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冠專家李十月突發腦溢血逝世!這種疾病發病多無預兆,冬春季...

2020-11-26 騰訊網

近日,一位為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作出貢獻的專家不幸離世。據悉11月7日,武漢大學健康學院護理學系主任、原教授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李十月教授,在去西安出差途中,突發腦溢血,經十餘日搶救無效,於2020年11月22日9時50分在武漢逝世,享年60歲。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李十月教授作為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防控專家組成員,向湖北省政府提出了湖北省防控系統建設建議並被採納,為政府正確判斷疫情和採取恰當的防控措施提供了依據。

秋冬季的高發病

腦溢血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佔全部腦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為30%~40%。腦溢血最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引起的腦血管破裂出血。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有關,即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菸等密切相關。腦出血的患者往往由於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倖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障礙、認知障礙、言語吞咽障礙等後遺症。

腦溢血的危險程度較高,所以出現以下症狀的高危人群應當注意腦溢血的發作前兆。

1.50歲以上,有較長期的高血壓動脈硬化病史。

2. 頭痛。頭痛是腦溢血的首要症狀,絕大多數的腦溢血患者都會出現頭痛的問題,且頭痛常常伴隨著頭暈一起發生,尤其是腦幹出血的情況下最為常見。

3. 嘔吐,意識障礙等症狀。約一半的患者發生嘔吐。意識障礙表現為嗜睡或昏迷。

4. 眼睛看不清東西。在腦溢血發病前,患者往往會出現視力突然下降,看東西模糊或者是眼前突然變黑的症狀。

5. 長時間的流鼻血。流鼻血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症狀,但是如果本身是高血壓的患者,同時還伴有經常流鼻血的症狀的話,最好要儘早去醫院進行檢查。

6. 熬夜、久不運動。長時間熬夜會加重大腦負擔,從而誘發心腦血管的疾病,甚至是猝死。如果經常坐著不動,很容易出現血管堵塞的現象,不利於血管的健康。

預防是最好的治療,想要避免疾病的發生,需注意4點:

1.吃膽固醇過高或者過低的食物。不要吃太多小蝦米,蟹黃,蛋黃,動物內臟。

2.控制好鹽分攝入。鹽分裡面的鈉離子含量非常豐富,容易讓血管平滑肌對甲腎上腺素的反應變得比較強,會增大外周血管的阻力,血壓上升速度就會比較快,增大腦溢血發生機率。

3.不要喝酒。喝酒以後酒精就會通過血液進入到大腦,對大腦細胞造成損害,而且還會讓血小板聚積,出現腦血管痙攣以及凝血方面的反應。

4.不吃油膩食物。油炸食品,肥肉等裡面的脂肪含量就非常高,如果攝入過多就容易讓脂質代謝異常,還容易誘發疾病更加嚴重,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出現。

面對疾病,什麼才是保障?

應對腦溢血除了積極預防,還需要未雨綢繆,用保險抵衝風險。壓垮一個中產家庭的只需要一場疾病。保險的一大作用就是保障我們的生命尊嚴,誰也不希望生一場病就出現在各種求助上,依靠不確定的好心人渡過難關。

也許很多人會說有社保報銷就可以了,但是社保的報銷額度是有限的,面對風險保障從來都是越多越好。對於沒有得過腦溢血的消費者而言,如果不幸患上腦溢血,想要從容面對,有什麼保險可以幫助我們呢?

商業醫療險是第一個要配置的健康險。消費者只要依一定數額交納保險金,遇到重大疾病時,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一定數額的醫療費用。它繳費低而保額高,可以在治療費用上減輕消費者負擔。

重疾險是第二必備保險。商業醫療險解決醫療費用的問題,而重疾險解決因病失能導致的收入損失,解決因失能後的身體康復費用,可以說給腦溢血的消費者家庭雪中送炭。腦溢血最終會導致腦中風,而腦中風的致死致殘率高,是保監會規定的25種必保疾病。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重疾責任中,並沒有針對腦中風的理賠,而是針對腦中風後遺症的理賠。因為腦中風經過治療後,恢復情況會出現差異,為了確認後遺症,保險公司的理賠周期會更長。

重疾險中對於腦中風分為兩塊保障:輕度腦中風(輕症)和腦中風後遺症(重症),根據疾病輕重程度不同賠付的金額也會有所區別。對於腦中風後遺症(重症)的理賠,必須等到確診180天後,並且滿足一定的條件,是無法確診即賠的。而輕度腦中風則會根據各家條款規定出現不同,有些產品理賠要求嚴格,有些產品理賠條件寬鬆,確診即賠。消費者購買重疾險產品的時候,可以選擇理賠條件相對寬鬆的產品,避開把輕度腦中風作為免責條款的產品。而且理賠時要注意,腦中風後遺症可能因為理賠距確診時間不到180天,沒有後遺症,或者後遺症不達標而拒絕理賠。

......我也是有底線的......

[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從本公眾號轉載文章至其他平臺所引發的一切糾紛與本平臺無關。

相關焦點

  • 湖北新冠疫情專家李十月逝世:抗疫期間主審防疫手冊,倒下前一天...
    22日9時50分,湖北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專家、武漢大學健康學院護理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李十月教授去世。聽聞噩耗,他的同事、學生們不想相信、更不願相信,「我們原以為他會闖過『鬼門關』。」23日16時,長江網記者在李十月教授家中,見到了他的家人、同事和學生。
  • 四川市民打麻將突發腦溢血死亡 休閒會所被判賠15萬餘元
    今年2月25日下午,四川綿陽市遊仙區居民鄧女士到一家休閒會所打麻將,結果突發腦溢血昏迷,會所老闆得知情況後,先給鄧女士的弟弟打了電話,但直到一個小時後才撥打120。3月10日,鄧女士因搶救無效死亡。事後,鄧女士的家屬認為休閒會所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違反政府禁令開設麻將館,且在鄧女士暈倒後沒有第一時間撥打120,導致鄧女士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搶救,於是起訴至法院,要求會所擔責四成,共賠償30餘萬。近日,遊仙區法院作出判決,休閒會所在鄧女士發病時的救助過程中存在過錯,未盡到合理限度內的安全保障義務,對鄧女士的死亡結果應承擔20%的損害責任,共計賠償15萬餘元。
  • 打麻將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死亡 休閒會所被判賠15萬餘元
    事後,鄧女士的家屬認為休閒會所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違反政府禁令開設麻將館,且在鄧女士暈倒後沒有第一時間撥打120,導致鄧女士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搶救,於是起訴至法院,要求會所擔責四成,共賠償30餘萬。近日,遊仙區法院作出判決,休閒會所在鄧女士發病時的救助過程中存在過錯,未盡到合理限度內的安全保障義務,對鄧女士的死亡結果應承擔20%的損害責任,共計賠償15萬餘元。
  • NBA前主席突發腦出血昏迷入院!抓住黃金5分鐘,做好3件事能救命
    二腦卒中前有預兆這10個信號要注意專家提醒,包括腦卒中在內的腦血管病在發病前,都會有很多徵兆,但由於症狀較輕,很易被人們忽視,特別是對於本身有高血壓的人群,下面這10個信號,一定要記住!2、眩暈難受專家介紹,很多人在發生腦溢血前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暈眩,突然感到天旋地轉,站立不穩,抬腳費力,甚至摔倒在地上。但有些人眩暈感覺不明顯,有點類似於喝酒後站不穩的感覺。
  • 首份新冠影響神經系統研究:有患者在出現新冠症狀前突發偏癱
    研究納入了214名經實驗室確診為新冠病毒感染的住院患者。患者臨床資料從電子病歷中提取,所有神經症狀資料由2名專業的神經科醫生篩查。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相當比例患者的神經系統症狀出現在發病早期。有患者起初因突發偏癱來到急診科就診,當時並無COVID-19典型症狀。也有部分一開始有發燒和頭痛症狀,在最初認為排除COVID-19後被送到神經內科病房。
  • 知名段子手、作家突發心梗去世!這些預兆要注意
    據多名大V發文透露,撰稿人、《今晚80後脫口秀》寫手賴寶突發心梗去世。他是《今晚80後脫口秀》主持人王自健創作團隊的核心成員,代表作有《賴寶日記》《人生何處不尷尬》《生活就是北京時間最後一響兒》等。7月20日上午,他去世的消息在微博上傳開。紅星新聞記者也隨後核實到這個消息。
  • 疫情以來已至少59名醫務工作者逝世,請記住這份名單
    據紅星新聞報導,鄂州市中醫醫院宣傳科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年過六旬的許德甫曾任該院院長,退休後除了被中醫院返聘為專家外,還在另一家醫院坐診。2月13日,許德甫因新冠肺炎去世。左漢文,男,46歲,湖北廣水市太平鎮群聯村衛生室村醫
  • 鍾南山也曾突發這種病,8個預兆千萬要注意!
    據多名大V發文透露,撰稿人、《今晚80後脫口秀》寫手賴寶突發心梗去世。很多網友對於這則消息感覺到意外和震驚,賴寶的社交帳號一直保持著更新。在他的最後一條微博中,丁香園回復透露了賴寶去世的死因:突發心梗去世。鍾南山院士16年前曾突發心梗如今保持健朗!
  • 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遺體解剖工作完成,可揭開新冠侵害人體之謎!
    據央視新聞報導,在國家的法律和政策的支持下,並且患者家屬同意的情況下,2月16日凌晨,全國第 1 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完成,並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 在當日18點45分,全國第 2 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也在金銀潭醫院順利完成,目前這兩具解剖病理目前已被送檢。知名法醫病理學專家、湖北省司法鑑定協會會長劉良參會解剖工作。預計10天以內可以得出結論。
  • 春季天氣多變 開學後這6種春季傳染病要警惕!
    據了解,4月15日高三開學後,多地醫院發熱門診接連收治有低燒發熱症狀的學生。醫療專家組對發熱學生進行診療、調查並核酸檢測,判斷為上呼吸道感染。據專家介紹,春季是上呼吸道感染高發季節,患者易出現低熱,或伴有流涕、咳嗽等症狀。一般而言,經就診、化驗、影像等檢查,主要為上呼吸道感染。
  • 國家衛生健康委舉行發布會 介紹冬春季常見病預防和節日期間健康...
    統籌醫療資源,保障相關物資供應,確保冬春季常見傳染病救治。六是加強公眾宣傳。在我委官方網站、「健康中國」政務新媒體、中國疾控中心公眾號、健康報等平臺,定期公布疫情信息,宣傳冬春季常見傳染病防控知識。這是我給大家介紹的第一個方面。第二個方面,隨著元旦、春節到來,除了上面提到的冬春季常見傳染病,腦血管疾病、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急性發作的預防也應當引起高度關注。
  • 新冠疫苗「守護者」逝世,很遺憾以這樣的方式認識他
    時隔兩個多月,我們才認識他——因持續工作、過度勞累,病原生物學和免疫學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振東於9月17日不幸逝世,享年53歲。他去世前,已在疫苗研發一線連續作戰200多天。就在去世前一天,他剛在武漢參與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生物安全聯合檢查任務,然後又赴長沙參加學術會議,返京途中在首都機場突發疾病倒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趙振東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技術組組長
  • 33歲司機突發腦溢血 拼死停穩公交車保乘客安全
    6日早晨,在哈爾濱市香坊區哈平路上,一名203路公交車司機在車輛行駛過程突發腦溢血。昏迷前,這名司機以驚人的毅力,克服頭暈、視物不清和一側肢體癱瘓等困難,將公交車穩穩地停靠在路邊,保證了車上20多名乘客的安全。而這名年僅33歲的司機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
  • 寵物疾病春季高發,專家:勿隨意接觸來歷不明的流浪動物
    「寵物的寄生蟲具有多樣性,而且部分是人畜共患,春季做好寄生蟲疾病的預防工作很重要。」近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副理事長、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李建基教授說,目前已知,寵物和人的共患病多達幾十種,如狂犬病、弓形體病、鉤端螺旋體、結核病、布氏桿菌病及多種寄生蟲病。
  • 「範偉」突發腦梗塞,心腦血管疾病有多可怕?
    範偉演的教授突發腦梗塞造成痴呆導致產生了後續一系列事件讓小編不禁思考,人老了疾病纏身到底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 「範偉」的疾病是傷害老年人的「第一殺手」 (以下輕微劇透) 《我和我的家鄉》裡「最後一課」單元的主角是範偉飾演的一位大學教授在教學時突然腦梗塞暈倒。
  • 當感冒遇上新冠
    到了秋冬季出現這些症狀時,很多人都會一邊認真看著新冠病毒的診斷標準,一邊對照自己的症狀。越看越是不安,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區別。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 二、發病時間不一致 普通感冒全年均發,沒有明顯的季節性。流行性感冒雖然也是全年都可以發病,但是高發季節主要是冬春季。
  • 重慶冬春季疫情防控劃出這些重點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仍然複雜嚴峻,全球疫情仍在肆虐,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加大。近期,多個地市在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和相關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引人關注。面對疫情防控關鍵期,重慶如何做好冬春季相關工作?市民怎樣做好個人防護?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UFO研究專家王思潮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龔菲 2016-06-17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 致敬「新冠疫苗守護者」趙振東 重大突發疫情發生時,他總是挺身而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曼玉中國醫學科學院病原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趙振東,在疫苗研發一線連續奮戰200多天。9月16日晚,從長沙評標返京途中,因連續工作過度勞累突發心臟疾病,經搶救無效,於17日凌晨不幸離世,年僅53歲。
  • 獨居老人突發腦溢血倒地 幸遇人口普查員脫險!
    天津北方網訊:前日上午11時左右,河北區天泰路東華裡小區一名六十多歲的獨居老人在家中突發腦溢血摔倒在地,恰好人口普查員入戶調查,救了老人一命。  現場  人口普查員救老人一命  目擊者張女士說,當時人口普查員去這位老人家入戶調查,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應,但隔著門可以聽到裡面有動靜,感覺屋裡有人,詢問鄰居得知屋裡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獨自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