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集團謝國民
卜蜂國際(00043-HK)5月23日公布,旗下間接全資擁有的正大投資作為買方,與賣方ThanaHolding間接控股公司正大農牧於昨日訂立收購協議。根據收購協議,正大投資有條件地同意以收購價3.11億元人民幣,購買主要從事產銷動物飼料產品的開封正大全部股權。收購完成後,開封正大將成為該公司間接全資擁有子公司。卜蜂國際就是正大集團。它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稱作「卜蜂」。
上世紀90年代,當中央電視臺「正大綜藝」的主題曲《愛的奉獻》響遍中國時,很多國人知道了泰國有個「正大集團」。它由華裔實業家謝易初於1921年在泰國曼谷創建,是世界上最大的華人跨國公司之一。公司經營種子改良、種植業、飼料業、養殖業、農牧產品加工、食品銷售、進出口貿易等產業,形成了完整的現代農牧產業鏈。
早在1987年,「正大集團」便躋身世界500強的行列。集團業務擴展到製藥、機車、房地產、金融、傳媒等領域。而正大集團主席謝國民則在2012年以90億美元資產,繼續蟬聯泰國首富地位,並榮膺《福布斯》亞洲年度商人稱號。
1922年,26歲的謝易初到南洋謀求生路。從小喜歡園藝種植的謝易初來到泰國曼谷,靠僅有的8個銀元做起了菜籽生意。賺到一些錢後,謝易初成立了正大莊菜籽行。忙不過來的謝易初招來了家人及族人,幫助他照看店鋪,自己則去泰國各地調查種子的銷售市場。他還靈機一動開闢了一塊樣板田,客戶來選購種子時,謝易初就把他們帶到樣板田裡。如此看得見、摸得著的種子銷售,因其新鮮、務實而大受歡迎。
1941年12月7日,日軍開進曼谷,正大莊關門停業。1945年,已經49歲的謝易初回到了曼谷、回到了正大莊。但是正大的財產已經無處尋覓,20年的血汗就這樣付諸流水。戰後泰國經濟面臨復甦,謝易初看準了鴨毛出口的生意。兩年時間,正大莊重獲新生。
1950年,謝易初將步入正軌的正大莊交給弟弟謝少飛管理,自己攜夫人回到了新中國。他先後擔任國營澄海農場技術員、副廠長、縣僑聯主席、省政府委員、全國僑聯委員等職。
1953年,在家鄉讀完中學的謝易初之子謝正民、謝大民回到曼谷,協助叔叔謝少飛打理正大莊的事務。兩個侄兒的加盟,讓正大莊如虎添翼。一段時間後,謝正民和謝大民提議說,泰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正大應該大規模地全面發展,成立一個農業企業集團。
經營正大莊多年的叔叔謝少飛深有同感,於是,叔侄三人拍板決定建立一個集團公司,這就是「卜蜂集團」。此後,在東南亞和歐美市場,公司一直沿用卜蜂名號,在中國才稱為「正大集團」。
「正大集團」四兄弟中,1939年出生於曼谷的老么謝國民最受父親賞識。1968年,謝易初經過反覆考慮,決定將集團的大權移交給29歲的小兒子謝國民。謝國民果不負眾望,將集團打理得有聲有色。
1979年,中國改革開放的帷幕剛剛拉開,深受父親教誨的謝國民兄弟便做出了到中國投資這一令世界經濟人士震動的決定。第一次重返故土,謝國民正好40歲。
正大集團選擇在剛闢為經濟特區的深圳投資,取得了深圳市「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還拉來了世界知名的農牧企業美國大陸穀物公司合資建廠。之後,又相繼在珠海、汕頭領取了「001號」外商營業執照,成為了改革開放後第一個在華投資的外商集團。
謝國民的這種積極姿態,贏得了中國政府的讚揚。此後,正大集團在中國的發展一度迅猛,在短短幾年內,擴展到農牧、水產、石化、房地產、醫藥、零售、摩託車、電信、金融等領域。
具有市場戰略眼光,決策果斷正確,是謝國民成功的關鍵。這是他推行的「未來主義」。他曾說過:「我每天的工作內容有95%是為未來5年、10年甚至15年、20年作計劃,換句話說,是為未來而工作,至於那些已經試辦成功並有成績的業務則很少插手,最多只佔我工作內容的5%,其餘都歸常任人員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