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獲得了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獎金10萬億……

2020-12-06 騰訊網

今年的疫情並沒有阻止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的舉行,只不過這次的舉辦場地換到了網絡上。

「搞笑諾貝爾」象徵著諧星界的智商巔峰,儘管獲獎的研究看起來並不是很正經,但參與者往往都大有來頭,往屆的嘉賓一般都有著不輸給正牌諾貝爾獎的陣容,很多獲獎者本身就是諾貝爾得主。

另外有趣的是,它的獎金十分「豐厚」,獲獎者可以帶走10萬億的巨額財富,不過單位是辛巴威幣,在停止使用前,可能夠換個幾毛錢。

那麼今年又有誰能拿到這筆「巨款」?一起來看一下。

醫學教育:沒人比某些政治家更懂病毒?

比誰都懂得懂王拿到了今年的醫學教育獎,除了他之外,還有巴西總統、英國首相、印度總理等等政界大佬...當然,他們都沒來領獎。

「搞笑諾爾貝獎」認為,在疫情期間,這些大佬用行動向世界宣告,政治家對人類生死的影響要比科學家與醫生更直接。

面對病毒肆虐忽視科學專業知識,結果是什麼,已經顯而易見。

聲學:鱷魚可以像小鳥一樣「唱歌」

維也納大學的一項研究獲得了這次的獎項,內容是關於鱷魚在氦氣中的叫聲。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鱷魚有點話癆的潛質,尤其是交配季節叫的更為頻繁。他們聯想到了小鳥的叫聲,鳥類的歌唱技巧和聲道共振有關,據介紹通過這種方式叫聲可以傳遞自己身體大小的信息,以便於尋找配偶,那麼鱷魚是不是也是如此。

於是團隊搞來了一隻雌性揚子鱷,將其放入一個密閉容器中,分別讓它在呼吸正常空氣與混合著氦氣的空氣,然後記錄其叫聲變化,並順勢在鱷魚身上發現了存在聲道共振的證據。

進而推測,鱷魚有可能也會依靠吼叫來展示自己的身體大小,從而贏得配偶青睞。

心理學:從眉毛判斷自戀狂

從外貌可以觀察性格麼?2018年一項研究人員試圖嘗試通過眉毛,來辨別極度自戀者。他們招募了39名大學生,並讓他們留下照片,然後填寫關於自戀性格的調查表。

接著研究者對照片與數據進行了分析,從面部開始縮小特徵範圍,最終將線索縮減至眼睛區域,特別是眉毛區域,得出結論是,對極度自戀性格的判斷可以從眉毛的獨特性上入手。

這項研究的作者在領獎的時候,把自己的眉毛擋住了。

四和平獎:半夜偷按門鈴,然後逃跑和平獎的獲獎者讓人意外,竟然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官方。其實兩者的緊張關係不用多說,沒打到玩命已經算是和氣了,怎麼拿的和平獎?答案是,他們在衝突中使用了一種別開生面的對抗模式。

其實除了正面暴力衝突外,雙方外交官的家也成了戰場,包括騷擾電話、斷電斷水等等。

但最讓人意外的騷擾技巧,莫過於在凌晨按響門鈴,然後扭頭就跑,而在一些採訪中,甚至有官方人員表示這已經是家常便飯。

有點諷刺的是,儘管這種招數有點像小學生之間的惡作劇,但相比流血衝突,也確實夠和平了。

物理學:給蚯蚓喝酒然後看它蹦迪

振動一杯水,水面會出現波紋。很多生物體內大部分是由液體組成的,那麼震一下,這類生物也會產生形態變化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兩位研究人員把目標盯向了蚯蚓,並開始嘗試實驗:當一隻活蚯蚓以高頻率振動時,它的形狀會發生什麼變化。

畢竟蚯蚓是一個很好的實驗材料,身體足夠水,而且便宜,另外可以避免道德問題。

研究人員將蚯蚓在酒精中固定了一會,然後放置在工作板上,接著對其進行垂直震動,並利用雷射觀察蚯蚓在震動下的身體變化,然後成功捕捉到了變化情況。

喝完酒就蹦迪,你們也不怕把蚯蚓整吐了。

然而參與研究的兩位科學家並有考慮到這層,領獎的時候,兩位還演示了一個非實驗情況的下的——震「貓」。

經濟學:收入差距大的環境影響接吻

接吻是很多人的知識盲區,這年頭連牽手都挺難,但研究人員從13個國家和6大洲的不同地區,招募到了3109名參與者,進行了這次的研究。他們發現,收入不平等這個環境因素,與接吻的頻率呈正相關,也就是收入差距越大的地方情侶間的接吻就越頻繁。並推測,這是因為競爭激烈,需要靠接吻來穩定長期的伴侶關係。

懂了懂了,但是好像沒有啥用啊。

管理學:5個殺手的套娃式業務轉包

今年這個獎頒給了我國廣西南寧的一個真實案例,這事兒上過央視的《法治在線》。

內容大致為有人出200萬僱兇殺人,結果多位「殺手」將業務層層轉包,共計4次,不僅如此,到最後一位,酬金稀釋的就剩下10萬。

據介紹,大致流程為A出錢僱用B殺人,出價200萬。結果B是個中間商,不幹活,而是拿出100萬跑去僱用了C,讓他去。沒想到C也是個中間商,拿出了27萬給D,讓他去。然後D也是個中間商,拿出了20萬給E,讓他...

E也不裝了,直接又拿出了10萬,給了F。兜兜轉轉,只有F是真殺手,但他覺得10萬也太少了,犯不著殺人,就主動聯繫到了暗殺對象,想讓他配合偽裝被殺,然後把10萬酬金騙到手。

被害人配合表演,但同時被害人的心態也崩了,他實在害怕,最後選擇報警。

這一波操作可以說是絕了,而最終這起案件中涉案的六人都已經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昆蟲學:許多昆蟲學家害怕蜘蛛

這個研究太有趣了,他們研究的不是蟲子,而是去研究研究蟲子的人,老「套娃」藝術家了。

這是一項2013年的研究,有41名昆蟲學家參與了調查。儘管他們平時接觸、收集的昆蟲種類繁多,甚至肯定平時也沒少觸摸昆蟲,但對於並不是昆蟲的蜘蛛,依然覺得恐怖。

下圖是相關文章中,列出的昆蟲學家害怕蜘蛛的原因,可以看出大部分討厭蜘蛛的行動方式、速度,以及腿的數量。

嗯,不過蜘蛛確實比昆蟲多了兩條腿。

醫學:聽到別人咂嘴或呼吸就難受的怪病

呼吸是人類生存的本能,但呼吸的聲音可能會引起一些特殊患者的痛苦,這是一種長期未被認知的醫學疾病,被稱為恐音症(Misophonia)。

研究發現,患者在聽到其他人因為咀嚼、咂嘴或呼吸發出聲音時,他們會感到極度的痛苦和攻擊性的情緒爆發。同時,這種觸發病症的音效必須來自人,來自動物則沒什麼問題,另外敲鍵盤、敲鋼筆也有可能引發症狀。

換上罕見疾病的患者一般都很慘,因為患者少,相對應的研究也就少,而「恐音症」的患者還常常對自己的過度反應感到自責與內疚。

材料科學:用糞便做了一把菜刀。

這事兒狂丸去年和大家聊過,簡直是喪心病狂中透露著追求真理的可貴精神。

這項研究來源自一個故事:

「在嚴寒環境中,一位因紐特老人因為沒有生活工具,於是冰凍了自己的大便,並磨成了一把刀,然後用它切肉、做雪橇....」

所以這是真的麼?帶著疑問,研究人員開始了磨刀實驗,用自己的糞便。因為飲食不同,糞便產出的內容也不同,所以為了追求真相,他需要先控制飲食,吃三文魚、牛肉和火雞,像故事中描述的一樣。

獲取材料後進行製作,先放入模具,然後在零下20度進行冷凍,接著對凍好的材料進行打磨,鍛造出這把「菜刀」。

但實驗結果表明,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因為它連豬皮都切不開,甚至就像是一支棕色的蠟筆...看完這些科學家的奇怪想法就一個感受,奇怪的知識真的又增加了。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相關焦點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得主不僅有川普還有國人
    這一不正經的獎項,每年都會趕在諾貝爾獎頒布之前舉行。雖然按理說今年是第30屆了,但大家還是會默認成第一屆。 此前BB姬給大家專門介紹過搞笑諾貝爾獎,不了解的朋友可以點這裡回顧。
  • 獎金10萬億?5位國人「連環套娃」,斬獲2020搞笑諾貝爾獎
    菠蘿科學獎被人稱之為「中國版搞笑諾貝爾獎」,它脫胎於從1991年開始由科學幽默雜誌主辦的搞笑諾貝爾獎,該獎項的目的是選出一些「乍看之下令人發笑,之後發人深省」的研究成果,所以在搞笑諾貝爾獎的頒獎儀式上,總能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發明。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都給了誰?2019年10月7日,今年的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將開始公布。諾貝爾獎的頒發每年都是世界關注的焦點,隔了一個大西洋的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另一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笑聲中舉行完畢。北京時間9月13日6時,第29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院如期舉行。今年的主題是「習慣」(Habits)。與往年一樣,今年共頒發了10個獎項——包括5個與諾貝爾獎相同的獎項,以及5個隨心所欲的隨機獎項。
  • 獎金「10萬億」的搞笑諾貝爾獎,了解一下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科學界還有一個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 Prizes),憑藉一己之力支撐著整個科學界的幽默畫風。諾貝爾獎已經舉辦了120多年了,而搞笑諾貝爾獎還停留在「第一屆」。今年,大概是29個「第一屆」了。
  • 獎金10萬億!廣西5殺手外包殺人,榮獲2020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管理獎」 這「搞笑諾貝爾獎」也挺有來頭,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從1991年開始,到今年的2020年已經是第30屆了。 搞笑諾貝爾獎的一些設置也十分泥石流。每次搞笑諾貝爾獎都會在哈佛大學的桑德斯劇場舉行,每年有上千人觀禮。獲獎者只能獲得一分鐘發表獲獎感言,不然就會被臺下負責監察的8歲女孩子轟下臺。
  • 五個中國江湖人士的爆笑結局,竟然與川普同獲「搞笑諾貝爾獎」
    比如2005年,每年都在「搞笑諾貝爾獎」臺上掃走紙飛機的格勞貝爾首度在大會中缺席,因為他成為了真正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這個時候正在出席諾貝爾獎的頒獎典禮。事實上,雖然"搞笑諾貝爾獎"自評選至頒獎都在搞笑,但在其獲獎者中也不乏飽學之士,甚至還有一些政壇要人,包括法國總統雅克·席哈克和美國前副總統詹姆斯·丹佛斯·奎爾。
  • 10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得主:五個中國人
    「搞笑諾貝爾獎」這是每年關注度最高的科學界頒獎之一,雖然名字裡帶了搞笑,但是這個諾貝爾獎的總獎金金額,達到了驚人的100萬億。,分給10個獲獎者,每人10億:10萬億辛巴威幣的鈔票,大約相當於4美元。
  • 10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得主:五個中國人
    「搞笑諾貝爾獎」這是每年關注度最高的科學界頒獎之一,雖然名字裡帶了搞笑,但是這個諾貝爾獎的總獎金金額,達到了驚人的100萬億。——辛巴威幣當然,也簡單給大家換算一下……100萬億,分給10個獲獎者,每人10億:10萬億辛巴威幣的鈔票,大約相當於4美元。
  • 獎金「10萬億」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銷魂研究一籮筐……
    ——在昨天的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一群科學家身體力行地證明了這件事,在諾貝爾獎頒出前夕,率先發布了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如今搞笑諾貝爾獎已經走到第 29 屆,這次的主題為「習慣」(Habit)。來自義大利、日本、美國等國家的近10個研究團隊拿走了價值10萬億辛巴威幣的「巨額」獎金(約合人民幣0.14元),以及一個咖啡杯+牙刷+手機+香菸+口香糖的組合體獎盃。
  • 100萬億獎金的美國「搞笑諾貝爾獎」,今年被五個廣西人拿走了
    因為新冠疫情的緣故,今年第 30 屆「搞笑或許很多人沒有聽說過有搞笑諾貝爾獎,但千萬不要小看它。十萬億是不是聽著還挺震驚的,換算一下,100萬億分10個獲獎者,每人能分得01 管理學獎:中國的殺手說起來你可能會有點不信,今年獲得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731) 讀新聞 看世界【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中國日報】哪些人獲得了搞笑諾獎隨著第三十屆即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名單的揭曉,我們又見識到了一批腦洞大開的研究者。可別把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搞混了。前者是名利雙收的正牌獎項,後者讚揚的則是 「 初看惹人捧腹大笑,再看卻發人深思 」 的研究。
  • 搞笑諾貝爾獎2018獲獎名單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獎
    ­  影視界有評選年度爛片的金酸莓獎、金掃帚獎,傳媒界有失敗新聞攝影展,科學界的笑料擔當必須屬於「搞笑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要正裝出席,向瑞典王室敬禮;搞笑諾貝爾獎則是愛穿啥穿啥,(還有人打扮成蜜蜂),但需向瑞典傳統肉丸子敬禮。
  • 第30屆首屆搞笑諾貝爾獎,我認真看完,微微一笑!
    看北歐評選的諾貝爾獎也就圖一樂,真想了解科學圈的前沿,還得瞅搞笑諾貝爾獎( 手動狗頭 )。說到這兒,相信各位差友已經猜到了,沒錯, " 第 30 屆首屆搞笑諾貝爾獎" ( 30th First Annual Ig Nobel Prize Ceremony )它來了。
  • 搞笑諾貝爾獎:廣西「外包殺人」獲管理學獎,川普等獲醫學教育獎
    2010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安德烈·海姆(左下)擔任今年搞笑諾貝爾獎頒獎人中國廣西5名職業殺手將買兇殺人層層外包,但最後沒有一個人拿錢辦事,獲得今年的搞笑諾貝爾(Ig Nobel Prize)管理學獎。看看搞笑諾貝爾獎的得獎名單,一開始可能令人覺得愚蠢和荒謬,但是深入鑽研之後,看到的可能不僅僅是搞笑的意味,大多數的研究都在嘗試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而且也在學術界發表研究論文。每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通常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的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頒獎儀式熱鬧而喧譁,眾人互相丟擲紙飛機,還會安排一位小女孩在得獎人致辭太久的時候大喊「無聊」,把得獎人趕下臺。
  • 今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不僅一個比一個奇葩還有中國人得獎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結果近日揭曉,這項由美國幽默科學雜誌《不可能研究年鑑》(the 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主辦的搞笑諾貝爾獎(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日前公布了2020年度得獎名單,受到疫情影響,頒獎禮只能在網上進行
  • ...搞笑諾貝爾獎揭曉:為什麼袋熊便便是方形,獎金 10 萬億辛巴威幣
    這些了不起的發現,都在2019年的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得到了表彰。按照傳統,每一個獲獎團隊或個人將獲得:10萬億辛巴威幣,這是搞笑諾獎的一個傳統。實際上在辛巴威,由於驚人的通貨膨脹,這種紙幣早就不再流通了,事實上,由於巨額通脹,100萬億辛巴威幣大約只能兌換40美分(大約2.8人民幣)。
  • 川普都獲獎的搞笑諾貝爾,到底是什麼來頭
    沒錯,狐妹說的這個諾貝爾獎指的是每年都會在哈佛桑德斯劇場舉行頒獎儀式的 「 搞笑諾貝爾 」 。每個獲獎者都可以獲得 10 萬億辛巴威幣( 約人民幣 0.18 元)的獎金。十萬億是不是聽著還挺唬人,但實際上辛巴威幣早就不再流通了。所以獲獎者們獲得的是一張 10 萬億面額的仿製幣。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每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都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不斷拓展感官和品味的邊界。隨著第30屆年度搞笑諾貝爾獎揭曉,我們又將看到更多刷新認知的成果了。「被認可是一種榮譽,」獲獎者埃倫在9月17日舉行搞笑諾貝爾頒獎禮前表示,「我一生都在追求搞笑諾貝爾獎。夢想成真了。真的。」
  • 獎金「10萬億」!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冷凍糞便刀、振動活蚯蚓...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近日頒布了2020年的得主,由於新冠疫情的原因,頒獎儀式在線上舉行。創立於1991年的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善意模仿,它授予「首先讓人們發笑,然後讓人們思考的成就」。這個頒獎典禮通常以小型歌劇、科學演示和24/7的講座為特色,其間科學家必須對他們的工作進行兩次解釋:一次在24秒內,另一次只用7個單詞。獲獎感言以60秒為限。
  • 今年5名中國人獲得搞笑諾貝爾獎
    在每年諾貝爾獎正式頒布之前,「搞笑諾貝爾獎」會提前舉辦今年的獲獎名單以及舉行頒獎典禮。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頒獎典禮被取消,改為線上舉辦。 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中,有一個看起來令人忍俊不禁的研究,成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那就是用糞便製作而成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