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美國,一位潛水員在海底拍攝到一隻章魚用觸手飛速行走的奇異畫面。據悉,章魚在逃避獵食者時會用觸手走路,並使用其他觸手包裹全身作為偽裝。
網友評論:
「好萌啊,一副捂頭逃竄的樣子」
百科
章魚科的種類共有26屬252餘種海洋軟體動物,它們的大小相差極大。章魚體呈短卵圓形,囊狀,無鰭;頭與軀體分界不明顯,章魚的頭胴部約7-9.5釐米,頭上有大的複眼及8條可收縮的腕。每條腕均有兩排肉質的吸盤,短蛸的腕長約12釐米,長蛸的腕長約48.5釐米,真蛸的腕長約32.5釐米。平時用腕爬行,有時借腕間膜伸縮來遊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頭下部的漏鬥噴水作快速退遊。腕的基部與稱為裙的蹼狀組織相連,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對尖銳的角質顎及銼狀的齒舌,用以鑽破貝殼,刮食其肉。
該科中最熟知的章魚是普通章魚,體型中等,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溫帶海域,棲於多巖石海底的洞穴或縫隙中,喜隱匿不出。該種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中智力最高者,具有高度發達的含色素的細胞,能極迅速地改變體色。最小的章魚是大西洋侏儒章魚(Octopus joubini),長約14釐米;大西洋侏儒章魚很有力氣,腕手上直徑為2.5毫米左右的一個吸盤可吸住48克重的物體。最大的章魚是北太平洋巨型章魚(Enteroctopus dofleini), 1973年2月,一名潛水員在華盛頓的夏胡德運河捕捉到一隻大章魚,這隻章魚腕足展開後直徑達15.6米,重達53.6千克。身長1.5-2米的章魚,吸盤直徑約為6毫米,吸重力為100多克。它們往往能拖採超過自身重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塊。
章魚不僅可連續六次往外噴射墨汁,而且還能夠像最靈活的變色龍一樣,改變自身的顏色和構造,變得如同一塊覆蓋著藻類的石頭,然後突然撲向獵物,而獵物根本沒有時間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情。章魚能利用靈活的腕足在礁巖、石縫及海床間爬行,有時把自己偽裝成一束珊瑚,有時又把自己裝扮成一堆閃光的礫石。澳洲墨爾本大學的馬克·諾曼,在1998年於印尼蘇拉威西島附近的河口水域發現一種章魚能迅速擬態成海蛇、獅子魚及水母等有毒生物,避免攻擊。
延伸閱讀:
小動物在「逃生」的時候,往往速度很快,例如:
鴨子被放生時逃命的樣子,仿佛是一輛馬力十足的迷你四驅車,快到超乎想像!網友:渦輪增鴨原來是真的?!「渦輪增鴨,唯快不破」
(原標題:章魚在海底揮動觸手飛速行走,動作自如與人類無異)
來源:綜合@漩渦視頻、網友評論、@觀察者網
流程編輯:TF010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