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被稱地獄之門,藏有35億噸石油,至今卻無人開採!

2020-12-05 烽火瞭望塔

「石油」這一詞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陌生,可以說是非常熟悉,這一名詞是被北宋的一位科學家——沈括最早提出來的。且在很早以前,古埃及和古巴比倫就已經對石油進行開採利用。

時至今日,石油的開採方式和技術更是多種多樣。提到石油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作為工業燃料、潤滑油、瀝青等形式為我們所用。但除此之外,我們常見的塑料、衣服、合成橡膠、藥品、清潔用品、食品以及化妝品等都是石油製品。

有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屬於不可再生資源。隨著世界的發展以及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國對石油的需求都逐漸增大,石油的儲存量隨之越來越少。

石油分布區域較散,有的分布在盆地,有的分布在海洋,而沙漠作為人煙罕至的貧瘠地帶來說,氣候乾旱、晝夜溫差大、植被覆蓋率少等,無論從它的氣候條件還是居住條件來說都滿足不了我們的生活需求。

因此,沙漠極少有居民,但正因為它乾旱的氣候條件,沙漠成為許多考古學家所喜愛的地方之一,它可以找見人類早前的化石以及一些文物。此外,沙漠裡面也會有一些極其珍貴的礦床,且在近代也發現了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從這方面來看,其所蘊藏的稀有資源也不容小覷。

沙漠分布較廣,全球沙漠面積約佔陸地總面積的三分之一。在中亞地區有一沙漠,面積約為35萬平方公裡,佔據土庫曼70%的面積,這個沙漠就是有「黑沙漠」之稱的卡拉庫姆沙漠。

而真正讓人熟知的並不是它「黑沙漠」這一稱號,是由一個位於卡拉庫姆沙漠德維澤村的巨大火坑聞名。這個火坑起初只是一個普通大坑,1971年,前蘇聯的地質勘探專家在進行地質勘探工作時誤入一個地下洞穴,地穴塌方後形成了一個70米的巨坑,這裡面除有天然氣之外還藏著約35億噸的石油資源,這35億噸的石油如果被開採利用的話可供人類使用100多年!但是至今卻沒有人對擁有如此豐富石油資源的大坑進行開採。

在1971年大坑被發現的時候,蘇聯地質學家考慮到當地居民的人身安全,就用一把大火點燃坑洞裡的天然氣,原本以為氣體在幾天之後就盡數燒完,卻沒想到40年過去了,大坑裡的大火依舊熊熊燃燒,毫無熄滅之勢,因此當地人稱之為「地獄之門」。

相關焦點

  • 35億噸夠中國用多少年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為何無人敢開採?
    不用猜了,這個地方說的就是卡拉庫姆沙漠,沙漠中部有個「達瓦札巨洞」,也被很多人叫做「地獄之門」,這件事還要從前蘇聯說起:為了考察人員的安全,於是決定將這些毒氣點燃釋放之後再進一步進行勘探,但是,這場大家以為幾天之內便可以熄滅的大火,時至今日都依然還在燃燒,於是卡拉庫姆沙漠巨洞這個深坑才有了 「地獄之火」的名字。
  • 有著「地獄之門」的沙漠中,石油儲量龐大,為啥就沒人敢開採呢?
    要說哪一處的沙漠中被發現有大規模的石油存儲量,估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卡拉庫姆沙漠,這裡有35億噸石油?那是保守估計,這裡還有著龐大的天然氣儲量以及瑰寶級的駿馬和火光沖天的「地獄之門」。那至於為什麼有如此規模的石油儲量卻無人敢開採呢?
  • 35億噸石油夠中國使用多少年?
    不用猜了,這個地方說的就是卡拉庫姆沙漠,沙漠中部有個「達瓦札巨洞」,也被很多人叫做「地獄之門」,這件事還要從前蘇聯說起:為了考察人員的安全,於是決定將這些毒氣點燃釋放之後再進一步進行勘探,但是,這場大家以為幾天之內便可以熄滅的大火,時至今日都依然還在燃燒,於是卡拉庫姆沙漠巨洞這個深坑才有了 「地獄之火」的名字。
  • 沙漠中發現35億噸石油,是中國7年的進口量,但為何無人敢開採?
    石油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礦產資源,它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工業相對發達的國家,每年都要進口大量的石油。比如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經常會聯繫資源相對豐富的國家,希望從對方手中購買石油。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進行工業化發展後,也消耗了大量的石油,如今一年需要進口5億噸石油。
  •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夠人類使用100年,為何無人敢開採?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夠人類使用100年,是指土庫曼斯坦的卡拉庫姆沙漠中部,距離我國直線距離1000公裡左右,之所以卡拉庫姆沙漠知名度這麼高,原因是這裡燃燒了近50年的「地獄之門」。不過,之所以無人敢採石油,天然氣坑洞持續燃燒只是次要原因,雖然有安全隱患,但不至於不可控
  •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但卻無人敢開採,這是為什麼?
    如果在野外發現35億噸石油,我想各個國家都會搶著去開採,但地球上就有這樣一個地方石油儲備豐富,但卻沒有人敢去開採,這是為什麼哪?,科學家在那裡探測到大約35億噸的石油,自從被發現開始到今天已經49年了,這個直徑百米深度70米的巨坑一直在燃燒,科學家估計已經燒掉了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天然氣。
  • 沙漠中發現35億噸石油,夠人類使用上百年,為何無人敢開採?
    在中亞地區有一處沙漠,該沙漠中有個大坑,而大坑之下埋藏著約35億噸的石油資源,如果這些石油完全開採出來的話,那麼就能供人類使用上百年之久。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石油寶庫,卻始終沒有人敢開採,這是為何呢?1971年,蘇聯地質學家首次發現了這個大坑,而這個大坑當時還在不斷向外界洩漏著天然氣,為了周圍居民的安全著想,於是科學家們就用一把大火點燃了坑內的天然氣。原本,科學家們以為坑內的天然氣將在數天後被燒完,可讓人沒想到的是,40年過去了,坑內的大火還在燃燒,並且沒有絲毫會停止的意思。那麼,為何沒有人敢開採這個石油寶庫呢?
  • 世界上「最不合理」的大坑:最大直徑100米,至今燃燒了48年
    不過這裡居住著一個充滿浪漫情趣的民族,可能是因為長期遊牧生活造成的吧,村子只居住了350人,不過這個小村落人數又少環境又惡劣的地方在世界上的名氣卻很高,就是因為這個達瓦札裡有一個世界上不合理的大坑叫做「地獄之門」,這裡的地獄之門是神秘而又令人畏懼。這個奇景吸引了遊客絡繹不絕地前來觀光探險。
  • 中國衛星回傳照片,沙漠中出現「地獄之門」,網友:真夠費錢的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夠人類使用100年,為何無人敢開採?其實,這個沙漠指的是卡拉庫姆沙漠,當然,大家可能對它的另一個名字「黑沙漠」更加熟悉。在土庫曼斯坦的沙漠腹地有個叫達瓦扎巨坑的地方,這裡被人們稱之為「地獄之門」因為這裡的大火從1971年一直燒到現在,直到今天火勢都沒減小。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存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土耳其天然氣大坑燃燒40年如"地獄之門"
    原標題:土耳其天然氣大坑燃燒40年如"地獄之門"   這些驚人照片完美展現了天然氣大坑「地獄之門」的特點。這個熾熱的大坑是由一次鑽井失誤造成的,已燃燒了40多年,令科學家十分費解。這個230英尺(約合69米)寬的大坑坐落在土庫曼斯坦達瓦扎村附近。
  • 1000度高溫的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大坑,人們稱它為「地獄之門」
    「地獄之門」位於土庫曼斯坦境內,熊熊的火焰在大坑裡面燃燒,很像進入地獄的入口,所以人們稱它為「地獄之門」!1971年的時候蘇聯地址科考隊在這裡進行勘測的時候底下鑽機倒塌了,形成了這麼一個長達將近70米的大坑。
  • 35億噸石油夠人類用100年,卻無人敢採,這個沙漠什麼來路?
    35億噸石油夠人類用100年,卻無人敢採,這個沙漠什麼來路?隨著人們對於自然資源的大肆掠奪,地球上的可用的資源越來越少,於是科學家在尋找可開採資源的時候,還在尋找一種新型的能源,不過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於一個國家來講,石油資源是一個國家的重中之重。
  • 真實存在的「地獄之門」—神奇大坑烈火熊熊,燃燒47年不滅!
    而因形貌特異被冠名「地獄」的景觀,自然數目也不會少。大名鼎鼎的崑崙山死亡谷,就有中國「地獄之門」的別稱——而今天要跟小夥伴兒們介紹的,是這個世界上真實存在著的,最貼近「地獄之門」形象的——達瓦札巨坑。這扇「地獄之門」實際上是一個天然氣坑,而且,這個坑還不是天然形成的。
  • 燃燒了48年的「地獄之門」,每年損失近500億,為何不想辦法撲滅
    土庫曼斯坦的中部偏西北方地區,有一個村落叫達瓦札,在村莊向北十公裡的地方,總是能見到各地的遊客,他們不遠萬裡來到這裡,只為親眼目睹被人們稱作「地獄之門」的場景。一個大坑中燃燒著熊熊的火焰,48年都未曾熄滅。
  • 土庫曼斯坦的「地獄之門」大火,為什麼能持續燃燒49年不滅?
    被稱為「地獄之門」的地方有兩個,第一個是崑崙山的「死亡谷」,第二個則是土庫曼斯坦阿哈爾州的一個天然氣坑。這兩個「地獄之門」的共同點就是都是恐怖的存在,前者是讓人望而卻步、裡面白骨森森的峽谷,後者則是燃燒了49年還沒有熄滅的深坑。
  • 此火坑被譽為「地獄之門」,燒了48年都沒滅,年損失超500億
    導讀:此火坑被譽為「地獄之門」,是全球最大的火坑,燒了48年都沒滅,年損失超500億眾所周知,地球自孕育生命以來經過無數歲月的堆積變遷,擁有極其豐富的天然資源,這些資源在後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然這些豐富的資源也有可能成為人類發動戰爭的最大因素,縱觀全球因為資源所爆發的戰役和衝突數不勝數,這些戰役都摻雜著無數的利益,就比如二戰之前的殖民地戰爭,都是為了掠奪和佔領資源;在比如二戰之後爆發的5次中東戰爭,都是跟石油有關係,可以說這些有限的地球資源就是一個巨大的火藥桶一般。
  • 47年不熄的「地獄之火」 土庫曼斯坦天然氣大坑成地獄之門
    當地時間2018年8月4日,土庫曼斯坦,號稱中亞朝鮮的土庫曼斯坦有一處著名的景觀「地獄之門」,各地遊客慕名而來。近日,中國攝影師從該國首都出發,歷時4小時,經過3次檢查,終於到達「地獄之門」探訪。圖片來源:趙俊超/視覺中國「地獄之門」其實是1971年,蘇聯地質學家鑽探時發現地下蘊藏天然氣,由於鑽探裝置下的一片泥土倒塌,留下一個直徑約70米,深約30米巨型坑洞。為了防止有毒氣體洩漏,他們點起了一把火,時至今日,火焰都未曾熄滅,已經燃燒了47年。圖片來源:趙俊超/視覺中國值得一提的是,土庫曼斯坦總統曾在2010年下令滅火。
  • 第12篇:跋涉大漠看世界十大坑洞地獄之門
    這個村中有350名居民。「達爾瓦扎」當地語意為「閘門」,其實這裡並沒有什麼「閘門」,卻有一處「地獄之門」而聞名於世。我們從村口驅車10分鐘,來到「地獄之門」,只見眼前一個巨大的火坑,冒著濃煙大火,不敢靠近。原來,這就是「地獄之門」。為什麼叫「地獄之門」呢?據當地人介紹,這裡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
  • 圖說地球‖地獄之門
    地獄之門地獄之門洞內景色(John Pavelka,2018)地獄之門(Gates of Hell),也叫(Darvaza Gas Crater),經緯坐標為由於原始地層天然氣可能含有劇毒氣體(如H2S,CO等),地質學家們擔心造成大規模人員傷亡和環境汙染,便決定點燃洞坑內的天然氣,由於地獄之門所處的阿姆河盆地油氣資源十分豐富,巖層裂縫相對發育,油氣滲流能力較強,屬於高產氣層,天然氣資源不斷的向坑洞輸入,大火至今仍未熄滅,火焰在數英裡之外便能看到。
  • 世界三大「地獄之門」,有一個在中國,都極其神秘,你認為哪個像
    近代,隨著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製造的無人飛行器「旅行者1號」已經可以到達太陽系的邊緣。向上的探索人類已經邁出了一大步,但對地下的探索卻似乎舉步維艱,人類對地下的了解還很少。地獄作為東西方傳說中都有的存在,它是否真的深藏於地下呢?世界上有三處被稱為」地獄之門「的神秘地點,它們是否真的是連接兩個世界的入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