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諾貝爾獎正式頒布之前,「搞笑諾貝爾獎」會提前舉辦今年的獲獎名單以及舉行頒獎典禮。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頒獎典禮被取消,改為線上舉辦。
在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中,有一個看起來令人忍俊不禁的研究,成功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那就是用糞便製作而成的刀。
便刀
在《太陽下的陰影》中,作者講述了一個故事。在上個世紀50年代時,加拿大政府強迫生活在極寒地區的因紐特人離開傳統的住所,遷往更現代化的城市。但由於種種原因,奧拉尤克的祖父不願意去別處居住。家人為了能讓他搬走,帶走了所有工具和裝備,企圖使他被迫離開當地。
然而事實出乎他們的意料,奧拉尤克的祖父沒有被困難擊倒,而是走出小屋,把新鮮的糞便揉捏成刀子的模樣,之後再在寒冷的屋外凝結成冰,凝結成冰之後再用唾液打磨,將便便刀打磨的鋒利。
就這樣,奧拉尤克的祖父利用這把便便刀宰殺了一隻狗,將其製作成雪橇,皮毛拴在另一條狗身上,消失在黑暗中。
雖然這個故事是虛構的,但美洲肯特州立大學的人類學家還是決定親自複製這個實驗。為此,這兩位教授連續八天攝入高蛋白和脂肪酸食物,這是因為因紐特人也是以此為食,最終兩位教授得到了製作刀具的原材料,他們按照書中所寫的方法只做了一把便便刀,然後用它來切割豬肉、豬皮和豬腱,結果這把刀真的切不開豬肉,如果用力切割豬肉時,刀刃就會融化成一灘黃色的泥~
不過,也有人表示,之所以便便刀無法切開豬肉,是因為因紐特人生活的地方比較寒冷,當便便刀接觸肉類時不會融化,仍舊能保持鋒利的刀刃。再者,豬肉和狗肉不是同一種肉質,對刀具的要求也不同,所以該實驗還有改進之處。
兩位科學家也突然想到,此次的實驗環境溫度是10攝氏度,因紐特人生活的地方通常是零下20-40攝氏度,所以下次他們會在溫度更低的地方嘗試一次。
不過,憑藉著兩人的屎刀研究,兩人成功地獲得了搞笑諾貝爾獎材料科學獎。
搞笑諾貝爾獎
搞笑諾貝爾獎又叫幽默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有時會表彰一些科學家們的無用小研究,以鼓勵科學家們繼續研究;有時也會對某些荒謬的現象進行嘲諷。
比如:今年的醫學教育將,頒給了巴西、英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和土庫曼斯坦的國家領導人。獲獎的理由是他們用新冠疫情告訴了全世界,政客們會對人類生老病死產生更直接的影響。
每年,搞笑諾貝爾獎都有一個主題,今年的主題是蟲子,為了和主題相吻合,今年的獎盃是蟲子主題,由於不能現場頒獎,所以每個搞笑諾貝爾獎獲得者得主會收到一個文件,列印之後按照說明書進行粘合拼湊起來,就會得到一個紙質的獎盃,而這個獎盃的5面都印製著不同的蟲子。
除此之外,搞笑諾貝爾獎得主還會獲得一張10萬億辛巴威元的仿製幣,多說一句,辛巴威元非常廉價,10萬億辛巴威元相當於人民幣0.25元。
不僅如此,為了保證搞笑諾貝爾獎的權威性,評審委員中有很多都是真正的諾貝爾獎得主,而且曾經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獎的作者,也有真的獲得過諾貝爾獎的得主。
雖然名為搞笑諾貝爾獎,但它們的用意並不僅僅是搞笑,而是初看之後很搞笑,但冷靜思考一下很有深度。
比如,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管理學獎,頒給了5名中國人,他們自身經歷了一套謀殺未遂的行為藝術:
A接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一部分用盡,然後以較低的價格外包給了B;
B接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一部分用盡,然後以較低的價格外包給了C;
C接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一部分用盡,然後以較低的價格外包給了D;
D接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一部分用盡,然後以較低的價格外包給了E;
最後,沒有人被殺,但用盡從最初的200萬縮水到了10萬,而這5個人卻都進了牢籠(多說一句,這是真實的故事)。
總結
對於用便便製作刀具而言,雖然有人認為理論上該刀具可以切開肉類,但科學家們卻認真地對待了這個選題,並做了相應的實驗證明了便便刀具不能真的切開肉類。
雖然該實驗並不能幫助人類發展,也並不能證明什麼,但是這種打破謠言並親自做實驗證明,遠比嘴炮君有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