本事,問題是68家信託,依然紋絲不動啊,哪會在乎你那點瘋言瘋語啊。
「爭議」了信託還沒完,還要去「爭議」一會兒中行的原油寶,如果真這麼牛逼,在中行原油寶出現負結算價之前怎麼沒去提醒投資人風險呢?如果真那麼牛逼,為什麼不提前跑去中行原油寶裡面做空原油呢?如果沒有的話,還是就閉嘴吧。
提醒P2P的風險,大家提前下車躲過了風險的還會感激提示風險的人,因為P2P會一刀切,但您跑去黑政信、黑信託的,除了一些不懂的吃瓜群眾可能會支持您外,其它地方上的人和部門,投資人,機構,都會討厭您。
最後說說定融吧,在定融上面提醒風險是對的,目前定融這一塊的監管力度不強,所以前面幾年這一塊整頓的也比較厲害,過去幾年整個金融領域都處在強監管強整頓的過程中,我們私下常說定融產品備案的交易所就跟農貿市場一樣,雖然所有的項目都有準入門檻,但裡面的產品魚龍混雜,什麼樣的都有,只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我們投的主要也是基於地方ZF信用發的政信債,政信才是底層資產,定融僅僅是通道,定融那一塊的信貸資產計劃、地產類、上市公司類的,我們碰都不會去碰,現在不會碰,未來也不會去碰,這是我們從一開始就給自己定的規則。另外走任何一條通道時,您都必須要去遵守別人的規則,不遵守規則去亂幹的,早晚要付出代價,這一塊林子大了後,什麼樣的鳥都會有,別人我們管不了,但管好我們自己還是可以的。
吐槽完後,心裡舒坦多了,政信的信仰不是說破就能破的,一個地方一但有違約了還不解決,小散戶些才不會管你什麼影響不影響的,他們只想要回他們自己的錢,不解決的這類人就會給您跑出去到處亂講,一般任何一家金融機構在給某地放貸款前,都是會先查公司的徵信,也包括當地的輿情情況,真有資金緊張不解決的一天,把金融機構都嚇跑了,以後想再把這些金主些叫回來,就太難了。懂行的人可以看看個別省份,如果名聲壞了,以後要想再融到錢,那得付出高一倍的成本,都還不一定能把金融機構吸引過來,機構也都是給資本打工的,又有幾個當事人願意去冒險啊,有願意去的賭徒可以去,反正我們不會去賭,即使要賭也沒必要在固定收益類的政信債上面賭,沒意義。
樂山大佛,CHFP規劃師,財經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