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圓臉兔
從某種角度來說,人類的歷史就是和各類疾病相生相伴的歷史。無論是中國,還是全世界,都曾經發生過程度或輕或重的很多次疫病。在病毒面前,人類或許會害怕,會畏懼,但永遠不會退卻,一次次創造了戰勝病毒的奇蹟。對於全世界人類來說,苦難往往使人成長。
2003年,面對非典,人類亦是如此,沒有退卻,直面災難,再一次創造戰疫奇蹟。
「非典」——來勢洶洶
2003年,是令人悲傷的一年,也是令人振奮的一年。
這一年,一場不知名的災難來勢洶洶,神不知鬼不覺的襲擊了中國廣東,進而席捲全中國,然後是全世界。這一年,全世界都被一種叫恐慌的情緒籠罩起來。
病毒是很可怕的,它很「聰明」,也非常會隱藏自己,最開始出現的時候往往不會立刻引起大眾的注意,非典也不例外。
2002年11月16日,是非典第一次出現的日子,它向人類打響了它的「第一炮」。這天,廣東省的一位中年男性隱隱感到自己身體不舒服,但病有很多種,有些病的症狀是差不多的,因此,他沒有在意,以為自己感冒了,只是去買了點藥來服用。
但沒有想到,吃了藥,病情並未得到緩解,甚至越發嚴重。他決定住院了。經過檢查,醫生也沒發現什麼不對,只當是普通的病。但是沒想到,住院三四天後,這名中年男子出現了典型的呼吸困難症狀,更恐怖的是,近身照顧他的幾個人在後續短短幾天內,出現了相似症狀。
這個時候,醫生們才意識到,這個病沒有他們以為的那麼簡單,而是一種從沒有出現過的未知疾病。但非典沒有給他們反應的時間,很快,這種未知病毒就蔓延至廣東省多個地方,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注意。
2003年1月22日,廣東省第一次將這種未知疾病命名為「非典型肺炎」。自這日起至2月6日,短短十幾日,廣東省患病人數增加至218例,此後,非典傳播越來越快。面對人類,非典越發的肆無忌憚了。
2月10日,國家綜合性晚報《羊城晚報》首次發表了非典相關報導,人們第一次比較全面地了解到這種新型疾病,此時,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實行了防護措施。但「非典」顯然不是好惹的碴。二月中旬,非典向全國蔓延,多個城市均出現感染人數,其中北京最甚。3月26日,新華社發布了北京非典相關報導,北京成為非典重災區。
然而,更壞的是,國外也出現了不少病例,非典顯然已經席捲了全球,一發不可收拾。據統計,截止8月16日,中國內地患病人數多達5327例。
從最開始的來勢洶洶,到而後的一發不可收拾,非典只用了四個月。
消滅非典
這麼可怕,還來勢洶洶的非典,是如何被消滅的呢?
消滅非典,是人們眾志成城的結果。病毒固然可怕,但人民的力量更為強大。
在2003年2月,國家相關部門採取了有效的防護措施,及時地延遲各地高校開學時間,以及復工時間,對疫情嚴重的區域隔離控制,大力向人們宣傳戴口罩,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傳染率,並且快速的通知了世界衛生組織,尋求了國際支援。
此時,由於廣東省因為及早採取措施,已經控制住了。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病情進入了高峰期。為了抑制非典病情,黨員及國家工作人員始終衝在抗擊非典一線,發揮自己的先鋒模範作用。除了他們,醫生是最辛苦的,也是最危險的。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徹夜不眠不休,連續工作無數個日夜,研究藥物,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人民築起防護非典的高牆,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百姓的安康。
抗擊非典,每個中國人民都盡了自己的一份力,各省紛紛捐款捐物,源源不斷的提供物質幫助,這是抗擊非典取得勝利的有力支援。除此以上原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進入,高溫夏季,紫外線強,怕高溫的病毒不易存活,很快就被消滅了。
人民——眾志成城
自古,戰勝病毒靠的都是人類自身的力量,戰勝非典,也不例外。
非典的消失,雖然受高溫天氣的助力,但很大程度上,是人類眾志成城的結果。面對可怕的病毒,人們從未退卻,依然奮鬥在抗擊非典一線。
無畏的解放軍人們,無私的普通勞動者們,無懼的醫護人員們,正是因為他們,患病者被治癒,非典被消失。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沒有克服不了的災難,只要人民眾志成城。
參考資料:戰鬥在抗擊「非典」報導的第一線——人民日報社華南分社李士燕
2003年抗擊非典回眸——《黨史文匯》2008年12期;作者宋連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