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重複頻率釹玻璃雷射器的熱效應實驗研究

2020-11-24 騰訊網

超強超短雷射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當今國際科技競爭重大前沿領域之一。啁啾脈衝放大(CPA)和光學參量啁啾脈衝放大(OPCPA)是目前獲得超強超短雷射脈衝的兩大技術途徑,其中CPA技術具有轉換效率高、輸出穩定可靠、對泵浦源要求較低等優點,是研製數拍瓦甚至10PW雷射用戶的首選方案。上海光機所承建的「上海超強超短雷射裝置」(SULF)採用CPA技術路線,結合了高對比度預放大前端與終端大口徑鈦寶石啁啾脈衝放大器,在2017年底率先實現了國際上首例峰值功率為10PW量級的雷射脈衝輸出。

在SULF 10PW雷射原型裝置中採用大口徑釹玻璃片狀放大器泵浦終端鈦寶石晶體,實際實驗中終端鈦寶石放大器的泵浦-信號轉換效率相對較低只有約32%。泵浦源系統兩小時一發的重複頻率導致整個雷射系統性能難以進行有效優化,同時也影響了該系統用於服務物理實驗的運行效率。因此,上海光機所在SULF 10PW雷射用戶裝置系統中採用了時域多脈衝泵浦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兩個問題。

時域多脈衝泵浦方案將原單路高能量的泵浦脈衝替換為多臺百焦耳重複頻率釹玻璃雷射器輸出的泵浦小脈衝,以此達到主動控制鈦寶石多通放大器每一程中橫向增益的目的。每臺百焦耳重複頻率釹玻璃雷射器由兩個放大鏈路組成,每路放大鏈由兩級Φ10mm口徑棒狀Nd:YLF放大器、兩級Φ25mm口徑釹玻璃棒狀放大器以及兩級Φ50mm口徑釹玻璃棒狀放大器組成。種子源為輸出波長1053nm、單脈衝能量3mJ、脈衝寬度16ns、頻率1Hz的種子光,經過多次像傳遞擴束及能量放大,最終單路放大器鏈輸出的基頻光單脈衝能量約為80J,兩路基頻光偏振合束後通過二類LBO倍頻器最終輸出能量約為100J的倍頻光,釹玻璃雷射器結構圖如下圖所示。

圖1 百焦耳重複頻率釹玻璃雷射器三維結構圖

泵浦源系統的能量穩定性對於超強超短雷射裝置至關重要,實驗針對雷射器在不同重複頻率條件下工作所產生的熱致波前畸變進行測量,以此確定能夠使系統穩定安全工作的重複頻率。熱效應實驗採用波前探測儀進行測量,用其測量出的PtV和RMS值可反映出光束質量受熱效應影響的大小。

熱效應實驗分別在一分鐘一發、兩分鐘一發以及三分鐘一發的重複頻率下對釹玻璃雷射器進行測量,實驗發現在一分鐘一發的重複頻率下PtV和RMS值隨著工作時間增加不斷提升,且在工作僅數發之後光斑出現了劣化,之後在兩分鐘一發的重複頻率下PtV和RMS值在工作約20分鐘後趨於穩定,但在工作約40分鐘後出現光斑劣化。最終在三分鐘一發的重複頻率下釹玻璃雷射器可實現穩定地連續運轉,PtV和RMS值統計結果如下圖所示,雷射器輸出的倍頻光脈衝能量穩定,光斑均勻呈近平頂分布,可用於安全地泵浦主放大光路中的大口徑鈦寶石晶體。

圖2 PtV和RMS值統計

目前泵浦源系統能夠安全地運轉於三分鐘一發的條件下,未來為了進一步提升百焦耳泵浦雷射器的重複頻率,將會針對Φ50mm口徑釹玻璃棒狀放大器的水冷系統結構進行改進,最終將會使得重複頻率提升至一分鐘一發。(撰稿:楊思達,甘澤彪)

來源:高功率雷射科學與工程

相關焦點

  • 雷射器的「玻璃心」
    它是神奇的玻璃,能將微不足道的雷射能量放大到不可思議的量級,足以點亮「人造太陽」。它是神秘的玻璃,僅有幾個國家掌握製造它的關鍵技術。它,就是釹玻璃。雷射器的「心臟」釹玻璃是一種含有釹離子的特殊玻璃,它可以在泵浦光的激發下產生雷射或對雷射能量進行放大,是雷射器的「心臟」。
  • 固體雷射器是什麼?
    發展最早的紅寶石雷射器,廣泛地應用在測距儀和材料加工上的石榴石雷射器,以及在雷射核聚變研究中首屈一指的釹玻璃雷射器,它們是固體雷射器的代表。紅寶石是一種人工製備的晶體。紅寶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鋁。純淨的氧化鋁晶體稱作剛玉,是無色透明的,其中摻了少量氧化鉻(約萬分之幾)就成了紅寶石。雷射由鉻離子產生,剛玉則給了鉻離子一個有利於產生雷射的微觀環境。
  • 科研突破:暗孤子光纖雷射器重複頻率已達280GHz
    江蘇師範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長期開展暗脈衝雷射理論與實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產生超高重複頻率暗孤子的雷射運行機制。研究表明,這種新的運行模式通過光纖雷射器的腔致調製不穩定性可以提高暗孤子的重複頻率,通過控制泵浦功率可以調節雷射器的重複頻率,目前重複頻率已達280GHz,並且有望進一步提升暗孤子的重複頻率至太赫茲量級,從而為多個科學領域提供更為有效的研究手段,該項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光學快報》(Opt.Lett.39(12),3484-3487,2014),並被NaturePhotonics(MariaMaragkou
  • ​3分鐘了解固體雷射器
    常用的幾種固體雷射器隨著固體雷射器技術多年的成長積累,現在固體雷射器的類型更是多種多樣,不過使用頻率較高的還是紅寶石、摻釹釔鋁石榴石、二極體抽運固體雷射器以及可調諧固體雷射器等這幾類摻釹釔鋁石榴石雷射器摻釹釔鋁石榴石雷射器(Nd3+:YAG)是四能級系統的雷射器,它的工作效率較高,上能級壽命長以及工作的閾值較低,輸出的波長較低,所以能夠長時間的進行工作。
  • 雷射材料研究熱點:稀土雷射玻璃
    Snitzer)發現在R2O-BaO-SiO2鋇冕玻璃中Nd3+的被激活發射效應。我國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也大力開展了雷射玻璃的研究,1963年成功地研製出摻釹雷射玻璃,並研製出釹玻璃雷射器,1964年,開發出的矽酸鹽釹玻璃和磷酸鹽釹玻璃,高增益、高量子效率、低非線性折射率、低損耗係數,機械性質優異,並具有很強的衝擊能力。
  • 皮秒雷射器在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中的應用
    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是指在柔性材料(如不鏽鋼、聚醯亞胺等)上製作的薄膜太陽能電池,與硬襯底(如玻璃)薄膜太陽能電池相比,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具有可彎曲、不易碎、質量輕等優點,應用廣泛。本文著重介紹以聚醯亞胺(PI)為襯底的柔性太陽能薄膜電池。
  • 歐洲與美國聯合研製高重頻先進拍瓦雷射器
    歐洲正與美國等國家聯合研製「高重頻先進拍瓦雷射器(HAPLS)」。HAPLS設計最終能夠產生的功率峰值超過1拍瓦(10的15次方瓦),即每個脈衝在小於30飛秒(飛秒為10的負15次方秒,30飛秒為0.00000000000003秒)的時間內能夠產生30焦耳的能量。
  • 紫外雷射器打標常用材料有哪些?
    隨著紫外雷射器的應用越來越貼近生活,在加工工藝上有著天然的魅力,通過波長短、脈衝寬度窄、速度快、材料易吸收、峰值高等特點,目前已經成為工業級主流雷射之一。紫外雷射器技術不斷的成熟,加工工藝得到廣泛應用和普及。目前,市面上的紫外雷射器主流的打標材質是塑料、玻璃、陶瓷和金屬類。
  • 科學家開發具有兩個頻率梳對的半導體雷射器
    研究團隊現已經證明了一些雷射器的單雷射雙梳陣列裝置;比如在2016年報導的一項研究中,使用具有反向傳播雷射模式的環形腔以及非線性晶體來產生偏移脈衝序列(T.Illguchi等人,Optica,doi:10.1364 / OPTICA.3.000748)。
  • 世界第一個雷射器是誰製造的?
    這種輻射輸出的光獲得了放大,而且是相干光,即兩個光子的方向、頻率、位相、偏振都完全相同。隨著量子力學的建立和發展,人們對物質的微觀結構及其運動規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微觀粒子的能級分布、躍遷和光子輻射等也得到了更有力的證明,這在客觀上更加完善了愛因斯坦的輻射理論,為雷射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 世界第一個雷射器是誰製造的?
    這種輻射輸出的光獲得了放大,而且是相干光,即兩個光子的方向、頻率、位相、偏振都完全相同。隨著量子力學的建立和發展,人們對物質的微觀結構及其運動規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微觀粒子的能級分布、躍遷和光子輻射等也得到了更有力的證明,這在客觀上更加完善了愛因斯坦的輻射理論,為雷射的產生奠定了理論基礎。
  • 釹磁鐵遇到老鼠會發生什麼?老外親自實驗
    不過呢,我們玩的磁鐵其實只是一般的磁鐵,這個磁鐵算不上有多驚人,最為厲害的可是釹磁鐵,這個磁鐵可真是磁鐵之王。無論是什麼樣的磁鐵也比不上它的磁力。這塊釹磁鐵比起一般的磁鐵吸力還要大,不管在它的中間放上什麼都可以夾爆它,什麼爆米花還有雞蛋等物根本不在話下。
  • 釹(Nd) 基本知識介紹
    伴隨著鐠元素的誕生,釹元素也應運而生,釹元素的到來活躍了稀土領域,在稀土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並且左右著稀土市場。     釹元素憑藉其在稀土領域中的獨特地位,多年來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金屬釹的最大用戶是釹鐵硼永磁材料。釹鐵硼永磁體的問世,為稀土高科技領域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釹鐵硼磁體磁能積高,被稱作當代:「永磁之王」,以其優異的性能廣泛用於電子、機械等行業。阿爾法磁譜儀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釹鐵硼磁體的各項磁性能已跨入世界一流水平。
  • 高功率釹玻璃雷射系統的寬帶三倍頻技術
    二、對於中等寬帶的釹玻璃雷射脈衝(-1.2 nm,通過對脈衝進行時間相位調製獲得)的三倍頻、雙和頻晶體級聯的方案雖然在效率上基本可以達到實用的標準,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群速度失配的影響;導致輸入時間相位調製的基頻光其產生的三倍頻脈衝頂部會出現較強振蕩。
  • 瑞豐恆綠光雷射器超細光斑打標玻璃製品
    瑞豐恆綠光雷射器超細光斑技術打標玻璃製品哥倫比亞雷射集成商採購瑞豐恆20W35W綠光雷射器瑞豐恆綠光雷射器釋放玻璃藝術,盡享品質上周,接到來自哥倫比亞雷射集成商客戶諮詢20W和35W綠光雷射器,要求在在玻璃及其他材料上打標。
  • 如何搭建一個CO2雷射拋光玻璃系統?
    光路實驗系統  在CO2雷射器對玻璃的加工過程中,由於CO2雷射器發射的雷射處於紅外波段,對透明晶體及玻璃的穿透能力差,幾乎所有的雷射能量均在距表面1-2 μm厚度的吸收層被吸收並迅速轉化為熱能,故CO2雷射器對透明晶體及玻璃等脆硬性材料的表面加工具有很好的加工效果與效率,並且也是研究相對較為深入的一種加工技術。
  • 高脈衝能量摻鉺光纖雷射器——一種理想的人眼安全雷射雷達光源
    但是,現有的全光纖脈衝雷射器還無法被廣泛用於雷射雷達應用,最主要的障礙在於其有限的脈衝輸出能量和峰值功率,這又是受限於光纖雷射器中的各種非線性光學效應。在過去的近十年中,已經有大量的努力來應對這一挑戰—— 也就是如何從全光纖雷射器系統中獲得高能量的雷射脈衝。
  • 中科院上海光機所胡麗麗:造出雷射器最強「心臟」
    在胡麗麗的辦公室裡,擺放著一塊與眾不同的玻璃,通體泛著紫紅色的光芒。「這就是釹玻璃。」胡麗麗說。為了它,中科院上海光機所的科學家們,默默努力了半個世紀。  釹玻璃是指含有稀土發光釹離子的特殊玻璃,它可以在「泵浦光」的激發下產生雷射或對雷射能量進行放大,是雷射器的「心臟」。
  • 廈門大學羅正錢教授團隊將超快光纖雷射器推向可見光波段
    近二十年來,可見光全光纖被動鎖模光纖雷射器的研究進展甚微。主要的挑戰如下:(1)低損耗可見增益光纖的製造相對困難,幾乎所有具有氟化物玻璃主體材料的可見增益光纖都不能與其他光纖低損耗熔接,阻礙了可見光纖的形成;(2)缺少與光纖兼容的可見模式鎖定器(例如可見的可飽和吸收體);(3)可見波長光纖組件(光纖隔離器、波分復用器、耦合器、高功率泵浦源等)相對不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光纖可見雷射器的實現。(4)光纖腔在可見光波長下的色散大大增加了被動鎖模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