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頻電子線路實驗的分析和介紹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高頻電子線路實驗」是我國高等學校電子與信息類專業和其他相關專業普遍要做的實驗,主要以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基本單元電路實驗為主要內容,包括單元電路和綜合系統電路實驗。

記得我當年上學的時候,普遍使用麵包板搭電路做實驗,而這些年來,為配合各種教學實驗而誕生的形形色色的「實驗箱」已成為我國「一道風景線」。少了自己動手的環節,也許帶來的是簡單高效,「高頻電子線路實驗箱」也不例外,設計生產廠家較多,隨意找到兩個,分別如圖1和圖2所示,可以看出,採用的電路方案和參數大同小異,做工工藝「有儉有奢」。 

圖1:高頻電子線路實驗箱1

圖2:高頻電子線路實驗箱2

對於正在上學的一部分學生來講,初做這些實驗的時候可能只是忙於把實驗做出來,得出結果即可。對於已經在此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來講,對這些經典電路的理解肯定就又大不一樣了。儘管晶片越做越集成,電子設計大賽通常也要求採用分立器件搭建電路。對於搞硬體研發的工程師,想成為模電設計高手,還必須要深入掌握那些管子,那些分立器件的相關知識,當然,布線也非常重要。

下面,我就利用一些當代電子測試測量儀器,也來對這些用分立器件搭起來的實驗板上的這些經典的「高頻電子線路」按我的興趣做一做實驗。既然是高頻,講的又多是頻域的概念,那就理應要多使用當代流行的頻譜分析儀來進行相關的測試,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來理解這些實驗課的目的,更直觀地達到實驗效果。

實驗1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 

一、實驗目的 

熟悉電子元器件和高頻電子線路實驗系統;

掌握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熟悉放大器靜態工作點和集電極負載對單調諧放大器幅頻特性(包括電壓增益、通頻帶、Q值)的影響;

掌握測量放大器幅頻特性的方法; 

二、做本實驗時用到的儀器設備 

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模塊(實驗箱)

數字示波器 (MSO2302A)

數字萬用表(DM3058)

直流電源  (DP832A)

頻譜分析儀 (DSA815-TG)

高頻信號源 (DG1062Z)

電纜及附件

整套設置如圖3所示:

圖3:整套實驗設置

三、主要實驗內容 

用DSA815-TG測量單調諧放大器的幅頻特性;

用DSA815-TG觀察集電極負載對單調諧放大器幅頻特性的影響。

用DSA815-TG觀察發射極負載對單調諧放大器幅頻特性的影響。

1.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幅頻特性測量 

測量幅頻特性通常有兩種方法:掃頻法和點測法。自動掃頻法簡單直觀,可直接觀察到單調諧放大特性曲線,過去常用的掃頻儀已經很過時,為與時代同步,應該採用帶跟蹤源的頻譜分析儀,比如DSA815-TG,由內置的跟蹤源產生可設置頻率範圍的掃頻信號,由頻譜儀的測量諧振放大器的輸出信號,在屏幕上自動顯示出放大器的幅頻特性曲線。

點測法可看成是手動的掃頻法,通過一臺信號源產生幅度不變,但可改變頻率的信號,通過數字示波器或頻譜分析儀測出與頻率相對應的單調諧迴路揩振放大器的輸出的電壓值或功率值,然後畫出頻率與幅度的關係曲線,該曲線即為單調諧迴路諧振放大器的幅頻特性。

接下來,我採用帶內置跟蹤源的頻譜分析儀DSA815-TG直接測量放大器的幅頻特性曲線。

圖4:測量設置

根據電路的諧振頻率範圍設置頻譜儀的掃描範圍,設置DSA815-TG的起始頻率和終止頻率。DSA815-TG開始對電路進行掃描測量,並在屏幕上顯示出實驗板在當前設置下的諧振的頻響曲線,如圖5所示,通過標尺測得峰值處的頻率為10.9MHz,功率為-51.3dBm。

圖5:使用DSA815-TG測得的幅頻特性

觀察這個實驗板的單調諧諧振放大器電路的調諧頻率範圍:順時針調整Ct,使電容值逐步變小,頻率逐步升高,利用DSA815-TG的軌跡最大保持功能將整個變化過程記錄下來,在屏幕上顯示出整個過程的頻響曲線,如圖6中黃色軌跡所示。通過標尺可以測得從左到右整個頻率變化範圍大概有800KHz。 

圖6:整個電路的頻率調諧範圍

除了圖6所示的10.9 MHz頻率諧振點的幅頻特性曲線,還通過標尺可以這些諧振頻點的帶寬,比如-3dB帶寬,測得的帶寬為283.3KHz,如圖7所示。

圖7:使用DSA815-TG測得的幅頻特性及帶寬

2. 觀察集電極負載對單調諧放大器幅頻特性的影響

不接Rc時的頻響曲線,如圖7所示,峰值功率為-51.3dBm,-3dB帶寬為283.3KHz。

連接不同阻值的Rc, 得到不同的頻響曲線,比如,當Rc=2KΩ時的頻響曲線,如圖8中黃色軌跡所示,峰值功率變為-63.14dBm,-3dB帶寬變為1.08MHz。 

圖8:連接Rc=2KΩ時的頻響曲線

通過測試的結果可以發現:不接Rc時,幅頻特性的幅值最大,曲線最「瘦」,Q值最高,帶寬最小;而當Rc阻值逐步變小時,幅頻特性的幅值也逐步減小,曲線逐步變「胖」,Q值逐步降低,帶寬逐步加大。

3 .觀察發射極負載對單調諧放大器幅頻特性的影響

RC=10KΩ,不接Re時的頻響曲線,如圖9所示,峰值功率為

-55.07dBm,-3dB帶寬為416.7KHz。 

圖9:RC=10KΩ,不接Re時的頻響曲線

RC=10KΩ, Re=500Ω時的頻響曲線,如圖10中的黃色軌跡所示,信號出現了嚴重飽和失真。

圖10:RC=10KΩ, Re=500Ω時的頻響曲線

通過以上的測試,可以看到:藉助帶內置跟蹤源的頻譜分析儀DSA815-TG可以清楚地觀察和測量電路的特性,可以直觀地幫助理解電路的各種參數變化對單調諧放大器幅頻特性(包括電壓增益、通頻帶、Q值)的影響。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子線路CAD在高頻電路分析中的挑戰
    因此,為有效提升片式電感的電性參數,改善RF電路性能,必須進一步分析其低頻特性與高頻特性的不同規律。  另一方面,不斷推陳出新的通信系統(GSM、CDMA、PCS、3G…)使得片式電感的工作頻率逐步達到了2GHz甚至更高。因此,以傳統的集中參數電路理論對片式電感器件進行阻抗分析,則顯現出越來越明顯的局限性。
  • 如何用信號尋跡法和線路尋跡法檢修電子管收音機
    你知道如何用信號尋跡法和線路尋跡法檢修電子管收音機嗎?今天就來給你介紹一些小知識吧!信號尋跡法是由收音機天線注入信號,尋找信號是在哪一點上沒有輸出了,從而壓縮判斷故障的部位。對於無聲故障的檢查比較方便。
  • 幾款經典電子管前級線路的特色
    我十年前的音源是飛利浦早期的16bit CD機,出於電子管前級能給幹硬的數碼聲增添音樂韻味和改善聽感,也由於因它較易製作和回報率高,這些年來也製作過不少不同線路幾款前級,當然這不是想研究出什麼偉大的經典之作,但邊學邊玩的製作樂趣也讓人得到一定享受和進步。前一段時間筆者再從收藏箱中將這幾部前級取出來並略經改良以重溫舊夢。
  • 針對電子線路的電磁兼容性分析
    顯而易見,電磁幹擾已是現代電子技術發展道路上必須逾越的巨大障礙。為了保障電子系統或設備的正常工作,必須研究電磁幹擾,分析預測幹擾,限制人為幹擾強度,研究抑制幹擾的有效技術手段,提高抗幹擾能力,並對電磁環境進行合理化設計。
  • 《電子技術基礎》中放大線路交流信號的線性分析
    1 從線性到非線性  電子線路是電路的一個分支,是包含有電子器件的電路,而電子器件是非線性器件,所以電子線路是非線性電路。《電路》中一般包括非線性電路一章,但內容少,只是簡單介紹,沒有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所以《電子技術基礎》課一開始就要做好從線性電路到非線性電路的過渡。
  • 5款常用電子管前級線路各有不同音效(下)
    6SN7兩級放大負反饋線路   第四款介紹的為一6SN7兩級放大有負反饋的線路,見圖④。和田茂前級線路   第五款線路為一以12AX7兩極放大加一級以12AU7 white cathode fo11ower由日本人推薦, 取名為和田茂氏前級,前兩級與Marantz 7
  • 實驗用雷達發射機系統設計與調試及在實驗教學方面的應用分析
    實驗用雷達發射機系統設計與調試及在實驗教學方面的應用分析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2-29 08:09:00 一、引言 隨著高校的擴招和設備儀器市場價格的高速上漲
  • 電子產品EFT設計分析-2
    如下圖產品進行系統等效我來分析一下EFT問題;通過相關數據的測試分析,認為脈衝群幹擾之所以會造成設備的誤動作,是因為脈衝群對線路中半導體器件結電容充電,當結電容上的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便會引起線路(乃至設備)的誤動作及故障!EFT-在產品&設備中的基本理論:
  • 山西大同大學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專業介紹
    物理學(四年制本科,授予理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物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受到物理科研、實驗及教育理論和實踐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物理學理論研究、應用開發和物理教學的基本能力,能在中等以上學校、科研機構及相關科技領域從事教學、科研、技術、管理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 電子工程師入門基礎:那些關於電子電路設計的基礎知識-電巢學堂
    2.方案選擇:根據掌握的知識和資料,針對設計提出的任務、要求和條件,設計合理、可靠、經濟、可行的設計框架,對其優缺點進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數。3.根據設計框架進行電路單元設計、參數計算和器件選擇:具體設計時可以模仿成熟的電路進行改進和創新,注意信號之間的關係和限制,接著根據電路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進行參數的估計與計算。
  • 高頻電子變壓器及其發展方向
    摘要:詳細分析了變壓器、電子變壓器、高頻電子變壓器的概念,並從整體結構、磁芯和線圈幾個方面,把高頻電子變壓器的發展方向具體化。那種認為有PWM控制後,高頻變壓器和低頻變壓器傳輸能量方式有差異,高頻變壓器和低頻變壓器改變電壓的方式有差異的說法,也是一種誤解。 其次,弄清什麼是電子變壓器?電子變壓器是在電子電路和電子設備中使用的變壓器。如果把範圍擴大一些,包括所有電子電路和電子設備中使用的變壓器、電感器、互感器等電磁元件。
  • 關於機器人的性能分析和應用介紹
    打開APP 關於機器人的性能分析和應用介紹 發表於 2019-09-20 14:44:14 為此,德國埃森杜伊斯堡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 Essen)的研究者採用了更加客觀的手段來測量情緒,即生理喚醒(包括心率、皮膚電阻、肌電等)和腦成像。這項研究共由兩個實驗組成。在第一個實驗中,40名參與者觀看了恐龍造型的小型機器人視頻。視頻裡的機器人或受到友好對待、或遭受暴力攻擊。
  • 高壓直流線路縱聯保護的新方案
    為克服傳統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電流差動保護快速性差、耐受過渡電阻能力有限等問題,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戴志輝、劉寧寧、何永興、魯浩、劉媛,在2020年第9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提出一種基於線路邊界兩側特定頻帶能量比值的縱聯保護方案。仿真結果表明,該保護方案計算量小,能夠快速識別區內、外故障,可靠地保護了線路全長,且耐過渡電阻能力強、不受分布電容影響。
  • 高壓直流線路縱聯保護的新方案
    為克服傳統高壓直流輸電線路電流差動保護快速性差、耐受過渡電阻能力有限等問題,華北電力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戴志輝、劉寧寧、何永興、魯浩、劉媛,在2020年第9期《電工技術學報》上撰文,提出一種基於線路邊界兩側特定頻帶能量比值的縱聯保護方案。
  • 學術簡報︱高頻變壓器用匝間絕緣材料沿面放電特性的實驗研究
    採用雙參數Weibull統計法分析放電間距對沿面閃絡電壓的影響規律,基於二次電子發射雪崩(SEEA)模型分析起始放電電壓、閃絡電壓隨頻率的變化規律,並提出適用於絕緣材料沿面絕緣壽命估算的反冪函數模型,最後對以上四種匝間絕緣材料在高頻高壓下的沿面絕緣特性進行綜合性評估。高頻變壓器具有體積小、質量輕、轉換效率高、適用面廣等突出優勢,最近幾年逐漸成為國內外的研究熱點之一。
  • 【重要通知】關於舉辦2019年「電力電子及運動控...
    本文原標題:《【重要通知】關於舉辦2019年「電力電子及運動控制」實驗教學新技術教師培訓班》各有關院校: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新器件和控制技術不斷出現。三、培訓內容及形式1.培訓內容:1)電力電子及運動控制新技術專家報告;2)全新數字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實驗系統的實驗培訓;說明:該實驗系統採用商用PC電腦作為實時控制器,利用Simulink圖形化編程軟體,進行實時控制程序的編寫,可以對各種電力電子線路與系統的實際系統進行實時控制,實現了仿真即實時控制的實驗教學效果,使實驗教學內容得以開放
  • 九款最簡單的電子鎮流器電路圖原理圖分析
    電路中,電源電路由熔斷器FU、電子濾波變壓器T1、電容器C1、C2、壓敏電阻器RV和整流二極體VD1 - VD4組成;高頻振蕩器電路由電晶體V1、V2,二極體VD5、V D6、電阻器R1一R6、電容器C3一C5和高頻變壓器TZ組成;LC串聯輸出電路由限流電感器L、電容器C6、C7和螢光燈管EL組成。
  • 淺談特高壓輸電線路電暈放電及電磁環境
    電暈放電現象會對電網運行與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不利的影響,例如:電暈放電會產生高頻脈衝電流,其中包含的各種高次諧波會造成無線電幹擾;電暈放電會引發一系列的化學反應,產生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強腐蝕性物質,對輸電線路造成影響;電暈放電會消耗能量,造成電力系統不必要的能量損失;電暈放電會發出人耳可聽的噪聲,對人們造成心理、生理上的影響。
  • 大功率高頻硬開關PWM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分析
    大功率高頻硬開關PWM變換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分析 馮興海,孫洪雨, 發表於 2020-12-03 10:13:14   作者:馮興海 , 孫洪雨 , 郭長林
  • 電力電子與電機拖動技術實驗臺(自動控制綜合實訓裝置)參數介紹
    一、概述本裝置是根據《維修電工(高級)》(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培訓教材中關於電力電子與自動控制部分的技能培訓要求,吸收國內同類產品的優點,充分考慮了實驗室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精心研製而成。它不僅涵蓋了各職業院校、高級技校所開設的《電力電子技術》、《半導體變流技術》、《直流調速系統》、《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等專業課程所要求的主要實驗項目,還可以用於對從業人員進行崗位培訓、就業培訓以及各省、市的維修電工培訓和鑑定考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