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1.1 基本內容
驗證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是結構方程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處理觀測指標與潛變量之間的關係,也被稱作測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在CFA中,指標與因子之間的關係是明確的。
常見用途:
(1)檢驗量表或測驗的結構效度;
(2)檢驗方法學效應;
(3)檢驗測量不變性。
1.2 CFA與EFA的區別和優點
區別:外顯變量與潛在因子之間的關係是事先確定的還是事後推定。
CFA與EFA相比有如下優點(Bollen, 1989):
第一,更簡約。
第二,為檢驗測驗/量表跨群體或時間不變性提供可能。
第三,用於比較不同的理論模型。
第四,可以檢驗方法效應(Method Effects)。
第五,其他優點。
2 CFA分析流程
2.1 模型設定
模型設定(Model Specification),也稱模型表達,是指模型涉及變量、變量之間關係、模型參數等的設定。根據過往研究結果或依據理論,確定因子個數及條目與因子間的隸屬關係。通俗的說就是確定路徑圖的模樣。
2.2 模型識別
標準的CFA模型識別規則
a. 指定測量單位。在CFA中每個因子都需要指定測量單位,否則不能識別。指定單位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設定指標的負荷為1,另一種是設定因子方差為1。
b. t法則:t ≤ p(p+1)/2 t 為自由參數的個數,p為指標的個數。
c. 三指標法則:每個因子至少3個指標;每個因子只在一個指標上有負荷;誤差不相關。
d. 兩指標法則:多於一個因子;每個因子至少2個指標;每個因子只在一個指標上有負荷(指標不跨負荷);每個因子都有與之相關的因子;誤差不相關。單個因子,2個指標負荷限定相等;誤差不相關。
e. 單指標法則:因子由單個指標測量需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指標誤差方差固定為0或其他值(如,1-信度×指標方差)
(2)或在結構模型中存在額外的工具變量(Instrumental Variable),並且指標誤差與工具變量的誤差不相關。
簡單結構:每個條目只在一個因子上有負荷,誤差不相關。
目前常用的兩種指定測量單位的方法,在多數情況下產生相同的擬合和參數估計,但有時會產生不同的標準誤(Gonzalez & Griffin, 2001)。
Mplus指定潛變量單位的設置方法
固定負荷法:
F1 BY y1-y5; !程序默認設置因子的第一個指標的負荷為1。
固定方差法:
F1 BY y1* y2-y5;!指標後加自由估計符號「*」可以設定y1自由估計。
!「*」還可用於設定開始值。
F1@1; !使用固定參數符號@固定因子方差為1。
2.3 模型估計
Mplus提供了12種參數估計的方法,ML估計法最常用。
前提條件:
A. 連續數據: 心理學研究中很少能滿足此要求,但選項數在5個以上近似看作連續變量,可以得到準確的估計(Johnson & Creech, 1983)。
B. 多元正態分布: 此要求很苛刻,在實踐中很難滿足。
C. 數據獨立: 此前提基本多數情況下可以滿足。在複雜取樣設計中,變量之間獨立性受到威脅時可使用MLR估計法,獲得穩健卡方和誤差。
D. 大樣本。
2.4 數據預處理
A. 數據分析之前都需要對數據質量進行審查,如奇異值(Bollen 1987, Lee & Xu 2003, Yuan & Bentler, 2001)。
B. Yuan和Bentler(2001, p. 161)指出,即使提出的模型在樣本中的大部分數據中是合適的,即使小部分的奇異值也會導致估計偏差。
C. Lee和Xu(2003)提供了一些數據準備的技巧。
D. 1000個優質case勝過10萬個垃圾case!!
聲明:部分文章和信息來源於網際網路,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與小編聯繫,我們將迅速採取適當的措施。
更多精彩請點擊下列分類文章
↓↓↓
Mplus | 潛變量分析模型概述
Mplus | 軟體安裝與常用命令解讀
Mplus | 回歸與路徑分析概述
Mplus | 中介效應檢驗詳解
Mplus | 調節效應檢驗詳解
應該邀請說要停止治療的患者再來一次治療,並審視這一決定的利和弊,同時要明確治療在根本上是患者的一個自願的努力,是否繼續治療完全取決於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