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用雷達發射機系統設計與調試及在實驗教學方面的應用分析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實驗用雷達發射機系統設計與調試及在實驗教學方面的應用分析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12-29 08:09:00

一、引言

隨著高校的擴招和設備儀器市場價格的高速上漲,實驗室內實驗設備儀器短缺成了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廢舊設備的挖潛成為節約開支、增加實驗儀器的一條有效途徑。雷達發射機是雷達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但是配備雷達實裝受經費、場地等許多條件的限制。開發一個簡單實用的實驗用雷達發射機有重要意義。

隨著部隊裝備的升級換代,以及實驗室儀器的自然淘汰,各實驗室內都有大量的廢舊裝備。大型裝備內部的部分元器件還是比較好的,還是有利用價值的,比如磁控管、閘流管等,雖然性能參數有所下降,但都不影響使用,而對于波導一類的高頻器件,由於保管良好,性能參數都沒有改變。以往這些裝備(包括成批的備附件)都是按編制報廢的。這些待報廢的廢舊裝備和備附件為我們自主開發儀器提供了物質基礎,我們就利用這些備品、備件,研製了實驗用雷達發射機。現以所研製的實驗用雷達發射機為例,介紹一下我們在實驗教學方面所做的探索。

二、實驗用發射機的系統設計

實驗用發射機的研製經歷了選調優秀學員組成研發團隊、圖紙設計、組裝調試和生產樣機幾個階段。

根據備品備件情況,所設計的雷達發射機如圖1所示。包含了供電控制模塊、電源模塊、定時器模塊、調製器模塊、磁控管振蕩器模塊,以及電流表和電壓表等指示儀表。

三、研製生產及調試

1.組裝調試

根據所設計的原理圖,從備品備件中尋找各種備件,首先用萬用表等簡單儀器對各種變壓器、閘流管和電子管及磁控管的燈絲、整流二極體、電阻、電容等進行了初步篩選。然後利用一塊三合板作底板,按原理圖進行了組裝。

組裝時充分考慮了電磁兼容問題,主要是射頻線路與中頻線路及中頻電源的互相隔離情況。組裝後經多次調試,終於成功。

2.生產樣機及性能測量

在三合板上調試好以後,購買了標準機箱,進行組裝。由於空間位置、走線分布等問題,在組裝過程中實際上又經歷了一遍調試過程。組裝成功後,使學員對雷達發射機的原理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同時對於電子線路、射頻工程、機械工程等多種學科知識都得到了理論上的升華和實踐技能的提高。組裝成功的樣機如圖2所示。

微波的頻率高,其波長與電路系統的尺寸可相比擬,甚至更短,這時傳輸線上的電壓、電流既是時間的函數,又是位置的函數,使得電磁場的能分布於整個微波電路而形成「分布參數」,導致微波的傳輸與普通無線電波波段完全不同。對所生產的發射機樣機的性能參數的測量,在後面介紹。

四、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雷達發射機配套其他實驗時,同時也是對雷達發射機本身的性能參數進行測量,是對發射機性能的一次檢驗。

雷達發射機的製作成功,不僅是解決了射頻信號的產生這個實驗所需儀器的購買問題,對於要針對發射機做的其他實驗,由於在實裝雷達上又難以做到的各種實驗,用本實驗用發射機都可以很好解決。對於一臺獨立的發射機來說,要對其進行微波測量就不受場地空間的限制、不受連接波導的限制,也避免使學員面對幾百萬的裝備所產生的一種畏懼心理和神秘心理所可能導致的各種誤操作。下面介紹一下所研製的發射機的性能參數測量,以及為其他實驗作配套時的學員實操結果。

1.發射機功率、頻譜測量

發射機功率的測量方法有功率計直接測量和頻譜分析儀綜合測量。由於頻譜分析儀只能接受30dBmW的功率,因此用衰減度為28.7dB的定向耦合器連接精密衰減器對微波多級衰減後進入頻譜分析儀,實測其功率為xxW、頻譜寬度為xxMHz。測量結果如圖3所示。

2.發射機頻率測量

發射機頻率的測量也可以使用頻譜分析儀。本實驗採用的是諧振腔式直讀式頻率計測量,其原理是電磁波通過耦合孔從波導進入頻率計的空腔中,當電磁波的頻率滿足空腔的諧振條件時,被吸收的能量為最大,相應地,通過的電磁波信號強度將減弱,輸出輻度將出現明顯的凹陷,從外殼表面上可直接讀出輸入微波的頻率。發射機頻率測量如圖4所示。

3.饋線駐波比測量

駐波測量線是測量微波傳輸系統中電場的強弱和分布的精密儀器。其結構是在波導中的寬邊中央開有一個狹槽,金屬探針經狹槽伸入波導中。探針可沿波導移動,則輸出信號顯示出波導中電場沿傳播方向的變化。駐波比是饋線系統的一項重要指標,其符號用ρ表示,其定義為:

其中:Emax為波腹點電場E的大小,Emin波節點電場E的大小。

測量駐波比如圖5所示。

4.射頻信號發射接收實驗

射頻信號的發射接收實驗是通過波導同軸轉換將發射機發出的微波經同軸電纜連接至一對喇叭天線,經接收後用頻譜分析儀測量其頻率與功率。實測效果如圖6所示。

五、創新製作心得

利用廢舊設備的備品備件研製教學用儀器,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高校實驗室建設的一條有益途徑。所製作的儀器具有貼近自身實驗室特色、簡單實用的特點,既緩解了實驗室建設經費短缺的矛盾,又是提高本科學員的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符合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精神。

挑選的兩名學員是大四的學生,暑期已經參加過了電子設計競賽,有一定的基本知識及經驗,有一定的實踐能力,但是要研製工作於微波波段的雷達發射機,由於有許多新特點是電子設計競賽中所沒有的,這對他們來講,還是有挑戰性的。

六、結束語

本實驗用雷達發射機可作為學員學習雷達發射機原理的教學儀器,理解雷達射頻信號的產生機理;可作為發射機頻率的測量、發射機功率的測量、發射機頻譜的測量、饋線系統駐波比的測量、雷達信號接收等實驗的配套儀器使用,提供射頻信號。本實驗用雷達發射機的製作成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幾十萬的雷達裝備作為教學平臺使用,節約了經費,緩解了儀器短缺的困難。同時,為探索為創新人才的培養、為實驗教育技術的探索、為實驗教學改革、為實驗資產管理等實驗室建設的各方面提供了初步探索。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技術實驗 | 用Arduino製作倒車雷達系統
    汽車倒車時倒車雷達能發出警報(如圖1),當距離後面的障礙物較近時,倒車雷達系統發出滴滴的警報聲以警示駕駛員。下面,我們用Arduino來製作倒車雷達系統,在機器人車體倒車時發出滴滴的警報聲。在教學中,我們要以數據探究理論為指導,在數字環境下探究問題發生的本質及內在聯繫,並創造新事物,讓探究成為學生探索生活和獲取知識的橋梁。
  • 雷達發射機高壓穩壓電源
    摘要:介紹了一種大功率高壓線性電源,重點對電路形式和關鍵器件調整管的選用進行了介紹,給出了調試結果。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9437.htm  關鍵詞:雷達;發射機;高壓電源  1 引言  現代雷達發射機已廣泛採用柵控功率行波管,由於行波管相位靈敏度的提高,為了滿足雷達系統對改善因子的指標要求,
  • 手機在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4、Phyphox軟體Phyphox是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第二物理研究所基於傳感器設計開發的物理實驗手機軟體,Phyphox軟體可實現29種內置功能,可用於光學、聲學、力學、磁場等實驗。還提供了特定的實驗套件,可以研究、分析一些基本運動,如滾動、彈性碰撞、圓周運動、彈簧振動等。
  • DWDM系統光發射機溫度控制電路的優化設計
    而且,DWDM系統一般採用40×10G、 80×10G甚至更高的信道復用形式,系統中每個子架用到的光發射機越來越多,電路集成度以及散熱問題也成為了雷射器設計的關鍵。因此,在DWDM系統雷射發射機溫度控制電路中提高控制精度、降低功耗、增加集成度成為設計的核心。
  • 虛擬儀器調幅新方法及其在電子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這種方法只需向調製系統提供待調製信號,載波產生及信號調製處理過程則完全由軟體來完成,無需使用電路,從而也省去了電路搭建、調整的繁瑣過程,在已具備虛擬儀器系統的教學單位,可節省設備投資,方便地運用到實驗、教學去。
  • 高等學校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標準(討論稿)
    6.微機硬體應用實驗 微機應用單元實驗;微機硬體應用綜合設計;微機實時監測系統實驗; 微機控制系統實驗;微機網絡通信實驗;微機應用系統綜合設計。7.數位訊號處理實驗DSP系統實驗;DSP系統應用設計。8.電子系統綜合設計實踐在介紹電子系統設計導論、信號的調製與變換、單片機應用系統、PLD數字系統及電子系統的技術實現等內容的基礎上,布置若干綜合應用型的電子系統課題,由2—3人一組獨立進行設計與實踐。課題類型可參照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題型,諸如數字式工頻電氣參數測試、溫度測量與控制、數位化語言存儲系統、調頻接收機等。
  • 深度解讀連續波雷達系統中發射機信號洩露抑制技術
    發射機信號洩露嚴重製約連續波雷達探測性能的提高。微帶天線廣泛應用於微小型連續波雷達,其收發天線隔離性能是制約微小型連續波雷達探測能力的關鍵。本文分析了連續波雷達系統中發射機信號洩露抑制技術,包括收發通道對消、信號處理以及天線隔離技術,指出目前微帶天線收發隔離主要採用空間隔離技術來實現,包括空間波隔離和表面波隔離兩類。
  • 毫米波雷達系統方案
    考慮到中國的實際國情以及晶片研發進度等行業特點,24GHz毫米波雷達在國內仍有較大市場空間,相比全球而言我國77GHz毫米波雷達的大規模應用將稍微推後。隨著技術的發展,77GHz毫米波雷達將在行業普遍產業化。 4 毫米波雷達測距原理 車載毫米波雷達主要應用在汽車的防撞系統上。
  • 單片機實驗報告與心得體會
    實驗教學的全過程包括認識、基礎、綜合3個階段。以往的單片機實驗是進行軟體的編制和調試,與實際應用中的硬體電路相脫節。使學生缺乏硬體設計及調試分析能力,對單片機如何構成一個單片機最小應用系統,缺乏認識。單片機論壇http://www.51hei.com/bbs/ 發布的單片機實驗板,通過計算機連接仿真器在實驗板上把硬體和軟體結合起來一起調試,軟體的修改也非常方便,軟體和硬體調試都通過後,把程序固化在 eprom當中,插上8051單片機構成一個完整的單片機應用系統。
  • 2005.04:構建統計學專業課程實驗教學體系
    本文從構建統計學專業課程實驗教學體系的必要性、內容和實施三方面闡述如何構建統計學專業課程實驗教學體系。  統計作為認識和探索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關係的重要方法和工具,在社會經濟管理中有著重要作用,具有信息職能、服務職能和監督職能。相對經濟學和管理學類其他學科而言,其專業課程教學更應強調方法的應用、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
  • 《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關係的實驗設計思路,知道加速度與力成正比,與質量成反比。【過程與方法】:經過實驗的操作和測量過程,以及通過圖像處理實驗數據的過程,體驗減少實驗誤差的方法,提升實驗設計與操作能力。
  • 基於Qt環境下物理實驗數據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基於物理實驗數據的處理複雜性與繁瑣性,採用Qt軟體所提供的C++編程環境,進行實驗數據處理軟體開發。以麥可遜幹涉儀實驗數據處理為實例,設計研發得到一套實驗數據計算分析的處理軟體。全篇以麥可遜實驗數據處理軟體實例作為個案來展開,具體描述整個軟體的設計與開發。Qt作為系統開發的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 基於MEMS的慣性導航教學實驗系統*
    隨著慣性技術的發展[1],尤其是MEMS技術的日益成熟,慣性系統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慣性技術在民用領域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國內高校很多都已經開設了導航及相關專業,但是長期以來都缺乏一個系統的行之有效的教學實驗系統。
  • 汽車雷達傳感器的種類和應用
    ,最近參與了國產特斯拉的拆解分析,希望能更深入了解其安全系統配置,我主要關注的是特斯拉安全系統的傳感器。其探測距離比超聲波遠,尤其是測量遠距離高速移動目標時,反應速度快且精度高,因此毫米波雷達主要應用在盲點檢測、碰撞預警和防撞、剎車輔助與緊急剎車、車距和車道保持等方面。 現在有些豪華車已配有5個毫米波雷達傳感器:車的前面配備3個,一個長距離77GHz毫米波雷達,前部和後部兩側各布置1個短距離毫米波雷達(通常是24GHz),如圖4就是毫米波雷達應用模式,圖5是特斯拉的毫米波傳感器。
  • 虛擬實驗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基於30項實驗與準實驗研究的元分析
    虛擬實驗以低成本、強交互、超時空和安全性高等優勢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國內外學者開展大量實驗和準實驗研究,探索虛擬實驗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結果卻不盡相同。鑑於此,本研究利用元分析方法,對國際英文期刊發表的30項虛擬實驗教育應用的實驗與準實驗研究進行系統綜述,系統審查虛擬實驗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 ...地區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案例競賽暨線上實驗教學總結報告會順利舉行
    5月11日,2020年北部地區電工電子實驗教學案例競賽暨線上實驗教學總結報告會順利舉行,我校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王開宇教授受邀作為主講人做分享。王開宇首先在雨課堂視頻直播中介紹了我校電工電子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目前已經開展的線上教學活動內容及形式,從遠程實驗助力在線實驗課堂建設、實驗過程管理輔助實驗課堂教學、信息技術建設實現社會共享服務、實驗輔助資源建設服務在線課堂、電子實驗報告建設提升學習效率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細緻深入的介紹
  • 上海市舉辦小學自然、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說課活動
    本次實驗教學說課活動聘請來自高校、教研及學校校長等10位專家擔任評委。賽前,召開了專家預備會。  評審組組長之一、市教委教研室趙偉新老師介紹實驗教學說課的評審要求:一是說課內容突出要點和重點,即對課程標準相關內容和要求的理解、實驗創新及其在教學中的融合應用;二是說課過程要做到三好:即實驗好、用得好、說得好;三是說課評審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
  • 關於調頻發射機的電路設計
    打開APP 關於調頻發射機的電路設計 工程師之餘 發表於 2018-11-13 09:45:33 在五花八門的無線電製作項目中,
  • 雷射雷達技術應用的詳細分析
    基於電磁能量會從目標反射回來的檢測原理,雷射雷達成為氣象研究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儀器。斯坦福研究所開發的第一個比較原始的儀器設計清楚地表明了雷射雷達的應用,如通過雨水或底層的雲的結構探測雲和霧層的位置,上升限度的高度。
  • 基於虛擬實驗平臺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設計開發與仿真
    使學生能夠鞏固和運用在《模擬電子技術》中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驗技能,基本掌握常用模擬電路的一般設計方法,通過動腦動手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設計能力和動手能力,拓寬學生知識面,為後續課程、各類電子競賽,畢業設計乃至畢業後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大學開設的相關課程中,有不少電子技術方面的實驗內容,但這些基礎實驗的著眼點是放在驗證基本理論和電路性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