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宮劇的熱播,越來越多的觀眾被裡面的衣著服飾等所吸引。後宮嬪妃從頭到腳都充滿了時代藝術性,做工精緻,令人讚嘆。小編對清朝嬪妃胸前佩戴的白領子很感興趣,不知道有沒有與我興趣相投的,那個白晃晃的領子到底用來幹嘛?擦嘴還僅僅只是裝飾品?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這個白領子的真實用處。
其實,清宮戲裡妃嬪佩戴的白領子有一個很高大尚的名字——龍華。它不是圍巾,更不是用來吃飯擦嘴的,佩戴龍華時會將一端掖進衣服裡,另一端則垂在胸前,且兩端之間的距離也是有規定的,左右佩戴好後一般會留一條兩寸左右寬的綢緞。龍華一般都是白色的綢緞,白色既顯莊重又不失時尚,只能說古代人的欣賞水平還是很高的。白色的綢緞上有刺繡,但不同的花式刺繡會展現不同的妃嬪等級。
當佩戴一條什麼都沒有的純白龍華,那麼說明此女子地位低下,一般都是宮女級別。而皇帝的妃子那就不一樣了,越是等級高的嬪妃,龍華的刺繡就越顯華麗。我們可以在《甄嬛傳》裡面看到皇后佩戴的龍華,上面的花式很複雜,有些還會秀「壽」字,可見皇后的地位自古以來都是尊貴的。高高在上的地位自然比其他嬪妃所享受的待遇要高很多,後宮之主的威嚴不可藐視。太后就更不用言明了,她佩戴的龍華上面繡滿了滿滿的「壽」字,作為後宮裡面地位最高的女人,她的龍華必須華麗且高級。
一條簡單的龍華就可以彰顯後宮女子的等級制度,體現她們的後宮地位。清朝的龍華不僅僅看著好看,起裝飾作用,在那個需要用美貌作工具與他人鬥爭的時代,龍華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特別是冬天,寒風瑟瑟,一條龍華可以讓只要風度不要溫度的後宮女子更暖和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