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達醫曉護的第2876篇文章
「有咽痛、流涕、咳嗽,難道我被傳染了?」「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症狀要不要去醫院就診呀?」什麼是普通感冒?什麼是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是什麼?到了秋冬季出現這些症狀時,很多人都會一邊認真看著新冠病毒的診斷標準,一邊對照自己的症狀。越看越是不安,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區別。
區分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從以下四方面進行。
一、致病源不一樣
普通感冒是由常見的呼吸道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等)引起。普通感冒較流行性感冒傳染性要弱得多。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
二、發病時間不一致
普通感冒全年均發,沒有明顯的季節性。流行性感冒雖然也是全年都可以發病,但是高發季節主要是冬春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在2019年底冬季以後出現的新疾病。
三、症狀不一樣
普通感冒通常會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的症狀,可能會有發燒,但是這種發燒一般是低中度發燒,時間也就是1-3天。基本3-5天就可以自愈。普通感冒很少會有全身肌肉疼痛或者乏力的全身症狀。
流行性感冒有非常明顯的發燒,而且常常是高熱,這種熱程相對比較長,一般是3-5天,大概在一周左右才能自愈。流感最主要的是常常伴有全身症狀,包括全身肌肉疼痛、乏力、頭痛的情況。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目前已知主要症狀包括發熱、咳嗽、乏力,還有嘔吐、腹痛、腹瀉、嗅覺減退等症狀。新冠肺炎主要以低熱、中低熱為主,也有不發熱的。
四、嚴重程度和易感人群不一樣
普通感冒全人群都易感。普通感冒沒有併發症,嚴重程度也很低,幾乎沒有什麼致死性。
流行性感冒是全人群易感。流感的高危人群有,小於5歲的兒童、大於等於65歲的老年人、肥胖的人、孕婦、有免疫抑制的病人,還有一些有慢性基礎病的病人,而且流感可以致死。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群普遍易感。嬰幼兒和兒童也是可以發病的,但是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病的病人更為嚴重,也可以致死。新冠病毒肺炎發病一周後有的病情可以迅速加重,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酸鹼平衡失調、呼吸衰竭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冬春季節,如果出現高熱(體溫大於38.5℃)同時伴有全身乏力可能是流感,如果還合併了胸悶、喘氣、呼吸困難、頻繁咳嗽則有可能伴發肺炎。這時要儘早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輕型及普通型的新冠肺炎與流感有時不易區別,還需要醫生通過詢問流行病學史及病毒核酸檢測等手段來鑑別。
還有值得注意的是在流感高發季來臨前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預防相應亞型/系的流感病毒感染和降低接種者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同時無論是普通感冒、流感還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除了藥物對症治療,還要提高自身抵抗力。注意休息,避免受涼、淋雨、過度疲勞,戒菸限酒,多喝水,多吃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易消化的食物等等都有利於提高自身抵抗力。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咳嗽禮儀等都以利於預防呼吸道疾病。
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如何進行區分?
普通感冒症狀相對較輕,而流感則會出現更重的發熱和軀體症狀。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狀通常包括:高熱伴寒戰、頭痛、乾咳、食欲不振、極度疲勞、呼吸困難,深呼吸或咳嗽時胸痛加重,頻繁出汗導致皮膚冷溼。少數人伴有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作者:上海市徐匯區中心醫院
呼吸科 李俊 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