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溫多雨的氣候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臺灣島南北狹長,四周流域廣闊,北回歸線恰好橫穿島的中部偏南地區,北部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地區屬熱帶氣候。從平地到高山,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形成了在同一時空內熱、溫、寒三帶兼有的氣候特點。同時,臺灣在氣候上受海洋和大陸兩方面的影響雖均較強烈,但海洋性氣候明顯,整體上呈現高溫、多雨、多風的氣候特點。

氣溫與日照

臺灣平地全年平均氣溫為攝氏23.6度。其中,北部年平均氣溫約攝氏22度,南部約攝氏25度,南北平均溫度冬季相差攝氏5度左右,夏季差異不大。全省平地夏長冬短,南部則長夏無冬。每年4月以後,平均氣溫在攝氏20度以上的時間長達8個月。最熱的6-9月,平均氣溫達攝氏27至28度。12月至次年3月為冬季,各地平均氣溫在攝氏15至16度以上,平均最低氣溫高於攝氏11度。

臺灣冬季受大陸冷氣團影響,東北季風盛行,但受到北上的太洋洋北赤道曖流制約。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影響,西南季風盛行,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受到中央山脈阻擋。

臺灣山地氣溫的垂直變化遠大於南北氣溫的變化,氣溫隨山勢的增高而降低。北部地區山地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氣溫約降低攝氏0.6度;中南部地區是每升高海拔100米,氣溫約降低攝氏0.5度。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峰,冬季可見積雪。玉山山頂的年平均氣溫僅攝氏3.8度。

臺灣日照充足。平地地區年日照時數為2100小時,中部山區平均小於1000小時,北部和南部平均為1500至1700小時,中部臺中平均為2454小時,南部的臺南達2619小時。

臺灣平地高溫和充足的日照,為各種農作物的生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山地氣候的垂直變化,植被分布呈多樣性的垂直變化,植物種類繁多。臺灣年日照時數受降水分布和地形影響,高山少於平地。平地部分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100小時,中部山區平均小於1000小時。北部及東部少於中南部,北部和東部平均維為1500至700小時,中部臺中年平均為2454小時,南部以臺南的2619小時為全省最多,北部以宜蘭、基降、蘇澳1200至1400小時為最少。

降水與溫度

臺灣是我國雨量最豐沛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折合水量達900億立方米,是世界平均降水量的3倍。

臺灣降水量的分布特徵是:山地降水量較平地多;平地中,近山地的邊緣地區又較遠離山區為多;東部平地較西部平地多。中部山區歷年平均降水量多在3000毫米左右,平地平均年降水量在1800毫米左右,東部平地平均年降水量在1500—3000毫米之間。西部平地以北部基隆最多,每年降水量可達3600毫米。

臺灣的少雨區位於西部大甲溪以南、曾文水庫以北,即嘉南平原的中西部。其中,彰化縣的竹塘,32年平均年降水量超過1183毫米,鹿港13年平均年降水量不超過1258毫米。

臺灣降水的季節分布與季風、地形密切相關,南部地區和北部地區有明顯的差異,雨量的季節性變化有所不同。夏季西南季風盛行,但風力較弱,各地氣溫普遍升高,空氣中水汽增多,對流作用強烈,雷雨天氣多。又因多颱風,給全省帶來大量降水。冬季(10月至次年3月),東北季風盛行,大陸南下的冷氣團經東海帶來豐富的水汽進入臺灣島,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形成雨季,降水量約佔全年的60%。

臺灣各地雨日與年降水量頗為一致,即降水量多,雨日也多。雨日分布的特點是:山地多於平地,東部多於西部,全島自北向南遞減,各月之間降水量的變化自北向南遞增。降水強度(單位時間的降水量)除北部的基隆四季較平均外,全島其他地區普遍是夏季大於冬季。其中,北部地區降水強度季節性變化較小,中南部和東部季節性變化較大。臺灣降水量雖充沛,但由於地區性和季節性分布的差異,各地仍有不同程度的旱期。降水雖是臺灣水資源的主要來源,但異常降水又經常帶來嚴重的水災。

臺灣相對溼度較高,變化小,年平均相對溼度大都在78-85%之間。夏季各月,除北產的淡水、基隆、臺北等相對溼度在80%以下,其他地區相對溼度均在80%以上。冬季各月,則以臺灣東部與南部地區的相對溼度較低,約為75%,其他地區遠離在80%以上。中部山區的相對溼度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四季均在80%左右。

季風與颱風

臺灣在氣候上處於亞洲地區大陸氣團與海洋氣團進退消長的接觸地帶,全年多有季風,夏季多颱風,對全島氣候影響甚大。

臺灣冬季受東北季風盛行,夏季西南季風盛行。在東北季風與西南季風、東南季風轉換期間,大陸氣團與海洋氣流之間相互消長,氣旋活躍,給臺灣地區帶來的風,稱為「過渡旋風」。其風向多變,常形成旋風驟雨。在夏季西南風盛行時,臺灣易發生龍捲風。

臺灣是我國東南沿海遭受颱風侵襲最多的地區之一。主要颱風源有兩個,一個是自太平洋經菲律賓群島以東洋面向西北行進的颱風,二是自南海中部北上偏向東北行進的颱風。每年颱風侵襲的時間最早始於4月下旬,最晚終於11月下旬,長達半年時間,尤其以7-9月最多。多發的颱風常給臺灣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損失。

臺灣高溫、多雨、多風的氣候特點,光熱、風能等氣候資源及水資源相對豐富,不僅為各類生物的繁衍和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也為經濟發展,特別是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

臺灣的氣候可分為七種類型,即東北部溫曖溼潤氣候,西部溫暖冬季寡雨氣候,西南部熱帶冬季寡雨氣候,東部熱帶雨林氣候,東南部熱帶季風氣候,中部中低海拔山地溫暖溼潤氣候,中部高山區冬季寡雨寒冷氣候。

臺灣氣象部門根據各地氣候特點,將臺灣島劃分為9個農業氣候區,即東北區、西北區、中彰區、雲嘉區、西南區、南部區、東岸區、東部山區與中部山區,以利發揮各地氣候資源的優勢,避免和減少氣候上的不利因素對農業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

相關焦點

  • 臺灣的氣候
    高溫多雨的氣候   臺灣島南北狹長,四周流域廣闊,北回歸線恰好橫穿島的中部偏南地區,北部地區屬亞熱帶氣候,南部地區屬熱帶氣候。從平地到高山,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形成了在同一時空內熱、溫、寒三帶兼有的氣候特點。
  • 為什麼中國的冬季寒冷少雨,夏季卻高溫多雨?
    季風是指大範圍地區近地層盛行風向和天氣氣候都隨季節顯著改變的現象。高空和低空的季風互相協調組成大氣環流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季風環流系統。亞洲是一個具有典型季風氣候特徵的區域,亞洲季風由印度季風或南亞季風和東亞季風組成。陶詩言等人通過對亞洲各季風系統特徵的分析,首先提出了東亞季風的概念。
  • ...海洋氣象預報 高溫日數 氣候變暖 高溫少雨 8月 副熱帶高壓...
    原標題:國家氣候中心:今年中國高溫發生區域出現明顯變化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許映龍2日表示,8月下旬高溫可能還會階段性的出現,但範圍可能不會像7月下旬這麼大。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葉殿秀表示,今年中國高溫發生的區域出現明顯變化。  中國氣象局今天召開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 臺灣四季氣候
    臺灣屬於亞熱帶海島型氣候,終年溫暖潮溼,臺中、花蓮兩地堪稱四季如春;進入北回歸線以南,則幾乎可稱全年如夏;只有位於島嶼北端的臺北、宜蘭兩縣,以及全島800米以上的山區,才有較明顯的四季變化。  梅雨季節   臺灣的氣候主要受西南季風和東北季風左右,每年5月至9月盛行熱帶西南季風,帶來炎熱的氣候與潮溼的水汽,是全島一年當中最主要的雨季。
  • 臺灣各地天氣炎熱高溫上看40度 午後防西北雨
    華夏經緯網6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今天各地高溫依然在32到35度間,而臺北地區中午後體感溫度上看39至40度,天氣炎熱、紫外線指數偏高;降雨方面,上半天除了南部、東南部有一些局部短暫陣雨外,各地大致都還是晴朗的天氣,不過由於水氣較為增多加上風向的關係,午後雷陣雨的範圍擴大,除各地山區降雨機率高以外,西半部的平地出現午後雷雨的機率也明顯提高
  • 南方冬天雨越來越多,網友:快變成地中海氣候了
    比如貴州遵義,過去21天裡下了21天的雨,每天都在下雨!由於持續的陰雨天氣,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數據也顯示,過去20天我國西南、長江中下遊多地的降水顯著偏多,局地偏多達到200%以上!可見今年南方冬天的雨確實是太多了。要知道,我國位於東亞,東部很多地區以季風氣候為主,季風氣候的特點是什麼?中學課本裡面已經講過:雨熱同期,夏季多雨,冬季乾燥。
  • 梅雨突然殺回臺灣,代表什麼?權威數據:或象徵氣候異常,要小心
    這兩天,西風槽後給我國南方地區帶下來強勢的大陸高壓,導致長江中下遊多地高溫重啟,而降雨天氣被壓縮在南部沿海和東北等地。對於我國臺灣來說,之所以這雨如此厲害,很大程度上與這兩天特殊的環流形勢有關。從8月18日的500百帕層面天氣分析圖上看,代表副熱帶高壓的588位勢線一部分蜷縮在我國西南地區,一部分在維持在南海北部到西太平洋一帶,這意味著副熱帶高壓主力仍然是退到了海上的,而我國臺灣正好位於副熱帶高壓的北側邊緣。
  • 臺灣地理位置氣候資源
    其中,臺灣本島南北長394公裡,東西最寬處144公裡,繞島一周的海岸線長1139公裡,面積35788.0908平方公裡,約佔全省面積的97%以上,是中國第一大島。  3、地形  臺灣本島是一個多山的海島,高山和丘陵面積佔2/3,平原不到1/3。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雪山山脈、阿里山脈和臺東山脈(又稱海岸山脈)是島上的五大山脈。
  • 地球上下得最久的一場雨,持續了100多萬年,原因是持續高溫
    近年來,有地質學家在世界各地的三疊紀巖層、動植物化石中發現了大量降水殘留的痕跡,通過一系列研究推測出距今約2.34億年前,地球上曾有過一場十分罕見的持續了100多萬年的雨!持續了100多萬年,原因是持續高溫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場持續100萬年的下雨?
  • 回顧今年臺灣氣候 賈新興:氣溫創新高
    總結今年臺灣氣候回顧,天氣風險公司總監賈新興在臉書表示,全臺氣溫創新高,雨季多雨秋雨少,風臺活躍擦身過,地球發燒惹人疼。    再過幾天2019年就結束,他說,地球今年的體溫看來也是坐二望一,1月至11月只比2016年低了0.07度,初步的數據顯示地球12月的溫度看來有機會創高,2019年地球全年體溫有機會打破2016年。
  • 世界氣候的「旱極」:阿塔卡馬沙漠,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
    氣候是指一個區域大氣物理特徵的多年長期平均狀況,與我們平時所講的天氣不同,天氣是短時間的大氣狀況,而氣候是指某地長時間的、穩定大氣狀況,時間尺度多以月、季、年或數百年為單位。衡量一個區域的氣候狀況,往往用氣候要素來衡量,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氣候要素,任何一個區域的氣候我們都可以用這些要素來描述。阿塔卡馬沙漠沙漠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屬於溫帶季風氣候,我們可以這樣描述北京的氣候特徵: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雨熱同期。
  • 半年過去,總結今年貴州氣候別只會說多雨了,給你點專業知識
    今年上半年的總體天氣如何,盛夏氣候趨勢預測情況怎麼樣,一起來看看來自貴州省氣候中心的氣候趨勢預測:上半年氣候概況回顧:  氣溫和降水:全省平均氣溫15.0℃,較常年偏高1.3℃,為歷史同期次高值;平均降水量703.7毫米,較常年偏多20.7%,為歷史同期第3多,且時空分布不均
  • 2020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季風氣候類型
    熱帶氣候  熱帶雨林  特點:全年高溫多雨  分布:赤道附近(南北緯10°之間)  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  典型地區:亞馬孫河流域,剛果河流域,印度尼西亞  植被類型 :茂密的熱帶雨林(板狀根,即右圖)  動物代表:大象、猩猩、河馬等  熱帶草原  特點:全年高溫,溼季多雨
  • 臺灣氣候諺語
    冬季時山頭有雲,則易致雨;春季時,海上有雲,則降雨機會較多。臺灣冬季盛行東北季風,降雨的雨源主要來自北方海面,降雨形式多為地形雨,春季進入季風轉換期,西南氣流挾帶熱帶海域大量的水氣進入本島時,即創造較多的降雨機會。二、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農曆正月初一下雨的話,第二天可能就雨過天晴;農曆正月初三降雨的話,可能會連續下到正月十五以後。
  • 2019初中自然地理知識點:世界的氣候
    · 初中地理世界的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位於各洲的赤道兩側,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分布: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東南部的一些群島等。在這種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長,樹種繁多,植被茂密。 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乾季和溼季。這種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氣候區的兩側,即南、北緯5°~15°左右(有的伸達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點,首先是由於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南北移動、交替影響,一年之中幹、溼季分明。
  • 2019年省考公務員考試: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   全年高溫多雨。位於各洲的赤道兩側,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分布: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非洲的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東南部的一些群島等。在這種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長,樹種繁多,植被茂密。   2.熱帶草原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乾季和溼季。這種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氣候區的兩側,即南、北緯5°~15°左右(有的伸達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點,首先是由於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南北移動、交替影響,一年之中幹、溼季分明。
  • 甘肅發布2019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 全省連續8個月多雨
    新華網蘭州1月15日電 (王生元) 14日下午,甘肅省氣象局發布2019年甘肅十大天氣氣候事件。2019年4月至11月全省連續8個月降水偏多,河東30個縣(區)降水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10天至20天;9月至10月,全省出現5次區域性連續陰雨過程,覆蓋50個縣(區),為近5年最多。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氣候特點及其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氣候主要特徵主要分布地區 陸地自然帶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等地。*南美洲面積最大。*非洲北部面積最大熱帶荒漠帶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冬季氣溫在0℃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雨熱同期四季較分明主要分布在中國東南部、美國東南部、巴西東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亞等東部沿海地區。
  • 【地理技巧】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
    而當赤道氣團控制時,降水豐沛,又有大量的熱帶氣旋雨,年降水量多,一般在1500~2000mm,集中於6~10月(北半球)。全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年較差在3~10℃左右,春秋極短。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乾濕氣候、薩瓦那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半球5°~25°之間。這裡當正午太陽高度較小時,位於信風帶下,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為乾季。
  • 二輪複習小專題訓練: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B.受風帶1影響,臺灣東部夏季多暴雨C.受風帶2影響,紐西蘭終年溫和溼潤D.受氣壓帶和風帶2的交替控制,羅馬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解析:第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氣壓帶兩側的風向南北兩側吹,說明該氣壓帶為高氣壓帶,排除A、B選項;該氣壓帶兩側都有風帶且風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