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T細胞能『看到』普通感冒冠狀病毒和新冠之間非常相似的序列

2021-01-09 中國生物技術網

關於人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存在許多未知的問題。新冠病毒反應性CD4+T細胞在未暴露的個體中已有報導,表明20-50%的人存在交叉反應性記憶T細胞。然而,這些T細胞的來源一直是推測性的。

北京時間8月5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拉霍亞過敏和免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表明,識別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的記憶性T細胞,也能識別新冠病毒上的對應位點。

該研究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新冠肺炎病例比其他人更輕,儘管研究人員強調這只是推測,還需要更多的數據。

研究通訊作者、LJI研究助理教授Daniela Weiskopf說:「我們現在已經證明,在一些人中,預先存在針對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的記憶T細胞可以交叉識別新冠病毒。」他與Alessandro Sette博士共同領導了這項新研究。

Sette補充道:「免疫反應可以轉化為不同程度的保護。有一個強大或者比較好的T細胞反應可能會給你機會來建立一個更快更強的反應。」

這項新研究建立在最近來自Sette實驗室和LJI教授Shane Crotty博士實驗室的一篇細胞論文的基礎上(相關閱讀:《細胞》:在新冠肺炎患者和未感染者中發現針對新冠病毒的T細胞)。該研究顯示40%到60%從未接觸過新冠病毒人的T細胞對病毒有反應。他們的免疫系統識別出了以前從未見過的病毒片段。這一發現被證明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來自荷蘭、德國、英國和新加坡的研究都曾有過報導。

科學家們想知道這些T細胞是否來自於以前接觸過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的人。這種病毒被Sette稱為新冠病毒「不那麼危險的表親」。如果是這樣的話,曾暴露在這些感冒病毒中的人是否會導致對新冠病毒的免疫記憶?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從從未接觸過新冠病毒的參與者中收集的一組樣本,確定了導致交叉反應性T細胞反應的病毒確切位置。他們的分析顯示,未暴露的個體可以產生一系列記憶T細胞,這些細胞對新冠病毒和四種普通感冒冠狀病毒具有同樣的反應性。

圖片來源:Science

這一發現表明,對抗一種常見的感冒冠狀病毒確實可以教會T細胞識別新冠病毒的某些部分,並為普通感冒病毒能夠誘導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交叉反應記憶提供了證據。

Sette說:「我們知道存在預先存在的反應性,而這項研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直接分子證據,證明記憶T細胞可以『看到』普通感冒冠狀病毒和新冠病毒之間非常相似的序列。」

通過進一步觀察,研究人員發現,雖然一些交叉反應性T細胞瞄準了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即病毒識別並與人體細胞結合的區域,但先前存在的免疫記憶也指向其他新冠病毒蛋白。

Sette解釋說,這一發現是相關的,因為大多數候選疫苗主要以刺突蛋白為靶點。這些發現提示了這樣一個假設,即加入額外的新冠病毒靶點可能會增強利用這種交叉反應的潛力,並可能進一步提高疫苗效力。

論文連結: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8/04/science.abd3871

相關焦點

  • 金冬雁:前6種人類冠狀病毒和HIV研究帶來的抗擊新冠思路
    4月9日,金冬雁在科學公益組織未來論壇發起的第五期「《理解未來》科學講座:病毒與人類健康-專題科普」上分享了人類冠狀病毒的前世今生。金冬雁總結道,四種冠狀病毒(229E、OC43、NL63和HKU1)在人類裡面有非常好的適應,不需要動物中間宿主就已經在人裡面傳播了。它們會引起普通感冒,常年在人裡面存在。
  • T細胞記憶帶你認識新冠肺炎
    越來越多結果相似的研究正在湧現,表明新冠病毒感染產生了SARS-CoV-2特異性記憶T細胞(Grifoni et al., 2020; Le Bert et al., 2020)。但是,我們尚不清楚對血液的分析如何反映功能性T細胞記憶的狀態。此外,CD4 + 和CD8 + Trm本身就不能通過血液樣本進行評估,但這些細胞對一線免疫反應至關重要,能夠控制同一病原體的再次感染。
  •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三種肺炎的區別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人冠狀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2019-nCoV歸類為β-冠狀病毒,但其序列與其他6 種冠狀病毒亞型存在差異,所以定義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
  • 研究人員表示:普通感冒可以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都是病毒,不過只是一個小病毒,一個大病毒。但在專家和研究人員眼裡,普通感冒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讓小編來帶你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吧!,研究人員發現其可以引發人體的抗病毒防禦,也就是說,它們可以提供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
  • 免疫「記憶」的功勞?得過感冒的新冠兒童病情不會進一步發展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以前患過普通感冒的兒童體內有冠狀病毒抗體,可以防止他們發展成新冠引起的、被稱為對13名MIS-C患者、28名川崎病患者和未受感染兒童的血液檢測顯示,MIS-C組缺乏對抗普通感冒的抗體。研究人員說,感染普通感冒後獲得的抗體可能在控制MIS-C的發展中發揮作用。研究人員尋找HKU1冠狀病毒和betacoronavirus 1的抗體的證據,這兩種病毒都會引起我們所知的普通感冒。
  • 未感染人群體內竟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SARS康復者也...
    當下全球正加速度研發新冠疫苗,部分已經開始了人體注射。注射疫苗後,人體能獲得多大程度和效力的保護?這種保護力能持續多久?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感染和暴露於新冠病毒會誘導持久的記憶T細胞,這可能有助於當前新冠大流行的管理以及針對COVID-19的疫苗開發提供幫助。為了對T細胞免疫有個全景認知,該團隊分析了新冠肺炎康復者、SARS康復者和未感染者的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反應。
  • 管軼新論文:穿山甲中發現冠狀病毒與新冠相似度約9成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管軼新論文:穿山甲中發現冠狀病毒,與新冠相似度約9成 基因組測序顯示,這些在穿山甲身上新發現的冠狀病毒與感染人的新冠病毒有大約85.5%至92.4%的相似性,分屬2019-nCoV相關冠狀病毒的兩個子譜系。
  • 科學家: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普通感冒一...
    據《紐約時報》報導,12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稱,未來,新冠病毒將會持續存在,但一旦大多數成年人通過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力,情況將有所不同——屆時,新冠病毒的威脅性將類似普通感冒。威脅類似普通感冒?
  • 新冠病毒會和流感病毒結合形成一種病毒嗎?
    每當新冠病毒在人體細胞內複製時,一種蛋白質複合物就像複印機一樣,不斷複製出遺傳物質核糖核酸(RNA)。這些「複印機」有時會出錯,導致遺傳信息稍稍改變,這被稱作突變。這些變化通常是無關緊要的,但其中一些變化可能讓病毒在免疫力和疫苗面前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同樣是在法國,法國巴斯德學院教授西蒙 - 羅裡赫 (Etienne Simon-Loriere) 表示,蒙塔尼指出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在其他自然產生的冠狀病毒中同樣存在,但這並不是說明新冠病毒中的相關基因是通過人為方式添加進去的。他說,一本書的若干單詞在另一本書也用到了,這不能說明這本書抄襲了另一本書。
  • 《科學》雜誌:14.7%的普通感冒患者出現了抗新冠病毒抗體
    該研究發現在34名不久前感染過普通感冒冠狀病毒(HCoV)的患者中,有5人SARS-CoV-2 S抗原IgG陽性(14.7%)。相比之下,COVID-19患者的抗體反應同時有IgG,IgM和IgA,並且針對S蛋白S1和S2亞基,並持續存在。更有趣的是,這些健康受試者的抗體具有中和SARS-CoV-2的活性。這一研究為了解針對冠狀病毒家族的交叉體液免疫反應提供了極重要的依據。
  • 當感冒遇上新冠
    什麼是普通感冒?什麼是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是什麼?到了秋冬季出現這些症狀時,很多人都會一邊認真看著新冠病毒的診斷標準,一邊對照自己的症狀。越看越是不安,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區別。
  • 不應過度解讀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分析
    新冠疫情全球暴發,共享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十分重要。但在資源共享、推進科學發展對抗全球疫情的同時,也切不可放棄科學的嚴謹,警惕對於數據的片面放大解讀。」美國Scripps研究所的計算生物學家Kristian Andersen說,早期的基因序列數據是最重要的信息。2020年1月1日公布的第一個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就回答了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病原體引起了新冠肺炎?隨後公布的幾個基因序列的相似度非常高,強烈暗示著病毒是由一個動物一次性地傳染給了人類。
  • 《自然》:新冠病毒或是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
    2月份,華南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發現穿山甲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潛在中間宿主。但3月份來自中國的2項研究推翻了這一結論,穿山甲或不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管軼和胡豔玲團隊發表在《自然》的論文發現,穿山甲身上攜帶有新冠病毒相關的冠狀病毒,基因組相似率在85.5%-92.4%。但認定中間宿主要求其病毒基因組相似性達到99%以上,因此,不足以證明穿山甲是新冠病毒中間宿主。
  • Nature:在日本和柬埔寨發現與新冠病毒密切相關的冠狀病毒
    在日本和柬埔寨發現的這兩種冠狀病毒都是在實驗室冰櫃中儲存的蝙蝠中發現的,是在中國以外發現的第一批新冠病毒親屬,這是令人驚訝的發現。 柬埔寨的病毒 Duong表示,對新蝙蝠病毒的短片段(長324個鹼基對)的初步基因組測序表明,新蝙蝠病毒與新冠病毒和RaTG-13中在同一區域是相似的,表明這三個病毒密切相關。Latinne表示,該區域在冠狀病毒中高度保守,通常用於快速識別病毒是新病毒還是已知病毒。
  • 新冠病毒為何更易傳染?冷凍電鏡圖解病毒進入細胞的「鑰匙」
    McLellan是研究病毒的專家,此前在中東呼吸系統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和伊波拉等病毒的結構方面做了很多非常重要的工作,包括利用冷凍電鏡、X光結晶學等技術分析冠狀肺炎病毒。值得一提的是,這項研究首次提出新冠病毒S蛋白結合ACE2的親和力要遠高於SARS-CoV的S蛋白。
  • 迄今最詳細分析:復旦張永振教授等《細胞》探討新冠病毒起源
    日前,張永振教授和Holmes教授在《細胞》上發表文章,對這些病毒基因組序列,以及其他目前已知的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的信息進行綜述,幫助我們靠近新冠病毒起源與爆發的真相。野生動物交易市場起的作用文章中首先表明,武漢的華南海鮮市場在病毒的出現中起到重要作用。
  • 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又有新證據
    除了研究如何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患者之外,研究中的很大一部分問題集中在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產生的,它於何時何地首次出現,何時開始在人與人之間傳播,該病毒是否來自於蝙蝠,在傳染給人類之前有沒有中間宿主,以及新冠病毒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等問題。至今半年多過去了,科學界對上述問題尚無共識。近期,俄羅斯科學家對其中一些問題的研究或許有重要意義。
  • 網紅藥為什麼能同時治療感冒、流感與新冠肺炎
    隨著各地氣溫持續下降,晝夜溫差加大,感冒和流感患者大幅增加,同時,新冠肺炎散發疫情不斷出現。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有咳嗽、發熱等相似症狀。這讓患了感冒或流感的患者十分困惑,尤其是一有發燒就更加擔心,怕是患了新冠。
  • 北京新發地疫情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專家認為與捷克等地病毒相似
    中國疾控中心公布新發地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數據 三條基因數據採集時間均為6月11日 6月18日晚,中國疾控中心在「新型冠狀病毒國家科技資源服務系統」上發布了2020年6月北京新發地市場新冠疫情及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