鷸鴕俗稱「幾維鳥」
在紐西蘭成為稱霸一方的「猛獸」
紐西蘭媒體近日圍繞是否「除貓」展開激烈爭論。主張「除貓」者,稱貓這種「猛獸」已經成為「連環殺手」,包括鳥類在內的大量紐西蘭本土動物已成為貓的獵物,甚至威脅到紐西蘭國鳥鷸鴕(俗稱「幾維鳥」)(如上圖)的生存。而動物保護組織和「貓迷」則為貓權辯護。當年,歐洲殖民者將「狗」和「貓」帶到了紐西蘭,狗一直是家養寵物,而貓漸漸成為當地最大型的「野獸」,威脅到生態平衡。
稱霸一方成最大猛獸據不完全統計,紐西蘭人口僅440萬,但是「貓」卻有140萬之多,如果按照人口和「貓口」的比例計算,紐西蘭無疑是世界第一。全世界把貓列為第一猛獸的國家,恐怕只有紐西蘭了。
紐西蘭地處偏遠的南半球一隅,原本沒有任何大型猛獸。歐洲殖民者帶著「狗」和「貓」登陸紐西蘭後,它們的生存方式發生了變化,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狗都是與主人一起出現,從未看到過無主的「流浪狗」浪跡街頭的景象。一小部分貓依然作寵物,但是大部分的貓進入到廣袤的森林和草原中。在別的國家溫順可愛的貓咪,在紐西蘭成為稱霸一方的「猛獸」(如下圖),野貓的主要食物是鳥類和鼠類。紐西蘭的生物鏈非常脆弱,長此以往,生態平衡會被徹底破壞。
幾維鳥恐被貓滅掉不會飛的幾維鳥成為貓的主要獵物。紐西蘭本土沒有鳥類的天敵,是「鳥類天堂」。這裡常年生活的鳥類約有250種,每年夏季(相當於北半球的冬季),大量候鳥還會從北半球來越冬。
幾維鳥由於「無翼」不會飛,得到紐西蘭人的寵愛,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大熊貓。紐西蘭人生活節奏也相對緩慢,大多數人奉行舒適和安逸的生活理念,與幾維鳥悠閒自得的性格很相符,因此,紐西蘭人在稱呼自己時,常常用「幾維」,而不說「紐西蘭人」。尤其是在觀看風靡南半球的橄欖球比賽時,紐西蘭電視臺的解說員永遠都喊「幾維加油」,「幾維必勝」。
「幾維」在紐西蘭隨處可見。動物園有幾維鳥,超市熱賣幾維果(獼猴桃)。20分硬幣一面是英國伊莉莎白女王,另一面是幾維鳥。隨處可見的「幾維」,反映紐西蘭人對鳥的重視,當代紐西蘭在動物保護領域的重中之重就是鳥類保護。貓作為猛獸威脅到幾維鳥在內的鳥類的存亡,當然「人人喊打」。
根據統計,紐西蘭城市裡貓捕殺鳥類的速度已經大大超過鳥類繁殖速度,紐西蘭40%的原產鳥類滅絕,剩餘的37%處於瀕危狀態。研究表明,近年來導致9種鳥類滅絕的元兇是貓,還有33種瀕危鳥類受到貓的威脅。
給貓戴上鈴鐺紐西蘭政府已頒布法令,對有幾維鳥出沒地區的家貓實施宵禁,以免幾維鳥在夜間活動時被貓吃掉。紐西蘭知名人士摩根建立的「除貓」網站建議貓主人給貓戴上鈴鐺,帶貓去做絕育手術,並希望政府立法給貓的體內植入晶片,以杜絕野貓的出現。
儘管保護「原生鳥類生存權」的呼聲在紐西蘭越來越響,但是紐西蘭許多研究機構和動物保護組織對「除貓」行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出了質疑。紐西蘭「人與動物」研究中心創辦人安妮波特認為:「和原生鳥類一樣,貓也是紐西蘭的一部分。」
「貓權」與「鳥權」之爭,反映的是紐西蘭人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旅遊業在紐西蘭經濟中的地位。優越的自然環境是紐西蘭最大的財富。當遠道而來的貓給紐西蘭本土生長的鳥帶來威脅和災難時,紐西蘭人開始思考和審視保護自然環境不被破壞的重大意義和現實需要,關於貓和鳥的爭論必將持續下去。 (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