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這種病毒來勢洶洶卻不是感冒

2020-12-03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北京日報

每年臨近入冬,身邊就有很多孩子感冒、咳嗽、發燒……這些的確是秋冬季的常見病,但我們仍要提醒家長:別掉以輕心!因為在這個時期,還有一種令兒科醫生嚴陣以待的病毒在虎視眈眈,它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它的早期症狀和感冒很像,容易被家長忽視,卻可能導致兒童出現重症肺炎,6月齡以下嬰兒病死率高,且至今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今天,我們來說說這種疾病的特點,以及如何減輕它帶來的危害。

1 易致5歲以下兒童患肺炎

在各大醫院的兒科門診,一到冬季,犯了呼吸道疾病的小病號就扎堆兒。有些孩子年齡不大,小臉憋得通紅,口唇周圍發青,離近了還能聽到嗓子裡發出「絲絲」的聲音。醫生一看這些症狀就會高度警惕,這很可能不是感冒,而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的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流行,引起5歲以下兒童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的首要病毒,也是嬰幼兒因肺炎住院的首要因素,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成長。據報導,現在全球每年約有三千萬5歲以下兒童因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肺炎,約10%的患兒需要住院治療,病死率可佔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死亡病例的13%-22%。其中,6月齡以下嬰兒最為危險,其患病後的住院率及病死率均為最高。

呼吸道合胞病毒在我國北方亦存在明顯的流行季,主要集中於11月至次年2月,在我國南方則好發於冬春季。據統計,中國兒童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髮病率居全球第四位。

2 早期症狀與感冒相似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易累及呼吸系統,主要有三大致病機制:氣道阻塞、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及氣道高反應性。首先,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引起氣道纖毛和氣道上皮細胞脫落,脫落物在氣道中積聚,同時黏液的過度分泌及氣道的水腫會加劇氣道阻塞,故而孩子出現痰多、痰堵、呼吸困難等症狀。其次,感染後氣道神經末梢釋放大量活性物質,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收縮,患兒出現喘憋,可聽到喉部或肺部有「絲絲」的喘鳴音。第三,嬰幼兒呼吸道感染後易發生氣道高反應性,這與孩子長大後的反覆喘息和支氣管哮喘的發生密切相關。

患兒感染後,早期多為感冒樣症狀,如發熱、鼻塞、流涕、咳嗽和聲音嘶啞等。部分患兒可以進展為毛細支氣管炎或肺炎,此類患兒年齡多小於2歲。患病2-4天後出現咳嗽加劇、喘息,進一步加重的話可出現呼吸急促、點頭樣呼吸、餵養困難、精神萎靡等。

注意,具有以下高危因素的患兒感染後易發展為重症:早產、低出生體重、年齡<12周、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氣道畸形、咽喉功能不協調、左向右分流型的先天性心臟病、唐氏症候群、免疫功能缺陷和神經肌肉疾病等。這類孩子在病毒流行季要特別給予保護。

從預後的情況來看,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的咳喘多在發病3日至5日內最為嚴重,此後大多迅速恢復,不留後遺症。但嬰兒期感染的患兒今後出現哮喘的概率高於未感染過的嬰兒。而早產兒、慢性肺部疾病、合併先天性心臟病或有唐氏症候群、免疫功能缺陷等基礎疾病的患兒,感染並痊癒後,出現呼吸系統後遺症的比例較高。

另外,由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見於嬰幼兒,其咳嗽、喘息的表現並無特異性,故還需與支氣管哮喘首次發作、異物吸入、先天性氣道發育異常等鑑別。比如,留意孩子是否存在溼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過敏表現,親屬有無哮喘等變應性疾病史,以及有無異物吸入史,是否出生後即出現持續的喉鳴或喘鳴音等表現,這些有助於鑑別診斷。其中,溼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是過敏體質的表現,親屬有無哮喘等變應性疾病史反映的是家族遺傳史,如果孩子在此基礎上出現反覆且與呼吸道感染無直接關係的咳喘,就要注意可能存在支氣管哮喘。

3 如何判斷孩子病情輕重

如何判斷孩子病情的輕重呢?可通過孩子的精神狀態、餵養量、呼吸頻率、呼吸費力與否、有無呻吟、血氧飽和度來評估病情的輕重。當孩子出現煩躁不安、餵養量不及平時的一半、呼吸頻率>60次/分鐘時,說明病情在中度至重度了,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在醫生看來,如果孩子精神狀態良好,飲食無受限,口唇紅潤、呼吸頻率正常或略快,沒有明顯的呼吸費力,那麼意味著病情較輕。

患兒一旦病重住院,為保證醫療安全,減少交叉感染,探視受限,很多家長都關心孩子是如何接受治療的。對於這種疾病,臨床醫生採取的主要是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和對症治療。1.觀察患兒表現,監測血氧飽和度,酌情複查肺部影像學,評估病情變化;2.霧化吸痰,保證呼吸道通暢,當血氧飽和度持續低於90%-92%時,給予氧療;3.保證營養供應:患兒若能正常進食母乳,給予母乳餵養,若患兒呼吸頻率大於60次/分,且呼吸道分泌物多、容易發生吐奶嗆奶導致誤吸時,考慮鼻胃管營養攝入,必要時予以靜脈營養;4.對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在常規基礎治療上,會試用重組人α幹擾素進行抗病毒治療;5.對於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伴喘息症狀的患兒,可試用支氣管舒張劑(如β2受體激動劑單獨或聯合抗膽鹼能類藥物),然後觀察臨床效果,如症狀有所緩解可繼續應用,無改善則考慮停用;6.對過敏體質或有過敏性疾病家族病史的喘息患兒,可試用霧化吸入糖皮質激素聯合支氣管舒張劑治療。

需要提醒家長的是,治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抗菌藥物不作為常規用藥推薦,也不建議給孩子預防性用藥。

4 仍無疫苗預防還靠勤洗手

雖然我們知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引起嬰幼兒嚴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目前的實驗室檢測手段也比較成熟,醫生不難做出正確診斷。但遺憾的是,目前,全世界都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及特效的抗病毒藥物。況且,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不能產生永久性免疫,也就是說,現有治療方式均不能保護兒童免於再次感染。

因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無特效治療方法,所以日常的預防和患病後的養護尤為重要。

直接接觸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見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鼻咽黏膜或眼黏膜接觸含病毒的分泌物或汙染物而感染,飛沫和氣溶膠也可引起傳播。我們建議,家庭預防從這些方面入手:提倡母乳餵養至少6個月;避免暴露於菸草和其他煙霧中;在病毒流行季,限制高風險嬰兒去兒童保育機構;在任何場所均應洗手;避免暴露在有飛沫傳播的環境中。這種病毒可以在手和汙物上存活數小時,在流行季節還需要通過勤洗手和減少接觸來預防傳播。

對患兒病後的養護要注意居室溫暖,通風和採光良好,一般保證室內溼度在50%左右;合理膳食,保證營養全面均衡,哺餵時少量多餐,避免嗆咳,患兒因發熱及喘息水分丟失較多,故需保證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注意呼吸道隔離,患兒物品單獨使用,接觸患兒的家長要加強手部衛生,防止病原體播散;若喘息影響睡眠質量,可遵醫囑在睡前給予霧化吸入減輕症狀,提高睡眠質量,延長睡眠時間。

(作者:郭琰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

相關焦點

  • 這種病毒來勢洶洶卻不是感冒
    每年臨近入冬,身邊就有很多孩子感冒、咳嗽、發燒……這些的確是秋冬季的常見病,但我們仍要提醒家長:別掉以輕心!因為在這個時期,還有一種令兒科醫生嚴陣以待的病毒在虎視眈眈,它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它的早期症狀和感冒很像,容易被家長忽視,卻可能導致兒童出現重症肺炎,6月齡以下嬰兒病死率高,且至今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
  • 感冒熬夜當心猝死?區區感冒真的有這樣可怕麼?|巨細胞病毒|免疫力|...
    感冒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可以說也是每個人隔段時間都會經歷的一種小病,然而網上時不時傳出的一些消息,說某某大學生感冒後猝死,像這種新聞標題已經不止一次看見過了,那麼感冒真的有這樣可怕會讓人猝死麼?感冒會導致猝死純屬謠傳,然而因為感冒引發的心肌炎,再加上人體過度勞累的話,就可能會導致猝死了。
  • 孩子感冒-不是洪水猛獸!
    感冒是一組症狀組合,又稱「傷風」、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冠狀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平日提及的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鼻咽部發炎
  • 感冒病毒治療癌症?不是新鮮事 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樣
    感冒就能治療癌症?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實際上,這次的主人翁,柯薩奇病毒是一類常見的經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人體的病毒。根據病毒對乳鼠的致病特點及對細胞敏感性的不同,將病毒分成A組和B組,A組病毒有24個血清型,即A1-A24;B組病毒有6個血清型B1-B6。不同的血清型的抗原性有差異,引起的病症也不盡相同。新聞中提到的抗癌研究裡使用的是柯薩奇病毒A21型,可以引起典型的感冒。但這並不意味著感冒病毒就能治療癌症,因為引起感冒的還有其它病毒,比如流感病毒。
  • 臨床表現不典型感冒傻傻分不清?區別新冠肺炎當心四個「坑」
    臨床表現不典型感冒傻傻分不清?區別新冠肺炎當心四個「坑」 2020-03-03 09:17:29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編者按:目前新冠肺炎還在流行,但對新冠肺炎的一些特殊情況不免還有疑問,如有的病人沒有發燒卻也得了肺炎,有的發熱咳嗽卻並沒中招
  • science:關鍵蛋白識別感冒病毒
    2020年12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近一項研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學技術和研究機構(A * STAR)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蛋白質在檢測普通感冒病毒和啟動抵抗感染的免疫反應中的作用。在最近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他們表明,在皮膚和呼吸道中發現的NLRP1蛋白是檢測人類鼻病毒(HRV)的傳感器。
  • 呼吸道合胞病毒來勢洶洶 如何減輕RSV帶來的危害
    每年臨近入冬,身邊就有很多孩子感冒、咳嗽、發燒……這些的確是秋冬季的常見病,但我們仍要提醒家長:別掉以輕心!因為在這個時期,還有一種令兒科醫生嚴陣以待的病毒在虎視眈眈,它就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它的早期症狀和感冒很像,容易被家長忽視,卻可能導致兒童出現重症肺炎,6月齡以下嬰兒病死率高,且至今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和疫苗。
  • 新冠病毒特效藥難產背後:人類對抗病毒幾百年,連感冒病毒都殺不死
    病毒不是我們常規所理解的生命,它沒有細胞,也沒有細胞核,不依靠宿主人體或動物,無法複製和繁殖,空氣中漂流的病毒,可以說是死的。或者說,病毒在結構上,是一層蛋白子包裹的遺傳物質,只是一段DNA的片段。
  • 研究人員表示:普通感冒可以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都是病毒,不過只是一個小病毒,一個大病毒。但在專家和研究人員眼裡,普通感冒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讓小編來帶你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吧!是普通感冒最常見的原因,研究人員發現其可以引發人體的抗病毒防禦,也就是說,它們可以提供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
  • 感冒時,流出的鼻涕,顏色從透明變成黃色,暗示病要好了?
    感冒是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基本上每年都會出現,有些體質較弱的人,可能受涼或者是換季的時候,都會出現感冒的情況。感冒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咳嗽、流鼻涕,這也是最輕的一種表現,等到病情嚴重的時候,人體就會有發燒、頭疼以及呼吸困難的情況。在這些表現當中,流鼻涕是一直在持續進行的。
  • 感冒藥配咖啡效果更強?當心產生交互作用!
    我們感冒時,不少人都希望儘快將症狀壓下,也因此有不少偏方出現,網絡上近期流傳著一則訊息,指出感冒藥與咖啡同時服用,效果更強,對此我們表示,咖啡會與某些藥物形成交互作用,不宜與藥品同時並服,對抗感冒還是要靠自我免疫力,感冒時仍應多睡眠休息,並遵循醫師指示用藥。
  • 「流感」和「感冒」不是一種病 抗生素不能隨便吃
    原標題:「流感」和「感冒」不是一種病入冬以來,青島各大醫院的呼吸科都存在患者爆滿的現象專家介紹說,病毒性感冒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包括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咽炎等,主要通過空氣或手接觸經由鼻腔傳染。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毒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中,在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經飛沫傳染。由於其傳染性強、傳播途徑不易控制、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較難有效控制,危害很大。
  • 總不經意間引起感冒?不一定是細菌感染導致,還有可能是病毒感染
    01感冒不要在乎亂吃藥了?首先要分清是哪種感冒,再對症下藥,才是最有效的辦法生活中最多發的感冒(普通感冒)就是因病毒引起的,(也被稱為流感性感冒,也就是生活中若是媽媽感冒了由於媽媽經常做飯或者是經常接觸爸爸或者孩子就容易導致傳染,這種就被稱為流感性感冒。)
  •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答案
    原標題: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 支付寶螞蟻莊園答案     2020年6月22日,新的一周的支付寶螞蟻莊園的問題分類是運動和健康,今天的問題是「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這個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人還不清楚感冒藥到底是怎麼治療好感冒的,下面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
  • 感冒吃阿莫西林對嗎?這種蔬菜是「天然消炎藥」,很多人卻討厭它
    而感冒是一種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大家對應對感冒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門」。最為常見的就是,稍微有點鼻塞、流鼻涕的現象,就拿著阿莫西林、頭孢等抗生素吃。那麼,這種方法對嗎?感冒了吃阿莫西林、頭孢等抗生素,這樣對嗎?首先大家要明白的是,絕大數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對殺滅病毒幾乎沒有什麼作用。
  • ...冠狀病毒|病毒|新冠肺炎|感冒|口罩|大蒜|蝙蝠|sars-cov-2
    但是,一次性口罩不太可能提供這種保護。由於這些面罩不能很好地貼在臉上,因此液滴仍會進入口鼻。同樣,微小的病毒顆粒可以直接穿透材料。但是,如果某人患有呼吸系統疾病,戴口罩可以幫助保護他人免受感染。幾乎沒有證據表明戴這種口罩可以保護佩戴者免受感染。此外,戴口罩會給人一種錯誤的保證感,並可能導致其他感染控制措施被忽略,例如手部衛生。
  • 螞蟻莊園6月22日答案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
    螞蟻莊園6月22日答案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時間:2020-06-22 13:5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螞蟻莊園6月22日答案 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 螞蟻莊園6月22日答案是什麼?感冒藥的主要作用是消滅病毒治好感冒嗎?
  • 科學家發現蛋白質在檢測普通感冒病毒中的作用
    來自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學(NTU新加坡)、科學、技術和研究局(A*STAR)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了蛋白質在檢測普通感冒病毒和啟動抗感染免疫反應方面的作用
  • 《科學》雜誌:14.7%的普通感冒患者出現了抗新冠病毒抗體
    該研究發現在34名不久前感染過普通感冒冠狀病毒(HCoV)的患者中,有5人SARS-CoV-2 S抗原IgG陽性(14.7%)。其實同樣位於生物學三大期刊的Cell於5月16日就發表過美國洛杉磯免疫學研究所題為「Targets of T cell responses to SARS-CoV-2 coronavirus in humans with COVID-19 disease and unexposed individuals」的文章,同樣研究過了這一問題(不是主要研究結果)。
  • 每年170萬人感染這種病毒,別忽略了!
    但別因新冠疫情忽略了這種病毒…… 前天(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 愛滋病有哪些臨床表現 大家都覺得愛滋病是一些很有特徵的疾病,其實不是。愛滋病的臨床症狀就是正常人、健康人常見的症狀,只不過在愛滋病感染者中更嚴重地體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