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蛋白質在檢測普通感冒病毒中的作用

2020-12-05 騰訊網

來自新加坡南洋科技大學(NTU新加坡)、科學、技術和研究局(A*STAR)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了蛋白質在檢測普通感冒病毒和啟動抗感染免疫反應方面的作用。

發表在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科學在2020年10月22日,他們發現在皮膚和氣道中發現的NLRP 1蛋白是一種檢測人類鼻病毒(HRV)的傳感器。當NLRP 1破壞呼吸道時,它會引發免疫反應,導致肺部炎症,並引起普通感冒的症狀。

HRV是兒童和成人常見的感冒和急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嚴重時會導致毛細支氣管炎和肺炎。

研究小組說,發現NLRP 1的目的可能會導致新的治療普通感冒症狀,每年影響數百萬人。他們計劃與臨床醫生合作開發「關閉」或阻斷NLRP 1的藥物,以減輕HRV相關疾病的嚴重程度。然而,研究小組注意到,阻斷人類肺細胞中的蛋白質並不會增加病毒載量,這是指受感染者血液中病毒的數量。

「既然我們知道NLRP 1是檢測到普通感冒病毒後炎症的」開關「,下一步就是想辦法阻止它的激活,並儘量減少它引發的炎症反應,」來自臺大李江江醫學院和新加坡A*明星皮膚研究所(SRIS)的助理教授富蘭克林·鍾說。

鍾助理教授與新加坡A*星基因組研究所和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的Bruno Reversade教授以及第一作者、SRIS研究員Kim S.Robinson博士一起撰寫了這項研究。

鍾教授說,他們對免疫系統功能的新見解可以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更有效的方法來治療人類氣道的其他炎症性疾病。

他說:「這項工作標誌著我們對我們的免疫系統如何使用特殊蛋白質來感知和抵禦病毒病原體的認識取得了重大進展。這些知識將有助於設計包括流感和新冠肺炎在內的病毒性疾病的治療方案。」

科學家們已經知道NLRP 1多年了,但它的確切用途尚不清楚。它是一種叫做「類似點頭的受體」的蛋白質,它是免疫系統中的感受器,能觸發人體對入侵病原體的反應。

當研究小組在2017年開始他們的研究時,他們假設NLRP 1作為病毒的傳感器,因為它在人體皮膚和肺部--通常暴露於病毒病原體的表面--中非常豐富。

研究小組針對幾種病毒對NLRP 1進行了篩選,以確定是否有任何病毒會觸發該蛋白。經過幾個月的試驗,他們觀察到HRV製造的一種名為3 Cpro的酶在人氣道細胞中激活了NLRP 1。

他們發現,3 Cpro酶在某一特定點進入NLRP 1,觸發一種炎症性『細胞死亡』,這是感染期間迅速清除HRV等病原體的一個重要過程。

同時也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科奇大學遺傳學教授的Reversade教授說,確定NLRP 1的目的是了解我們的身體如何應對HRV感染的關鍵一步。

Reversade教授說:「這一發現有直接價值,因為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為什麼HRV感染會導致免疫系統較弱的個體,如幼兒、老年人和哮喘患者出現併發症。」

他補充說,這項研究的價值可以擴展到由同一家族的病毒引起的其他疾病。

他說:「以NLRP 1為目標,對多種人類疾病可能有治療作用。我們對這類病毒的免疫反應,亦與兒童手足口病(HFMD)相關的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有關。」

相關焦點

  • science:關鍵蛋白識別感冒病毒
    2020年12月3日訊/生物谷BIOON/---在最近一項研究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科學技術和研究機構(A * STAR)的科學家團隊發現了蛋白質在檢測普通感冒病毒和啟動抵抗感染的免疫反應中的作用。在最近發表在《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他們表明,在皮膚和呼吸道中發現的NLRP1蛋白是檢測人類鼻病毒(HRV)的傳感器。
  • 研究人員表示:普通感冒可以預防感染新冠病毒
    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都是病毒,不過只是一個小病毒,一個大病毒。但在專家和研究人員眼裡,普通感冒可以預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讓小編來帶你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吧!是普通感冒最常見的原因,研究人員發現其可以引發人體的抗病毒防禦,也就是說,它們可以提供針對新冠病毒的保護。
  • 科學家首次在細菌中發現朊病毒
    > 此前只被發現存在於真核生物細胞中
  • 都2020年了,為什麼普通感冒還是「不治之症」?
    相對於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流感病毒和鼻病毒已經伴隨了人類千年。普通感冒和哮喘的罪魁禍首——鼻病毒,更是病毒中的佼佼者之一,有估計,每個人都會用上生命的一整年躺在床上和感冒搏鬥。 今天,庫叔分享一篇文章,帶庫友們了解鼻病毒、流感病毒是如何傳播、演化的。
  • 科普:病毒大搜捕——新冠病毒與核酸檢測
    對感冒的研究最早源於實驗室的一坨鼻涕,這一過程也類似於菸草花葉病毒被發現的過程,科學家把感冒病人的鼻涕用生理鹽水稀釋後滴到但是對於病毒來講,如今研發出來的針對感染人群的特效藥很少,我們吃的感冒藥是不能殺死病毒的,只是為了緩解感冒之後的症狀,對病毒幾乎沒有任何作用。
  • 3萬年前的遠古巨型病毒被「復活」 科學家首次發現其釋放機制
    近年來,從西伯利亞解凍的永久凍土到南極冰層下深層的未知之處,科學家們在世界上最神秘的幾個地方都發現了遠古遺留下來的巨型病毒
  • Cell:在新冠肺炎患者和未感染者中發現針對新冠病毒的T細胞
    但在對抗SARS-CoV-2(新冠病毒)的作用中,T細胞的重要性還是個未知數。測量對新冠病毒的適應性免疫對於疫苗研發、了解新冠肺炎發病機理以及準確把控大流行至關重要。 北京時間5月15日,發表在《Cell》上的一篇新研究中,來自美國拉霍亞過敏和免疫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發現,受感染的人體內含有針對新冠病毒的T細胞,可能有助於他們康復。而且,在一些從未被感染過的個體中也檢測到具有這些細胞防禦能力,很可能是因為他們以前感染過其他冠狀病毒。
  • 科學家:新冠病毒可能會像普通感冒一...
    隨著數以百萬計的人接種新冠疫苗,終結大流行的曙光似乎終於初現,科學家們正在設想,後疫苗時代的世界可能會是什麼樣?據《紐約時報》報導,12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稱,未來,新冠病毒將會持續存在,但一旦大多數成年人通過自然感染或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力,情況將有所不同——屆時,新冠病毒的威脅性將類似普通感冒。
  • 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的區別及預防
    來源:新浪財經11月25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的區別及預防》。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第一個區別是,普通感冒不會流行。普通感冒也就是俗稱的「傷風」,是由多種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常見病,其中相當部分是由某種血清型的鼻病毒引起。普通感冒可發生於全年的任何季節,冬、春季節更易發生。普通感冒多數是散發性,不引起流行。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致的疾病,傳染性極高,可以短時間內在大範圍人群中流行,流感流行常見於冬、春季。流感病毒包括三種類型,即甲型、乙型及丙型,其中以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比較常見。
  • 同樣嗅覺失靈 新冠感染與普通感冒大有不同
    新冠病毒感染者常出現嗅覺失靈。歐洲研究人員最新發現,這種嗅覺失靈和普通感冒引起的嗅覺失靈存在很大差別,相關發現可能有助找到更快捷的新冠感染篩查方法。英國東英吉利大學19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與歐洲多所高校的同行共同分析了新冠病毒感染對嗅覺的影響,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學術期刊《鼻科學》上。
  • 得過感冒的新冠兒童病情不會進一步發展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以前患過普通感冒的兒童體內有冠狀病毒抗體,可以防止他們發展成新冠引起的、被稱為對13名MIS-C患者、28名川崎病患者和未受感染兒童的血液檢測顯示,MIS-C組缺乏對抗普通感冒的抗體。研究人員說,感染普通感冒後獲得的抗體可能在控制MIS-C的發展中發揮作用。研究人員尋找HKU1冠狀病毒和betacoronavirus 1的抗體的證據,這兩種病毒都會引起我們所知的普通感冒。
  • 《科學》雜誌:14.7%的普通感冒患者出現了抗新冠病毒抗體
    該研究發現在34名不久前感染過普通感冒冠狀病毒(HCoV)的患者中,有5人SARS-CoV-2 S抗原IgG陽性(14.7%)。而最近無HCoV感染的31名健康受試者中,有1人SARS-CoV-2 S抗原IgG陽性(3.2%)。這些受試者的抗體主要為針對S2亞基的IgG。
  • 鍾南山院士指導研發快速檢測試劑盒,病毒快速檢測技術了解一下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這種病毒快速檢測技術的具體好處,簡單說就是便攜性突出,可以配備到基層衛生機構,相當於延伸了對抗疫情的前線。其次就是它的高效率,15分鐘出檢測結果,對遏制新冠病毒傳播有重要意義。我們都知道,被新冠狀病毒感染後,患者的早期臨床症狀與普通感冒比較相似,僅憑臨床症狀表現,難以及時、準確地發現和診斷,如果對患者處理不當,既影響救治,又可能導致病毒迅速傳播。
  • 科學家將智慧型手機攝像頭變成檢測新冠病毒的「神器」
    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間,對檢測的需求給世界醫療界帶來了壓力。當科學家們努力簡化這一過程時,加利福尼亞的一個科研團隊想出了一種新方法,使用普通手機攝像頭來識別病毒。研究人員表示,使用一種與普通智慧型手機相連的特殊設備,就可以準確檢測鼻拭子上的SARS-CoV-2病毒,也就是新冠病毒。
  • 除了愛滋病和癌症 人類沒能攻克的還有普通感冒
    往志願者鼻子裡噴射的無害液體是一種正在測試的疫苗,用於防止普通感冒。幾十年來,普通感冒的治療問題一直未能有效攻克,部分原因是有有很多種病毒可以引發感冒。他們正在測試的這種新型鼻腔噴霧疫苗,可能是感冒治療的最前沿解決方案。
  • 新冠病毒特效藥難產背後:人類對抗病毒幾百年,連感冒病毒都殺不死
    從多位專家的口中,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觀點:對抗新冠病毒尚無「特效藥」。其實回顧人類對抗病毒的歷史,我們同樣也可以發現,面對病毒的肆虐,至少在特效藥方面,人類鮮有勝績。知乎答主「壞土豆」認為,對抗病毒,目前人類沒有能有效殺死病毒的特效藥。因為對抗病毒,就是破壞病毒的表面的蛋白質,但是這樣做,往往會讓我們的身體受到同樣的傷害,病毒沒殺死,可能人就已經死了。
  • 打破外國科研壟斷,中國科學家發現藏在病毒中朊病毒
    當時他的課題是研究昆蟲杆狀病毒中幾種晚期表達因子。  那時候,蛋白的研究手段還沒有現在這麼豐富。為了研究這些晚期表達因子的功能特徵,許曉東開始嘗試分別在昆蟲細胞和大腸桿菌中,重組表達這些蛋白。而為了檢測蛋白表達蛋白是否成功、表達蛋白的產量多少,就需要用到一套電泳+免疫印跡檢測方法。  這個過程,就好像是讓細胞中所有的蛋白進行一場「遊泳比賽」。
  • 識別發熱的「障眼法」——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
    在發熱門診值守6天,接診過300多名發熱病人,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馮高科博士通過3個典型病例,教您了解和區分普通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病情:患者男性26歲,3天前夜間受涼後間斷出現鼻塞、流涕(水樣鼻涕),今天出現發熱,在家測量體溫38.7℃,服用感冒靈衝劑,症狀未見好轉。
  •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
    咳嗽、發熱,我是普通感冒,還是新冠肺炎?過去我們認為CAP常見的病原體是肺炎鏈球菌、卡他莫拉菌、非典型病原體支原體等,大家往往會忽略病毒。研究中發現病毒是CAP常見病原體。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三種肺炎的區別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人冠狀病毒是引起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體。
  • 記憶T細胞能『看到』普通感冒冠狀病毒和新冠之間非常相似的序列
    北京時間8月5日,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拉霍亞過敏和免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表明,識別普通感冒冠狀病毒的記憶性T細胞,也能識別新冠病毒上的對應位點。該研究可能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新冠肺炎病例比其他人更輕,儘管研究人員強調這只是推測,還需要更多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