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料廠全部關閉,礦山整合重組進展明顯,綜合整治督查成為常態,生產礦山環境修復紮實推進……11月19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鍾祥市、京山市、東寶區全面推進規模小於30萬噸/年、安全條件差、對環境汙染大的石料礦山關閉工作,全市應關閉的26家小型石料礦山已全部關閉。
綜合整治中,我市按照規模化、規範化、綠色化建設標準,強力推動全市礦山整合重組工作。重點指導鍾祥市冷水地區先行先試,積累整合經驗。該鎮9家石料礦山整合為2家礦山,其中鍾祥市冷水鎮牛踐崗礦區年產900萬噸的建築石料灰巖礦採礦權已成功以拍賣方式出讓,出讓成交價達1.405億元。東寶區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擬引進市交投、城投等政府平臺公司參與石料礦山整合重組工作,相關前期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中。京山市專題研究石料礦山綜合整治工作,高起點謀劃,以「分類施策、各個突破」的方式引導企業有序開展整合工作。屈家嶺管理區加大石料礦山整治關閉政策宣傳力度,計劃按照整治方案,在年底前將採礦許可證到期的5家石料礦山關閉到位。
我市還按照有關技術要求,督促已編制年度治理方案的32家石料礦山生產企業,實行「邊開採、邊治理」,修復礦山生態環境。實行每半年統計上報制度,定期督辦。藉助省自然資源廳對我市綠色礦山建設申報單位的核查,抓好荊門中心城區及重點關聯區域石料行業大氣汙染防治專項整治工作,組織有關企業開展了專題培訓會,請清華海峽研究院專家就《荊門市石料行業大氣汙染防治專項治理技術指南》進行了詳細解讀。
為推動全市石料行業綠色發展,我市按照打造示範企業、示範片區、升級版的要求,確定《荊門市石料行業試點示範企業名單(徵求意見稿)》,出臺《荊門市石料行業大氣汙染防治專項治理技術指南》,督促企業制訂「一企一策」整改方案,並限期整改規範,推廣先進工藝路線、治理模式,按要求組織專家評審,積極打造示範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帶動全市石料行業綠色發展。(記者姚桂林 通訊員魯習奎)
【來源:荊門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