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志成城,抗擊非典」,這句話到現在仍記憶猶新。那是80後正在參加高考或者上大學的年代。
非典最早在2002年底出現在廣東,相傳是吃了果子狸而被感染的,直到15年後,中科院的石正麗教授所率領的團隊才回答了這個問題:非典的源頭是蝙蝠。
我記得2003年的2—3月春季開始,出現很多感染者,非典隨之流傳開來,我國也開始長達數月的抗擊非典行動。北京、廣東、香港的感染者是最多的。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2003年6月15日,我國內地終於實現了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轉確診病例數均為零的「三零」紀錄。
2003年的非典「SARS」,也沒有特效藥和疫苗,最終還是戰勝了病毒。03年的非典確診病例有5327例,治癒出院的有4959例,死亡349例,而今年的新冠病毒已經是非典的好幾倍了,可見這次病毒的傳播有多嚴重。今年的病毒傳播速度很快,其中一點原因也是因為正值春運時期,各類交通工具的提速也加快了病毒傳播的速度。
至於非典是怎麼消失的?各種說法眾說紛紜。不可否認的是非典的防治方式起到了很大作用,氣溫加上消毒以及隔離防護,使得非典失去了傳播源和途徑,加上世衛組織協助。當時世界衛生組織派專家來中國,進行協助治療,國際頂端的醫療技術和水平帶來了,自然有應對辦法了。很多種說法是當時進入夏季,病毒在高溫的作用下就消失了。
很多人在今年新冠病毒初期,一直抱有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夏天來臨的時候新冠病毒會自己消失,其實這也是非典給大家帶來的一個既定思維。人們總覺得大部分的流行性病毒是熬不過夏天的,結果新冠病毒已經熬過了冬春夏,即將要步入秋天了,顯然新冠病毒要比非典病毒更加難以對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全力研發疫苗的原因。現在全球的確診人數已經達到了千萬級別,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將希望寄託於病毒自然消失,顯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歐美國家的防控不利,現在還在經歷著二次三次疫情的肆虐,每天的死亡人數都在急劇攀升,病毒已經充分適應了人體的生存環境。
我們要知道,一個病毒的漸漸消失,從來都不是徹底消失,而是隱藏了起來,醞釀在下一個爆發點突然出現。就像非洲的伊波拉病毒,從來都沒有消失過,它們的重新出現只需要等到合適的條件,而我們只有不斷研發出適應各類病毒的疫苗,才可以不再畏懼這些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