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75歲,穿越過羅布泊輻射區,經歷過非典,這次遇上新冠

2020-12-05 澎湃新聞

他75歲,穿越過羅布泊輻射區,經歷過非典,這次遇上新冠

2020-03-02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75歲的劉蘇明不顧家人反對,打車從成都回到了自己工作的什邡市第四人民醫院,和六十幾年前背著家人踏上西行的列車一樣, 劉蘇明覺得,自己是受到了使命的召喚。

當年的那個聲音是「奉獻青春,保衛邊疆」,如今再赴前線,白衣變鎧甲,劉蘇明只留給家人一句話——「誰讓我是幹這個的呢。」

報名參軍

遠赴新疆

年少時,劉蘇明在家鄉跟著一個江湖郎中學醫,某年,村裡爆發了瘧疾,師傅對少年劉蘇明說,這對咱們來說是個機會,是個好事兒啊。劉蘇明當即反駁道:「你心不好,這麼多人生病,怎麼能是好事。」氣急敗壞的師傅扇了劉蘇明一耳光,挨了打的劉蘇明回到家中苦思冥想了一夜,決定放棄學醫。不久後,他便報名參軍,不顧家人的反對,遠赴新疆,開始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1964年10月,隨著羅布泊上空一聲巨響,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劉蘇明所服役的馬蘭基地開始為外人所知,他曾被聶榮臻、張愛萍等接見過,那時候保密工作很嚴,都是後來才知道他們是領導。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在部隊屢次立功後,劉蘇明得到了一個保送去醫學院的名額,進修完成後,他開始了長達十幾年的軍醫工作。至此,他又重新回歸到學醫的道路。

因為核試驗,那裡有暴露於伽馬射線裡的嚴重危險,他和戰友們穿著丁基橡膠防化服,背著30斤的微型冷熱調節系統,每天要在戈壁灘走上十幾公裡。回憶起過去,七十多歲的劉蘇明臉上仍然閃著興奮和自豪的光芒。

轉業地方

盡職盡責

1979年,劉蘇明轉業到什邡市衛生局,幹了幾年後,劉蘇明覺得自己「還是適合當醫生」,而後又主動申請到什邡市中醫院上班。在服務地方患者群眾的工作中,他不改軍人本色,全心全意、一絲不苟,努力把醫務工作做到最好。2005年,本該退休的他被什邡市第四人民醫院特聘坐診專家門診,他又重新回到了崗位。

2019年12月10日,醫院領導為了讓名醫技術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發揚中醫治未病的作用,特意組織安排了正式的學術傳承拜師儀式,安排了一位年輕醫生跟師,對此,他常說:「領導太抬愛我了,我也一定把我所有學到的東西都教給土地。哪怕有一天,我老得看不動病了,他也能代替我繼續為人民健康服務。」

面對疫情

老戰士再上新戰場

疫情發生之前,劉蘇明每日的門診量在二三十人左右,這對於75歲高齡的他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他時常忙得忘記了喝水,有時候中午2、3點才忙完回家吃飯。

劉蘇明的愛人也曾經是市人民醫院的醫生,雖然很理解和支持他,但見他總是忙得連飯都顧不上吃,非常心疼,他卻說:「我的病人好多都是從廣漢、德陽過來的,病人大老遠的來了,都是因為病情急,是相信我,我不能讓人白跑一趟。」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在得知醫院同事全都停止休假,回院上班後,本來在成都與兒子一家團聚的劉蘇明立馬打車回了什邡,面對家人的挽留,他只留下一句話,「我要不是醫生就算了,誰讓我是幹這個的呢。」

回到崗位後,憑著多年應對突出公共衛生事件的豐富經驗,他引領醫院同仁高效有序地做好各項防控工作,親自示範院區消毒,親自指導發熱門診、預檢分診及醫院感染科防護隔離工作,「劉老師曾經也在部隊醫院的傳染病區工作過,經驗很豐富,聽他給我們講述過去的故事,在以前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他們都堅持下來了,我們也很受鼓舞。」同事張小萍告訴記者。

過去幾十年中,他穿越過羅布泊的強輻射區,經歷過非典的艱難時期,行進在2008年抗震救災的隊伍裡。如今,年過七旬的他再次披掛上陣,堅守在抗疫一線,他總是謙虛地說「我也沒有做出過什麼突出的貢獻,但是每天能看幾十個患者,我心裡就很踏實了。」

識別上圖二維碼進入【抗擊肺炎】家報專題報導

原標題:《他75歲,穿越過羅布泊輻射區,經歷過非典,這次遇上新冠》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死亡之海」羅布泊,究竟發生過什麼?
    羅布泊究竟發生過什麼?02有進無出的羅布泊羅布泊是一個充滿著傳說與謎團的地方,著名科學家彭家木的失蹤以及後來國家大規模的搜索行動將羅布泊的神秘感推向了頂峰。 1980年5月開始,彭加木帶著科考隊到新疆的羅布泊進行考察,隨著工作的深入,團隊開始出現缺水危機。
  • 「死亡之海」羅布泊,究竟發生過什麼?
    羅布泊究竟發生過什麼?02有進無出的羅布泊羅布泊是一個充滿著傳說與謎團的地方,著名科學家彭家木的失蹤以及後來國家大規模的搜索行動將羅布泊的神秘感推向了頂峰。1980年5月開始,彭加木帶著科考隊到新疆的羅布泊進行考察,隨著工作的深入,團隊開始出現缺水危機。
  • 羅布泊曾發現乾屍,是50年前在四川失蹤的男子,他經歷了什麼?
    羅布泊曾發現乾屍,是50年前在四川家中失蹤的男子,他經歷了什麼?受到彭加木事件的影響,羅布泊地區被人提及的時候,總是和超自然現象聯繫在一起。自從彭加木事件出現之後,羅布泊也流傳著一些駭人聽聞的傳說。由於風化的程度非常的嚴重,整個人早就難以辨別,探險者在看到之後迅速撥打了報警電話,在經過了DNA比對和調查之後才發現,這具乾屍來自於四川的一位男子,在50年前從老家當中神秘失蹤,沒想到在50年後的今天,竟然出現在了新疆的羅布泊,從四川到新疆間隔數千公裡,那麼它到底經歷了什麼呢?
  • 科學家探索羅布泊時失蹤,我們找了他40年,他真的穿越了嗎?
    其實在我國歷史上也曾出現過一起神秘事件,我國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在羅布泊考察的時候神秘失蹤,雖然國家找了他40年,但是並沒有任何蹤影,至今仍然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對於彭加木的失蹤眾說紛紜,有人甚至聲稱他穿越回了古代,這樣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
  • 他是世界上徒步最遠的人,10年行走8萬多公裡,31天穿越羅布泊
    他是世界上徒步最遠的人,10年行走8萬多公裡,31天穿越羅布泊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如果我們不能讀萬卷書,那便行萬裡路。如今行走在路上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已經把旅行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甚至把旅行看做了他生命的全部。
  • 上海援鄂醫生:與非典、伊波拉比,新冠病毒是最棘手的病毒|疫中人
    記者 | 楊舒鴻吉1從非典、伊波拉到新冠肺炎,上海瑞金醫院醫生辛海光的職業生涯中,第三次直面惡性傳染病毒。他坦言此次壓力最大。救治重症病人,他們不僅僅要採取更多複雜的診療措施,承受高強度的工作壓力,還需要面對更高的被感染的風險。
  • 如果外星人真的來過地球,他們來過的地點會不會是羅布泊?
    提示:羅布泊,地球之耳,是否真有某種「接收」信息的功能?是否真與外星人有關?有人可能為此發笑,但如果能在笑時稍作留意,就會發現前些年看到的一些科幻片的鏡頭已經變成了如今生活中的真實畫面。所以,現實的一切都能從歷史中找到答案。而若外星人真的來過地球、來過中國,他們會不會把首站選在羅布泊?在很多人將這些作為一種談資的時候,也應該看到正是這種談資在誘導著科學的探索。
  • 天熱了,新冠病毒為什麼沒有像非典那樣消失
    隨著天氣的回暖,人們開始在心裡默默盼望著,這次疫情也能像非典一樣,在夏天來臨時結束。但是,到目前為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持續蔓延。這是為什麼呢?回顧非典疫情從2002年11月份開始,到2003年7月初真正結束,整個時間跨度將近8個月。很多人仍記得,當年的非典,越到夏天疫情形勢越好,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到了相對比較高溫的5、6月份,SARS病毒好像莫名地突然消失了。
  • ...年前「非典首例病人」黃杏初嗎?幸運地存活下來,他如今過得怎麼樣
    17年的「非典」了,正因為有過非典的前車之鑑,因此我們非常注重疫情的傳播,那大家還記得17年前「非典的0號病人」黃杏初嗎?幸運地存活下來,他如今過得怎麼樣?    黃杏初是全球公認第一個感染上「非典」的男人,而他當年從事的行業跟冠狀病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據了解在2002年12月份的時候,黃杏初在一家酒樓裡面擔任廚師,按照客人的要求黃杏初處理了野生動物,但沒幾天黃杏初出現了發燒
  • 非典與新冠病毒的區別
    新冠病毒的傳染性比SARS強很多,傳染係數可以達到3.5,也就是說,1個傳3個半,而SARS頂多是1個傳2個,所以現在有些國家每天增加上萬名確診病例。 新冠病毒的傳播方式除了直接傳播和接觸兩種外,還有氣溶膠傳播。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混合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吸入後導致感染; 4、特點。
  • 40年前,在羅布泊神秘失蹤的彭加木,只留下一句話,他到底去哪了
    如今,新疆東南部的羅布泊,塔克拉瑪幹沙漠東部的羅布泊,在歷史上曾是一片輝煌。這種水曾經誕生過著名的樓蘭,但在它變成了一大片荒漠之後,便徹底變成了恐怖之地。實際上,它的名氣還得從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發現它開始,當年斯文赫定一無所有來到羅布泊,在這裡找到消失了幾千年的樓蘭。由於羅布泊和樓蘭的關係,斯文赫定一夜成名。
  • 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他到底怎麼了?
    1980年5月,我國科學家彭加木擔任中國羅布泊科學考察隊長,帶領團隊在羅布泊進行考察,這已經是他第三次進行羅布泊考察了。剛開始,任務進行得很順利,在5月8日,考察隊員們從基地開始出發,由北向南穿越羅布泊湖盆,從塔裡木河古道出來之後修整了3天。
  • 中國「死亡之海」——羅布泊
    圖片來源網絡進入羅布泊之前,餘純順已經徒步了整整八年。從川藏、青藏、新藏,到滇藏、中尼公路,這位神話般的旅行者走過無數險阻艱難,卻最終在彭加木遇難16年之後,同樣魂歸羅布泊。1996年6月11日,餘純順從土垠啟程南行,計劃用三天時間穿越約百公裡,至孔雀河前進橋。
  • 1980年,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只留下一張紙條,他到底去了哪
    ,他放棄了出國學習的機會,主動前往了羅布泊,到邊疆去,是他的志願,在他給郭沫若寫的信中說:我具有從荒野中踏出一條道路的勇氣!1957年,彭加木又被查出了惡性腫瘤,他返回了上海治療,身體一見好,他就前往了邊疆,他一共深入過羅布泊三次,不過前兩次,並不算真正的跨越羅布泊。
  • 2003年非典是怎麼消失的?
    「眾志成城,抗擊非典」,這句話到現在仍記憶猶新。那是80後正在參加高考或者上大學的年代。非典最早在2002年底出現在廣東,相傳是吃了果子狸而被感染的,直到15年後,中科院的石正麗教授所率領的團隊才回答了這個問題:非典的源頭是蝙蝠。
  • 加拿大新冠死亡人數已超非典時期
    自去年疫情爆發開始,至27日加拿大全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4622例(截至2:30pm),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儘管這場抗疫仍在進行,然而就在這片刻間,加拿大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53例,已經超過了2003年,跨度大半年的非典時期,死去的人數44人。
  • 她抗非典、戰伊波拉,如今又挑戰上了新冠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下,陳薇又一次聞令而動,爭分奪秒,完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受試者的接種當時,全球爆發過多次病毒性傳染病,像流感、鼠疫、非典、伊波拉當時,因為非典,陳薇已經好幾個月都沒有回過家,而她的兒子當時只有4歲,當看到媽媽出現在電視裡,立馬撲上去親吻。
  • 1980年在羅布泊失蹤的彭加木,只留下一張紙條,他到底去哪了
    在民間,這裡因為發生過眾多神秘事件,被世人廣為流傳,其中最有名的便是科學家彭加木神秘失蹤事件。曾經三次進入羅布泊地區考察的彭加木,為什麼會突然失蹤呢?這個失蹤背後到底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1980年6月17日,這個平淡無奇的早上,彭加木留下一張紙條便獨自踏上找水的路程,他帶著2公斤水,一些乾糧和防身工具。
  • 03年的非典,原來是這樣消失的?
    其實對於國內大部分的70、80後來說,提起傳染病這個詞,首先想到的都是03年我們國內流行的非典病情,而這次的新冠相比較於非典來說,從病情特徵上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很多人也都有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在03年的時候,我們國內經濟、醫療條件並不發達,當時的我們是如何戰勝非典的呢?
  • 真實的穿越者:25歲小夥從1957穿越至2006,發現女友75歲了
    五千年的時光彈指一揮間就匆匆而過,人們也對時間的概念進行了許多的探索。早在《周禮》之中,就記錄了關於圭表這種計時器具的相關信息,西周開始,我國產生了十二時辰劃分一天時間的計時方法,直到現在,我們用24小時制來計算時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始終是最珍貴的東西。世界上關於時間所誕生的發明有很多,但是關於時間的詭異古怪的事件也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