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是個多事之秋,我們正欣喜於南極的臭氧層空洞的不斷減小,聯合國報告說,我們甚至能在有生之年內看到這個空洞的消失,但突然間,我們在北極發現了一個新的臭氧層空洞。

最近這些年,人類為了臭氧層空洞的修復做了很多的工作,南極那邊的氣候也使事情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同時也是天氣(尤其是極地渦旋)在北極驅動生成了一個新的臭氧層空洞。

人類尚未完全停止使用氯氟烴和氫氯氟烴,這些化學試劑還存在舊空調之中,他們的排放引起了南極上方大氣臭氧水平的波動,同時天氣也起一部分作用,這是因為這些化學試劑,低溫和陽光之間的反應減少了我們急需的臭氧層。臭氧層有助於防止危險的紫外線進入地球表面,從而增加患皮膚癌和其他疾病的風險。

但是,這種化學反應很少在北極發生。南極通常比北極冷。春季的溫度經常下降到即使在太陽下山時也會影響臭氧消耗的水平。在北冰洋,由於北冰洋春季溫度通常會更高一些,這使得消耗臭氧的化學反應更難發生。
但是今年不同。極地渦旋鎖定在北極上空,那裡聚集了冷空氣,為在臭氧層中形成孔洞創造了完美的環境。順便說一句,強北極渦仍在北極停留,這就是為什麼這個冬天如此溫和的原因。
2011年,由於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在北極上空形成了一個類似的洞,其中包括低溫,及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那一年看到了同樣的危險環境,但是與南極洲所看到的破壞相比,那個臭氧洞仍然很小。不幸的是,這一次2020年,臭氧層空洞可能更大。儘管臭氧耗損並不像南極那樣劇烈,但在北極上空還是有一個怪異之處。數字越小,臭氧層空洞越深。在北極,大氣中仍然有足夠的化學物質進一步消耗臭氧。

科學家一直緊密觀察著這個空洞。我們排放到大氣中的危險化學品越多,這些隨機事件的發展就越嚴重。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希望地球能堅持到人類衝出地球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