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出現25年來最大面積臭氧層空洞

2020-12-06 騰訊網

「科研圈日報」主要關注科研圈與研究者個體、科研圈與更廣闊的社會環境之間的重要互動。點擊這裡可以查看往期內容。

· 大氣環境

北極出現 25 年來最大面積臭氧層空洞,預計在 4 月中旬閉合

圖片中北極上空出現的沒有被紅色條帶覆蓋的地區為臭氧層空洞的形成位置。圖片來源:歐洲航天局

臭氧層空洞是由極低的溫度(-80℃)、陽光、風場和氯氟烴(CFCs)等物質相互作用形成的。最常提到的「臭氧層空洞」是指南極每年秋季形成的面積約為 2200-2500 萬平方公裡的空洞。北極的氣溫通常不會像南極洲那樣急劇下降,因此不會出現大面積空洞。今年,北極周圍的平流層強風將冷空氣困在了「極地漩渦」中,當冬季結束時,陽光引起了劇烈的臭氧損耗。從當地時間 3 月 14 日 以來,北極上空的臭氧柱水平降到了 220 DU(Dobson Unit,表示純氣體層的厚度)以下,達到了臭氧層空洞劃定標準。ESA Sentinel-5P 任務的負責人 Claus Zehner 表示,自 1995 年以來,ESA 還從未觀測到北極上空出現這種規模的臭氧層空洞。

值得慶幸的是,DLR 科學家表示北極上空的空洞預計在 4 月中旬閉合。同時,全球的臭氧層也在以每十年 1-3% 的速度恢復。按照這個預測速度,北半球和中緯度地區的臭氧預計將在 2030 年左右恢復,南半球將在 2050 年左右恢復,極地地區將於 2060 年左右恢復。(ESA)

· 智慧財產權

中國首超美國,成國際專利申請(PCT) 最大來源國

此外,4 家中國企業進入了全球企業申請人前十,分別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4411 件,第 1 位)、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1927 件,第 5 位)、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864 件,第 6 位)和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1691 件,第 8 位)。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已連續第三年成為企業申請人第一名。(科學網)

· 新型冠狀病毒

康復者血漿療法的初步臨床結果發表,數據證明其安全有效

4月 6 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了題為《採用康復者血漿療法治療 10 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初步研究》(Effectiveness of convalescent plasma therapy in severe COVID-19 patients)的論文。該研究報告了中國研究人員利用恢復期患者血漿製備出的特免血漿,治療重症患者的臨床試驗結果。10 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分別接受了 200 毫升 1∶640 康復期患者血漿輸注治療。論文顯示,經過治療後 5 例患者血漿中特異性抗體濃度快速上升至 1∶640,4 例患者抗體水平持續保持在高濃度水平(1∶640);患者臨床症狀體徵明顯好轉,輸入血漿 7 天內肺部病灶吸收好轉,血氧飽和度持續上升,顯示肺部功能改善;7 例病毒血症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接受輸漿治療後,血漿中病毒載量降至不可檢測水平。相比治療前,多項輔助檢測指標有所改善,包括淋巴細胞計數提升、肝功能改善和 C 反應蛋白降低等。目前未觀察到明顯的不良反應。研究者表示,將對血漿治療的最佳時機和劑量開展進一步研究。(科技日報,PNAS)

基金委向因抗擊疫情延誤申請的科研人員定向開放項目申請

4月 3 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通知,為因抗擊疫情而延誤項目申請的科研人員開放「特別通道」。定向開放申請的時間為 5 月 5 日 8 時至 5 月 20 日 16 時,滿足條件(在抗疫一線工作、具備相關項目申請資格、未在集中接收期提交任何申請)的申請人可在此時間段內向基金委提交面上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地區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通知全文可進入基金委官網查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疫情通報:4 月 7 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 62 例,新報告無症狀感染者 137 例

根據國家衛健委官網通報,4 月 7 日 0—24 時,31 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62 例,其中 59 例為境外輸入病例,3 例為本土病例(山東 2 例,廣東 1 例);新增死亡病例 2 例(上海 1 例,湖北 1 例);新報告無症狀感染者 137 例,其中境外輸入無症狀感染者 102 例;當日轉為確診病例 11 例(境外輸入 11 例)。全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 81802 例,累計報告死亡病例 3333 例。

根據世衛組織通報,截至歐洲中部時間 4 月 7 日10:00(北京時間 4 月 7 日 16:00),過去 24 小時內全球新增確診病例 68766 例,新增死亡病例 5020 例,全球累計確診病例 1279722 例,累計死亡病例 72614 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

· 人類演化

人類祖先「露西」時代的兒童,或許已經擁有了比其他動物更長的童年

高解析度圖像表明 Dikika 兒童大腦結構更像黑猩猩。來源:PHILIPP GUNZ/MPI EVA LEIPZIG

近日,一項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針對古代幼兒遺骸的最新研究發現,在人類已知的最古老祖先「露西」(Lucy)所處的時代,人類的兒童期可能就已經出現了延長。

研究者們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幼兒(又稱 Dikika兒童)及其他成年成員的頭骨和牙齒進行超高解析度圖像拍攝和分析。結果發現,該幼兒大腦後部被稱為月狀溝(lunate sulcus)、可能和複雜心理功能有關的腦結構與黑猩猩處於相同的位置,並且該幼兒擁有和同齡黑猩猩一致的大腦容量。這些都提示 Dikika 兒童大腦和黑猩猩大腦的發育速度相同。然而,此前的研究發現,與 Dikika 兒童同屬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人種的成年人頭骨比黑猩猩的頭骨大 20%。這意味著為了達到成年後的腦容量, Dikika 兒童必須度過一個較長的大腦發育時期(即兒童期)——在那時,人類祖先的兒童期很可能已經延長。

有科學家認為,該研究僅基於兩個兒童和五個成年人的頭骨,且大腦結構在不同物種內所對應的功能有待考證,下結論還需謹慎,仍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Science)

編寫:賈楠 張之典 甄婷 魏瀟

編輯:魏瀟

——END——

相關焦點

  • 北極出現25年來最大面積臭氧層空洞 專家:太冷了!
    據《自然》雜誌報導,目前,北極中部的大部分地區(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3倍)上空的臭氧含量創下了歷史新低,甚至出現了10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空洞。有媒體報導稱,臭氧空洞的出現或是因為氣候變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楊洋對此回應表示:其實是太冷了。
  • 北極現25年來最大臭氧洞
    北極上空沒有被條帶覆蓋的地區即為臭氧層空洞形成的位置。圖片來源:歐洲空間局  本報綜合訊 當地時間4月6日,歐洲空間局(ESA)報告稱,北極上空出現了25 年來最大面積的臭氧層空洞。在過去三周裡,來自德國航空太空中心(DLR)的科學家使用全球微量氣體監測衛星Sentinel-5P的Tropomi儀器數據,觀測到北極地球異常強烈的臭氧損耗,及由此形成的面積約 100萬平方公裡的臭氧層空洞。這是25年來北極面積最大的臭氧層空洞。  臭氧層空洞是由極低的溫度(-80℃)、陽光、風場和氯氟烴(CFCs)等相互作用形成的。
  • 北極地區出現了臭氧層空洞,面積已經很大了
    近幾十年來,南極臭氧層出現空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好在近幾年來南極臭氧層空洞逐步變小,這個問題也漸漸被人們淡忘了,然而最近科學家們發現北極地區卻出現了臭氧層空洞,而且面積已經很大,讓人們始料未及。這可能是該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的空洞,與每年在南極形成的臭氧層空洞面積相當。
  • 北極出現罕見臭氧層空洞,面積達格林蘭島三倍
    (圖源:歐洲航天局)科學家檢測到這是北極上空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層空洞。歐洲航天局(ESA)的科學家在一次聲明中表示,此次空洞的面積幾乎是格陵蘭島的三倍,而如果面積繼續擴大,北緯高處地區的居民將受到高強度的紫外線照射。萬幸的是,科學家表示,空洞很可能在未來數周內自行縮小。
  • 北極最大臭氧層空洞「癒合」
    【新華社微特稿】歐洲研究人員報告,北極上空一個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臭氧層空洞已經閉合。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7日報導,歐盟資助的氣象研究機構「哥白尼大氣監測服務」研究人員上周報告這個好消息。他們在社交媒體推特發布消息,說「2020年北半球臭氧層前所未有的空洞消失了」,但這與新型冠狀病毒「封城」措施無關。研究人員解釋,臭氧層空洞形成與低溫和極地渦旋等氣候條件相關,與空氣品質無關。今年3月,受低溫天氣和強烈極地渦旋影響,北極上空臭氧層出現空洞,面積之大相當於3個格陵蘭島,是有記錄以來北極出現的最大臭氧層空洞。
  • 北極首次出現巨大臭氧層空洞,面積堪比澳洲大陸,未來幾周將破裂
    近幾十年來,南極臭氧層出現空洞一直是人們關注的一個焦點,好在近幾年來南極臭氧層空洞逐步變小,這個問題也漸漸被人們淡忘了,然而最近科學家們發現北極地區卻出現了臭氧層空洞,而且面積已經很大,讓人們始料未及。這可能是該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的空洞,與每年在南極形成的臭氧層空洞面積相當。
  • 北極上空出現巨大臭氧層空洞,真是罕見
    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這可能是該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的空洞,與每年在南極形成的臭氧層空洞面積相當。 據《自然》報導,目前,北極中部的大部分地區(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3倍)的臭氧水平創下了歷史新低,這個有可能在未來幾周內破裂的臭氧層空洞不會威脅人類健康,但作為一種非凡的大氣現象,它將被載入史冊。
  • 人類透支地球:北極上空出現巨大臭氧層空洞
    人類透支 地球:北極上空出現巨大臭氧層空洞 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可能是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大小與更加為人熟知的每年都會形成的南極臭氧層空洞相當。,面積相當於格陵蘭島的三倍(見「北極空洞」)。
  • 北極上空出現巨大的臭氧層空洞,人類又面臨威脅了?
    最近,科學家發現在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巨大到什麼程度呢?面積相當於3個格林蘭島。可能是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的一個。據科學網站報導,每年在南極上空都會出現臭氧層空洞,在南極正常,在北極就不正常了,因為北極上空出現臭氧層空洞是很罕見的現象。
  • 北極臭氧層空洞有史以來最大,卻離奇的癒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北極臭氧層空洞自動癒合,是什麼原因導致的?聽聽專家怎麼說!地球,之所以被這麼稱呼,是因為我們生活在大地之上,而它又呈現出一個球形。這是被先遣者所稱呼的。特別是最近的溫室效應,在近幾年來也是頗受爭議,在全球大背景之下,各種環境危機也是頻繁出現。在北極上空,甚至都出現了最大的臭氧層空洞。臭氧層有什麼作用?想必大家都有所疑問。臭氧層存在於地球的上空,如果臭氧層的臭氧濃度減少的話,會使太陽對地面紫外線的輻射量增加,會對生態環境產生一些破壞作用影響人類與其他生物的生存。而臭氧層空洞的出現,是人類活動導致的。
  • 北極最大臭氧層空洞神奇「癒合」!原因是……
    這兩天北極又來刷存在感了!趕緊圍觀!原來北極上空迄今為止監測到的最大臭氧層空洞又 「癒合」了!歐盟哥白尼大氣監測局(以下簡稱CAMS)對今年春季北極上空形成的異常臭氧層空洞進行了監測,發現4月23日這一空洞已經「癒合」。
  • 北極出現巨型臭氧層空洞,面積達650萬平方公裡,專家:不必擔心
    臭氧層空洞問題曾經一度引起了全人類的高度重視,並為此採取了很多措施,近些年來,地球上空的臭氧層空洞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改善,於是這個問題就漸漸地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然而近日(2020年4月上旬),臭氧層空洞問題又重新引發了人們的關注,來自歐洲航天局(ESA)的專家稱,衛星監測數據顯示,北極出現巨型臭氧層空洞,面積達650萬平方公裡!那麼這個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呢?對此,相關專家表示:其實我們不必擔心。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有關臭氧層的知識。
  • 北極上空驚現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面積是格陵蘭島的3倍
    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可能是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大小與更加為人熟知的每年都會形成的南極臭氧層空洞相當。 目前處於歷史低位的臭氧水平延伸到了北極中部的大部分地區,面積相當於格陵蘭島的三倍(見「北極空洞」)。
  • 臭氧層空洞現象最早什麼時候出現的?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空洞是指每年的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20 ~25千米高度的南極大陸上空,臭氧總量開始減少並出現空洞,10月初空洞面積最大,可達2000多萬平方千米,覆蓋了整個南極大陸及南美洲南端的上空,11月份臭氧濃度才重新增加,臭氧層空洞也逐漸消失。
  • 北極突然出現臭氧層空洞
    2020年真是個多事之秋,我們正欣喜於南極的臭氧層空洞的不斷減小,聯合國報告說,我們甚至能在有生之年內看到這個空洞的消失,但突然間,我們在北極發現了一個新的臭氧層空洞。北極臭氧空洞最近這些年,人類為了臭氧層空洞的修復做了很多的工作,南極那邊的氣候也使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同時也是天氣
  • 北極上空出現罕見臭氧層空洞?別慌!只因天太冷!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據《自然》期刊近日報導,今年以來,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3倍,這可能是北極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空洞。氣態臭氧呈天藍色,在液態時變成暗藍色,在固態時幾乎是黑色的。與我們可以呼吸到的氮氣、氧氣等氣體有所不同,臭氧僅佔大氣體積的千分之一左右,且主要存在於大氣的平流層,約15~30公裡的高度範圍內,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氣臭氧層,在20公裡附近,臭氧濃度最高。臭氧層為何出現空洞?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南極臭氧空洞的形成原理。
  • 北極上空出現罕見臭氧層空洞?別慌!只因天太冷
    北極現史上最大臭氧空洞!據《自然》期刊近日報導,今年以來,北極地區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覆蓋面積約為格陵蘭島的3倍,這可能是北極地區有史以來出現的最大空洞。與我們可以呼吸到的氮氣、氧氣等氣體有所不同,臭氧僅佔大氣體積的千分之一左右,且主要存在於大氣的平流層,約15~30公裡的高度範圍內,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大氣臭氧層,在20公裡附近,臭氧濃度最高。臭氧層為何出現空洞?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南極臭氧空洞的形成原理。
  • 北極臭氧層巨洞倆月就自行閉合,為何南極臭氧層空洞卻存在幾十年
    今年3月份的時候,媒體報導地球的北極地區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層空洞,面積相當於格陵蘭島的三倍,近600萬平方公裡,只比澳大利亞大陸小一點,它的出現一度讓氣候和氣象學家們十分擔心,因為北極地區很少出現臭氧層空洞,相對而言,南極地區更容易出現臭氧層空洞,數十年來人們都沒有發現北極地區出現較大的臭氧層空洞
  • 北極上空首現最大臭氧層空洞,全球變暖是催化劑還是修復劑?
    作者:臉哥南極的臭氧層空洞曾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隨著南極臭氧層空洞逐漸變小,臭氧層空洞這個詞彙已經超過20年沒有在主流媒體上出現過了。在之前的報導中,臭氧層空洞一直出現在南極的上空,從未聽說北極圈上空有臭氧層空洞的消息。臭氧層空洞集中在南極上空的原因南極之所以成為臭氧層空洞的集中地,主要是因為南極氣溫要比北極低很多,在冬天經常發生氣溫驟降。冷空氣讓水蒸氣和在平流程層中的冰晶雲凝結成極地平流層雲。
  • 北極最大臭氧層空洞「癒合」 與極地渦旋氣候有關
    4月28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今年春天在北極上空形成並最終成長為有記錄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已經閉合。  3月以來,北極上空的臭氧空洞一直不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