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紮實推進化工生產企業關閉轉產工作

2020-12-04 南通市人民政府

通州紮實推進化工生產企業關閉轉產工作

來源: 通州區工信局 發布時間:2019-08-15 字體:[ 大 中 小 ]

8月14日下午,通州區化聯辦聯合區應急管理、生態環境、生態汙染整治攻堅辦、紀委等部門,對五接一家化工生產企業進行聯合督辦,與企業主約定了化工生產設備拆除時間。近日,區化聯辦組織多部門對東社一家化工生產企業關閉工作進行了現場驗收。

今年以來,通州積極貫徹省和南通市化工整治部署,紮實推進化工生產企業關閉轉產工作。通州區制定了2019年化工整治推進工作計劃,率先出臺了相關政策意見。4月份出臺《通州區支持化工生產企業關閉轉產政策意見》,對政府確定政策性關閉的化工生產企業,按企業關閉、轉產、搬離前三年度地方財政貢獻總額分檔獎勵。有序推進化工企業關閉轉產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了6家企業關閉工作。

目前,通州正在積極做好南通市專家組現場診斷的安全、環保問題整改工作,落實部門監管、企業主體、屬地管理責任,督促企業在規定期限內完成整改工作。下一步將根據企業整改情況,研究「一企一策」處置意見。

相關焦點

  • 通州「嚴」字當頭全面加強化工關閉企業後續管理
    通州「嚴」字當頭全面加強化工關閉企業後續管理 來源: 通州區工信局 發布時間:2020-11-27 字體:[ 大 中 小 ] 通州高度重視做好化工企業關閉後續監管工作,切實加強「後半場」管理。
  • 江蘇:年底前關閉化工生產企業579家、化工園區9個
    《通知》提到,2019年江蘇省計劃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579家,計劃關閉和取消化工定位的化工園區(集中區)9個。《通知》提到,江蘇省共排查出列入整治範圍的化工生產企業4022家,計劃關閉退出1431家,停產整改267家、限期整改1302家、異地遷建77家、整治提升945家。2019年全省計劃關閉退出579家,計劃關閉和取消化工定位的化工園區(集中區)9個。《通知》提出了2019年江蘇省整治提升目標任務。
  • 關閉化工企業40家 江都首季度「減化」工作告捷
    中國江蘇網5月7日訊 日前,「藍天油品」啟動拆除工作,主要化工設備拆除完畢,相關附屬設施基本拆除。至此,在省、市「263」專項行動中,江都首季度「減化」工作告捷,關閉化工企業40家,另有5家企業主要生產設備已拆除,超額完成揚州下達的全年關閉27家化工企業的任務。
  • 2019年響水縣關閉化工生產企業名單
    2019年響水縣關閉化工生產企業名單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江蘇響水公示2019年響水縣關閉化工生產企業名單。詳情如下:關於2019年響水縣關閉化工生產企業的公示我縣2019年列入省、市關停目標任務的化工生產企業(名單附後)已按照要求關閉
  • 市政府辦公室轉發市化治辦關於南通市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關閉...
    >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各有關部門和單位:   市化工行業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的《關於南通市化工生產企業專項整治關閉違法違規企業工作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2019年江蘇響水縣、濱海縣關閉化工生產企業名單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日前,江蘇響水縣、濱海縣公示2019年關閉化工生產企業名單。詳情如下:關於2019年響水縣關閉化工生產企業的公示我縣2019年列入省、市關停目標任務的化工生產企業(名單附後)已按照要求關閉,現予以公示;公示期間,如有異議,可通過電話或書面形式向縣化工園區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綜合協調工作組反映。
  • 南通今年將關閉103家化工企業,湖北今年將關改搬轉166家化工企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湖北今年將關改搬轉166家化工企業年底前,湖北省將完成47家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和119家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6月3日,工信部專題召開的推進湖北省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暨沿江化工企業搬改關轉工作視頻會傳出這一消息。湖北省經信廳負責人表示,將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銷號管理,確保完成今年年度目標任務。今年是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和危化品搬遷改造三年攻堅戰的收官之年。
  • 江蘇:今年底前,對不符合要求的化工企業堅決關閉退出
    8月19日,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在強化安全風險管控,全鏈條安全監管方面,意見明確了各項行動的時間表如下:2020年底前,對化工園(集中)區、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重點部位及重點行業環節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排查和隱患治理,確定化工園區、危險化學品企業、企業內部安全風險等級,制定「一園一策」「一企一策」風險管控方案。建立完善安全風險資料庫和信息管理系統。
  • 2019年四季度通州生態環境局新聞發布會
    二是開展家紡廢料環保執法百日攻堅行動,促進川姜地區家紡企業依法依規收集、處置家紡廢料,發現問題175個,責令整改160件,立案處罰7件;三是開展化工企業環境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對38家化工企業和17家重點環境風險源企業梳理隱患排查清單,發現問題企業16家,發現環境問題總數27個,責令整改16件,立案查處2件,處罰金額42.4萬元;四是在印染、化工、電子產品、鑄造、機械、家具等行業開展固廢(危廢
  • 宜興再掀化工整治風暴
    五類企業列為整治重點《計劃》中明確了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別關停並轉化工企業40家、40家和20家,使全市的化工企業數壓縮到600家。同時,《計劃》將五類化工生產企業列為此次"新三年"行動計劃的整治重點。
  • 江蘇響水24家化工企業關閉退出,其中多家染料和染料中間體生產企業
    近期,江蘇省響水縣相繼公示了兩批關閉退出化工生產企業名單,經現場聯合驗收,24家化企已關閉退出
  • 鹽城濱海縣人民政府發布2019年濱海縣關閉化工生產企業的公示 附名單
    北極星大氣網訊:江蘇鹽城市濱海縣發布2019年關閉化工生產企業的公示,濱海縣2019年列入省、市關停目標任務的16家化工企業已按照要求關閉,現予以公示;濱海恆冠醫藥化工有限公司也已關閉,一併予以公示。我縣2019年列入省、市關停目標任務的16家化工生產企業(名單附後)已按照要求關閉,現予以公示;另,濱海恆冠醫藥化工有限公司也已關閉,一併予以公示。
  • 佛山58家企業應急備案轉產防疫器械
    三月,全國各地復工復產陸續有序推進,口罩作為特殊時期廣大群眾疫情防控必需品,能否保障防控物資穩定供應極為關鍵。2月5日,佛山市華光靈耀醫療用品有限公司提交設立登記材料,因前期工作準備充分,企業提交申請後,市場監管部門立刻啟動即辦流程,即時為企業核發營業執照,為企業後續的採購、生產、備案爭取了寶貴的時間。這一次又一次與時間賽跑的過程,是佛山市場監管人日夜兼程,與工信部門一起深入開展摸排,動員企業轉產。
  • 關於印發《南京市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停產停業復產及關閉退出...
    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停產、停業、復產和關閉退出期間,由於人員調整、危險物料的處置、停用裝置、設備設施(儲罐)、倉庫的維護保養等因素,與正常生產企業安全管理和安全風險有較大差異,加上停產停業期間特殊作業活動多、安全風險高,極易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 泉州企業轉產口罩生產設備
    一些有條件的企業緊急「跨界」,開始轉產口罩。但是,要臨時改做口罩,就必須有做口罩的機械設備。一時間,去哪兒找這麼多口罩機呢?在咱們泉州,做機械設備的企業已經行動起來了。在2月15日左右,將有五臺這樣的口罩機,進入到調試階段,隨後它們將被送到口罩生產企業。進入正式生產之後,這樣的一臺口罩機,一天可以生產,四十萬到五十萬個民用級別的口罩。那麼,生產這臺口罩機的漢威機械,本身做的是紙尿褲的生產機械,其實沒有生產過口罩機。而面對疫情,這家企業自主研發,做出來這樣一臺口罩機。它也是全省首批自主轉產口罩機的企業之一。
  • 加快推進浙江長江經濟帶化工產業汙染防治與綠色發展工作方案印發
    加快淘汰落後工藝裝備,推動產業關聯度高、安全環保達標的企業集聚入園,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培育示範企業。消減危重企業。相關地市人民政府按《浙江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推進落實2020年城市建成區化工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工作。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  (三)加強區域布局管控。
  • 全市建築石料礦山綜合整治紮實推進
    小石料廠全部關閉,礦山整合重組進展明顯,綜合整治督查成為常態,生產礦山環境修復紮實推進……11月19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鍾祥市、京山市、東寶區全面推進規模小於30萬噸/年、安全條件差、對環境汙染大的石料礦山關閉工作,全市應關閉的26家小型石料礦山已全部關閉。
  • 最嚴限塑令落地:企業轉產缺材料 聚乳酸相關企業僅200家
    去年中,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但是暫不禁止連卷袋、保鮮袋和垃圾袋。
  • 浙江江蘇等省幾千家化工企業將被關停
    2018年環保部需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有:全面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出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實施方案。隨著大氣汙染治理工作的進一步推進,2018年,化工企業將面臨大考驗!
  • 山東重拳出擊 擬關停逾200家化工企業
    「此次看到淘汰化工企業名單,事實上這要追溯到2017年下半年,山東很多地方早已開始淘汰落後產能,隨後不斷結合現實情況進行持續推進落實。」濰坊市一位政府人士告訴記者,在環保、安全等國家政策方針下,山東省也提出了新舊動能轉換成為產業發展基調,這樣山東化工企業的生存環境已發生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