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人擅長的東西太多了。
說起義大利,不知道這段話是不是讓大家耳熟能詳「偉大的義大利的左後衛,他繼承了義大利的光榮的傳統!法切蒂、卡布裡尼、馬爾蒂尼在這一刻靈魂附體!格羅索一個人,他代表了義大利足球悠久的歷史的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不是一個人!」
這句話就是出自為了義大利足球而被辭的男人之口——黃健翔。
從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從足球到米蘭時裝周,幾乎所有行業,我們都能看到義大利人無不透露出的藝術。
然後,上面說的都是廢話,接下來要說的——汽車,才是重點。
總部設立在充滿藝術的米蘭的義大利著名轎車和跑車製造商——阿爾法·羅密歐誕生於1910年,至今已年逾百歲,並在1986年被菲亞特集團收購。
與其他汽車品牌不一樣,阿爾法·羅密歐從創廠開始便投入賽車,直至2007年WTCC賽季結束後才暫時退出賽道,在此期間,於F1世界錦標賽、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世界跑車錦標賽等各項大賽均多次問鼎桂冠。
近百年的漫長徵戰使阿爾法·羅密歐累積了豐富的競賽經驗,同時也創新無數的設計科技,並將之導入所推出的各款車型,因此阿爾法·羅密歐可說是全球汽車科技的先驅。舉凡今日各量產車型所廣泛應用的設計,甚多皆發軔於阿爾法·羅密歐早期的發明。
帶著品牌與技術,帶著逼格與情懷,阿爾法·羅密歐打著它復興的號角——Giulia,不遠萬裡漂洋過海的來到了神秘的東方大陸。
Giulia作為新入華不久的豪車,不得不說,這臺車的顏值,拒絕對是同級別中逆天的存在。
如果喜歡這個外形的人,真的會第一眼下去就身中其毒。其獨特的三葉草式進氣格柵加上「眯眯眼」大燈,加上歪著的汽車號碼牌,都是Giulia最為顯著的外觀特徵,激進的同時又保留著它最傳統的設計語言,簡潔大氣,性感誘人。
以「操控」設計初衷的Giulia,三大件是非常靠譜的。不談四葉草版本,Giulia採用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8AT變速箱的配合是相當的默契,在以「操控」見長的寶馬3系面前竟然絲毫不落下風;前懸架採用雙叉臂獨立懸架,後懸架採用多連杆獨立懸架。
而這款95%中國老百姓都不認識的阿爾法·羅密歐——賣的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這個靠賽車起家和法拉利有著千絲萬縷淵源的義大利汽車品牌在歐洲非常出名。可到了中國之後,從上市時的在天貓33秒賣出350臺,到三個月後累計銷量還未破千,究竟是為什麼讓這個逼格如此高的品牌淪落至此。
設計初衷,導致了它在中國的受眾人群有限。「操控」的設計初衷確實是很能吸引人的,可到了中國難免水土不服。中國老百姓買車看得更多的是「空間」、「配置」等因素,再退而求其次的說,「操控」這種東西是不可以量化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一旦脫離現實談些讓消費者感到虛無縹緲的東西,消費者能夠買帳嗎?
品牌觀念在人們印象中不夠深刻,人們不願意花錢。對標寶馬3系,奔馳C級以及奧迪A4的Giulia,相比起BBA來,誰願意把辛辛苦苦攢來的錢花在一個在中國名不見經傳的小眾品牌上。畢竟相同價位上,你買個寶馬,你就能瞬間變成故事中的「寶馬男」。再多的噱頭,都比不上親朋好友女神妹子的一句「哇,寶馬!」、「哇,奔馳!」
義大利人的汽車設計就是這樣,在某些方面,會讓你愛得腎上腺素飆升;而在某些方面,也會讓你心中忿忿哀嘆可惜。這樣的產品就是一把雙刃劍,Giulia的優缺點也是相當明顯。一方面,它擁有優雅性感的外觀、獨一無二的操控感以及悠久的品牌歷史所代表著的底蘊與內涵,就像一名偏科的女神學霸。另一方面,它相對BBA更低的保有量、性價比稍弱的配置加上高昂的售後成本,這些都是它的銷量在中國難以上漲的原因。
寫在最後:
也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Giulia更適合花前月下、燈紅酒綠,它代表的是浪漫的追求與自由的情懷。一旦你指望和它過日子,可能真得掂量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