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可單人納入低保!濟南市民政局多措並舉確保...

2020-12-05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1日訊 近日,濟南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和市殘疾人聯合會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睏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進一步做好全市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閃電新聞記者了解到,《通知》中包含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可單人納入低保;無法返崗復工的人員可享受一次性臨時救助金2000元;困難群眾可獲得價格臨時補貼等惠民政策。

適度擴大低保覆蓋範圍,實現「應保盡保」

適度擴大低保覆蓋範圍,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殘人員、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經本人申請,可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低收入家庭一般是指家庭人均收入高於當地城鄉低保標準,但低於低保標準2倍,且財產狀況符合相關規定的低保邊緣家庭;重殘人員是指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的一級、二級重度殘疾人和三級智力、精神殘疾人;重病患者是指患有當地有關部門認定的重特大疾病的人員。重特大疾病病種參照市醫保部門確定的15種居民醫保門規病種和23種職工門規病種合併為26種病種,分別是:1.惡性腫瘤;2.慢性腎衰竭(尿毒症期)的透析;3.器官移植患者的抗排異治療(限心臟、肝、肺、腎、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4.精神病;5.慢性病毒性肝炎;6.肝硬化;7.再生障礙性貧血;8.結核病;9.系統性紅斑狼瘡;10.血液系統疾病(血友病、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11.慢性腎衰竭(非尿毒症期);12.糖尿病(有心、腦、腎、眼、酮症併發症之一);13.高血壓(有心、腦、腎、眼併發症之一);14.肺心病(並發右心衰竭);15.冠心病(反覆發作心絞痛或心肌梗塞);16.腦血管病(並發後遺症);17.慢性心力衰竭;18.風溼性疾病(風溼熱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動脈炎、血管炎、過敏性紫癜、白塞病、強直性脊柱炎);19.間質性肺疾病;20.重症肌無力;21.癲癇;22.帕金森氏病及症候群;23.多發性硬化;24.苯丙酮尿症;25.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26.肝豆狀核變性和強直性脊柱炎。

適度擴大臨時救助範圍,實現「應救盡救」

對受疫情或災害等影響無法返崗復工、連續三個月無收入來源,生活困難且失業保險政策無法覆蓋的農民工等未參保失業人員,未納入低保範圍的,經本人申請,由務工地或經常居住地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2000元;對其他基本生活受到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相關社會救助和保障制度暫時無法覆蓋的家庭或個人,及時納入臨時救助範圍;對遭遇重大生活困難的,可採取一事一議方式適當提高救助額度;落實鎮街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開展「先行救助」,有條件的區縣可委託村(社區)直接實施小額臨時救助,提高臨時救助效率。對申請臨時救助的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重點核實其生活必需支出情況,不再進行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調查。

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實現「應養盡養」

完善特困人員認定條件,將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覆蓋的未成年人年齡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精準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政策,根據救助對象本人意願將符合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條件的對象及時納入保障範圍。對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特困人員,實行願進全進,盡最大努力收住有集中供養意願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年底前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提高到50%以上。加強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提高分散特困人員照料服務水平。

加強防止返貧監測預警,實現「應兜盡兜」

紮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健全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健全完善防止返貧監測預警和基本生活救助機制的實施意見》,切實做好睏難群眾動態監測,及時預警致貧返貧風險,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嚴格落實低保漸退政策,低保對象因家庭成員就業或者家庭經濟、生活狀況改善不再符合低保條件的,經區縣民政部門確認,延長低保待遇6-12個月。

優化社會救助工作流程,實現「應幫盡幫」

深化社會救助 「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拓寬受理渠道,人戶分離、城鄉混合的困難家庭可就近向濟南市區域內的有關鎮(街道)提出社會救助申請;簡化審批環節,優化社會救助審批流程,將社會救助審批期限由37個工作日壓縮到15個工作日以內,對特殊困難群眾要在24小時內先行給予臨時救助;依託省信息平臺及市級政務服務移動平臺,開發社會救助移動端服務應用,推行 「指尖辦」「掌上辦」等便民服務模式,實現救助政策、救助對象、救助信息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各級民政部門要暢通社會救助服務熱線,採取多種方式加強熱線宣傳,提高社會救助服務熱線和社會救助政策知曉度,確保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健全統籌協調機制,實現「應聯盡聯」

各級民政部門要主動對接扶貧等部門,進一步加強動態管理,定期開展信息比對、入戶核實,暢通溝通渠道,實現信息共享。要進一步加強低保與社會福利、社會保險以及其他社會救助制度銜接,以保障基本生活為目的各類補助政策原則上不重複享受。分散供養的孤兒家庭符合低保條件的,家庭成員共同納入低保範圍,孤兒本人不再發放低保補助金。加強信息核實,低保老年人不再提交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申請,低保殘疾人不再提交殘疾人生活補貼申請,由各區縣民政部門每月通過山東省社會救助綜合管理平臺進行低保老年人、殘疾人信息比對,及時調整經濟困難老年人補貼和殘疾人生活補貼發放人員。

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實現「應補盡補」

密切關注物價變動情況,物價漲幅達到規定條件時,及時啟動實施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按時足額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全面落實對全市城鄉低保戶和農村特困供養人員每戶每月減免15 度電費,電費先收後返的有關規定;全面落實對低保家庭生活用水每月補貼19.1元的標準;全面落實按照城鄉低保家庭每戶一個月低保金,農村特困供養對象每人一個月基本生活的標準發放取暖補貼相關政策,集中供暖的低保家庭取暖費用按照每平方米19.5元繳納。

閃電新聞記者 婁冬梅 報導

相關焦點

  • 棗莊發布新政,將貧困精神和智力殘疾人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
    二、認定條件(一)成年無業精神和智力殘疾人,只要殘疾人或監護人提出申請,應按照單人戶納入低保(不含整戶納入低保範圍的困難家庭),不計算供養人的家庭收入和財產總額。(二)依靠父母供養的未成年精神和智力殘疾人,民政部門在計算家庭總收入時,按30%予以扣減。扣減後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月收入低於低保標準的,予以整戶施保,高於低保標準,但低於低保標準2倍的,按照單人戶納入低保。
  • 蘭州多措並舉確保安全防汛
    我市多措並舉確保安全防汛蘭州晚報訊自6月以來,黃河蘭州段水位持續上漲,7月14—15日受降雨影響,黃河蘭州段水位再創新高,據蘭州市防汛辦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14時許,黃河蘭州段流量達3700立方米/秒以上,為今年以來最大流量。
  • 16周歲至法定退休年齡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可享受託...
    16周歲至法定退休年齡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可享受託養服務 2020-04-21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二級殘疾人2019年才能享受的8個好政策
    有條件的地方可擴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或其他殘疾人,逐步推動形成面向所有需要長期照護殘疾人的護理補貼制度。   不過,隨著國家政策越來越放寬,目前已經5個省份護理補貼擴大到非重度智力殘疾人和非重度精神殘疾人。
  • ...齊齊哈爾專家到漠河市為精神、智力殘疾人進行等級鑑定
    【基層動態】精準服務送暖陽 鑑定入市受歡迎 ——齊齊哈爾專家到漠河市為精神、智力殘疾人進行等級鑑定 2020-11-0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安縣多措並舉提升婦幼健康水平
    近年來,來安縣深入貫徹省、市婦幼健康工作會議精神和重點工作要求,持續深化婦幼健康體系規範化建設,緊緊抓圍繞母嬰安全、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兩綱」考核等重點工作指標內容,多措並舉,紮實推進大力提升婦幼健康水平。
  • 單位工作總結範文:民政局工作總結及計劃五篇(年終)
    嚴格按照個人申請―村委會評議排隊―鄉鎮測評審核―民政部門審批的操作流程確定低保兜底保障對象,縣民政局成立核查組對擬低保兜底對象逐戶進行核查,做到精準識別、精準施保、精準發力,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因家庭主要成員完全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特殊困難家庭2871戶6849人整戶納入農村兜底保障範圍,著力推動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在對象識別上銜接、在優惠政策上共享、在信息平臺上連結,健全兜底扶貧政策,提高保障標準
  • 多措並舉助畢業生學成有出路
    原標題:多措並舉助畢業生學成有出路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形勢嚴峻。
  • 中國現有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1800多萬
    中國日報網消息:目前,我國處於就業年齡段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有1800多萬人。他們大多依靠親屬供養,長期需要專人照料,康復、教育、就業、社會保障、參與社會生活等基本需求難以得到保障。很多殘疾人家庭生活困難。記者是從22日在京正式啟動實施的「陽光家園計劃」——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託養服務項目上獲此消息的。
  • 多措並舉 強化VOC管控
    多措並舉 強化VOC管控 2019-08-30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株洲雲龍示範區:多措並舉 推進助殘民生工程
    雲龍示範區:多措並舉 推進助殘民生工程 今年,雲龍示範區殘聯共發放輪椅、坐廁椅、助聽器等輔具100多件,這些貼這「雲龍殘聯」字樣的輔具,正為殘疾朋友的生活提供服務。此外,雲龍示範區還逐步完善公益設施,提供上門居家服務,動態管理殘疾人保障對象,做到政策精準落地。一系列事關殘疾人民生工程的實施,為轄區1697名殘疾朋友打通了享受助殘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 河北省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綜述
    殘疾人脫貧難,難在身體行動不便,難在就業技能少,難在就業能力弱,難在家庭負擔重……為了解決這些難題,河北多措並舉,多管齊下,省委省政府牽頭抓總扛大旗,為殘疾人脫貧解困撐了腰,鼓了勁兒,吃了定心丸。2019年5月19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在行唐縣殘疾人雙創園、霍村巧手坊調研檢查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時,對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 隆陽區金雞鄉黃毛社區多措並舉推動「甜蜜產業」落地生根
    為實現貧困人口順利脫貧,促進當地農戶增收致富,在上海市閔行區的幫扶下,隆陽區金雞鄉黃毛社區結合社區實際,積極探索,多措並舉,精心安排部署2020年中華蜂養殖工作,確保「甜蜜產業」落地生根。按照扶持貧困群眾、支持養蜂示範戶的原則,社區組織人員進行全面摸排,最終確定112戶農戶為此次中華蜂養殖受益戶,其中建檔立卡戶73戶,殘疾人戶26戶,養蜂示範戶3戶,單戶受益最高20箱,最低2箱。通過此項目的實施,有望讓貧困群眾補齊收入短板,養蜂示範戶帶動當地群眾發展養蜂產業。強化惠農,推進獎補實施。通過獎補政策激發農戶內生動力,進一步發展壯大中華蜂養殖產業,確保政策切實服務產業發展。
  • 學習民法典 | 《檢察日報》福建: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
    學習民法典 | 《檢察日報》福建:多措並舉推進民法典深度培訓 2020-08-24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多措並舉助力泉企復工復產
    □商報記者 陳若榕 王樹帆 通訊員 張少榕 一段時間以內,泉州稅務部門聚力開展「紓困行動」,通過成立專門工作組和稅收政策服務隊幫助企業、拓展「非接觸式」服務、「一企一策」精準幫扶等,多措並舉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此外,泉州廣大行業協會、商會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積極組織行業企業協調重要物資與服務保障,指導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 以首善標準推動殘疾人事業融合發展 首都殘疾人幸福感、獲得感不斷...
    殘疾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率97%,殘疾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給予全額繳費資助,實現應保盡保。提高重度殘疾老人護理補貼、殘疾人寄宿託養補助標準,對重度殘疾人與失能失智、重度殘疾、高齡父母同時入住機構雙養給予專門保障,實施居家助殘服務補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看護補貼等政策。制定殘疾人康復、居家環境無障礙改造補貼政策,將非持證殘疾兒童、失能老人納入補貼範圍。
  • 富蘊機場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復工復產
    為切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恢復工作,富蘊機場在持續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多措並舉,主動作為,全力推進復工復產工作。強基固本,做好業務喚醒培訓。新發疫情以來,機場生產量一直處於低位運行階段,人員長期處於封閉管理模式,在心理上難免產生負面情緒,同時,人員業務技能也隨之下降。
  • 汪清縣林業局:多措並舉,防患於未「燃」
    縣林業局多措並舉,壓實防火責任,嚴防死守,築牢護林防火安全防線,防患於未「燃」。縣林業局時刻繃緊森林防火安全責任弦,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定期到各鄉鎮林業工作站和林場開展各類防火安全檢查,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堅決「防住人、管住火、看住山、護住林、盯住點」,杜絕森林火災。
  • 海南橡膠西達分公司多措並舉做好防寒保苗工作
    海南橡膠西達分公司多措並舉做好防寒保苗工作面對近期低溫陰雨天氣,海南橡膠西達分公司多措並舉,做好防寒保苗工作。該分公司班子成員查看木糠煙燻堆燃放情況。該分公司班子成員親自部署,靠前指揮,加強督導,確保防寒保苗工作落實到位。
  • 雲南宣威市務德鎮:多措並舉做大生豬產業
    雲南宣威市務德鎮:多措並舉做大生豬產業。供圖  宣威市務德鎮緊抓住宣威火腿入選雲南省「一縣一業」示範縣和特色縣名單機遇,把生豬產業作為抓好「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精準施策、轉型升級、項目申報、指導服務上形成「一盤棋」格局,推進生豬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