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產「海工重器」駛向新「藍海」

2021-01-14 天津政務網

寒潮來襲,海風呼嘯。作為全市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產業的主要承載區域,天津港保稅區聚集著眾多海工裝備企業。新年伊始,這些企業正在加緊生產,保障訂單按時交付,一批批津產「海工重器」將從這裡啟航,駛向國際海洋工程裝備市場的新「藍海」。

在位於渤海岸邊的博邁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臨港建造場地,室外氣溫已經降至近-19℃,結構車間內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多個大型項目工程正在加速推進。「這個項目是博邁科截至目前承接的最大金額和單體模塊最重的項目,合同金額累計達47.2億元,單體最重模塊15147噸。」昨日,記者跟隨博邁科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彭文成來到「ARCTIC LNG 2」項目生產現場。他告訴記者:「我們主要工作範圍涵蓋公用和工藝設施模塊的部分詳細設計、加工設計、採辦、建造、調試等,模塊將應用於俄羅斯西伯利亞的2條LNG液化生產線,預計在2022年5月底完工交付。」

據了解,博邁科成立於1996年,2009年在臨港投資建設新廠區,2016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是在濱海新區成長起來的一家民營企業。彭文成表示,博邁科多年來紮根新區,始終專注於國際市場,並為海洋油氣工程、液化天然氣工廠和礦業項目提供各類模塊的設計和集成建造服務,年模塊建造能力達14至15萬噸。在企業發展中,得到了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特別是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政府部門還成立專門的服務團隊,幫助企業加快復工復產。剛剛過去的一年,博邁科的產值、利潤不僅沒有下滑,還實現了大幅增長。

濱海新區海洋經濟產業基礎雄厚,海洋裝備製造、海洋工程總承包和服務位居全國前列。去年7月,《天津市海洋裝備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20—2024年)》正式出臺,提出到2024年,我市海洋裝備產業將形成體系完備的五大產業集群,產業總體規模將突破600億元。同時,以海油工程、博邁科、新港船舶重工等十餘家龍頭企業帶動,做精做強優勢產品,加大產學研合作以及企業之間技術交流,為海洋裝備技術創新增添新動力。天津港保稅區也隨之出臺了「支持海洋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重點支持海工裝備等產業領域,並就京冀產業承接、「一帶一路」業務拓展、海洋人才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

如今,一項項直指海工裝備企業發展難點痛點的改革措施和創新政策,正在持續發揮作用,一條良性循環的海工裝備發展全產業鏈正在加速構建,天津海工裝備產業生態圈正吸引著更多新成員的加盟。

近日,由天津佰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的天津佰科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成功獲得環評資質並正式落戶保稅區,預計項目投產後可實現過億元產值。作為我國北方唯一掌握LNG儲備及LNG汽車加氣站設備全鏈條技術的企業,天津佰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天津、陝西等地建設500餘座天然氣加氣站,本次落戶後,將在保稅區臨港區域建設自主研發LNG壓力容器生產基地項目,後續還將繼續投資建設LNG儲運特種車輛生產基地。

天津港保稅區管委會科技和工業創新局副局長馬力介紹,作為產業聚集地和承載區域,2020年,天津港保稅區海洋裝備產業規模達184.4億元,同比增長16.1%。未來,保稅區將繼續搶抓海洋裝備產業發展機遇,做強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加速產業集聚,構建海洋裝備產業發展生態,全力打造海工高端裝備和設施製造領航區,為天津建設海洋強市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南通船舶海工展:「大國重器」雲集,為駛向「深藍」開闢新航路
    11月21日上午,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A館拉開帷幕,國際國內高端船舶海工裝備和技術、相關配套設備產品等在此匯集,為船舶海工行業搭建供需對接、信息共享平臺。  黃哲 朱蓓寧 劉璐攝   中國首制2萬標箱超大型貨櫃船,造島神器「天鯤號」,中國首制極地探險郵輪,「希望6號」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平臺……走進總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展覽現場,一大批南通造「大國重器
  • 南通市船舶海工產業「智慧」蝶變
    順時應勢,南通加快沿江船舶海工這一主導產業的轉型升級,主動向高技術船舶、大型海工裝備、特種船舶、豪華郵輪等高端產業邁進,轉型升級蹄疾步穩。西起如皋長青沙、東至啟東圓陀角長江入海口,在166公裡長的南通長江岸線,形成了沿江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產業帶,喜報頻傳:中遠川崎、中集太平洋等重點企業斬獲23000TEU超大型貨櫃船等訂單,中國首艘油電混合、豪華雙體客船「大灣區一號」輪等先後交付。
  • 桂發祥(002820.SZ):中華津點擬轉讓5.5%股份予悟空藍海1號
    格隆匯 11 月 6日丨桂發祥(002820.SZ)公布,公司於近日收到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中華津點食品投資有限公司(「中華津點」)的通知,2020年11月6日,中華津點與悟空藍海鼎鐵1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悟空藍海1號」)籤訂《股份轉讓協議》,轉讓其所持公司股份1126.4萬股(佔公司總股份5.50%)給悟空藍海1號,
  • 權威發布|造好「大國重器」!山東加快發展高端海工裝備製造業 助力...
    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是先進位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的綜合體,代表著高端裝備製造業的重要方向。張建東表示,「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加快發展高端海工裝備製造業,初步建成船舶修造、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裝備製造等三大海洋製造業基地。著力突破關鍵技術,主攻海洋核心裝備國產化,支持「夢想號」大洋鑽探船等大國重器建設。
  • 煙臺壯大海工裝備製造業 為海洋經濟注入新動能
    (資料圖) 王嬌妮 攝中新網煙臺6月9日電 (王嬌妮)中集來福士、傑瑞集團、中柏京魯船業……在山東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背景下,煙臺海工裝備製造業成為亮點,該市作為中國五大海洋建造基地之一,近年來培育起大批優秀海工企業。
  • 中國海工:練出真功夫 打好「逆風球」
    近日,克拉克森研究發布《海工市場回顧與展望》,該文指出,回顧今年至今海工市場的表現,海工裝置租金和利用率均朝著2016年低位發展,最新克拉克森海工指數較今年三月份已下降了13%,新冠肺炎疫情對海工市場復甦進程的影響顯而易見。
  • 盤點| 藍鯨1號、海上風電、潮汐發電站……「大國重器」中那些不...
    60天,產氣總量超過30萬立方米,產氣時長、產氣總量,雙雙打破世界紀錄。新投運的1號機組,系世界上首次成功研發的三葉片六工況雙向高效運行的新型潮汐發電機組。重器地位:全球第四大潮汐發電站,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潮汐發電工程之一,機組正、反向水輪機和正、反向水泵運行效率及變工況控制的關鍵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
  • 啟東中遠海運海工交付最後兩艘12000噸頂推駁船
    2020年新年剛過,啟東中遠海運海工再次傳來喜訊,公司為中鋁幾內亞項目建造的七艘頂推組合體駁船中的最後兩艘於1月中旬完工後,截止今天已全部拖航至上海中遠海運重工等待半潛船裝載後運往最終目的地幾內亞。2月19日清晨,啟東中遠海運海工碼頭,伴隨著清脆有力的汽笛聲,最後一艘完工的12000DWT頂推組合體駁船「益駁307」輪,在拖輪的帶動下緩緩離開碼頭,迎著朝陽駛向上海中遠海運重工碼頭,與2月13日剛剛交付的「益駁306」輪匯合,等待半潛船裝載後運往幾內亞,參與中鋁幾內亞鋁礦項目的運輸。
  • 保大國重器 助揚帆遠航 格力亮相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
    日前,格力電器攜全新船舶暖通設備亮相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針對民用郵輪、遠洋貨輪、科考船舶以及小型遊艇等不同船舶暖通需求提出格力空調系統及設備的最佳解決方案。據悉,該展會旨在持續推動江蘇省船舶與海工產業升級優化,增強產業競爭力,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
  • 煙臺海工高端製造走向深海 五年九座半潛平臺
    當聽到D90作業效率提升30%時,他高興地為這座亮相巴西的「大國重器」點讚。作為國內率先進入海洋工程行業的企業,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集設計、建造、調試為一體,是中國建造規模最大的海洋工程製造基地。2010年以來,已有九座深海半潛式平臺從煙臺芝罘島駛出,奔赴北海、巴西、墨西哥灣、西非等全球海域作業。
  • 租賃新範本:「東疆模式」助力海工平臺出口阿聯
    租賃新範本:「東疆模式」助力海工平臺出口阿聯 2020-08-26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海工裝備製造逆勢而上 聚焦中國海工裝備展
    2014中國國際海洋工程技術與裝備展覽會,簡稱「中國海工裝備展」(China Maritime—International Ocea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 Equipment Exhibition)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
  • 戰略轉型新成就 三一海工年度峰會成功舉行
    為了感恩回饋客戶,傳遞服務價值理念,共同探討海工行業未來的發展,2016年11月22日,三一海工2016年度峰會暨「價值服務全球行」頒獎典禮在上海成功舉行,來自全球的200多位客戶代表參加了此次峰會。與座嘉賓們就「港口發展機遇與對策」、「海工機械的發展趨勢」等話題展開了積極交流與討論。
  • 智能製造引領船舶海工展 | 南通前三季度全市船舶海工產業逆勢增長...
    中國江蘇網訊 日前,2020中國南通江海國際博覽會暨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議中心開幕。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工程院等領導專家,以及國內外船舶海工及配套企業負責人等700餘人參加活動。南通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船舶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船舶出口基地,船舶海工產業入圍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船舶製造、海工裝備產業規模分別佔全國的1/10、1/4左右。
  • 打造世界級船舶海工先進位造業集群 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
    南通將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負重託、接力奮鬥,加快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奮力建設長三角一體化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打造綜合交通新樞紐、雙向開放新門戶、高端製造新中心、創新創業新首選、市域治理現代化新樣板。船舶海工是南通的城市名片、產業地標。推動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實現新的奮鬥目標,離不開船舶海工產業的有力支撐。
  • 三一海工獲珠海市委書記點讚
    三一海工獲珠海市委書記點讚2020-02-27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2月25日上午,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一行來到三一海洋重工有限公司,深入調研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       「目前有多少員工在崗?」「採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 船舶海工領域最新技術成果集中亮相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
    今天,2020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南通國際會展中心開幕,130餘家企業參展。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惠民,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暉等參觀展覽。本屆展會總面積達一萬平方米,設有船舶海工總裝展區、 郵輪遊艇展區、設計服務展區、產業鏈配套展區等五大板塊。中遠海運川崎、南通中遠船務、招商局重工、南通振華重型裝備等百餘家船舶海工總裝及配套協作企業參展,一批船舶海工產業領域的新技術、新成果、新解決方案集中亮相。
  • 南通太平洋海工破產清算 曾是全球海工佼佼者
    原標題:南通太平洋海工破產清算 曾是全球海工領域佼佼者   2015年8月,央企中集集團子公司中集安瑞科發布公告,收購南通太平洋海工100%股權。作為業界強強聯合的成功範例,太平洋海工的未來被寄予厚望。但雙方牽手不到一年時間,尚在「熱戀」期的兩家企業卻緣分盡了。
  • 全球最大海工製造商呼之欲出?
    試水中國海工集團招商局集團牽頭的船舶海工資產整合消息並非首次公布。4月,招商工業、中集集團、山東省、深圳市和國投創新組建「中國海工集團」,著力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海洋工程整體解決方案行業龍頭,並在華北、華東和華南擁有5個建造基地,在深圳、煙臺、海門、瑞典、挪威和義大利擁有6個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