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皖江在線報導, 自3月10日全市推進全域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召開以來,一場以「清垃圾、清雜物、淨化水體、綠化家園」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熱潮,在一江兩岸忽如一夜春風起。「把垃圾和雜物清除掉、把水治理好、把樹栽起來、把草種上去。」全市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環境質量有了一個大的提升,市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環境衛生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觀的反映,把環境搞好了,不僅能提升城市形象、讓人民群眾得實惠,也是治理水平和執政能力的體現。馬鞍山針對農村環境衛生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上半年集中整治,下半年鞏固提升,力爭在一年時間內讓全市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並在此基礎上建立常態化長效化管理機制,實現全域馬鞍山環境質量有一個大的提升,打造綠色潔淨美麗家園。
考場,在春天的大地上;答卷,在市民的期盼裡。
這個清明節,年過6旬的「騎驢」李老伯一直騎行在一江兩岸的大地上。記者是在當塗縣黃池鎮三星圩的萬畝油菜花海裡與李老伯相遇的。他說,從江東到江西,今年變化太大了,一路乾淨整潔,處處風景如畫。
4月3日,在當塗縣護河鎮金色田園生態園,同樣來自市區的曹宜山也說,垃圾圍村一直是鄉愁中的痛,今年回鄉卻有不一樣的感覺,垃圾、雜物沒了,村道也拓寬了,兩旁栽樹鋪草皮,還修起了水泥U形渠,處處可見鎮、村、組幹部帶領群眾擼起袖子幹的場面。
在一江兩岸,一場以致力於提高市民生活品質的全域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贏得群眾紛紛點讚。
聞風而動,聞雞起舞
全域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是一聲行動的春雷,是檢驗執行力的考場。3月10日,全市推進全域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召開後,全市各縣區、園區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含山縣實行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制,制定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整治內容和時序進度,細化任務分解,壓實工作責任。縣督查辦、縣文明辦每周督查一次,將問題形成簡報,限期整改。在各類媒體開設專題專欄專訪,推出典型事例,發放《致一封信》等材料4萬餘份,提升群眾參與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和縣建立縣負責人分工聯繫督導機制,縣主要負責人帶頭深入分工聯繫鎮村開展督導,密集召開小型現場會,把問題解決在工作一線。從4月份開始,每月選擇一個鎮召開全域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會期一天,鎮域內每條道路、每個村莊必到。強化督查考核,實行「零報告」制度。
當塗縣建立縣領導聯繫包保鄉鎮(園區)、社區、路段以及縣直部門和鄉鎮領導班子成員聯繫包保村(社區)制度,尤其對205國道、314省道、常合高速江心出入口、馬蕪高速當塗出入口和太白出入口等重點區域都明確縣領導牽頭負責、重點包保。與此同時,全面動員、全域整治、全民發動、全力推進。
花山區對農村垃圾、水體、綠化情況和「三線三邊」衛生情況進行詳細摸排,根據摸排結果,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分門別類梳理,排出任務表,細化工作任務。建立調度推進、考核獎懲、問責追責機制。
雨山區加強對各項整治行動的督查指導,對已交辦的138項各類任務,進行跟蹤回訪。對農村、城鄉結合部、老舊小區、城市道路環境整治情況進行督查。設立專項資金,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力度。
博望區將全域環境整治提升費用統籌納入「四整治四提升」行動預算,設立專項財政資金。積極引進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衛生清掃和設施管理,推進整治範圍向三線三邊、城市、集鎮、農村延伸。
市經開區、慈湖高新區、鄭蒲港新區、示範園區也分別將重點任務進行細化,明確責任主體,落實到人,確保按時按質完成工作目標任務。
全面動員,全民發動
全域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是一場人民戰爭。只有全面動員,全民發動,才會轟轟烈烈,才能可持續下去。
含山縣自3月10日以來,全縣動用機械車輛百餘臺,拆除垃圾池近百個,購置垃圾桶700多個,清理垃圾死角120多處,清理積存垃圾200餘處,清理各類垃圾8000餘噸,清理雜物1000多車,剷除毀綠種菜2000多平方米。啟動總投資約6000萬元的S226塔崗至含城段兩側各20米寬綠色長廊建設。拆除城區原來的路燈附屬廣告杆廣告牌1000多個,拆除昭關路糧食大廈和汽車站等處樓宇大型廣告牌100多平方米。
和縣自3月中旬全縣加大全域環境整治以來,實行每日工作情況制表上報,反映每個村莊投入人力、機械情況,清理垃圾量情況,整治重難點問題情況,與保潔公司交付情況。全縣7個鎮、91個村(社區)、2018個自然村,每天投入人力達5000人次,挖掘機400臺次,堅持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向縱深,不留死角,實現全覆蓋。
當塗縣集中清理陳年垃圾1680處、2589噸,清理建築垃圾945處、2402噸,清理亂搭亂建368處、3377平方米,修補圍牆2213米;清理溝塘河渠338處、垃圾1329噸,清理黑臭水體129處。全面推行農村生活垃圾袋裝化。實施村莊綠化、綠色長廊、城鎮出入口綠化美化等七大工程,發動群眾在村旁、屋旁、路旁、水旁植樹種花種草,完成植樹面積3799.4畝。
花山區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迅速掀起春季植樹造林熱潮,3月11日,區黨政領導和區直機關幹部集中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濮塘鎮、各街道組織機關幹部開展以全民植樹、創建森林城市為重點的義務植樹活動,企業綠化活動、園林化校園創建活動、四旁植樹綠化活動和森林長廊植樹活動等紮實推進。
雨山區組織動員千名志願者和機關幹部對轄區內「三線三邊」鐵路沿線開展專項清理行動。按照「戶收集、村集中、鎮轉運」的模式開展垃圾清運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已清運農村垃圾2200噸,拆除露天廁所、簡易棚等違法建設68處,面積1610平方米。
博望區的歷史沉積垃圾、雜物已清理過半,共清理1600噸各類垃圾,城中村治理工作正從楊家甸為起點往後推進。先後對潤州新村、博望西河等6處點位開展水質整治提升工作,博望鎮王富自然村已建立微動力汙水處理設施,丹陽鎮董山裡自然村、新市鎮黃崗自然村已建立無動力汙水處理設施。
市經開區集中對寧安城際鐵路沿線環境衛生問題進行整治。慈湖高新區重點開展鐵路沿線整治。鄭蒲港新區重點清理農村陳年積存垃圾、農村溝塘河渠兩側垃圾。示範園區向社會各個層次深入普及和滲透全域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確保工作責任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創新方式,創新治理
開展全域環境整治提升,是一項民生工程、德政工程,也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創新治理模式。
含山縣推廣建立「河長制」,集中對全縣水系進行綜合治理,已完成塘壩擴挖203口,河溝清淤整治34條,清理農村水系周邊垃圾、打撈水面漂浮物200餘噸。推進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林頭鎮汙水處理廠已建成,將於4月份試運行,其餘6個鎮汙水處理廠正在穩步實施;2016年4省級中心村的汙水管網正在鋪設,將於上半年完成建設;2017年度5個省級中心村汙水處理設施正在規劃設計中。
和縣建立和完善企業保潔、人員管理、監督檢查和獎懲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包括黨員、「大管家」網格長和廣大群眾為主體的全員監督機制,促進整治工作常態化、長效化。3月21-23日,縣綜合考核組對君聯公司各鎮保潔項目進行了第一輪全方位的考核,兌付當月承包資金。
當塗縣建立每天一督查、每天一通報的督查通報機制,縣領導採取「不打招呼、不發通知,直接到整治現場、直接交辦整改」的方式,每天到全縣各道路、集鎮和村莊等現場進行巡查,發現存在問題,現場提出整改意見。縣推進全域環境整治提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專人開展每日督查,對發現的問題實行派單督辦,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
花山區12個村中,8個村生活垃圾整治已實現市場化運作,佔67%,覆蓋面全市第一,未實行市場化運作的張莊村、霍裡村、蘇李村、前進村到6月份實施生活垃圾市場化運作,達到農村環境市場化運作全覆蓋。
雨山區集中一個月時間對5個城中村改造項目約3000畝土地以上的建築垃圾實施清理、圍牆封閉、現場看護,3月底前完工,4月15日前完成圍牆建設工作。截至目前,清運儲備地塊和在建工地各類垃圾3120噸。
博望區積極引進社會資金參與農村環境衛生清掃和設施管理,採用PPP模式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博望區農村生活垃圾治理PPP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完成,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正有序推進。
市經開區開展序化行動,實現視覺空間效果提升。慈湖高新區全面加快轄區落後產能、「土小」企業的關停取締進度,關停太來村多家鑄造企業,淘汰中頻爐10多臺。鄭蒲港新區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清掃、轉運、處理處置體系,實現垃圾處理全程不見天不落地。示範園區結合綠化提升行動,新增綠化5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