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記憶」的功勞?得過感冒的新冠兒童病情不會進一步發展

2020-12-05 前瞻網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以前患過普通感冒的兒童體內有冠狀病毒抗體,可以防止他們發展成新冠引起的、被稱為MIS-C的高度炎症狀態。

研究發現,這種被稱為兒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MIS-C)的疾病與COVID-19和川崎病都不同。

然而,對於為什麼一些兒童在感染冠狀病毒大約一個月後會出現MIS-C症狀,我們知之甚少。

該疾病的症狀包括皮疹、發燒、腹痛以及結膜炎、咳嗽和頭痛。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專家們將健康兒童與患有MIS-C和川崎病的青少年進行了比較。

對13名MIS-C患者、28名川崎病患者和未受感染兒童的血液檢測顯示,MIS-C組缺乏對抗普通感冒的抗體。

研究人員說,感染普通感冒後獲得的抗體可能在控制MIS-C的發展中發揮作用。

研究人員尋找HKU1冠狀病毒和betacoronavirus 1的抗體的證據,這兩種病毒都會引起我們所知的普通感冒。

與患有川崎病和輕度COVID-19的兒童不同,患MIS-C的兒童缺乏對這些輕度冠狀病毒的抗體。

Petter Brodin博士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他表示,目前還沒有辦法證實通過抗體對普通感冒的免疫力可以防止MIS-C,但事實似乎確實如此。

「對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的免疫力通常很短,MIS-C通常影響青少年,MIS-C患者是唯一缺乏普通感冒冠狀病毒抗體的群體,這些事實表明有這樣的抗體可能對MIS-C有保護作用。」他說。

他認為,普通感冒CoV抗體和產生它們的記憶B細胞可能識別SARS-CoV-2病毒並與之結合。

他補充說:「這樣的事件將使免疫系統在對抗病毒方面領先一步,並可能使更有效的抗體反應能夠直接放大新病毒的正確部分來中和它。」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發現是,MIS-C患者體內存在一些抗體,這些抗體攻擊人體自身的蛋白質,這個過程被稱為細胞因子風暴。

這種形式的免疫自我破壞被認為是MIS-C嚴重病例的主要原因。

然而,雖然兩種疾病都因細胞因子風暴而惡化,但MIS-C和Covid-19的過程是不同的。

科學家無法解釋為什麼成年人更容易感染COVID-19,而兒童更容易感染MIS-C,儘管是由同一種病毒引起的。

人們認為,這種高度炎症狀態是對感染的延遲免疫反應,使傳統的咽喉和鼻子拭子變得多餘。

因此,抗體測試是確定和診斷症狀的唯一可靠方法之一。

在全世界努力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同時,類似川崎的疾病正在出現並越來越頻繁。

MIS-C是一種罕見的由SARS-CoV-2引起的疾病,其症狀與川崎病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除此之外,人們對MIS-C知之甚少。

它幾乎只影響兒童或年輕人,而COVID-19很少對年輕人造成傷害。

雖然MIS-C造成的死亡非常罕見,但有記錄。倫敦一名14歲的男孩死於此病。據報導,美國至少有4人死亡。

據5月報導,伯明罕的研究人員首次證實了這種後來被稱為MIS-C的類似川崎病的病症是由SARS-CoV-2引起的。

今年8月,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的學者們發表了一項同行評議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關係。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706291/Children-catch-common-immune-MIS-C.html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記憶T細胞能『看到』普通感冒冠狀病毒和新冠之間非常相似的序列
    關於人體對新冠病毒的免疫反應存在許多未知的問題。新冠病毒反應性CD4+T細胞在未暴露的個體中已有報導,表明20-50%的人存在交叉反應性記憶T細胞。然而,這些T細胞的來源一直是推測性的。這項新研究建立在最近來自Sette實驗室和LJI教授Shane Crotty博士實驗室的一篇細胞論文的基礎上(相關閱讀:《細胞》:在新冠肺炎患者和未感染者中發現針對新冠病毒的T細胞)。該研究顯示40%到60%從未接觸過新冠病毒人的T細胞對病毒有反應。他們的免疫系統識別出了以前從未見過的病毒片段。這一發現被證明是一個全球性的現象,來自荷蘭、德國、英國和新加坡的研究都曾有過報導。
  • 當感冒遇上新冠
    什麼是普通感冒?什麼是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症狀是什麼?到了秋冬季出現這些症狀時,很多人都會一邊認真看著新冠病毒的診斷標準,一邊對照自己的症狀。越看越是不安,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普通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區別。
  • 新證據表明新冠患者或擁有強大免疫記憶,至少持續6個月!
    新的研究表明,從新冠中恢復過來的患者可能擁有強大的免疫記憶,至少持續6個月!這種免疫記憶不僅僅依賴於抗體,它還包括被稱為T細胞和B細胞的白細胞,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記憶力。結合這些防護層,免疫系統能夠識別並再次攻擊新冠病毒,從而防止再次感染。為了評估對病毒的免疫能在免疫系統的各個層面持續多久,科學家們測量了新冠患者在患病幾個月後,有多少免疫細胞以及哪種免疫細胞能夠恢復。
  • 如何判斷得的是感冒、流感還是新冠肺炎?
    西班牙媒體稱,流感和新冠肺炎的症狀十分相似,即使是家庭醫生也很難區分開來。唯一安全的辦法就是通過診斷性測試方法——快速抗原測試或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PCR)測試,來檢測是否患有新冠肺炎。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近日報導,在感冒、流感和新冠肺炎三者當中,感冒的症狀是最溫和的。
  • 哪種感冒要吃消炎藥—新聞—科學網
    現實中,很多人年年得感冒,就會根據以往的經驗,讓大夫開「消炎藥」「輸液」,其實這麼做是不對的。因為不是每次感冒的原因都一樣,即使症狀相同,治療方法也會因人因時因地而變化的。 咳嗽發燒是伴隨感冒發生的,如果僅僅是病毒感冒的話,是有自限性的,一般來說7~14天就會自己恢復,但如果這其中繼發了細菌感染,那麼就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反覆。
  • 新冠患者遭遇細胞因子風暴阻礙長期免疫形成 只因記憶B細胞產生得...
    8月19日發表在《細胞現在》(Cell now)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一些高水平的細胞因子可能也會阻止感染者發展長期免疫,因為據觀察,受感染的患者只能產生很少的B細胞,而這類細胞是形成持久免疫反應所必需的。 「我們看到許多研究表明,對COVID-19的免疫力不會持久,因為抗體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
  • 免疫記憶是如何形成的
    因此,正確調控免疫記憶的形成及強弱對機體就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免疫學家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亟待解決的科學難題。公元前430年,古希臘歷史學家修西得底斯(Thucydides)首先記載了「免疫記憶」現象,其在描述瘟疫時寫到:「同一個人絕不會受到同一病原體的兩次攻擊。」
  • 感冒時流出的鼻涕,顏色從透明變成黃色,暗示病情好轉?你想錯了
    在感冒的時候,首先會出現流鼻涕的現象,一般鼻涕的顏色為透明色水樣。但是,有部分患者在感冒時,鼻涕顏色會從透明色變成黃色,這是怎麼回事呢?是感冒要痊癒的表現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感冒時鼻涕由透明色變成黃色的原因是什麼?在感冒的時候,病毒就會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
  • 新冠肺炎,流感,感冒的症狀有哪些不同?
    冬季是感冒的多發季節了,現在新聞也一再強調,冬季氣溫低,病毒能夠在空氣中存活的時間更長,要注意,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的時候,更不能放鬆警惕!今天我們在簡單說一下普通的感冒,流行性感冒和新冠肺炎的一些區別,好讓大家心裡明白!
  • 寶寶感冒了開始是清鼻涕,現在變成黃鼻涕這是要痊癒了嗎
    這是疾病發展的自然過程。感冒屬於自限性疾病,臨床上大多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會逐漸被清除,依靠的是白細胞在內的免疫系統,白細胞和病毒在戰鬥的過程中會有些陣亡,其中中性粒細胞死亡後會釋放一些有顏色的酶,導致鼻涕變黃變綠。
  • 貓咪打噴嚏就是感冒?錯,獸醫教你從3個方面區分貓鼻支和感冒
    由於主人的疏忽有一天大降溫的時候忘記給貓咪開空調,過了一夜後,母貓出現了頻繁打噴嚏的症狀,就連每隻小貓的眼睛都腫了起來,發紅充血,還有大量的分泌物。 一開始主人還以為是普通的感冒,沒想到幾天過去病情越發地嚴重起來,甚至有的小貓越來越虛弱了。後來主人帶貓咪去醫院檢查,這才發現它們全部都患上了貓鼻支,並不是普通的感冒。
  • 這種病毒來勢洶洶卻不是感冒
    有些孩子年齡不大,小臉憋得通紅,口唇周圍發青,離近了還能聽到嗓子裡發出「絲絲」的聲音。醫生一看這些症狀就會高度警惕,這很可能不是感冒,而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的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流行,引起5歲以下兒童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首要病毒,也是嬰幼兒因肺炎住院的首要因素,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成長。
  • 感冒發燒吃什麼好,五種食物為緩解病情助力,如何好起來快
    經常吃感冒藥也會有耐藥性,那麼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如何讓感冒好得很快呢?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些食療的方法,多吃以下這些食物會讓感冒很快的好起來。1.鴨梨鴨梨屬於涼性的食物,它有著清熱化痰的作用,同時鴨梨中含有的糖物質和維生素,很容易被人體吸收保護肝臟,緩解感冒發燒的難受感。
  • 新冠病毒特效藥難產背後:人類對抗病毒幾百年,連感冒病毒都殺不死
    迄今為止,人類已經能夠對抗絕大多數的細菌,在近三百年的醫學發展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就是無菌手術的發展和有效殺死細菌的消毒方法,而在殺死人體內的細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抗生素。 但目前,所有的抗生素是無法殺死病毒的。也就是說對抗病毒,目前人類沒有能有效殺死病毒的特效藥。
  • 英國新冠抗體攜帶人群比例不增反降,群體免疫徹底破滅?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截至9月英國有4.4%的人口攜帶新冠抗體,較6月下降了1.6個百分點,降幅達到26%。這意味著,第一波疫情中治癒患者體內的新冠抗體水平很可能在數個月內迅速下降,要通過自然感染實現群體免疫基本不可能。研究表明,人體免疫系統對新冠病毒的反應與流感病毒和其他能引起感冒的冠狀病毒類似,即無法產生永久抗體。
  • 2020年感冒人群大幅度減少,不感冒意味著身體變好?
    11月16日,米內網公布數據顯示,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上半年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咳嗽和感冒用藥銷售額同比下滑高達37.96%。正常情況下,成年人一年內會有2-3次的普通感冒,秋末冬初氣溫逐漸下降晝夜溫差大是最容易出現感冒的時候。感冒是指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因感冒病毒入侵引起的病症。對於免疫力強的人而言,長期不感冒是因為其免疫系統預警性強大,常規的病毒細菌往往還沒有在體內紮根,直接就被免疫細胞或免疫因子清除掉,以至於來不及觸發感冒機制。
  • 新冠肺炎的症狀跟普通感冒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那麼大家應該怎麼區分普通的感冒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呢?1、咳嗽的區分一般感冒的咳嗽出現的相對比較晚,感冒一兩天之後才會發生,並且普通感冒的患者在吃了一些感冒藥之後,咳嗽便會被控制住,很少會影響睡眠。但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主要是肺部,所以他的咳嗽情況比較嚴重,主要是以乾咳為主。嚴重的時候,非常難以入睡。
  • T細胞記憶帶你認識新冠肺炎
    新冠的這些特點引發了人們的擔憂——免疫記憶的發展是否會根據個體的年齡或疾病嚴重程度發生變化。如前所述,老年人的幼稚T細胞庫縮小,這可能會削弱對新型病原體的反應(Rydyznski Moderbacher et al., 2020)。但是,尚不清楚在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後的老年人中,針對新冠病毒的T細胞記憶是否廣泛受損。
  • 巨噬細胞也會有免疫記憶嗎?
    巨噬細胞也會有免疫記憶嗎?先天性免疫細胞是第一波識別人體內異物的細胞,它們發現異常之後,會激活適應性免疫細胞,激發更強烈的免疫反應。但在我們一般的認知裡,先天性免疫細胞並不具有記憶功能,而這些細胞們主要負責識別微生物所特有的各種危險信號,並來者不拒地一併啟動我們的免疫系統。
  • 這種病毒來勢洶洶卻不是感冒
    有些孩子年齡不大,小臉憋得通紅,口唇周圍發青,離近了還能聽到嗓子裡發出「絲絲」的聲音。醫生一看這些症狀就會高度警惕,這很可能不是感冒,而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的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流行,引起5歲以下兒童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首要病毒,也是嬰幼兒因肺炎住院的首要因素,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