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敬外國神?西方女神Giulia為何銷量不濟?

2020-12-04 車界微視

義大利人擅長的東西太多了。

說起義大利,不知道這段話是不是讓大家耳熟能詳「偉大的義大利的左後衛,他繼承了義大利的光榮的傳統!法切蒂、卡布裡尼、馬爾蒂尼在這一刻靈魂附體!格羅索一個人,他代表了義大利足球悠久的歷史的傳統!在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不是一個人!」

這句話就是出自為了義大利足球而被辭的男人之口——黃健翔。

從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從足球到米蘭時裝周,幾乎所有行業,我們都能看到義大利人無不透露出的藝術。

然後,上面說的都是廢話,接下來要說的——汽車,才是重點。

總部設立在充滿藝術的米蘭的義大利著名轎車和跑車製造商——阿爾法·羅密歐誕生於1910年,至今已年逾百歲,並在1986年被菲亞特集團收購。

與其他汽車品牌不一樣,阿爾法·羅密歐從創廠開始便投入賽車,直至2007年WTCC賽季結束後才暫時退出賽道,在此期間,於F1世界錦標賽、勒芒24小時耐力賽、世界跑車錦標賽等各項大賽均多次問鼎桂冠。

近百年的漫長徵戰使阿爾法·羅密歐累積了豐富的競賽經驗,同時也創新無數的設計科技,並將之導入所推出的各款車型,因此阿爾法·羅密歐可說是全球汽車科技的先驅。舉凡今日各量產車型所廣泛應用的設計,甚多皆發軔於阿爾法·羅密歐早期的發明。

帶著品牌與技術,帶著逼格與情懷,阿爾法·羅密歐打著它復興的號角——Giulia,不遠萬裡漂洋過海的來到了神秘的東方大陸。

Giulia作為新入華不久的豪車,不得不說,這臺車的顏值,拒絕對是同級別中逆天的存在。

如果喜歡這個外形的人,真的會第一眼下去就身中其毒。其獨特的三葉草式進氣格柵加上「眯眯眼」大燈,加上歪著的汽車號碼牌,都是Giulia最為顯著的外觀特徵,激進的同時又保留著它最傳統的設計語言,簡潔大氣,性感誘人。

以「操控」設計初衷的Giulia,三大件是非常靠譜的。不談四葉草版本,Giulia採用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與8AT變速箱的配合是相當的默契,在以「操控」見長的寶馬3系面前竟然絲毫不落下風;前懸架採用雙叉臂獨立懸架,後懸架採用多連杆獨立懸架。

而這款95%中國老百姓都不認識的阿爾法·羅密歐——賣的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

這個靠賽車起家和法拉利有著千絲萬縷淵源的義大利汽車品牌在歐洲非常出名。可到了中國之後,從上市時的在天貓33秒賣出350臺,到三個月後累計銷量還未破千,究竟是為什麼讓這個逼格如此高的品牌淪落至此。

設計初衷,導致了它在中國的受眾人群有限。「操控」的設計初衷確實是很能吸引人的,可到了中國難免水土不服。中國老百姓買車看得更多的是「空間」、「配置」等因素,再退而求其次的說,「操控」這種東西是不可以量化的,只能意會不能言傳,一旦脫離現實談些讓消費者感到虛無縹緲的東西,消費者能夠買帳嗎?

品牌觀念在人們印象中不夠深刻,人們不願意花錢。對標寶馬3系,奔馳C級以及奧迪A4的Giulia,相比起BBA來,誰願意把辛辛苦苦攢來的錢花在一個在中國名不見經傳的小眾品牌上。畢竟相同價位上,你買個寶馬,你就能瞬間變成故事中的「寶馬男」。再多的噱頭,都比不上親朋好友女神妹子的一句「哇,寶馬!」、「哇,奔馳!」

義大利人的汽車設計就是這樣,在某些方面,會讓你愛得腎上腺素飆升;而在某些方面,也會讓你心中忿忿哀嘆可惜。這樣的產品就是一把雙刃劍,Giulia的優缺點也是相當明顯。一方面,它擁有優雅性感的外觀、獨一無二的操控感以及悠久的品牌歷史所代表著的底蘊與內涵,就像一名偏科的女神學霸。另一方面,它相對BBA更低的保有量、性價比稍弱的配置加上高昂的售後成本,這些都是它的銷量在中國難以上漲的原因。

寫在最後:

也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Giulia更適合花前月下、燈紅酒綠,它代表的是浪漫的追求與自由的情懷。一旦你指望和它過日子,可能真得掂量掂量了。

相關焦點

  • Giulia和凱迪拉克ATS-L選誰好?
    阿爾法羅密歐的Giulia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汽車界內的網紅級車型,因為它來自法拉利血統,因為它拍照懸掛的方式太不一樣,因為它來自義大利品牌,很多的光環讓Giulia成為人們眼中的車界網紅。其實對於這兩臺車,喜歡的人都特別喜歡,不喜歡的人都覺得它們很醜。  內飾對比,Giulia說實話,在細節方面的做工有些失水準,一些按鍵也太符合中國人的使用習慣,但是顏色搭配卻非常吸引人。相比之下ATS-L用料非常好,大面積的皮革包裹,比搪塑豪華感更強一些,加上縫線工藝整體有那種美式豪華運動的風格。
  • 商紂王,為何不敬女媧,真的是由於他自身的狂妄自大嗎?
    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孕育女神,是中華民族的母親,她創造了世間萬物。女媧不僅補天救世,還捏泥造人,功德顯著,受世人敬仰。女媧地位如此之高,為何商紂王不敬女媧,反而在女媧廟大放厥詞,惹得女媧大怒?女媧,中華民族的母親,孕育女神在《封神演義》中,商紂王在女媧廟裡大放厥詞,對女媧很是不敬,惹得女媧大怒,便派遣「
  • 美國網友:中國人為何不信上帝?澳大利亞網友:中國人是無神論者
    在西方有很多國家認為佛教就是中國的宗教,但其實大部分的中國人都不怎麼信佛,不過在中國,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比如國家文化,民族以及家族,所以很多外國網友對於中國就會有這樣的疑問,比如在美國論壇上,一位外國網友發出了這樣的問題:中俄為什麼不相信上帝?
  • 為何說世界分中國和外國?西方學者:中國人的信仰我們永遠做不到
    而我們中國人不同,我們敬天地、敬鬼神,但遇到困難時,我們卻從不將希望寄託於那虛無縹緲的上帝,而是解決困難,因為我們相信人定勝天!就拿愚公移山來說,很多外國人都嘲笑著愚公的「愚」,為何要與大山鬥?搬個家不就可以解決問題嗎。但仔細想來,愚公又真的「愚」嗎?壞境容易改變,但下一個來到此地的人還是會面對相同的境況,到時又該如何?從這點來看,愚公選擇移山這個決定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 中國人為何「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前幾年,批評國人的時候,一定會提起「中國人缺乏信仰」這個論點。西方人,甚至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都一向自詡「有信仰」,他們或者相信上帝,或者相信真主,亦或者相信釋迦摩尼,似乎只有中國人,敬神卻又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
  • 中國人為什麼要信外國神
    是誰託著這個裝著整個世界的地球,飛快的, 不停的,準確地運轉著呢?365天有1/4天 繞太陽轉一圈, 同時24小時自轉一圈,一分一秒不差。我們常常為大自然的奇妙驚嘆,這一切的奇妙,都使我們不能不相信有一位智慧無法測度的造物主,而且這位造物主非常愛我們。
  • 西方世界宗教盛行,為何中國不信宗教呢?中國人:信上帝管用嗎?
    百家號作者獨家原創西方世界宗教盛行,為何中國不信宗教呢?中國人:信上帝管用嗎?我們經常能夠看到西方國家的人們在上帝的面前懺悔,而且現在很多西方國家曾經都是政教一體的國家,也就是說宗教的那些國家的地位是最高的,這樣的現象如果放在我們的身上,那絕對是不能夠理解的是事情了。
  • 上帝是中國人!417年前被偷走,你卻認為他是「外國神」
    估計90%以上的人都會回答:不就是,基督教的神嗎。但你知道嗎上帝在417年前還是一個「中國人」。上帝是個「中國人」翻開中國歷史發現基督教的最高神:上帝竟然是個「中國人」。但明朝末年事情出現轉機,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他為方便向讀書人傳教,讓中國人更容易接受基督教,修改了部分基督教義,在翻遍儒家典籍後於1603年也就是417年前寫成《天主實義》。
  • 西方人問:為什麼中國人學習英語那麼難學?老外說出了大實話
    在21世紀,英語對我們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在生活中,稍稍留意就能發現英語無處不在,大多數中國人學的都是啞巴英語,很少有人能與外國人無障礙交流,有西方網友不禁疑問,為什麼英語對中國人如此難學嗎?  若情況不允許,那麼每天早上用耳機聽一聽英語也是好的。再不濟設定APP不定時推送新的單詞,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記住並和朋友一起學會使用它。  然而,據外國網友表示,中國人學英語最大的障礙就是邏輯問題,語言其實是相通的,每種語言又建立在不同的邏輯之上。將邏輯表達方式弄明白才是取勝之道。
  • 林少華:食洋不化和中文不濟
    如下面這句英文:Don’tcoughmorethanyoucanhelp.要保持「精確」,勢必譯成「不要比你能忍的咳得更多」,甚至「不要咳得多於你能不咳的」。可是這像話嗎?其實,「能不咳,就不咳」,足矣足矣。無需說,前者是中文理解上的錯誤,英文本身沒問題;後者則相反,理解沒問題,問題出在表達——不像話,不像中文了。貌似「精確」,實則不倫不類,有話不好好說。餘氏為之困擾的,更是後者。
  • 西方科幻作家斷言中國人想像力不行,劉慈欣用《三體》狠狠打臉
    一直以來,在西方世界都有這樣一個普遍認知,那就是現代文明起源於西方,而東方的那些文明都是缺乏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甚至有西方科幻作家曾斷言稱:中國人想像力不行。 西方著名科幻作家克拉克為何他們敢如此有恃無恐地污衊中國人的想像力呢
  • 一個杜撰出來的中國人,竟讓西方害怕100多年,現在還有人相信
    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電視臺進行相關調查時,很多人都說自己最了解的中國人就是陳查理。可見,杜撰的人物隨著文化藝術廣為傳播,照樣能造成巨大的影響力,大家喜歡陳查理,卻害怕與他一樣被杜撰出來的「傅滿洲」。「滿洲」這個詞,一聽就與清朝有莫大的關聯。
  • 瑪雅文明和埃及文明都是中國人建立的?中國發現這遺址讓西方驚訝
    說起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朝代,中外出現兩種不同意見,中國歷史專家認為是夏朝,而西方歷史專家非要眼見為實,以出土的文物為準,只承認商朝,為了努力證明夏朝的存在,說服西方專家,咱們國家開啟了夏商周斷代工程,沒想到有了一份新的收穫。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只不過是西方人的文化政治原因,是他們暗藏詭計的一個方式,才有了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這種說法而已。如果單單的從顏色來斷定中國人,其實我們的膚色也不是說就是正宗的黃色,就算是把中國人放在全世界的人種中看,中國人也是屬於那種比較白皙的。
  • 一個不存在的中國人,卻讓西方害怕了100多年,至今都深信不疑
    一個不存在的中國人,卻讓西方害怕了100多年,至今都深信不疑 眾所周知,在中國許多帶有真實背景的文化作品當中,實際上有許多人物都是被認為虛構的額,但卻眾人皆知,就例如楊宗保等人。
  • 非洲人眼中的中國人:吃貓吃狗不信教、拼命勸酒清心寡欲
    如此一來,中國人鍾情研究一種食物的不同吃法,得以研發了琳琅滿目的菜式,菜式的與眾不同令外國友人讚不絕口,非洲人眼中的中國人亦是這般懂吃。 凡事有利有弊,在眾多的非洲人眼中,中國人雖是懂吃,但也過於貪吃。他們不懂中國人為何口不擇食,仿佛每一個生物都可以淪為中國人民的口中之物。
  • 德國人: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急速發展卻不被西方同化
    德國人:中國人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急速發展卻不被西方同化。這個德國人表示中國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可以說是相當的亮眼,並且讓很多國家的人都感到吃驚以及害怕,因為中國有這樣的發展速度,而其他國家不跟上的話,總有一天是會被超越的。
  • 王小波|中國人講學海無涯苦作舟,西方人說學習是快樂源泉
    近代以來,確有一頭長耳朵怪物,奔過了中國的原野,攪亂了這裡的馬群,它就是源於西方的智慧。假如這頭驢可以攆走,倒也簡單。問題在於攆不走。於是就有了種種針對驢的打算:把它殺掉,閹掉,讓它和馬配騾子,沒有一種是成功的。現在我們希望驢和馬能和睦相處,這大概也不可能。有驢子的地方,馬就養不住。其實在這個問題上,馬兒的意見最為正確:對馬來說,驢子的確是可怕的怪物。
  • 《西方的人權與狗權》去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找答案!
    ,他會得到一個獎賞——你比其他中國人像個人,這與西方人對你說『你比其它狗更像狗』是同樣意思」把狗也分出個三六九等——必是卑劣的民族,天石說…… 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 「人權」和「狗權」在西方有著非常獨特的含義,根本無法從字的表面理解,中國人很難認清其本質。
  • 「敬鬼神而遠之」,未必是無神論思想
    孔子雖然可能敬鬼神而遠之,但他同樣提到了「天」,天雖然不是過去的人格神,卻很符合理神論的特色,而古希臘人的走向也基本如此,從人格神過渡成為理性神。在同一時期,人類的思想史沒有太大差別,故而也能言之成理。周人的傳統孔子所說的「敬鬼神而遠之」,從《禮記》可以清楚這是周人的傳統。殷人的上帝經過了兩個階段:1,天帝;2,祖先神取代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